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逛且吃且

    古人並不是一開始就定出全部的24個節氣,最早實際上只先定出4個節氣,就是:冬至、夏至、秋分、春分,合稱“二至”“二分”。

    方法說來簡單,但也蘊藏著科學道理,這就是——看影子。更準確說,就是觀察正午太陽高度。

    在北半球,冬至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正午日影最長,實際上是因為太Sunny最“斜”;而夏至這天正相反,白天最長、夜晚最短,正午日影最短。

    冬至日影示意圖 夏至日影示意圖

    《周髀算經》中說:“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 夏至之日晷尺六寸”,就是描述冬至和夏至時日影的不同長度。

    而春分和秋分都是白天和夜晚等長,不同之處在於,春分之後,晝漸長而夜漸短,直至夏至;而秋分之後,晝漸短而夜漸長,直至冬至。春分秋分的日影長度也可以推算出來。

    古人觀測日影,一開始是觀察自然物的影長,比如高山、樹木、房屋的影子的變化。

    後面逐步升級為“立竿測影”,就是專門豎一個固定長度的竿子,把它的影子在地面上標示出來,用來測影長、看時間。這個專用的竿子叫做“表”,就是我們現在用來看時間的“表”字。而表的影子叫“景”。

    古代有專門的官職來負責測影這項工作,而測影的竿子也不能隨便樹,有著特殊含義。我們後來說的華表,其實就是上面有圖騰的表,被視為中華的象徵。

    “表”一方面可以定時辰,從日出到日落,定出一天內的時間,這個功能後面發展為日晷。

    故宮太和殿前左擺放中國傳統的赤道式日晷

    另一方面用來定時令,就是觀察正午日影長度的變化,用來確定冬至、夏至和春分、秋分,後面進一步細分到二十四節氣,同時還能測出迴歸年的長度。這個功能之後發展為土圭之法。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存放的明制圭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獵豹cs9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