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村好農
-
2 # 贛鄱農事
題主好!大家好!這個問題我來答。
茼蒿又叫蓬蒿、菊花菜、蒿菜、嵩子稈等,為菊科菊屬1~2年生草本植物。歐洲將茼蒿用作花壇花卉。
茼蒿生長期較短,適應性廣,耐寒性強,田間管理簡單,一般播種後40~50天即可收穫,溫度低時生長期延長至60~70天。在溫度適合的條件下,週年均可播種,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下茼蒿怎麼種植比較好,為您提供參考。
【一】:品種選用冬、春季栽培應選擇高產優質、粗細均勻、纖維少、香味濃、生長快、耐寒、成熟早的優良品種,長江流域以小葉高花葉茼蒿、花葉茼蒿為主。夏季栽培則宜選擇葉肉厚、香味濃、品質好、產量高、耐熱、成熟期略遲的大葉茼蒿品種。
【二】:整地施肥茼蒿對土質要求不嚴,但土壤肥沃有利於獲得高產優質的茼蒿,應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地塊。前茬收穫後,田塊翻耕12~15釐米深,整平、耙細。結合翻耕每畝施三元複合肥50千克,或52%專用配方肥方肥方肥(N:P2O5:K2O=25:9:18)20~25千克作基肥,然後做成寬1..2~1.5米(連溝)的深溝高畦。
【三】:播種播種前3~5天,將種子進行晾曬和精選,可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播種時可幹籽直播,也可催芽後播種。催芽種有利於早出苗、出齊苗。
大棚冬、春季生產為了出苗整齊和早出苗,宜在播前選行種催芽。在播種前3~4天,將種子用50~55℃熱水浸種15分鐘後,用常溫水浸泡12~24小時,撈出用清水沖洗後稍晾,待種皮稍於後拌人相當於種子重量0.1%的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放在15~20℃條件下催芽3~5天,每天用清水淘洗1遍,大多數種子露白時播種。若是新種子,則要提前置於0~5℃的低溫處理,7天左右打破休眠。
播種時須用細沙拌種,使種子撒得開、播得勻。澆足底水,將種子均勻撒播於畦面,用1釐米左右厚的細乾土蓋籽。每天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夏秋氣溫高,播種後應用遮陽網等覆蓋物覆蓋,保持土壤溼潤。冬、春季選晴天播種,播種後面覆蓋薄膜以保溫、保溼,促齊苗,出苗後及時去除面上的薄膜。一般播種後6~7天可出齊苗。
用種量可根據品種和氣候而定,小葉品種宜密植,用種量大,一般每畝用種量為1.8~2千克;大葉品種側枝多,開展度大,用種量小,一般每面用種量0.8~1千克。播量過少,不但生長緩慢,而且下部葉片多,難以達到理想的高度和產量。播量過大,幼莖細弱,下部葉片易發黃或爛秧。
【四】:苗期管理播種至發芽出苗,一般需5~7天。在發芽期間要注意保溼防止土壤乾燥。當苗高2~3釐米、1~2片真葉時進行間苗和田間拔苗,使株距保持1~2釐米。待幼苗在3~4片真葉期時定苗或定植,定植的外界或棚內溫度要穩定透過10℃。育苗苗齡以20~30天為宜,3~4片真葉為定植適期。定苗或定植株距要在(4~6)釐米X(4~6)釐米。
【五】:田間管理1、溫度管理:茼蒿生長的最佳溫度為15~22℃,最高溫度為30℃、最低溫度為5℃。採用保護地種植,棚內超過25℃要開啟通風口通風。出苗前一般應密閉大棚,不需通風或少通風,以增溫、保溼為主,白天最高溫度控制在20~25℃,超過30℃時就要揭開大棚膜通風降溫。苗高10釐米、當液晶最低氣溫低於10℃時,夜間要及時關閉棚膜,以防茼蒿受到冷害。長江中下游地區冬季寒流侵襲頻繁,茼蒿極易發生凍害,如何防止凍害也就成了冬季茼蒿栽培的關鍵。一般5℃以下的低溫就會產生冷害,常見症狀為心葉和上部嫩葉葉緣呈水漬狀,2~3天后轉變為黃色枯死斑,莖杆受凍表皮易剝離,內部漸變紅褐色,凍害嚴重的茼蒿會成片死亡。
預防措施:日常管理中要讓苗多通風、多照Sunny、,促苗健壯,增強抗性,遇有霜凍天氣,要蓋嚴棚膜保溫防。冬季如遇連續陰雨天氣,大棚膜可不揭,以蓄熱保溫防凍。最低溫度控制在12℃以上,低於此溫度要注意防寒,增加防寒設施,採用多層覆蓋,以免受凍害。夏季則應注意防高溫,溫度超過28℃通風,溫度超過30℃對生長不利,光合作用降低或停止,生長受影響,葉片瘦小,纖維增多,品質不好,大棚要加蓋遮陽網降溫。
2、間苗、定苗。當幼苗長出1~2片真時應及時間苗,5片真葉定苗。撒播的定苗留苗距離為4釐米×4釐米,條播的株距保持3~4釐米。結合間苗除掉雜草。育苗移栽時,當苗齡達30天左右即可定植,密度以16釐米×10釐米為宜。
3、移栽。移栽苗比直播苗長得快,植株大,大概在1個月左右就能採收。移栽株行距為(4~6)釐米×(4~6)釐米,然後繞1次透水。移栽後15~20天施1次氮肥。
4、肥水管理。出苗後根據季節、溫度,每天噴水1~2次保持土壤溼潤。視植株長勢適當追肥1~3次,每次每畝施尿素2.5~5千克、水溶肥20-20-20-TE3千克。
-
3 # 喜娃
第一、茼蒿的種植條件。
1、溫度:茼蒿的適應能力比較強,一般生長在冷涼的地方。適合茼蒿生長的溫度是17度-20度,溫度在12度以下的時候,生長很緩慢,溫度超過29度,就會停止生長。種子需要在10度以上的時候,才會萌發。
2、光照:茼蒿在弱光照下才能生長很好,如果日照的時間太長,對它的生長很不利。
3、水分:土壤裡的水分最好保持在百分之70-80左右。
4、土壤:茼蒿需要土壤疏鬆、肥沃,微酸性的沙質土壤上種植。
第二、茼蒿的品種選擇。
1、大葉茼蒿:這種茼蒿,葉子大而厚,呈現鑰匙形狀,質地柔滑,比較耐熱,成熟稍微晚,適合在南方種植。
2、小葉茼蒿:葉子細,葉肉薄,香味很濃,生長比較快,抗寒能力強,成熟很早,適合在北方種植。
第三、茼蒿的種植方法。
1、整地做畦:種子田需要土壤肥沃,排灌比較方便,有機物豐富的微酸性沙質土壤。播種之前,需要先施放有機肥,一畝地需要施放有機肥2000公斤-2500公斤。在做畦的時候,畦的寬度需要1.5米-1.8米,長度按照種植規模來定。畦做完之後,使用耙子,把地整細,整平,再播種。
2、浸種催芽:在播種之前,需要先進行3天-4天的催芽。催芽的方法:把種子放進溫度在30度左右的溫水中浸泡1天,浸泡完之後,把種子撈出來用清水淘洗3天-4天,淘洗要1天1次,每次淘洗完後,把種子放在溫度是25度的地方進行催芽。
3、適時播種:我們這地方使用條播的方法進行播種。這裡就講條播的方法吧。條播的時候,距離要控制在10釐米-15釐米,一畝地可以播種1.5公斤-2公斤。播種完成之後,需要在種子上面覆蓋1層厚度是1釐米的土,然後澆一些水。過冬的時候需要每10天澆1次水,夏天需要每隔7天澆水1次。
4、田間間苗:茼蒿播種完成之後,生長1周左右就會出苗,在幼苗生長出2片-3片葉子的時候,就要進行間苗。種植戶們在間苗的時候要注意,不能使用鐮刀,只能用手間苗。間苗的時候,每株幼苗距離最好是4釐米-6釐米,這樣幼苗會生長很快。
5、適時移栽:想要加快茼蒿的生長速度,必須要移栽。移栽的方法是:使用鐮刀起苗,然後把苗放入準備好的盆子裡,最後移動到整好的地裡,按照每株4釐米-6釐米的距離來移栽,移栽完成之後,需要澆透1次土壤,還要每隔20天施1次有機肥。
6、水分管理:茼蒿的生長過程之中,需要按照苗情來澆水。
7、合理追肥:茼蒿幼苗生長到10釐米-12釐米的時候,要追肥1次。以後每次採收的時候,進行1次追肥。
8、適時採收:在茼蒿生長到20釐米,葉子長出12片-13片真葉的時候,就要開始採收。採收不能太晚,不然會影響茼蒿的品質。
-
4 # 鄉村波爾
茼蒿菜涼拌熱炒均可,食用方便清脆可口!茼蒿種植露地4月中旬播種,種子先放入50℃左右熱水中浸種15分鐘。撈出溫水浸泡12-24小時,晾乾待播。整好土地,施足底肥。行距10cm播種,3-4片真葉定植,株距4-6cm,及時澆水。40-50天,茼蒿20cm高即可採收,割後澆水施肥,一月後可以再次採收。歡迎評論
-
5 # souler靈魂
茼蒿種植的時間一般是春季和秋季,由於很多人喜歡吃茼蒿,所以現在也有一些地方在冬季會利用大棚種植茼蒿。一般吃過茼蒿的人都知道它有一股氣味,喜歡的人會覺得很好聞,不喜歡的人自然就覺得難聞咯,所以對於害蟲它們也是有選擇性覓食的,它們也不喜歡茼蒿的氣味,所以茼蒿是一種非常健康的蔬菜。
播種方式:茼蒿最常見的播種方式就是直播,直接在土地裡按照一定的密度進行播種,第二就是還可以移栽,也就是說在別的土地上撒滿種子,等到它長出幼苗之後,在按照一定的密度進行栽種
選地整地:茼蒿適合在土壤比較溼潤、疏鬆、肥沃的土地,在播種前首先需要整地,使土地疏鬆之後要施肥,從而保證土壤的肥沃
除草施肥:在茼蒿剛冒出頭的時候就要開始給它澆水,長到大概5-10釐米的時候,就要開始進行除草,除草的方式就會按照間隔將夾雜長在茼蒿中的雜草拔掉就好,同時也可以將密度比較小的植株拔掉用來出售或自己食用,在除完草之後就要進行最後一次施肥,一保證茼蒿的營養供給和鮮嫩程度
溫度與水分:茼蒿適合在比較溫暖、溼潤的環境中生長,所以在春季和冬季需要利用大棚進行種植,以保持它所有的溫度,但在溫度過高時要及時開啟通風,不然會燒壞。而且要保持土壤的溼潤,基本上每隔幾天就要澆水
-
6 # 魏嘉誠
一、選地整理
栽培茼蒿的土地最好是選在沙壤土,因為沙壤土有良好的排灌條件利於茼蒿的種植。選擇好了土地之後要翻地施灑基肥,每一畝地用優質的農家肥800kg到1000kg,再搭配上25kg的磷酸二胺,施灑完肥料之後將土地充分的深耕然後整平做畦。畦的規格為寬度1.2米到1.4米、長度為10米到20米左右,做好畦後準備播種即可。
二、種子的處理
種子在播種之前要先進行催芽,一般在播種的前三到四天進行。將篩選好的優質種子放到50到55度的熱水中浸泡,浸泡15分鐘等水溫降低再繼續浸泡12到24個小時,浸泡完成後將吸飽水的種子撈出放到25度左右的環境下催芽,催芽的過程中每天要用清水清洗一遍種子。如果使用的是新種子,那麼在浸泡之前要先放到0到5度的低溫環境下擱置7天左右的時間,為的是打破新種子的休眠期讓後期的種子儘早發芽。
三、播種的選擇
春天時選擇在保護地栽培的話一般可以選擇三倒四月份,選擇溫床播種育苗。春天在露地移栽的話可以在四月中旬溫床播種育苗。春天進行露地直播種植的話可以在五月上旬播種,播種之後要使用小拱棚或者鋪地膜的方式給土壤內的種子保溫保溼。夏天和秋天種植,可以在冷床育苗或著露地直播的方式,分批分期的栽種,七到十天一個播期。
四、播種的方法
種植茼蒿的方式可以直接播種也可以育苗移栽,播種時可以採取撒播或是條播的方式,撒播的方法每公頃地要用到60到70kg的種子,條播的方法按照行距10釐米來播種,這樣每公頃用種30到37.5kg。早春的時候育苗播種後要用摻藥的泥土覆蓋,可以防止幼苗發生猝死。育苗的時間一般要在20天以上,等到幼苗長出三四片真葉的時候可以移苗定植。
五、定植和田間的管理
從種子入土到發芽出苗這個過程需要五到七天的時間,在種子發芽的時候要保持土壤的溼潤,等長出的幼苗高度在3釐米左右、有一兩片真葉的時候要進行間苗,間苗時的株距要在2米左右。間苗的同時還需要中耕,目的是保持土壤的活性促進根系生長。等到幼苗成長到移栽標準時,開始移苗定植。定植時幼苗的生長環境溫度要控制在10攝氏度,定植的株距在4到6釐米左右。在第一次間苗後澆一些水,定苗後再澆一次,每一次隨著澆水給一些肥料。
六、採收
茼蒿經過40到50天的生長就可以成熟採收了,採收時的標準是植株長到20釐米,同時有12到13片的真葉。要保持商品茼蒿的鮮嫩最好是在早上採摘,採收的不及時或者氣溫高等原因會造成茼蒿的莖葉老化,影響銷售。如果是想要多次採收的話,可以在採收時用刀在根莖以上兩釐米的位置收割,採收後及時澆水,隔一個月以後可以再次採收。
-
7 # 快樂的大起
茼蒿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綠色蔬菜,它深受很多朋友的喜愛,現在在很多的地方也都有種植茼蒿,那麼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有些人種植的茼蒿長勢好而且又大又鮮嫩,而有些人種植的茼蒿就並不怎麼樣。那麼茼蒿究竟該怎麼種植呢?該什麼時候播種?下面就跟大家介紹一下茼蒿的種植方法與時間。
種植時間
茼蒿種植的時間一般是春季和秋季,由於很多人喜歡吃茼蒿,所以現在也有一些地方在冬季會利用大棚種植茼蒿。一般吃過茼蒿的人都知道它有一股氣味,喜歡的人會覺得很好聞,不喜歡的人自然就覺得難聞咯,所以對於害蟲它們也是有選擇性覓食的,它們也不喜歡茼蒿的氣味,所以茼蒿是一種非常健康的蔬菜。
種植方法
選地整地:茼蒿適合在土壤比較溼潤、疏鬆、肥沃的土地,在播種前首先需要整地,使土地疏鬆之後要施肥,從而保證土壤的肥沃。
播種方式:茼蒿最常見的播種方式就是直播,直接在土地裡按照一定的密度進行播種,第二就是還可以移栽,也就是說在別的土地上撒滿種子,等到它長出幼苗之後,在按照一定的密度進行栽種。
除草施肥:在茼蒿剛冒出頭的時候就要開始給它澆水,長到大概5-10釐米的時候,就要開始進行除草,除草的方式就會按照間隔將夾雜長在茼蒿中的雜草拔掉就好,同時也可以將密度比較小的植株拔掉用來出售或自己食用,在除完草之後就要進行最後一次施肥,一保證茼蒿的營養供給和鮮嫩程度。
溫度與水分:茼蒿適合在比較溫暖、溼潤的環境中生長,所以在春季和冬季需要利用大棚進行種植,以保持它所有的溫度,但在溫度過高時要及時開啟通風,不然會燒壞。而且要保持土壤的溼潤,基本上每隔幾天就要澆水。
疾病預防與採收
由於溫度和水分的原因茼蒿一般會得霜黴病,所以要用普立克立馬進行防治,不然會大大降低產量。在茼蒿長到15-20釐米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採收了,一般每隔二十來天收一次,以免影響質量。
-
8 # 林奇82
茼蒿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綠色蔬菜,它深受很多朋友的喜愛,現在在很多的地方也都有種植茼蒿,那麼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有些人種植的茼蒿長勢好而且又大又鮮嫩,而有些人種植的茼蒿就並不怎麼樣。那麼茼蒿究竟該怎麼種植呢?
種植時間
茼蒿種植的時間一般是春季和秋季,由於很多人喜歡吃茼蒿,所以現在也有一些地方在冬季會利用大棚種植茼蒿。一般吃過茼蒿的人都知道它有一股氣味,喜歡的人會覺得很好聞,不喜歡的人自然就覺得難聞咯,所以對於害蟲它們也是有選擇性覓食的,它們也不喜歡茼蒿的氣味,所以茼蒿是一種非常健康的蔬菜。
種植方法
選地整地:茼蒿適合在土壤比較溼潤、疏鬆、肥沃的土地,在播種前首先需要整地,使土地疏鬆之後要施肥,從而保證土壤的肥沃。
播種方式:茼蒿最常見的播種方式就是直播,直接在土地裡按照一定的密度進行播種,第二就是還可以移栽,也就是說在別的土地上撒滿種子,等到它長出幼苗之後,在按照一定的密度進行栽種。
除草施肥:在茼蒿剛冒出頭的時候就要開始給它澆水,長到大概5-10釐米的時候,就要開始進行除草,除草的方式就會按照間隔將夾雜長在茼蒿中的雜草拔掉就好,同時也可以將密度比較小的植株拔掉用來出售或自己食用,在除完草之後就要進行最後一次施肥,一保證茼蒿的營養供給和鮮嫩程度。
溫度與水分:茼蒿適合在比較溫暖、溼潤的環境中生長,所以在春季和冬季需要利用大棚進行種植,以保持它所有的溫度,但在溫度過高時要及時開啟通風,不然會燒壞。而且要保持土壤的溼潤,基本上每隔幾天就要澆水。
疾病預防與採收
由於溫度和水分的原因茼蒿一般會得霜黴病,所以要用普立克立馬進行防治,不然會大大降低產量。在茼蒿長到15-20釐米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採收了,一般每隔二十來天收一次,以免影響質量
-
9 # 黃曉紅果果
茼蒿,別名蓬蒿、菊花菜、春菊、蒿菜、蒿子稈,屬於菊科一二年生蔬菜,茼蒿耐寒性強,在過去是一種早令蔬菜,民諺有“三月三,茼蒿下米湯”,現在全國各個都有栽培。茼蒿的種植方法分享給大家。
1.整地施肥,播種前要深翻,每平米施腐熟的有機肥3700~7500克,一般都做成畦寬100~150釐米。兩畦之間挖溝,深20~25釐米。整細耙平之後就可以播種的。
2.播種
先說播種時間,南方各地一年四季都可以栽培,但還是以秋播的生長期較長、產量高。一般情況下春播利用小拱棚生產,可於2月下旬至3月中旬播種,4月下旬至5月初收穫;露地春茬,於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種,5月上旬至6月上旬收穫,建議春播時以白菜和芹菜為前作,而後種瓜類和豆類蔬菜;夏播,可以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播種,6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穫;秋播8月下旬至10月上旬,9月至翌年2月收穫,以9月下旬為適宜的播種期,秋播以豆類作前作最理想,早熟的茄果類和瓜類次之;冬季10至11月播種,12月至翌年4月收穫。播種時可與其他蔬菜間套作。因為茼蒿植株小,生長期短。多采用直播,撒播,條播都可以。(播種前種子用30~35度溫水浸泡24小時,用清水淘淨後撈出,放在15~20度溫度下催芽)
3.田間管理,冬春由於天氣氣溫比較低,出苗後適當控制澆水,以防止猝倒病和霜黴病的發生。幼苗長到2~3片真葉時要間苗,根據苗情適時澆水追肥,追肥以腐熟的人畜糞水為主。一般在苗長到10釐米時追一次肥,以後每採摘一次追一次肥,每次每平方施腐熟人畜糞水1500克。
茼蒿生長健壯,一般病蟲害較少,回家吃只需要多淘洗兩遍就可以了。
-
10 # 加油馮bin
茼蒿菜,常見蔬菜之一,清爽可口氣味芳香,含有豐富營養的綠色蔬菜。在如今種植茼蒿的也越來越多了,種出來的品質卻是存在很大差異的。那麼要怎麼才能種出優質,好吃的茼蒿呢?
1 種植之前要選一個優良的品種,一般在選擇時都是選擇抗病力強,口感好,長勢相對較好,產量高的。因此我們必須選擇優良的茼蒿品種。
2土地選擇,選擇土壤鬆散,有機質豐富,土層深厚的土質,整平,做成寬1.5米的平畦,並且灌溉建設到位,方便後期澆水。
3播種方法,採用條播,行距3㎝X3㎝,為了出苗整齊,播種前可進行浸種催芽,將種子放入常溫水中浸泡,待種子發白可播種,播種後覆蓋土1.5釐米左右。
4除草,播種後一週左右看到有雜草,應當拔出田間雜草。
5茼蒿喜冷涼,不耐高溫,19度左右相對最適宜,低於11度生長緩慢,28度以上生長不良,茼蒿喜弱光,Sunny太強了會導致口感不好。
6茼蒿生長期不能缺水,要保持土壤溼潤,雨季要防止積水,
7追肥,茼蒿菜長到12㎝的時候可追肥尿素每畝20公斤,追肥一定要和澆水同時進行,避免死苗。
8病蟲害,一旦發現蚜蟲,應當使用吡蟲啉11,1100倍液
9茼蒿長到25㎝可收割。以捆的方式收穫
-
11 # 農大知事
茼蒿也是近些年來人們比較喜歡吃的蔬菜之一,這也正是因為茼蒿有多種的吃法,比如說茼蒿既可以用來涼拌,又能用作炒或著做麻辣燙吃等。因此,農大每年都會在院子裡種上一些,留作自己使用,茼蒿怎麼種植產量好,農大根據自己種植的經驗來分享一下個人的觀點。選種很重要茼蒿在全國各地種植的範圍還是很廣泛的,但也有不同的品種,在種植上首先要選擇適合當地的優良品種。好的茼蒿品種,不僅會生長的好,產量高,還具有高抗病性。因此,要想獲得比較好的產量,必須從種子上就做好選擇。農大每年都是從當地種子公司購買的種子,種植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種植時間是關鍵茼蒿是比較喜歡生長在涼爽的環境,種植溫度在18度左右比較好,高溫強光照射並不適合於茼蒿的生長,因此在種植上要避開夏季高溫天氣,露天種植可選擇春天與秋天比較適宜,早春種植時,可採用地膜覆蓋技術,防止倒春寒的發生,具有良好的效果。土壤翻耕施入基肥茼蒿的適應性比較強,肥沃的壤土最好,茼蒿在種植之前對土地的整修翻耕,也是種植的基礎。在翻耕時,每畝施入腐熟好的有機肥1000斤左右,混入適量的複合肥,把土壤翻耕耙平耙細,可做成平畦備用。浸泡催芽處理 在種植前,把種子放入大約35度溫水中浸泡24小時,然後撈出濾水,剔除乾癟爛籽,稍作晾曬放入室內進行催芽。當看到大約有一半種子有了發芽的跡象,就可以使用種植了。播種的方法 茼蒿播種時,農大通常都是撒播的,在播種之前要讓土壤保持溼潤,有了充足的水分,才能夠保障茼蒿種子快速發芽,但土壤也不要太過於黏溼,土壤水份太大,容易導致種子粉化。撒播密度不宜過大,撒播後用沙土或壤土薄薄的撒上一層覆蓋種子。水肥管理 茼蒿對水份的需求量比較大,在播種之後就要保持土壤的溼潤,在茼蒿的整個生長過程當中,需要進行經常的適量澆水,給茼蒿的生長供足水分。茼蒿對肥料氮肥有偏好,需要補充氮肥,可在每次收穫之前的半個月,適量加施一次氮肥就可以了。關於茼蒿高產的種植方法,農大根據自己每年的種植經驗,進行了總結並分享給大家,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
12 # 木雨聽風
謝謝邀請,茼蒿有“皇帝菜”之稱,據相傳,從前茼蒿主要是宮廷內的美味佳餚。在中國中醫中藥裡面,認為茼蒿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因此,茼蒿作為藥菜兩用的植物,非常受人們歡迎。茼蒿分為小葉茼蒿和大葉茼蒿,小葉茼蒿葉片細小,抗寒性稍強,在北方種植較多。大葉茼蒿,葉片肥大,長勢強壯,耐寒性差,因此,大葉茼蒿大多種植在南方。茼蒿可作為家常菜經常食用,在北方冬季種植利用大棚也可以種植大葉茼蒿。
茼蒿
1,茼蒿的播種時間,茼蒿生長的適宜溫度在17~20度之間,在南方北方,除了夏季露天種植,由於外界溫度較高,種植需要遮陰,春季,秋季,冬季,均可進行栽培,茼蒿屬於半耐寒性蔬菜,冬季需要增加保護措施,才可生長得很好,早春種植的茼蒿,在這幾年,經常遇到倒春寒,也應增加保護措施,方可有利茼蒿的生長。
2,茼蒿的播種方法,茼蒿的播種,一般有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可按行進行撒播,在適宜的時間內,足墒播種,一般4天左右就可出苗,播種後,在種子上面覆蓋細潮土大約一扁子,不可過厚,早春上面最好覆蓋一層地膜,有利於保溼增溫,促進茼蒿種子發芽。
3,間苗,茼蒿出苗之後,幼苗逐漸長大,需要的營養元素逐漸增多,根系向外伸長吸收養分,如果不進行及時的間苗,茼蒿由於生長擁擠不堪,相互之間爭奪水分,養分,Sunny,苗子過多,同樣不利於高產。一般茼蒿長到2~3片葉,就可進行間苗,小茼蒿可按照株行距大約三公分左右,進行間苗,以後定苗可按照5公分左右。大茼蒿,相隔的距離遠一些,一般按照18~20公分左右株行距進行留苗。茼蒿比較喜歡肥水。出苗後,需要保持土壤溼潤,才有利於茼蒿生長,間苗時要結合除草。
4,茼蒿出苗後管理,茼蒿出苗後視土壤的乾溼狀況進行澆水,除了要及時間苗之外,還應對茼蒿進行,噴灑葉面肥,在間苗前後,可用0.2%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酯,作葉面噴灑,使茼蒿的幼苗生長健壯,提高抗逆性。在茼蒿需要澆水時,可配合速效性氮肥進行順水追施,每畝地2.5~3公斤左右的尿素,磷酸二氫鉀500克左右,氮肥要少施勤施。
5,基肥的使用,茼蒿要想獲得理想的產量,應使用足夠的農家肥作為底肥,一般每畝地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4000公斤左右,餅肥50~100公斤,對土地應深耕20公分,用旋耕機耕細土壤,然後進行種植或者栽植茼蒿幼苗。
6,茼蒿的病蟲害防治,茼蒿屬於速生葉菜類蔬菜,可一次性採收,或者分為多次採收,為獲得保持是綠色食品,禁止使用農藥,防治地下害蟲,應在種植之前,進行土壤處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防治地下害蟲,或者拌成毒餌,提前撒開,誘殺地下害蟲螻蛄,蠐螬等害蟲。
7,收穫,茼蒿苗長至20釐米左右,就應進行收穫,大茼蒿,可進行多次採收,小茼蒿可進行一次性採收。在採收前10天左右,順水衝施尿素每畝3~4公斤,可提高茼蒿葉菜的產量。
回覆列表
茼蒿的品種依據葉片大小分為大葉茼蒿,和小葉茼蒿兩類。茼蒿的莖葉可以同食,茼蒿營養成分非常豐富,尤其胡蘿蔔素的含量超過一般的蔬菜。茼蒿還可以消食開胃、通便排毒、潤肺化痰等功效。
茼蒿怎麼樣種植產量高又高質量呢?
其次是整地播種。茼蒿喜肥,所以最好是有富含腐殖質的肥沃土壤來種植苗床。還是要深翻暴曬的,整平之後要下足底肥。茼蒿種子細小,位使播種均勻,播種使良處理過的種子摻入少量細潮土或細沙,混合拌勻,再均勻撒播。撒播後要覆蓋一層薄土。
第三澆水。防茼蒿苗3釐米左右時開始澆水,只澆小水或噴水。定植後三五天可結合緩苗水追肥一次,以後10天左右可追肥一次,以農家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