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H電影推薦

    簡單的說沒有絕對的在一個方面的密度差距,人再多的包圍圈也會有間隙,說白了就是沒有徹底圍死,像南京保衛戰,南京三面都是水,另外一面人家主攻,說白了給圍死了,所以才幾十萬精銳被包了餃子,再想金門戰役,人家有絕對優勢兵力,另一面又是大海才會出現整建制沒有一人突圍,蘇德戰場德軍早期圍殲蘇軍,那麼密集的包圍圈也沒出現過整個建制一個沒跑的情況,突圍的人都是以萬計算的

  • 2 # 歷史知事

    抗日之血戰宋莊:500vs1800,殲敵400還能全身而退

    1942年是抗日戰爭中最艱苦的一年,也是華北敵後抗戰最艱苦的一年。這一年,日本華北方面軍制定了了“1942年肅正作戰計劃”,從關東軍等其他部隊抽調主力,用於對付華北八路軍的敵後抗日根據地。尤其是當年5月發生的五一大掃蕩,更是幾乎把冀中軍區全部消滅,而這場大掃蕩中發生的宋莊戰鬥,八路軍300人抵抗日軍1800多人攻擊,最後竟然成功突圍,成為了解放軍戰史上最為光輝的一幕。

    宋莊戰鬥,可以說是一場“反向關家堖戰鬥”。不同的是,八路的防禦條件,遠遠差於日軍在關家堖。日軍在支離破碎的黃土高原上佔據制高點,我軍只能沿著溝壑一排一排攻打窯洞,不僅非常辛苦,而且很難取得的戰果。

    如果大家對關家堖感興趣,下次我們好好聊聊關家堖。

    說回宋莊戰鬥,當時的大局勢是,我冀中區被敵偽包圍的約有30個縣8000個村莊,面積約6萬平方公里。軍區部隊有10個團、14個地區隊及直屬單位,共計35000餘人。而日軍直接參加作戰的部隊有41師團主力(6個步兵大隊)、獨立混成第9旅團(2個步兵大隊)、1 1 O師團白瀧部隊(4個步兵大隊),配屬26師團坂本支隊(獨立步兵第1 2聯隊長坂本吉太郎指揮的2個步兵大隊)、騎兵第13聯隊、獨立混成第7旅團1個步兵大隊,共計步(騎)兵18個大隊為基幹。配合作戰的另有27師團、1 10師團、第29獨立飛行隊及特務機關。再加上偽治安軍及各縣警備隊等,敵人投入總兵力達5萬餘人。

    敵眾我寡,肯定是要跑的,可是深處敵後,跑到哪裡才是安全的?所以,我軍只能依託並不有利的地形,進行一場艱苦的防禦戰。

    正是因為這種嚴酷的局勢,再加上冀中軍區捨不得丟下支援自己的老百姓,下達了各軍區返回平原堅持戰鬥的命令。許多部隊屢遭敵追擊、合擊, 損失達50%以上,甚至連軍分割槽司 令員、政委都壯烈犧牲。

    宋莊戰鬥,算是五一大掃蕩中並不多見的一場漂亮仗。

    宋莊戰鬥中,我軍主力是冀中軍區7分割槽的第22團,這不是七分割槽的主力,7分割槽的主力是17團,而22團,僅僅算是一個基幹團。22團沒有各營編制,直轄4個步兵連,加上團直警衛連和偵通連,全團共6個連700餘人,部隊更加精幹。時任團長左葉,政委梁達三,總支書記、代政治處主任賀明,政治特派員扈俊英。

    五一大掃蕩到來時,左葉團長帶領戰士們靈活機動,採用速戰速決速走戰術,不求繳獲只求殺傷敵人有生力量,取得了一定戰果。5月13日左葉帶領3個連伏擊日軍110大隊,殺敵100多人,戰果封鎖,5月23日,左葉又發動伏擊,斃傷敵人180多人。

    如此活躍戰績豐碩的部隊,自然成了日軍優先打擊的物件。6月7日,左葉帶領兩個連與冀中軍區警備旅第一團2營的一個連匯合、又見到了一個縣大隊的中隊,總兵力500人,終於不用東躲西藏,準備在宋莊打一場防禦戰。

    6月9日7點30分,戰鬥終於打響了。

    日軍第26師團獨立12步兵聯隊,在坂本大佐帶領下,接近宋莊。22團1連的1挺重機槍、3挺輕機槍和1個擲彈筒及上百支瞄準已久的步槍一齊開火。日軍先頭部隊30人,頓時倒下一大片。

    不一會,日軍就分三路向宋莊撲過來。這是一支300多人的精銳日軍,他們以分隊為戰鬥單位,端著

    機槍,步槍上了刺刀進行小集團衝 鋒。但一接近我陣地就被我一陣手榴 彈擊退。幾次敗陣後,便又直挺身軀 改為彎腰衝鋒,繼而又變成了連滾帶 爬。經過幾個回合,始終不能突進我 陣地,不得不暫時停止衝鋒,改用火 力嚴密封鎖宋莊。

    日軍傷亡不斷擴大的同時,更多的日軍增援也在進行。無極、深澤、定縣、安國、饒陽等地的日偽部隊均大舉出動,因為從最初的戰鬥判斷,日軍認為膽敢在己方主力眼皮底下的宋莊設伏的八路絕不會是支小部隊。

    日軍越來越多,放開打肯定不行,左葉團長立即調整戰術,要求發揮每一顆子彈的效能。並提出“誰能節省子彈,誰就能堅持 勝利”的口號,要做到敵人不進入火 力圈不打,瞄不準也不打。

    上午11點,日軍已經集結了超過1800人的部隊,炮火覆蓋後,日軍再次發動進攻。22團的特等射手發揮 了巨大的作用。1連7班長李清齋, 伏在被打塌的工事下面,面對逼近的 日軍毫無懼色,連續射擊7槍,擊 斃日軍7人。2連的副連長庾治國抓 住遠處敵機槍射手和彈藥手接運子 彈的機會,把這兩個敵人打翻。當日 軍憑藉優勢火力和人數優勢,不顧死傷,依舊逼近了八路軍的陣地。八路

    軍戰士們索性跳出房屋和工事,將密 集的手榴彈投向日軍,同時與敵展開 肉搏。日軍的火力掩護因雙方一再近 戰而大打折扣,而八路軍的手榴彈在 混戰中卻顯得威力無比。戰後統計,22團共消耗手榴彈2130餘枚、步槍 子彈僅幹餘發,就是因為以手榴彈與 刺刀打近戰的緣故。

    八路軍作戰很勇敢,但是畢竟寡不敵眾,日軍下午14點30分左右,終於突入了南宋莊,巷戰開始了。南宋莊負責的縣大隊政委趙濤帶領殘部向南突圍離開。八路軍的陣地,只剩下了北宋莊。葉團長只能鼓勵戰士們,堅持到天黑,就能突圍。

    殘酷的日軍,不信炮火覆蓋了北宋莊,炸燬了大部分的土牆和作戰工事,竟然還釋放了毒氣彈。每一輪衝鋒,都被房頂、大門等佔據有利地形的八路軍戰士擊退。冒進的日軍甚至遭遇了我軍反衝鋒,被全殲。

    在衝鋒的最後關頭,甚至有個日軍小隊長失去了衝鋒的勇氣,遲遲不敢前進,日軍督戰隊直接將他就地處決。

    終於,晚上8點,左葉開會組織突圍,防禦戰成了突圍戰,八路軍會成功嗎?

    零點40分,天 空中烏雲陣陣,月光時隱時現,還下 了毛毛雨,敵人的篝火有一部分被淋 滅。突圍開始了1連在穿越火堆 之時與日軍巡邏哨相遇,幸虧大部日 軍因疲勞而處於酣睡之中,1連僅用

    一陣快速的刺刀格鬥便結束了戰鬥, 順利突出了重圍,但連長吳浚池不幸 犧牲。2連的突圍行動在行將成功之 際,突然被日軍發現,當即發射曳光 彈兵用機槍封鎖道路,連長王國旺負 傷。2連戰士用手榴彈開路,由西南 折向正南,沿著村邊的溝道急進,一口氣跑出6裡地擺脫了日軍。

    宋莊戰鬥毫無疑問是一場漂亮的防禦戰,日軍在這場戰鬥中見識到了八路軍的戰鬥力。在抗戰複雜的形勢中,《解放日報》周遊釋出了有關戰績和文章,稱此戰殲敵1200多人,而左葉團長也認可了這一說法。

    實際上,最初的22團戰報,只承認了消滅日偽軍400多人,自身戰死32人,負傷41人。1988年呂正操將軍的回憶錄,也採用了400人的說法。1994年,《八路軍表冊》中,也講到了我軍殲敵400人繳獲輕機槍2挺的記錄。

    宋莊戰鬥雖然沒能改變冀中軍區幾乎全軍覆沒的大局勢,但也打出了八路軍的威風,大大鼓舞了抗日軍民計程車氣。22團在大掃蕩的惡劣作戰環境中,竟然從戰前的655人增加到1025人。不得不說,能打的八路軍,招兵就是容易。

    不過,22團這個英雄部隊並沒有繼續儲存下來,22團離開冀中後,劃歸120師晉綏軍區3分割槽建制,後來又併入了17團,成了17團1營。1949年2月解放軍整編,這支部隊最終成了第一野戰軍第三軍第7師19團1營。

    而這場戰鬥的指揮員左葉將軍,在抗戰後挺進東北,先後擔任了第三縱隊第八旅旅長、第八師師長,遼瀋戰役中,左葉擔任獨立第二師師長及營口衛戍區司令,在臺安打虎山阻擊廖耀湘兵團西進增援,打仗相當威猛。

    1952年,左葉葉率45軍部隊參加了荊江分洪工程建設,任交通指揮部副總指揮。從那以後,左葉逐漸脫離軍隊,轉入地方,後來在農業部工作。因此,左葉在1955年授銜時,並沒有獲得相應軍銜。1992年,左葉在北京病逝,享年80歲。

  • 3 # 寒江閣一道人

    首先,李雲龍與趙剛率殘部突圍之前,趙剛的一句話曾反映了他們的實力情況——

    “老趙,組織一輪衝鋒打回去,不能丟下騎兵連!”

    “不行啊老李,咱們現在只剩下兩個排左右的兵力,再一衝鋒這點兵力全沒了。”

    由此可見得,除非趙剛漏算,他們當時手中的兵力不足百人。

    那麼接下來就要回答他們的辛莊突圍之戰了。李雲龍說的明白,村莊外面是開闊的平原,白天突圍肯定會全軍覆沒,所以要挑夜間突圍。那麼這時問題來了,日軍當時圍困辛莊的兵力有多少呢?

    還得電視劇來說話,在電視劇當中,日軍軍官曾稱呼一個偽軍軍官為“鍾團長”,也就是說,“皇協軍”也參與了這場掃蕩。而根據劇情來判斷,此人應該是偽軍的最高階的軍官,所以此次偽軍兵力便已有一個團左右了(當然,也不排除部分兵力參與的可能)。

    既然偽軍兵力這麼多,那麼日軍本部有多少人呢?根據華北反掃蕩作戰中所發現的日軍比例來看,日偽軍比例大致為1:3到1:5,當然1:8的特殊情況也有之。那麼如果這場戰鬥中偽軍有一個團,那麼日軍兵力大致在300—400人間。所以圍攻辛莊的日軍,嚴格意義上說沒有一個團。

    可是即便如此,除了其數量仍是李雲龍的5、6倍外,日軍火力佔優,而且還有偽軍配合,這些也是造成李不得不選擇夜間突圍的原因之一。

    那麼最後再說李雲龍又是如何靠這點兵力拖延日寇到夜間的。首先,李雲龍富有作戰經驗,從長征年代過來的人,對如何以最少的兵力發揮最大的火力優勢,有著充分的經驗,所以李雲龍在村莊內部的火力安排,給自己堅守贏得了時間。

    另外,日軍也是孤軍深入,而且一開頭就被李雲龍一頓胖揍打蒙了,這也使其沒有充分的時間來進行偵查,所以李雲龍能夠死裡逃生也就不奇怪了。

  • 4 # 勇戰王聊歷史

    辛莊一戰,日軍可不止一個團。

    日偽軍包圍辛莊的是“日軍第四旅團第22聯隊”和“皇協軍獨1師2團”。日軍一個聯隊相當於我軍團級單位,一般是3800人。但是,劇中李雲龍等人說這支日軍是日本騎兵聯隊,騎兵聯隊的人數應該是1400人。再加上皇協軍一個團。等於是兩個團包圍了李雲龍60人。

    不過,這兩個日偽軍團,加起來也不可能有上千人。

    偽軍一個團究竟有多少人,真不是固定的。1941年,汪偽第二軍,一個軍才7000人。偽自治軍第一軍第一旅才1000人。所以,很多時候,偽軍的一個團,才三五百人。

    例如:《亮劍》錢伯均部被日軍收買叛變時說:楚雲飛一個團5000人,他是主力營有小2000人,相當於李雲龍兩個團。所以,錢伯均不接受日軍“偽團長”的招降,想要更高官級。

    而且,日偽軍出動比例一般是1:5甚至1:10。一個辛莊村能有多大,要是日偽軍都是整編團級建制!那就是五六千人,這麼多人,會打不下一個辛莊村?所以,真實的情況是,李雲龍突圍時,可能是被三五百偽軍加上幾十名日軍包圍,日軍不會超過50人。

    (當然,劇中李雲龍在村東頭偷襲進村日軍,打死了正聯隊長,還上來就殲滅60多人。。。。)

    迴歸正題,一個電視劇,我也不給他補漏洞了。直接分析為什麼能突圍成功。

    首先,皇協軍團長“幫了忙”。他為了展示自己部隊的能力,忽悠日軍副聯隊長,說被圍的是一個八路團。雖然,聽槍聲密度不像,但是他就認為是一個團!他又不傻,裡面要真是八路軍一個團,他早跑沒影了。一支連祖國都保護不了的部隊,能有什麼戰鬥力?皇協軍團長肯定已經想好了,他知道里面只有幾十個八路殘兵敗將。他想的是等打進去了,殺幾百個老百姓,充人頭。然後,找日軍邀功去。

    不過,這也給李雲龍幫了忙。日軍以為只是少數人突圍,大部隊還在村裡。所以,日偽軍還是堅守陣地,圍困辛莊。

    其次,李雲龍本來就只有六十人,還分成兩部分,一部才二三十人。人少目標小,再加上晚上,所以才能夠突圍。當然,最主要的是,主角光環在這裡。

  • 5 # 歷史軍魂

    李雲龍消滅日軍觀摩團100多人之後,日軍發動了大掃蕩,其裝甲車上還寫了專打386旅獨立團(專打386旅是真實存在的)。為了粉碎日軍的掃蕩,李雲龍命令獨立團以連排為單位分路分批向敵人實施反突擊。經過一番血戰之後,獨立團從魏王莊突圍到了辛莊。經過分散突圍之後,李雲龍和趙剛手裡大約還剩一個連的部隊。李雲龍說過,辛莊背後是平原,不利於作戰,距離大山有20里路,怎麼也要堅持到天黑,我軍擅長近戰和夜戰,只有黑夜才能掩護部隊進入大山。

    《亮劍》中負責掃蕩的部隊為日軍獨立混成第4旅團第22聯隊,聯隊長為笠原小泉大佐。這個聯隊長的看法和部下一致,認為辛莊是一個孤立的村莊,後面是平原。從軍事角度看,防守者一旦被包圍,這裡就成為了絕地,突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聯隊長笠原小泉比較輕敵,結果大搖大擺地走進了獨立團的伏擊圈,被李雲龍一槍擊斃。接下來李雲龍和趙剛各自率半個連,依託有利地形,與日軍進行了巷戰,最終堅持到了天黑。日軍裡面有皇協軍,當獨立團堅守到天黑後,以偽軍為突破口,李雲龍和趙剛兵分兩路從辛莊突圍。

    以上說了這麼多,其實很簡單。亮劍的主角兒是李雲龍,如果李雲龍在辛莊被日軍包圍消滅了,接下來的故事還怎麼發生呢?哪有他後來義大利炮解放平安縣城的事呢?

  • 6 # 優己

    李雲龍的這一招戰術叫做燈下黑,是清朝大將年羹堯打擊羅布藏丹增時曾經遭遇過這種戰術戰法。在指戰中反其道而行,不按常理出牌,其目的要騙過敵軍主力,最終成功出逃。

    在辛莊之戰中,李雲龍利用的是天黑做掩護,在白天的打反擊之戰中,造成了日軍大量的傷亡,這給了日軍一種八路很多人的假象。勝券在握的日軍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不敢在晚上視力不好的情況下輕易攻打陣地。這才給了八路軍堅持到晚上成功出逃的機會。

    不過,由於亮劍畢竟是一部小說,這裡面多少有點主角因素在裡面。在真實情況下,日軍的戰備水平很高,明知出了村子二十里就是山,就算沒有晚上攻城,也會加強戒備,沒那麼容易突圍的。否則抗戰也不會打那麼多年了。

  • 7 # 菠蘿密125

    當時日軍對根據地的掃蕩是一種報復性的行為。是因為之前李雲龍打掉了日軍的一個觀摩團,其中不乏有日軍的高官,本來日軍是要宣揚一下國威,卻不料半路殺出一個李雲龍。這讓日軍堅定了掃蕩的決心。不過這下可就苦了咱們的雲龍兄了。

    當時日軍的一個團大概有一千人,再加上日偽軍呢,那人數已經佔了絕對的上峰。此時的八路軍只有撤退一條路。但李雲龍的手裡又有多少能用的兵呢?一個騎兵連加兩個步兵連,(肯定不是滿編)。而在配合主力突圍時,騎兵連已經全部就義了,此時也就不到兩個連的兵力了

    李雲龍帶領著剩餘的人來到了辛莊根據對地勢的瞭解,打了日軍一個出其不意。而日軍卻還天真地以為逃跑的是一些殘兵敗將呢。他們萬萬沒想到這麼能打仗的八路軍竟然是這麼落魄。

    可是再能打,你人少也是沒辦法,只能摸黑撤退。這時只有60多人了,還有一半的傷員,這時李雲龍決定分散突圍,他自己帶著一些沒受傷的掩護“大部隊”突圍。就這樣李雲龍的獨立團成功突破了日軍一個團的包圍。

  • 8 # 夏目歷史君

    個人認為裡面有很大的運氣成分,畢竟主角,肯定要“想方設法”的讓他突圍嘛!

    一、《亮劍》中八路軍由於多次打擊日軍,為了報復八路軍,日軍組織了一場大掃蕩,獨立團也在包圍圈之內。

    獨立團寡不敵眾,在突圍時損失慘重,到最後李雲龍帶兵突圍到辛莊時只剩下數十人,被日偽軍至少一個團包圍了。

    辛莊地勢平坦,無地形優勢,李雲龍突圍到這頗有霸王被逼至烏江的感覺,突圍基本無望,但李雲龍畢竟不是霸王,這個地方是村莊也不是烏江,可以隱蔽,敵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虛實,這是最大的優勢。

    二、李雲龍數十人利用村莊打游擊、巷戰,抓單,日軍中一般是偽軍打頭陣,戰鬥力底下,膽小怕事,遇到打游擊厲害的獨立團,雖然只有幾十人,但不知虛實,也是畏畏縮縮,被打的找不到北。

    偽軍的多次進攻不奏效,認為獨立團人數依然不再少數,又或許有怕上級怪罪多次進攻不利的緣故,告知日軍這裡的八路軍至少還有一個團。

    因此,在李雲龍幾十人突圍時,偽軍鍾團長認為跑的只是小部分,主力應該還在村子內,於是就沒追擊,日軍聽信偽軍團長的話也怕如果去追會耽誤抓大魚的時機,也就沒去追了,李雲龍因此突圍。

    三、李雲龍突圍其實還得慶幸自己人少,少的讓敵人都懷疑這只是散兵,抓不抓作用不大,估計這也是李雲龍“化整為零,分散突圍”策略的妙處,讓敵人抓不到何為實?何為虛?

    李雲龍能突圍還有一點那就是選好了時機,李雲龍選擇了晚上突圍,晚上月黑風高,李雲龍人數又少,竄過來竄過去的,靈活性、機動性強,能突圍其實也能理解吧!

  • 9 # 深度工場

    有網友問:辛莊之戰,李雲龍為何能用六十人突圍日軍一個團?我們就從真實的敵後根據地,反掃蕩,還有日軍的部署來說起吧!

    日軍在根據地採用的戰術是所謂的囚籠戰術,也就是公路是柱子,封鎖溝是鐵絲網,炮樓是門鎖這麼一種狀態。主要就是限制我軍和游擊隊的活動範圍,提高監控程度。比如一座炮樓基本上是10米以上高度,可以對周圍2,3個村莊形成控制。

    並且在炮樓頂部可以使用望遠鏡監視十多里地的人群活動,這樣日軍就將力量滲透到了農村。並且多個據點經常聯合對附近村莊進行掃蕩。這也就是所謂的蠶食戰術,電視劇亮劍其實表現的就是在這種環境之下。

    日軍出動1個聯隊掃蕩,包圍了李雲龍的部隊。在1941年6月10日,2萬日偽軍對我軍第10分割槽的掃蕩,也是相同情況,日軍在河北大清河,拒馬河形成包圍圈,並且開始設立據點,隨後開始向心突擊。

    我軍首先在大清河與日軍兜圈子,打了5天,然後分散突圍,到了容城集合。發現日軍又追蹤上來,於是在容城我軍再次分散突圍,進入到了白洋淀。日軍就分成若干小部隊,開始畫區分片,進行包圍搜尋。

    並且開始在各個路口建立炮樓,進入各個村莊進行梳頭式的反覆搜尋。這種反覆搜尋時間長達一個月,真實的抗戰反掃蕩,面臨的困難,其實遠遠高於在電視劇亮劍裡,李雲龍面對到的困難。

    當時,我軍還堅持在白洋淀的人員,每天都在青紗帳當中隱蔽,風餐露宿,進行移動式隱蔽,尋找機會打擊日偽軍。

    而突圍到外線的部隊,比如回民支隊1個營,第29團一部分,1個劇團,還有1個警衛連,以及分割槽機關。我軍每天邊打邊走,每天都可以遇到幾次日軍追蹤部隊。比如,一天下午剛到潘營村,還沒做好飯,日軍就從2個方面包抄上來。

    但是如果是亮劍一樣,日軍出動了1個聯隊,那麼,其封鎖面積就會非常大,絕不僅僅只是為了包圍1個李雲龍的獨立團,正如抗戰時期1941年春天的桑園突圍一樣,我軍可以在傍晚,趁日軍主力出去掃蕩。

    只有少量人員留守據點,準備晚飯的時候,從炮樓附近,穿越公路,擺脫日軍的追擊。桑園突圍,十分割槽上千人都是這麼突圍的,更何況李雲龍後來就帶著60多個人。

  • 10 # 紅色手電筒

    首先是導演要李雲龍突圍成功,但是這個情節的設計是合理的,沒有太多誇張情節。

    對於八路軍來說,在反掃蕩戰鬥中被日偽軍包圍的情況並不少見,尤其是象五一大掃蕩這樣的大規模掃蕩,日軍利用機動性的優勢把一部分八路軍包圍在一些村莊內很常見,而八路的辦法就像電視劇裡拍的,堅持到天黑突圍。

    日軍在當時各個軍事素質中對於中國軍隊大部分佔有優勢,但是和八路軍相比,日軍的夜戰能力要差。而且對於一隻只有幾十人的小部隊來說,黑夜是最好隱蔽物。

    夜戰是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人不是夜行動物,人的眼睛在夜間觀察識別距離下降,在白天十分簡單的聯絡協同,到了夜間都變得十分困難,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沒有夜視儀,到了夜間只有人的雙眼,雖說日本海軍苦練夜戰,但是海戰的夜戰和陸戰不是一回事,陸戰要複雜得多。

    在抗日戰場上,日軍在白天很方便的組織部隊協同配合,組織火力,但是到了夜間日軍的優勢火力無法發揮,所以日軍在掃蕩中夜間多是收縮陣地,這就給了八路軍突圍的機會。在夜間由於觀察識別距離下降,包圍圈的縫隙比白天要大,而且這種突圍行動,越是小部隊越方便,同時還要求突圍部隊有嚴格的紀律,而紀律恰好是八路的強項。一旦黑夜降臨,八路趁黑夜悄悄的從日軍的包圍圈中鑽出去的戰例實在太多了。

    日軍為了對付八路也是想了不少辦法,不過日軍了沒有美軍闊氣,用照明彈把戰場照成白晝,但就是這樣志願軍照樣把月亮變成了中國的。日軍很多時候是佈置封鎖線,隔多少米就點一堆火,但是這樣一般都是兵力分散,八路遇到這種事,就是尋找一個日軍兵力稀少的地方打出去,等日軍的援兵趕到時,八路早就消失在黑夜中了。

  • 11 # 毒刺劍客

    辛莊之戰是日軍對李雲龍消滅日軍觀摩團的一次報復性掃蕩中的一次戰鬥,李雲龍的獨立團以連排為單位分散突圍,直至被圍辛莊,但最後李雲龍和趙剛都成功突圍了。

    至於突圍成功的原因如下:

    第一,日偽軍白天的進攻過於大意,被消滅60多人,以至於日軍指揮官誤以為辛莊有大批八路軍,所以沒有繼續發動進攻,而是等待增援部隊,這就給了李雲龍緩衝得餘地,如果日軍持續進攻,李雲龍無論如何都擋不住。

    第二,黑夜的掩護至關重要,抗戰時期的行軍都靠兩條腿,雙方都很疲憊,夜裡日軍大都睡去,天又黑,這就為李雲龍渾水摸魚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第三,熟悉地形,從山溝溝裡摸爬滾打出來的李雲龍對辛莊周圍的地形非常熟悉,選擇的突圍方向可以確保突圍夠立即隱蔽,避免被日軍追殲。

    第四,隊伍精幹。李雲龍滿供60多人,和趙剛一分為二還剩30多人,人少目標就小,行動迅速,不易被發現。

    第五,決策正確。李雲龍和趙剛分頭突圍,讓日軍一時摸不著頭腦,等反應過來已經太遲了。

    第六,李雲龍敢打敢拼的性格在關鍵時刻起了重要作用。日軍指揮官在偽軍軍官的建議下,誤以為辛莊有八路軍大部隊,萬萬沒想到八路軍就60多人,更沒想到60多人竟然敢分頭突圍,李雲龍關鍵時刻的敢打敢拼讓日軍措手不及。

    第七,魏和尚等一批軍事素質過硬的戰士在突圍前的摸哨工作做得好,摸掉哨兵,等於挖掉了敵人的眼睛。

    基於以上原因,李雲龍和趙剛分頭突圍成功了,但突圍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亮劍》畢竟是一部電視劇,雖然比抗日神劇貼近事實,但仍然有誇張的成分,真實的抗戰中中日雙方傷亡比例基本都是7:1或6:1。

  • 12 # 薩沙

    其實,如果李雲龍是6000人,日軍是1個聯隊,他突圍的可能性很低。

    恰恰因為他是60人,所以反而更容易突圍。

    日軍在中國作戰,有很多弱點,其一就是語言不通、地形不熟。

    日軍的作戰地圖,只有城市和大型鄉鎮才有比較詳細的標註,普通村子多隻是一個點。

    而民國時期的村子,和今天又有不同。村子往往有很多植被(多是莊稼地或者小樹林、灌木叢),或者靠著小河,或者民房眾多四通八達。

    日軍即便包圍幾個村子,不可能做到十幾米二十米一個人,仍然是分散開,守住進出村的要道。

    這種情況下,60個八路軍,如果再分散成二三四人的小組,突圍難度不大。

    因為日軍包圍圈必然有很多漏洞,八路軍多是當地人或者有當地人配合作戰,哪裡都能鑽出去。

    同時,日軍那個年代沒有夜視儀,夜晚為了防止八路軍打冷槍,也不敢隨便持著手電筒火把亂跑,所以視野是有限的。

    自然,如果是大白天,想要突圍可就難了。

    實際上,徐州會戰後期,日軍集中幾十萬大軍試圖包圍了徐州附近國軍幾十個師。

    結果呢?沒有1個師被殲滅,全部突圍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15週歲的小孩可以學習IT嗎,不想上學天天玩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