回覆列表
  • 1 # 木木一凡

    不知道家長所說的閱讀不行,指的是什麼,是說孩子的識字量不夠閱讀不行,還是孩子抓不住關鍵點不理解才閱讀不行。

    如果是識字量的問題,這個應該不算是問題,平時給孩子多讀讀繪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字也可以引導孩子試著說出。孩子年齡小的話就從簡單的繪本開始,等大點就以圖文結合的或純文字的為主。另外家庭營造出的閱讀環境也對孩子愛不愛閱讀也有關係,在家時大人儘量減少玩手機,多陪孩子閱讀,慢慢的孩子的識字量就會有所增加,等認字多了孩子就會比較有成就感,也就會愛上閱讀;

    如果是抓不住關鍵詞的話,就得平時多訓練或透過專業老師的指導,讓孩子瞭解文章的結構,學會識別內容的關鍵句和關鍵詞,多練習,掌握了方法就會好很多。

  • 2 # 大頭薦書

    閱讀力和理解力是未來的競爭力,如果孩子輸入的夠多卻不太會輸出,那就是你閱讀方法不正確,對於還不會表達的孩子來說,只能聽你說,會表達以後需要引導孩子來說,還要適當延伸擴充套件思維,閱讀真的不是簡單的讀書,你做對了嗎?

    平時親子閱讀時,不僅要知道“是什麼”更要知道“為什麼”,有時候“知道”到“做到”之間的那個差距,就在於這樣的稍微點撥,而且這樣的點撥效果最好的肯定是發生在已經實踐過的基礎上。

    另外不要盯住孩子的壞習慣,不要著急,把精力關注在如何建立好習慣上面,好習慣建立了,壞習慣就沒有了。只管耕耘,不問收穫,把耕耘做好了,自然就有收穫,有結果。

    每個孩子都喜歡做遊戲,如果能夠把遊戲貫穿到孩子的閱讀中,那孩子愛上閱讀是必然的事情。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這些有趣的遊戲,孩子一定會非常喜歡的!

  • 3 # 瓜媽悅讀

    我的孩子今年快4歲了,特別愛閱讀,隨時都能看到他在翻繪本的身影,那麼他閱讀的習慣和愛好到底是怎樣養成的呢?

    1、父母以身作則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首先要成為那種人。

    也就是說,你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父母必須要先有閱讀的習慣才行。

    試想一下,父母下班回家躺沙發上看電視,刷抖音,孩子怎麼可能養成愛閱讀,愛學習的習慣呢。

    2、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

    怎樣培養呢?

    一開始不能操之過急,如果孩子已經對閱讀產生了抗拒,也沒關係,跟孩子講閱讀的好處,當孩子讀完一本書的時候給予適當的獎勵。

    最重要的是不要強迫孩子去閱讀,跟孩子一起選購孩子喜歡的,故事性強的書,先激發孩子的興趣,然後慢慢地提升讀物的範圍和難度。

    3、習慣比內容更重要

    閱讀的最開始,養成閱讀的習慣比讀什麼更重要。

    跟孩子一起制定讀書計劃,規則的制定者才是最好的執行者。

    一開始可以只要求孩子每天讀15分鐘,等孩子有主動閱讀性的時候,時間就可以完全由孩子掌控了。但一定不能著急,循序漸進,大人要做的是引導,而不是責備,一開始只管養成閱讀的習慣就好了,至於讀什麼,可以不必太在意。

  • 4 # 開心麻麻成長記

    關於孩子閱讀不行,要看是哪裡出現問題。

    是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行,沒耐心。

    還是孩子就是不喜歡閱讀。

    如果是坐不住,注意力不行,可以先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坐的時間短,後面沒增加一點都給予孩子口頭或物質獎勵。直到孩子能堅持坐的時間長一點。

    如果是不喜歡閱讀。

    1.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

    著名主持人董卿說,“你希望孩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什麼樣的人。所以我應該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好”。

    放下手機,去閱讀。當家長表現出樂在其中後,孩子也會跟你學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

    將家裡的一個特定的角落,定為閱讀區。

    可以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書在那裡,閱讀。

    3.父母陪伴孩子,給孩子講故事。

    開始可以父母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有興趣。

    後面可以父母和孩子同看一本書,分別來講這個故事,進行對比。

    甚至可以比賽,看誰看呢能把書裡的內容又快又好的講出來。增加孩子的興趣。

    以上。

  • 5 # 就這樣幸福快樂著

    首先從興趣入手,帶孩子去圖書館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類目;

    有一種愛叫陪伴,想要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父母可陪孩子一起閱讀,每天堅持10分鐘、20分鐘……開始。

  • 6 # 土豆思詩

    1. 家長一定要陪伴幼兒一起閱讀!繪本對孩子語言和閱讀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在父母的引導下讀完一個繪本,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讓孩子在故事情節裡捕捉重要的故事資訊,讓孩子明白一個故事想傳達的主要思想是什麼,孩子不明白可帶領孩子多讀兩遍,也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故事的思想。

    2. 書籍的選擇很重要,選書最好小圖文並茂的,質感要好,排版適宜,字的大小合適,接近或貼入孩子的生活情景,篇幅不宜過長,不過分盲目追求兒童經典文學 。

    3. 養成良好的習慣,家長可以幫忙制訂每天閱讀的時間表,最好不要太長15分鐘左右,讓孩子主動去學習,大人要做的是引導,千萬不要因為孩子不想讀就責備,至於孩子讀完學到一些什麼,也不要太在意。

  • 7 # 洖雙聊教育

    #育兒心理說#

    孩子閱讀不行這個問題很寬泛,需要先確定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對症下藥。

    從年齡分析,閱讀注意力不集中是主要誘因,低幼年齡的孩子普遍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看書三分鐘,玩耍半小時的現象讓家長又撓頭又氣憤,而令家長產生孩子閱讀不行的感覺。小學年紀的孩子注意力持續為15-20分鐘,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高中階段可達45-60分鐘,大學生可達60-90分鐘,家長需結合自己孩子的年齡階段再判定閱讀時間是否是問題所在。

    閱讀是一個輸入的過程,閱讀習慣的養成尤為關鍵。若大腦皮層沒有形成相應行為刺激,強制要求孩子養成長時間閱讀的習慣,很難堅持。試想,早已經不再看書的家長們,習慣了刷抖音,刷微博,看書閱讀都是困難的事情,何況一個孩子。最關鍵的是理解萬歲,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從孩子自身出發,堅持開卷的習慣,每天堅持,保持21天即可養成閱讀習慣。

    閱讀行為也是一種社會學習, 家長可以幫助營造閱讀氛圍促進孩子學習興趣,比如以身作則發揮榜樣作用,每天閱讀的家長,孩子一定也會耳濡目染,陪伴孩子一起共度閱讀時光,還能在探討過程中增進親子關係。

    如果以上問題都不足以解決,那麼也許是孩子的知識架構存在困難,比如句法、結構、文法等語文、文學知識,此時可以考慮請一位專業的老師對孩子進行專業指導,幫助孩子閱讀理解,更好的提高閱讀能力。

  • 8 # 格子裡的悠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大家都很關心,我家兩個寶,大的馬上高三了,上初中的時候我就發現他閱讀有問題,為此查了很多書,花了很大功夫,才好些。大家都知道讀書很重要,可以說讀書的數量是和孩子的成功可能性成正比的。讀書可以幫助孩子拓寬視野,打破僅僅由家人構成的溝通侷限,走向更廣闊的世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拓展接觸到的新的事物及其原理。

    《重識大腦》曾提到,兒童大腦的形成決定因素不是遺傳因子,而是幼兒期經歷的早期經驗,所以應該儘早給孩子閱讀書籍,透過早期經驗對孩子進行教育。

    在我的家庭教育經驗裡。孩子小的時候適合廣泛的閱讀。什麼書都可以,只要孩子喜歡看。透過廣泛的閱讀引起孩子的興趣,一般到小學高年級開始引導他的精讀。培養他把握作者的意圖,提出自己的想法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完全消化書中的內容。

    讀書也需要技巧的,我總結了以下幾方面:

    1,先泛讀,拿到書先看封面,書名和作者。透過書封面和書名預測書中的內容,開始泛讀,瞭解大體的內容及作者的意圖。把不認識的生字詞都標註起來,查字典,理解它的意思。

    2,泛讀結束從頭到尾在精讀一遍。精讀前,要思考讀書的目的,思考閱讀的圖書屬於哪一類?以哪種形式寫的?精讀時檢驗對內容的理解,思考作者要傳達什麼樣的意圖?理解每個段落,每個章節的核心意思,思考故事線索是怎樣展開的?這樣可以 幫助以後寫作,為寫作構建框架。精讀完將讀書前的預測與讀後內容進行比較,然後像講故事一樣複述給家長。最後對不理解或有疑惑的地方進行查證理解。看看書中是否有你能運用的資訊,把資訊消化成你自己的,這就是你讀這本書的收穫。

    掌握了閱讀技巧,我再分享一些我和孩子的閱讀活動。

    1,設計一些讀書的遊戲,比如用手偶等各種道具將書中故事演繹出來,增加讀書的樂趣。

    2,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作為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查詢資料,製作成冊,我們幫助分享。這樣不僅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拓寬了知識面,還讓他自己在此基礎上學會整理、總結、排版、創作。製作成功會非常有成就感。

    4,平時沒事送孩子上學散步或乘車的時候,可以和孩子玩想象遊戲。把看到的、感受到的,用誇張或想象的方式給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這個特別有意思,我們家的孩子特別喜歡,連語文老師都說,她現在才二年級,寫的作文都堪比六年級優秀作文。

    5,鼓勵孩子自己設立讀書小組。這樣大家一起讀書,和夥伴們一起讀書可以讓孩子更開心,更有興趣。可以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一起集思廣益,知識就會由一個變多個。獲得更多知識!

  • 9 # 晴天媽媽育兒記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對於年幼的孩子,親子共讀圖畫書就是非常好的啟蒙方式。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親子共讀之後,有些家長就開始著急,孩子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獨立閱讀呢?

    到底什麼是獨立閱讀?當孩子開始識字,能夠把書中的文字磕磕絆絆地讀下來,就算是獨立閱讀嗎?不是的,認字,並不等於具備了獨立閱讀的能力。在我看來,獨立閱讀應該是孩子能夠自己選擇感興趣的書籍,自主掌握閱讀的節奏,沉浸其中,理解書中的主要內容,從閱讀中汲取滋養。

    獨立閱讀,可以從圖畫書開始,不識字的孩子能夠透過“讀”圖來了解整個故事情節,就可以算是獨立閱讀。然後,隨著孩子識字量的增多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再逐漸過渡到橋樑書和章節書。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按照以下四個步驟來培養孩子獨立閱讀的能力。

    1. 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正如“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先生在《幸福的種子》一書中所說:“圖畫書對於幼兒來說,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 是的,只有當孩子體會到了閱讀圖畫書帶來的快樂,才能培養起閱讀的習慣。選擇圖畫書,因為它是用圖畫和文字來共同講述一個故事,圖畫是它的生命。所以,即便是不識字的孩子,也可以透過看圖去理解故事的大體情節。

    父母給孩子“讀”書,是引領孩子進入圖畫書世界最有效的方式。孩子一邊用眼睛看圖畫,一邊用耳朵聽父母念出的文字,理解書中的內容,並在書中尋找樂趣。親子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孩子的心理播種一粒幸福的種子,隨著孩子的長大,慢慢地發芽、開花、結果。孩子能夠記住的不僅是書中的內容,還有你們共讀圖畫書這段美好的經歷。

    2. 選擇高品質的圖畫書,持續大量輸入

    高品質的圖畫書對於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審美能力和語言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高品質的書籍,透過親子共讀的方式持續、大量地輸入,逐步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當孩子的閱讀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你會發現,孩子開始輸出書中的內容。比如他們在生活中準確地使用了書中的句子,或是把書中的文字從頭到尾複述了一遍,又或是拿著書給幼兒園的小朋友講故事。只有當孩子理解了書中的內容,才會有這樣的輸出。

    3. 留給孩子自我回味的時間,讓孩子重複獲得心流體驗

    親子共讀,要尊重孩子的閱讀節奏。

    在給孩子讀書的過程中,除非孩子主動停下來,否則不要打斷故事的節奏。讀完之後,如果孩子想要再獨自翻閱一遍甚至幾遍,那麼,一定不要破壞這個氣氛,就讓孩子自己去回味、去理解,任由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不要打斷這種專注的狀態,這是向獨立閱讀過渡的關鍵時刻。

    只有當孩子專注於書中的內容並融入其中,才能獲得真正的喜悅和幸福。這其實是一個“深度工作”的過程,此時孩子會進入一種忘我的“心流”狀態,過後還會得到一種充滿能量且非常滿足的感受。只要孩子進入過一次“心流”狀態,就會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專注閱讀去重複獲得這種美妙的體驗。

    4.用親子共讀去幫助孩子更加準確深刻地理解書中的內容

    有了前面的積累,孩子自己翻閱圖畫書的次數和時間會逐漸增加,當有不能理解的部分,還是會讓你幫忙讀出某個句子,或是與你探討其中的細節。這時家長一定要透過自身豐富的閱歷去幫助孩子準確深刻地理解書中的蘊意,去昇華孩子的認知。

    從親子共讀到獨立閱讀是一個非常微妙的過渡過程,界線並不明顯。在孩子閱讀的過程中,父母應該儘可能陪伴左右。即便孩子經具備了獨立閱讀的能力,我們也應該將親子共讀堅持下去。因為親子共讀圖畫書,能夠讓孩子與父母具有共通的體驗和語言,相互瞭解,並加深心靈上的交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閱讀推廣人,透過親子共讀圖畫書來幫助孩子開啟書籍世界的大門,讓孩子體會到專注於閱讀帶來的快樂和滿足,建立起良好的閱讀習慣,逐步過渡,相信他們會在獨立閱讀的過程中收穫更多。

  • 10 # 啟靖66

    孩子的閱讀是循序漸進的。在3歲前,一般父母選擇適合孩子的書讀給他聽,如果孩子在你讀書過程中有很多問題,你一定要耐心回答,千萬不能敷衍。3歲後,這個時候要你讀完一句要求他跟你一句,假如孩子還是有很多問題,你還是要耐心回答。有兩點要注意:1,書不要太多,幾本就夠了,一定要重複讀,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2,要有一個讀書時間的規劃,最好每天準點讀書。

  • 11 # 蘇菲聊育兒

    孩子的閱讀和理解能力日益重要,不僅體現在教育改革中,也體現在孩子日常與人溝通、交流上,也影響孩子的將來。

    家長提到這個問題,就應該是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我家孩子5歲多了,很喜歡閱讀,也喜歡自編自演故事。身邊也有不少家長詢問我是怎麼做到的。

    關於培養閱讀的方法,我的建議如下:

    1.先激發孩子興趣

    孩子閱讀不行,不喜歡閱讀,這時一定不能強迫孩子,先要激發孩子的興趣。

    繪本,充滿趣味的故事書,探秘型別的書......市場上有很多吸引孩子的書,只要用心,都能找到。

    上週我買了兒童專注力腦力訓練遊戲書共4本,不僅非常有意思,還能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讓我這個成人都喜歡每天去玩幾頁~

    孩子有興趣了,就會主動願意去看書。否者被家長逼著為了讀而讀,孩子不情願,自然也不會堅持看下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培養閱讀習慣

    孩子有了興趣後,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最好固定閱讀時間,固定地方,這樣對習慣的培養有幫助作用。

    比如,我家孩子,從6個月開始每天晚上睡前講故事,養成習慣後,即使我偶爾忘了,她也會提醒你到讀書的時間了,該看書了。所以這5年我們基本一天不拉地講書,看書。

    你可以根據孩子的作息來安排,比如早起後,或是放學後,在書房或客廳一角等,固定下來後,到了時間到了這個地方也會刺激孩子做出想讀書的反應。

    3.父母做好榜樣

    養成習慣和堅持習慣剛開始並不容易,這時如果父母做好榜樣,經常看書、讀書,孩子耳濡目染也會跟著學的。

    正如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家、講故事專家孫敬修曾意味深長地對父母說:“孩子們的眼睛是照相機,腦子是錄音機,您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們的心上。

    我們家我每天會讀書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吃完飯拿起書學習,自己覺得很愜意,孩子看到後也喜歡搬出自己的書來翻。

    而且哪天我忙起來忘了,孩子還會提醒我要看書~

    閱讀能力很重要,如果沒有從小養成習慣,現在開始並不晚,先激發孩子興趣,再逐步培養習慣,過程中父母要做好榜樣,這樣孩子的閱讀能力自然就會不斷提升的。

  • 12 # 你好青春期

    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我家兩個孩子,都是從半歲後開始親子閱讀的,到五歲左右就認得許多字,可以自主閱讀了。

    在這個期間從來沒有藉助識字卡,也沒有透過手指點讀,刻意教孩子認字。一切都是在大量的積累,潛移默化中形成的。

    再說說閱讀對孩子上學後學習方面的影響。大女兒現在五年級,學習上的事從來沒讓人操心,成績優異且穩定。

    有一件事情,讓我真切感受到閱讀的能量。孩子之前沒有上過數學補習班,最近為了應對小升初,我們去報班,經過測試,孩子直接進入了最高級別的班,老師反饋孩子的解題思路很不一樣,沒學過的題,可以用自己底層思維和邏輯解答出來。

    我知道這主要得益於她平時喜歡看數學方面的書,比如李毓佩的《奇妙的數王國》一套數學童話書,共5本,她從二年級開始看,到現在還時不時反覆看,大概看了四五十遍;《可怕的科學》系列全套,其中也有數學部分,也是看了無數遍……

    這樣看的好處是,她的數學思維已經搭建起來,並且從內心認為數學有趣,透過運用能夠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問題,而不是為了學而學、為了考試而學。

    閱讀把學習變成了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怎樣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呢?

    1、根據興趣選書

    結合孩子的年齡階段,興趣點,為孩子挑選書。比如,孩子喜歡恐龍,那就為孩子買相關書;如果喜歡問為什麼?就給孩子準備像《十萬個為什麼》、《神奇校車》等科普類的書,總的來說是投其所好,因為喜歡,因為是興趣所在,所以孩子更容易投入其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現在好多家長反饋,給孩子買了不少書,孩子都不看,我問買的什麼書?原來是作文選刊之類的,難怪會被束之高閣。

    選書,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而不是為了滿足父母攻擊性的需求,欲速則不達。

    2、營造閱讀氛圍

    根據孩子看書進度,適時買書,讓孩子什麼時候都有書可讀。

    如果父母也加入其中就更好了,大人的言傳身教對孩子是最好的影響。

    也可以跟愛閱讀的家庭交朋友,互相分享好書,彼此影響,發現更多好書,感受到閱讀的魅力。

    3、享受閱讀

    有的父母閱讀,喜歡提問,或者試圖引導孩子總結點什麼,這樣對孩子來說是壓力而不是享受。

    她時刻要做好應對提問的準備,失去了自己體會和感受閱讀的自由。並且孩子天生好奇妙心強,想象力豐富,觀察力敏銳,父母干涉反而限制了孩子這些潛能的開發,得不償失,甚至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對閱讀反感,排斥。

    閱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日積月累才能看到變化,要有耐心和思想準備,首先要相信,接下來根據實踐摸索調整,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我們不能給孩子萬貫家產,但,給了她閱讀,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禮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媳婦孩子來了,我哥也跟我住一起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