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秦朝的李斯一個文人卻是禍害了整個秦朝
20
回覆列表
  • 1 # 文藝小生羚羊哥

    為什麼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那麼,在此我說一說我的看法。在世界範圍內,孔子提出儒家思想,老子提出道家思想。

    在兩種不同思想的邏輯體系下,由於理解的偏差造成了不同看法。

    儒教,孔子提出仁義禮智信五常。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的三綱。在此體系下,就產生了人倫,在有人倫的情況下就因為共同的目的,就產生了情。

    故雖有法律,卻因為儒家思想的三綱五常的條文亂了。所以,儒以文亂法。

    俠為什麼以武犯禁,俠士尊崇於道,道之含義,在於動,在於維護自然規律。所以,戰亂多以道為綱。在道的邏輯裡也有體系,只是體現方式不同。

    由於體現方式的不同,兩種體系產生了不理解。所以,俠以武犯禁。

    所以,兩種文化,本是相通的。由於理解偏差產生了不同體系。

    故體現為: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例子也有很多,比如嚴嵩,李斯。

    關於以武犯禁的有:尉遲恭,薛剛等。

  • 2 # 中牟齊治平

    這兩句出自《韓非子·五蠹篇》:“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他是主張以法治國的。他這句話是列舉了兩類人的違法方式,也就是說韓非子對於這兩種違法行為是主張打擊的。此時,在韓非子眼裡,儒和俠是略帶貶義之詞。秦始皇接納了韓非子的觀點,所以有焚書坑儒,這應該算是最有名的懲治“儒以文亂法”的事例吧。

    當然,法律是上層建築的產物,是為統治者服務的。韓非子希望建立起一個人人都遵紀守法、個個是安善良民的大同世界。他是一個完美的理想主義者。

    後來,這兩句話經司馬遷的《史記》引用,並且書中有《刺客》、《儒林》、《遊俠》三個列傳。文中為荊軻、豫讓、郭解、朱家等作傳。在司馬遷筆下,這些人不僅武藝高強,而且人品敦厚,是可歌可頌之人。由於《史記》遠比《韓非子》有名,此後,俠反而成了極具褒義之詞。

    站在韓非子的立場上看,司馬遷私人寫歷史,並且又給那些俠們立傳,也應該算是一件著名的“儒以文亂法”的事件了。不過,此時他已經左右不了了。

  • 3 # 爽二鍋

    世之顯學有儒墨二家。法成韓非,故欲揚法家之術,必抑二顯,儒曰“克己復禮”,乃復周公。墨曰“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故墨崇俠,重義輕死。而“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最好之佐證,莫過於漢初,當世之時,世崇黃老,然刑獄承秦制。及至漢武,用董仲舒之言,獨尊儒術,可謂亂法;而遊俠之風日盛,常犯朝廷法度,可謂犯禁。時也勢也,漢武崇儒而廢墨,諸子百家,不過帝王制宇內霸天下之鞭策矣!

  • 4 # 張不叄讀秦史

    “儒以文亂法”的經典案例,非焚書事件莫屬了。

    注意,這裡沒有坑儒,那次坑殺的都是方士,儒生不能說沒有,但不是主體。

    如今我們一提起焚書案,肯定就是“鉗制言論”“毀滅文化”等一大堆指責,其實,焚書令真正的目的是反覆闢。秦始皇統治後期,各種謠言讖語到處流傳,整個帝國都瀰漫著一種不安定的氣氛,可以想見,復辟勢力已經在暗潮湧動。這種情況下,儒生忽然在皇帝的壽宴上重新要求實行分封制,甚至說出“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這樣的話,很難不讓人懷疑背後的動機。

    “言者無罪”當然是通常情況下的慣例,問題是,分封制符合六國舊貴族的利益,選擇在壽宴這樣重要的場合提出,無論皇帝是否肯當場接受,都會流傳至天下,引起民間的各種騷動,客觀上為舊貴族們營造聲勢。打個比方——中國的不好打,拿外國的舉例——“9.11”剛過去,你非要在美國國會上提出把某經奉為指導思想寫進憲法,這時候大家會怎麼想?

    這種情況下,咸陽朝廷選擇“焚書”,手段在如今看來固然顯得過分,但不能說完全沒有合理性。

    “俠以武犯禁”的經典例子,應該是西漢的郭解了,漢武帝要求各地富戶搬遷,郭解也在其中,結果,負責這事的國家公務人員楊縣掾被刺殺,他父親楊季主也被刺殺,楊家的人跑到長安告狀,直接被殺死在宮門之下。這麼惡劣的事件是誰幹的?放心,肯定不是郭解本人,他出現在公眾眼前,都是“折節為儉,以德報怨,厚施而薄望”的慈善家形象。

    問題是,“少年慕其行,亦輒為報仇,不使知也。”

    當黑社會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己根本不用幹髒活,只要使個眼色,自有馬仔替你出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手》毛不易被黃霄雲奇襲成功,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