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追花精靈

    蜂巢裡一點蜜都沒有,蜜蜂為什麼不去採集?那是外面沒有可以採集的蜜粉源花,就算出巢也沒辦法採回花蜜花粉,所以只能待在蜂巢裡,儲存體力,節約糧食。

    下面我們就要弄清楚蜜粉是怎麼樣來的,蜜蜂出巢是怎樣採集的?為什麼沒蜜了蜜蜂不去採集?

    蜂巢裡的蜜粉怎麼樣來的?

    肯定很多人都會回答,蜂巢裡的蜜蜂當然是蜜蜂採集回來的。可是蜜蜂到哪裡才回蜜粉呢?那就得要有提供花蜜花粉的蜜粉源花。

    這裡我們要注意,雖然自然界中的花有幾千種以上,但是能夠提供花蜜花粉的蜜粉源花是不多的,也只有近百種而已。每個地方的蜜粉源花都是有限的,可能只有十幾種左右,能釀造出蜂蜜的大蜜源花也只有幾種而已。每種花所開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只有一二十天左右而已。在很多時候並沒有什麼花開,哪怕是花開的季節也不一定有花蜜花粉。

    而且,每一種蜜源花都有流蜜條件的,只有溫度溼度,氣候條件達到了才有花蜜流出。有些流莫條件苛刻的蜜源花,只要遇到異常的天氣就會停止流蜜,蜜蜂就採不到花蜜了。

    以並不是一年四季都有蜜粉源花開,蜜蜂出巢都能採到花蜜花粉的。如果沒有蜜粉源花開,蜜蜂出巢也沒有任何用處。只有蜜粉源花開的時候,蜜蜂才能出巢採集到花蜜花粉。

    蜜蜂是怎樣出巢採集的?

    蜜蜂出巢飛行是要耗費體力也是充滿風險的,如果外面沒有可以採集的東西,蜜蜂是不會盲目出巢飛行。胡亂飛行只會增加蜜糖的消耗量,加快死亡,使蜂群衰竭,面臨餓死的危險。所以蜜蜂出巢採集都是用組織,有計劃的安排的。

    在能夠出巢採集的季節,天亮後蜂群就會派出偵查蜂先尋找可以採集的蜜粉源。偵查中發現了米粉原花以後,就會採回蜜粉飛回蜂巢,然後透過舞蹈等方式把資訊傳遞給蜂群,告訴蜜粉源花所在的位置及能夠採集的數量。蜂巢裡的工蜂得到資訊以後就會派出相應的採集蜂直接飛向蜜粉源花,把花蜜花粉儘快地搶奪回來。工蜂大量出巢採集是根據偵察蜂的資訊來的,可採的蜜粉原花多出巢採集的蜂就會越多。如果偵查蜂沒有尋找到可以採集的蜜粉源花,蜂巢裡的工蜂就只能繼續等待,直到發現有可以採集的蜜粉源花才會出巢。

    所以蜜蜂是否出巢採集還是要看外面有沒有可以採集的蜜粉源花,如果沒有可以採集的蜜蜂源花,就算出巢也是無用的。蜜蜂對自然環境有本能的瞭解,能夠清楚的知道外面是否有可以採集的蜜粉源花開。只有偵查蜂確定了有可以採集的蜜粉源花,蜂群才會大量出巢採集。

    蜂巢裡一點蜜都沒有,為什麼蜜蜂還不出巢採集?

    蜂巢裡一點蜜都沒有,這就證明蜜蜂已經長時間沒有采集到花蜜,不得不把儲存的蜜糖都吃光了。這時候就證明處在蜜粉源枯竭期,蜂群已經面臨捱餓的境地了。這時候的蜂群是十分恐慌的,也迫切需要採集到蜜粉源。

    可是外面沒有可以採集的蜜粉源花開,蜜蜂出巢又有什麼用呢?由於氣候的影響和蜜粉源花的不足,很多地方都會有蜜粉源枯竭時,這時候沒有可以採集的,蜜蜂盲目出巢飛行只會加快蜜糖的消耗量,使壽命縮短,讓蜂群衰竭的更快。聰明的蜜蜂為了儲存實力,就會安靜地呆在蜂巢裡,同時也會減少蜂王漿的王漿飼餵量,使蜂王產卵下降,減少撫子來節約蜜粉,避免整個蜂群餓死。

    養蜂人要了解周圍的蜜粉源花開情況,要明白什麼時候是蜜粉源枯竭期。當外界完全沒有可以採集的蜜粉源花時,養蜂人要及時飼餵,避免蜂群被餓死。

    所以明白了嗎?蜂巢裡一點蜜都沒有,蜜蜂不去採集並不是偷懶的行為,而是外界實在沒有可以採集的蜜粉源花了。大多數花都是沒有花蜜,花粉可以採集的,如果遇到惡劣的氣候,正常的蜜源花也會流蜜條件不好停止流蜜。在這種時候養蜂人要及時飼餵維持蜂群發展,不能生氣蜜蜂為什麼不出巢採集。外面沒有可以採集的,出巢只會加速蜂群的衰亡。

  • 2 # 太極峽蜂情

    蜂巢裡一點蜜都沒有了,蜜蜂不去採蜜的原因有三點:(1)外界無蜜源可採。需進行補充飼餵。(2)蜂群失王了,工蜂消極怠工。查詢蜂王,若無王,要及時介入一隻蜂王並進行獎勵飼餵。(3)蜂群因病蟲害準備飛逃。立馬處理病蟲害,從它群調入一框子脾和蜜脾以穩定蜂群情緒。

  • 3 # 天數茫茫A

    蜜蜂是自然界中最勤勞的昆蟲,它們辛勤的採集大自然中各種花卉所分泌的糖類物質,然後透過釀造,貯存後就產生了我們常見的蜂蜜。透過蜜蜂們辛苦的勞作,它們不但為蜂群本身提供了優質的食物保障,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甜蜜。因此一說到蜜蜂,我們通常就會把它與勤勞聯絡起來。為此蜜蜂也常被我們當成為勤勞的象徵。

    那麼為什麼如此勤勞的蜜蜂,在蜂巢裡沒有蜜時,卻都還不出巢採集呢?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要先了解一下蜜蜂的有關採蜜的基本習性。

    (一)蜜蜂的採蜜習性

    我們知道在一個蜂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並不是每個季節都有)組成。然而不是所有的蜜蜂都會從事採集活動。除蜂王是不用採集的外,蜂群中的雄蜂整天也無所事事,遊手好閒。然而蜂群中的工蜂也不是全部都會從事採集,一般情況下,群勢強大的蜂群能抽出一半的工蜂從事採集,而群勢較弱的蜂群,只能抽出1/4到1/3的工蜂出巢,從事採集活動。

    蜜蜂對溫度比較敏感,中蜂一般在12℃以上時,蜂群在外界蜜源好時,可以恢復正常的採集,而在氣溫低於10℃時,就基本不出巢活動。意蜂則要在15℃以上時,蜂群才能正常的採集。12℃以下時基本不出巢活動。在溫度適合採集時,蜂群會先派出一些工蜂出去偵察蜜源情況,當偵察蜂探知蜜源情況時,它們會把蜜源的資訊,透過舞蹈的方式,告訴其它的工蜂,這樣大批的工蜂就會在偵察蜂帶回來的資訊指引下,開始出巢採集。

    (二)蜂巢沒蜜,工蜂不採集的原因分析。

    ①採蜜的條件不成熟

    我們知道,採蜜就必須要有蜜源,也就是要有植物的花卉,任何一個地方它都不可能隨時都有大量的蜜源可供蜂群採集,而蜜蜂的活動距離是有限的(一般兩三公里的半徑內),不可能飛到很遠的地方去採蜜。那麼在這個範圍內如無蜜源可採,那麼蜂群即使再勤勞,再缺蜜也沒有辦法出去採蜜,因為去了也是徒勞,反而可能會引起蜂群不必要的消耗,倒不如這樣待著,反而可能為蜂群節約資源。

    此外由於入冬前儲蜜太少,到了早春的時候,儲蜜被蜂群耗光,而這時外界的溫度,無法達到蜜蜂出巢活動的溫度,而這時即使外界有蜜源,蜂群也無法出巢採蜜,因為溫度太低,會給出巢採蜜的工蜂造成凍害,甚至是死亡。那麼蜂群也就只能守著空空的巢脾,望著外界的蜜源,慢慢等待氣溫的回升了。

    ②蜂群失王所造成

    在一個蜂群裡,蜂王透過其分泌的資訊素,控制影響蜂群的生產生活秩序,並制約工蜂的性腺發育。然而當蜂群失王后,這種資訊素就會在蜂群消失,那麼失去了蜂王資訊素的影響,蜂群就開始慢慢混亂,工蜂性腺開始發育,蜂群就會慢慢出現怠工,甚至是發展到工蜂產卵的情況。

    然而失去蜂王后,它們雖然開始怠工。但是每天的消耗是必不可少,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蜂群的怠工情況越發嚴重,而蜂群的儲存可能就會逐漸的消耗乾淨。那麼最終,就形成了題主所描述的情況。

    我們知道,蜂群在分蜂或飛逃時,蜂群會提前兩天吸飽了蜜,等待分蜂或飛逃的時機到來,這個時候的蜂群常常處於怠工狀態,不會有工蜂出去採蜜採粉。而這個時機往往又受天氣,以及人為因素干擾等推遲。

    雖然引發蜂群分蜂或飛逃的原因很多,但在蜂群分蜂或飛逃的原因中,很常見的就有,蜂群所在地的蜜源,無法滿足蜂群的需求這一情況。也就是說,蜂群在產生分蜂或飛逃情緒前本來就可能入不敷出了,再加上產生分蜂或飛逃情緒產生後,引發了蜂群怠工,那麼儲存很快就可能會被耗光,而這時的蜂群正在準備出走,更無心出去採蜜。那麼我們就很容易看到,蜂巢無蜜,但工蜂不出去採集的情況。

    (三)如何應對蜂巢無蜜,而工蜂不採蜜的情況。

    ①首先應保證為蜂群儲存足夠的越冬蜂糧,以免其在開春時形成缺糧空巢的情況,而針對採蜜條件不成熟的情況時,如果是沒有蜜源引起的,我們則可以加大其飼餵力度,或者將蜂群轉移到有蜜源的地方飼養。而如果是溫度原因引起的,則可以為蜂群調入蜜脾,以緩解蜂群缺糧之急。因為這時候,可能飼餵的作用並不大。只能靠提供蜜脾,蜂群才能利用。

    ②蜂群失王是比較常見的問題,一般失王后可採取介入成熟王臺,或介入新蜂王以及將失王群併入有王群等措施,來解決蜂群失王。解決了蜂群失王的問題,那麼蜂群就能很快的恢復正常的採蜜活動。

  • 4 # 農家阿杰

    蜜蜂是勤勞的群聚性昆蟲,在外界有蜜源時,蜜蜂經常會天剛剛亮就出巢採集蜜粉,飼餵幼仔清理巢房,時刻都在為蜂群的發展壯大做努力。就是這麼一群勤勞的小蜜蜂,有時蜂巢內也會沒有存蜜,蜂群長時間缺蜜,很容易造成蜂群飛逃乃至全群覆滅的後果。

    一、人工養殖的蜜蜂由於採集範圍受到限制,半徑3公里以內沒有蜜源,而半徑3公里以外的蜜源又採集不了

    人工養殖的蜜蜂,所設蜂場周邊半徑3公里以內沒有蜜源植物開花流蜜時,即便蜜蜂採集圈以外(蜂場半徑3公里以外)存在蜜源植物流蜜,蜜蜂採集能力也會得很弱,且採集成本也會加大,採集回來的蜜粉不足以供應蜂群自身損耗。這就會讓人產生明明外界有蜜源,蜂巢內卻一點蜜都沒有,又不見蜜蜂出去採蜜的錯覺。

    二、外界氣溫過低或持續陰雨,蜂群無法出巢採集或採集不到蜜粉

    外界氣溫過低也會影響蜜蜂出巢採蜜。一般情況下,中蜂在外界氣溫5~7攝氏度時可以零星出巢,氣溫高於8攝氏度時才可以正常出巢採集。而意蜂耐寒能力普遍比中蜂弱,通常情況下,外界溫度低於14攝氏度就不能正常出巢採集。

    有些蜜源植物花期是在氣溫較低的冬天,開花流蜜時溫度低於蜜蜂出巢所需溫度,導致蜂群無法出巢採集。還有持續陰雨天,外界或許有蜜源植物開花,但是受雨水影響,蜂群也很難採集到蜜粉。

    三、弱群蜜蜂工蜂數量有限,沒有足夠採集蜂出巢採蜜

    當外界有蜜源植物開花流蜜,而蜂群又不出巢採集,也有可能是蜂群群勢過弱,蜂群為了讓幼蟲正常發育,會捨棄出巢採集的機會,全力保持巢溫在適宜幼蟲生長的溫度,這也就是養蜂人常說“飼養弱群,認養蜂;飼養強群,蜂養人”的原因所在。

    四、剛分箱出來/剛捕抓回來的野蜂,存在消極情緒,出巢採集積極性不高

    人為分蜂的蜂群或剛從野外抓捕回來的野蜂,也會因為蜂群出現消極情緒而影響出巢採集的積極性。對強群進行人為分蜂的操作,對蜜蜂來說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強迫的意味,有時候即使在分蜂過後進行獎勵飼餵,蜂群也不一定會吃,特別是在秋天冷空氣來襲的時候。當遇到獎勵飼餵不管用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給蜂群調入封蓋子脾,並把巢內的蟲卵脾給群勢比較強的蜂群哺育。

    與人工分蜂群相比較,給野外捕抓回來的蜂群獎勵飼餵,往往能更有效的安撫蜂群的情緒,只是有個前提條件,那便是蜂群內要有子脾。如果抓捕回來的野蜂沒有子脾,出現蜂群飛逃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即使屢次逃脫失敗,蜂群造脾的積極性也不高,更不會積極出巢採蜜。

    總的來說,蜂巢內沒存蜜而蜜蜂又不去採蜜的可能原因有以上四種,但是具體是哪個原因造成,這就要透過箱外觀察和箱內檢查相結合,透過排除法找到“癥結”,然後“對症下藥”及時解決問題。

  • 5 # 九九雷

    蜂巢裡一點蜜都沒有,為什麼蜜蜂不去採蜜?小小的蜜蜂是昆蟲類的高手,群居力強,分工明確,出勤率高,不存偷懶蜂。蜜蜂不採蜜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得了白堊病,爛子病,腸炎病等。二是綿蟲,糖蛾等。三是秋末冬初氣溫極低,沒有花開失去了蜜源,蜜蜂出巢採蜜,無蜜可採,還要消耗體能,不如不出門。遇到這種情況務必及時飼餵蜜或白糖。否則,就會變成空箱一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動機和變速箱哪個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