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誰的六塊五
-
2 # 安心的小森林
和你分享一下我的體會。為什麼年紀越大越難溝通,怎麼能夠和老人更順暢的溝通,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1、年紀大的人都有自己的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方法,這是他們在幾十年的生活中總結提煉的,這些觀念和想法已經深深的內化到他的思想和血液中,成為他很重要的一部分,想要動搖和改變的確是比較難的。
2、年齡大的人,基本上已經退休在家,沒有什麼社會地位,所以自我價值感往往不高,擔心自己沒什麼用處,他們的自尊心很強,也比較敏感,我們說溝通,很大程度上是希望他改變自己的立場和觀點,而他往往會解讀為你不夠尊重他,沒有重視他的想法,沒有站在他的立場上想問題,所以,溝通起來可能會比較困難。
3、有一個基本點,那就是老人都是愛孩子的,雖然有時候他的想法有點讓人不容易接受,但是,換一個角度去思考,站在老人的出發點去想想,耐心來和老人交流,你會發現他們的內心世界是善良而充滿愛的,有了這個心理基礎,多一些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再去和老人溝通,也許會容易一些。
4、這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給別人講道理,道理誰都明白,但是人們還是會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所以,我不贊成給老人講道理,因為他認為他比你懂得道理多得多,你憑啥給我講道理,所以講道理一般都是做無用功。當你們意見有分歧時,問清楚他的需求是什麼,只要不太離譜,你照著做就行了,如果實在做不了,就要說清楚,我已經盡力去做了,但是實在是做不了,其實,很多時候老人更看重的是自己是否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視,也就是說態度更重要。
我爸爸是一個很固執的人,很少有人能改變他的想法,他因腦溢血住院做手術,術後沒幾天就吵著要出院,當時,他把護士發的藥都扔了,又吵又鬧,誰勸也不聽。我問他為啥要走他說晚上睡不著,我答應他儘量和醫生溝通,醫生要求如果回家必須按時吃藥,如果有不舒服必須馬上回醫院,我問他能做到嗎?他答應後我就提前給他辦出院了,後來,媽媽偷偷告訴我爸爸是覺得花費太高,想給我省錢呢。
一次我們帶我婆婆一起出去玩,開車去了一個山裡,到達後不知什麼原因,她突然不高興了,非要回家,我們說天晚了,住宿的房間也開好了,要不咱明天回吧?老太太很固執,堅持要走,並且也不說原因,沒辦法,想想她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我啥也沒說就把房間退了,晚上開車回家了。
常言道:老換小。老人年紀越大越像個孩子一樣,希望家人尊重他重視他呵護他,當我們瞭解老人的需求之後,也許溝通起來會容易一些。
-
3 # 奔向陽光的魚
這就是老話說的老小老小,越老越難溝通,跟他講道理也是沒什麼用的。對於這樣的老人你首先得肯定他的說話,順著他意思,私下解決問題就照自己的做。有時候老人不講理是因為心理缺少親情關愛,再說跟家人講理是很難講清楚的,只要不是大的問題,順著他一下也沒事的,所謂的孝順不就是要順著嗎!你一定要講清楚道理只會讓他覺得你武逆他,也更加變本加厲的作,一點小事就糾纏不清了。
-
4 # 李行記
和老人家人有理可講嗎?他們一輩子都是這個脾氣到老了更不會改了,俗話說得好老要張狂少要穩,老的要是改了脾氣也就快了。
-
5 # ML青雲之上
一場疫情,被困在家裡兩個月了,前陣子也是被70多歲的老媽氣得要死,晚上一兩點還睡不著,真想再也不想回家了!
俗話說:清官都難斷家務事!連清官都斷不了的事,哪裡是講道理搞得定的事啊?我們常說要注意換位思考,實際上,家人之間,因為親情的關係,侍寵而驕也好,蠻不講理也罷,因為沒有考慮到距離感,也沒有存心,相反,往往會造成更多的誤會和矛盾,認為是家人,就不會受傷害,也無須道歉!
其實,拋開矛盾本身來說,家人又不是仇人,誰對誰錯了,又有什麼關係?講不清就算了,沒必要繼續糾結或糾纏,自己該幹嘛幹嘛去,日子久了,一切就淡了!生活總是用一個矛盾取代另一個矛盾,其實回過頭來一看,前幾天的事,今天看來,那都不是事兒!
多寬慰下自己,生活還有更多更好的事值得我們去考慮和麵對!年紀大的人,更需要我們多點耐心去溝通!在家裡,需要的是愛,不是理!
回覆列表
大家好,我來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先講道理,如果不聽,我會選擇沉默,
其實有的老人,並不是不講道理,只是特別固執,比如我公公,就特別的固執,他認為的事,你就是說出花來都沒用,比如說,從老家到我們市裡,需要兩個多小時的車程,而他每年也會來我家住,可是他就說,車程只要半個多小時就到了,還有,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孩子們都已經在外面買房子定居了,都希望他們也能搬出來,也減少了孩子們總回去看他們,可是他非要買房子,買不起就寧願在老家也不出來,說實話,以我們現在的工資,想要再買一套房子,根本就不可能,怎麼商量他都沒用,哪怕是兒女給租房子。不用他出錢都不行
,
現在,我們都儘量選擇沉默,因為和他講,他也不會聽,還會互相都不高興,
其實,老人上了年紀,要學會妥協,不要太固執了,固執的人不太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