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怎麼判定當下是哪個時辰?
23
回覆列表
  • 1 # 西瓜太郎0224

    古時計時工具有許多中,常見的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也是透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執行,晷針的投影像鐘錶的指標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裡和觀象臺上見過。 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組合,從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 圭表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杆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鍾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資料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中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如唐代詩人李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宋代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中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 機械計時器 單純利用水的流動來計時有許多不便,人們逐漸發明了利用水做動力,以驅動機械結構來計時。公元前117年,東漢的張衡製造了大型天文計時儀器——水運渾天儀,初步具備了機械性計時器的作用。隨後歷代都相繼製作了附設有計時裝置的儀器,其中宋代蘇頌製造的水運儀象臺,把機械計時裝置的發展推倒了一個新的高峰,水運儀象臺的計時機械部分可以按時刻使木偶出來擊鼓報刻,搖鈴報時,示牌報告子、醜、寅、卯十二個時辰等。 這類計時器尚不能算是獨立的計時器,還是天文儀器與計時儀器的混合體,至十四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的機械計時器已脫離了天文儀器而獨立,不但具有傳動系統-齒輪系,而且還有擒縱器,如果再進一步,就可能出現完全現代意義上的鐘表。但遺憾的是,功虧一簣,中國沒能做到這一點,最終機械鐘錶還是從西方引進. 除上述幾種主要的計時器外,還有其他一些計時方法。如,香篆、沙鍾、油燈鍾、蠟燭鍾等。 原一晝夜分100刻,因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又先後改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為96刻;就這樣,一個時辰等於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晝夜共有二十四分,與二十四個節氣相對。注意,這分不是現時的分鐘,而是“字”,在兩刻之間,用兩個奇怪符號來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細如麥芒的線條來劃分,叫做“秒”;秒字由“禾”與“少”合成,禾指麥禾,少指細小的芒。秒以下無法劃,只能說“細如蜘蛛絲”來說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詞,忽指極短時間,然指變,合用意即,在極短時間內有了轉變。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鐘錶的普及,人們將“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醜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代,以為易記。 具體劃分如下: 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醜(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巳(蛇)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午(馬)時是十一點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未(羊)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申(猴)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酉(雞)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戌(狗)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亥(豬)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 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說“鍾”,黑夜說“更”或“鼓”。又有“晨鐘暮鼓”之說,古時城鎮多設鐘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撞鐘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鐘”;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夜晚說時間又有用“更”的,這是由於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數報時。全夜分五個更,第三更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 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一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於現時的十五分鐘。舊小說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鐘(差十五分鐘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 刻以下為“字”,關於“字”,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點十個字”,其意即“十五點五十分”。據語言學家分析,粵語中所保留的“古漢語”特別多,究其原因,蓋因古中原漢人流落嶺南,與中原人久離,其語言沒有與留在中原的人“與時俱進”。“字”以下的分法不詳,據《隋書 律曆志》載,秒為古時間單位,秒以下為“忽”;如何換算,書上沒說清楚,只說:“‘秒’如芒這樣細;‘忽’如最細的蜘蛛絲”。 秦12段記時:即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醜 午時指從現時的十一點到十三點,一個時辰分作八刻,從十一點起計,每十五分鐘一個刻,十一點正為午起,十一點十五分為午時一刻,四十五分為午時三刻,十二點正為正午(午時四刻一般不這樣說),到八刻為下一個時辰之始。 陰陽家說的陽氣最盛,與現代天文學的說法不同,並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時三刻。古代行斬刑,也有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重。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不讓其做鬼。皇城的午門陽氣也最盛,不計時間,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門斬首者,也無鬼做。 天色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i 晡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地支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現代 23-1點 1-3點 3-5點 5-7點 7-9點 9-11點 11-13點 13-15點 15-17點 17-19點 19-21點 21-23點 夜間時辰 五更 五鼓 五夜 現代時間 黃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點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點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點 雞鳴 四更 四鼓 丁夜 1-3點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點 【鼓】 古時常夜間擊鼓報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 【漏】 古時用滴漏計時,夜間憑漏刻傳更。 【時】 時是時辰,介紹見前古代紀時法。 【點】 古人將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分為五點。每點約等於現代的24分鐘。 【刻】 古人把一晝夜分為100刻,實算96刻,每刻15分鐘。漏刻指很短的時間。 十天干的含義 天干地支的含義,在《史記》、《漢書》中均有部分記載,大體含義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萬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軋的意思,指萬物出生,抽軋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萬物炳然著見。 丁是強的意思,指萬物丁壯。 戊是茂的意思,指萬物茂盛。 己是紀的意思,指萬物有形可紀識。 庚是更的意思,指萬物收斂有實。 辛是新的意思,指萬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陽氣任養萬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萬物可揆度。 十二地支的含義 子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 醜是紐,陽氣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萬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巳是起,指陽氣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佈。 未是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萬物之老也。 戌是滅的意思,萬物盡滅。 亥是核的意思,萬物收藏。 六十甲子順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 2 # 逛且吃且

    古人沒有時鐘,但很早就能劃分時間。根據商朝甲骨文,早在殷商時代,古人就把一天劃分為四個時段,分別是“旦”“午”“昏”“夜”。

    那古人用什麼方法來判斷時間呢?說來簡單,就是看太陽的影子,用日影來判斷時辰。

    一開始的時候,古人觀察自然物的影子,比如高山、樹木、房屋等等。後來乾脆專門豎一根杆子,把杆子在地上的影子用標尺標出來,以此來判斷時間。

    這個杆子叫作“表”——沒錯就是現在用的手錶的“表”字,我們現在用的表,名稱就是從這裡來的;而表在地面的投影,叫作“影”。這種觀測日影的方式,叫作“立竿測影”。

    古代的這個“表”,有很多用途,除了可以看時間以外,還可以透過日影的長短和方向變化,來辨析方位、定節氣、劃分四季等等。而這些在古代都跟權力緊密相連,有很強的政治色彩,有專門的官職來負責。

    立竿測影是一項非常莊重、嚴肅的活動。後面人們慢慢在“表”上刻上圖騰,賦予特殊意義,這就是“華表”,後來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徵之一。

    古代“表”看時間的功能,後期逐步分離出來,並有了專用的工具,這就是日晷。

    故宮太和殿前的日晷

    明清日晷是在西周圭表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

    它由晷針和晷盤兩個部分構成。晷盤兩面刻著時刻,中間裝有一根垂直於晷盤的鐵製指標。根據指標在晷盤上移動的投影,來確定時間。

    指標的上端指向北極,下端指向南極,與地軸平行;而晷盤則與赤道平行。

    每年春分之後,看晷盤正面的投影;秋分以後,看晷盤背面的投影。這是因為從春分到秋分的夏半年,太陽視運動軌道在北半球,晷針投影在晷盤正面。而在秋分到春分的冬半年,太陽視運動軌道在南半球,晷針投影在晷盤背面。

  • 3 # 古城淺吟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不太熟悉簡單的說一下,古代的時候古人發明了好多計時的器具,比如日晷,壺滴等。古時候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一夜分為五更來劃分,每晚有專門打更的人來提示大家的作息。古代農村有日升而耕日落而息的說法,也有以雞鳴來作為起床的時間。我們的祖先是勤勞智慧的!

  • 4 # 一葉知秋zb

    對於時間來說,不管對什麼事情都非常重要,人們的生活也離不開時間的。在鐘錶發明之前,人們又是怎麼獲取一天的時間變化呢?最古老的辦法就是根據日升月落來判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後來還創造出一系列的報時方法,比如擊鼓定更、撞鐘報時等等。在中國古代,人們把太陽昇起、落下、再升起的一個週期算作一天, 再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 M、戍、亥。時辰被稱為“大時”,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最初,人們主要依靠太陽的方位變化來判斷時間。後來,人們通 過長期的觀察與實踐,發現了Sunny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一天當 中,早晨和傍晚時的影子最長,正午時的影子最短,並且影子的方 位會隨著太陽的移動而變化。根據這個變化的規律,人們發明製作了日晷,用來計算每天的時間。但是 這種計時方法如果遇上陰雨天等見不到太陽的時候就不行了,因此,除了日晷,古代人還用過漏壺計時、燃香計時等。但是,這些方法不僅使用起來很不方便,而且又很麻煩,因為計時的儀器都非常的笨重,直到鐘錶被髮明以後,人們才走進了方便計時的新時代。

  • 5 # 青雅鐘錶

    用兩個小故事,說說遠古的人們是透過什麼樣的方式來計時的?

    古代有一種“刻木記日”的方法,即在竹片或木板上刻痕來計算日子。例如,甲乙兩人約好10天后在某地相聚,如何才能不搞錯呢?他們在約定時就找一小塊木板,用力在上面刻上10條口子,然後從中間豎直剖為兩片,就像“介紹信”與“存根”一樣,甲乙各執一半。每過一天,他們都削去一格,當10格削完之日,就是他們相見之時。這種原始的記日方法後來也為監獄中犯人所採用,他們往往過一天就在牆上或地上劃上一劃,以此來計算度過的光陰。

    還有一種“結繩記日”的原始方法:人們在一根長繩上以打結來計算日子。例如某人要到遠處什麼地方去,他就在腰間圍上一根繩子,出發後,即在夜晚投宿前打個結。每走一天打一個結,當到達目的地後,他就可以從繩上有多少結知道他這一次走了多少日子,並從中可以估計這地方的遠近。當他準備回家時,則在返回路上走一天解開一個結,等到繩上的結全部解開,他也就應該回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提高攝影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