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會跑馬拉松有多了不起?
4
回覆列表
  • 1 # 風華體育

    今年我就跑了一個全馬,在東營,平時跑半馬不是太費勁,比賽就可以五小時內跑下全馬,比賽的時候氛圍好,特別興奮,我第一次跑,沒經驗,前面跑太快,半馬跑了150,到25公里就跑崩了,當然我也感冒了,後邊基本走的,五小時多一點。跑之前就鍛鍊了四個月,22歲。跟著一個跑團連續跑上一年,不是太胖就能下來全馬。

  • 2 # 跑步天涯

    實話告訴你,能跑完一個全程馬拉松的人有點厲害,但沒那麼厲害。

    因為筆者認為,跑馬拉松其實沒那麼難,多數人經過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兩年的訓練,應該都可以做到。

    以自己為例:筆者的每一個馬拉松,是2012年9月的煙臺馬拉松,當時距離從零基礎開始跑步,還不到5個月。

    以下摘自賽後寫的跑記:

    “首戰煙臺收穫頗豐:從4月21日開始跑步至今僅過了4個月20天,就無傷無痛地順利完賽全程馬拉松,並未經歷傳說中可怕的撞牆/崩潰(大概是因為沒有全程跑下來),非常難得、難忘的體驗。以下是此役主要的有形收穫:

    不過,只能給自己打70分——完賽:60分;進500:70分;進430:80分;進400:90分;進350:100分。”

    那次的成績是4小時37分,但實際要慢幾分鐘——根據自己和其他跑友的跑表資料,距離少大約1公里。

    時間已經過去將近5年,統計了下總共完成29個全馬,另有4個因為傷痛、首次嘗試赤腳跑和偷懶沒有完成。

    跑過馬拉松的地方北起大連,南到澳洲黃金海岸;東起上海,西至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

    最好成績是3小時38分41秒——2013年杭州;最差是5小時11分——2012年北京。那次前一週剛完成廣州馬拉松,創下當時的PB 4小時05分,但後來不慎感冒。

    偏偏那年北馬因為所謂十八大,推遲到11月下旬,氣溫降至零度且北風呼嘯,害得比賽當天早晨還吃感冒藥的俺差點退賽。

    第二年北馬更慢:5小時15分,不過那是因為當5:15兔子(領跑員),必須跑這個時間。

    話說回來,能跑完馬拉松雖然不那麼牛,但是對跑者本人身心甚至人生的影響非常深遠:從此你對自己的健康和能力會變得信心十足。

    這一點才是最關鍵的。至於別人是否認為你厲害,那根本無關緊要。

  • 3 # 跑者阿飛

    近年來跑步人氣高漲,隨便出去走走,都能看到奔跑的身影。

    馬拉松全長42.195公里,一般要在6小時內完賽。42.195公里,比鄭州到開封的距離還長。

    2016年華人口為13.8億,中國擁有的千萬富豪超過400萬人,而完成全馬的人只有14.2萬人。大約350人裡面就有1個千萬富翁,而約10000人裡面才有1個馬拉松完賽者

    2016年中國累計完賽全程馬拉松24.3萬多人次,僅比賽的累計距離就可繞地球250多圈。這才只是比賽距離,而人均還不到2次比賽。為了參加這1-2次比賽,平時的月跑量少也有近百公里,多則近千公里

    能跑完全程馬拉松的人,

    是一個執著的人,一個不信極限的人,

    是一個為夢想而不懈努力的人,

    是一個有韌性,有信心,有強大精神力的人,

    是一個自律的人,一個為了目標制定計劃並努力執行的人,

    是一個可以連續幾個小時不沉迷於手機的人。

    一部電影1-2個小時,而馬拉松關門6小時,可以看3部電影的時間都在跑步。

    馬拉松是庶民能和專業選手同臺競技的唯一平臺。

    馬拉松需要經過長期訓練,能跑馬拉松的人,就一定是能把跑步習慣化的人。

    長期長跑的人,體力充沛,身材矯健(容易燃燒脂肪的體質),精神抖擻,容光煥發(運動解除壓力,容貌比同齡人中不運動的要年輕很多)。

    亞利桑那大學的專家研究了長跑者與不運動者的大腦,發現:長跑者的腦中負責深度思考的區域活躍,專注力明顯優於不運動者。

    完賽馬拉松會帶來排山倒海般的成就感,自豪感,充實感。對於沒有自信的人來說,絕對推薦他去為了馬拉松而鍛鍊。在不能跑---慢慢跑起來---跑得越來越長---跑得越來越快---完賽馬拉松---重新整理PB的過程中,會明確感覺到自己的成長,帶來無上的自信。

    人生就像馬拉松。

    每天都在向前奔跑,時間不會停止。

    前方的路,有平坦也有起伏;

    有晴空萬里,也有風霜雨雪;

    有躊躇滿志狀態良好,有牽腸掛肚傷痛纏身;

    有孤軍奮戰,也有齊心協力,還有競爭夥伴;

    落後是暫時的,有戰略有戰術,努力就會有回報。

    路在腳下,需要自己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征服。

    和人生相比42195太短了。

    我們都是掌握自己人生的人。

    向前,向前,向前。JUST DO IT.

  • 4 # A純氬

    我跑步里程才600公里,全馬4小時25分鐘,後十公里腿抽筋走路完賽,半馬最好成績1小時43分,十公里43分鐘,5公里20分鐘,3公里10分50秒。我覺得每個人只要想跑,都能完成馬拉松。然而不是每個人經過努力都能成為千萬富翁的。

  • 5 # 悅野跑者

    2015年12月6日,一年一度的那霸馬拉松落下帷幕。作為集團公司的保留節目,所有新入職員工都要參加這個已經有近三十年曆史的經典馬拉松賽事。公司團建的目標很美好,但是現實很殘酷,最後的完賽率低的可憐。這一年我是旁觀者,對年輕人的“不作為”一頓吐槽之後,冷靜的一想:如果自己去跑42.195km,會是什麼結果?我想未必會比這些年輕人好到哪兒去!團建不應該只是一種形式,需要和年輕人打成一片,做出表率,正確的進行引導。於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參加2016年的那霸馬拉松並完賽便成為16年的一個“小目標”。

    對我來說,跑步這個詞已經從大學畢業之後陌生了10年,對馬拉松賽更是一無所知。不怕大家笑話,馬拉松賽的距離我也是在15年12月6日這個時間點才知曉。誰也不會想到,一年後我會如此痴迷於跑步:這種極為簡單又枯燥的運動。沒錯,一年多的時間裡,我從一個跑步恐懼者,到完成第一個全馬(大連長山群島馬拉松),第一個越野賽(西郊森林公園越野33km),第一個6小時耐力跑(完賽距離:56km),第一個境外全馬(那霸馬拉松),第一個金標賽事揚馬,第一個大連馬拉松,第一個長春馬拉松,第一個哈爾濱馬拉松,跑步這種人一旦會走路就會做的運動,已經完全滲透在我的生活中,甚至會造成runner’s high,因為跑步會上癮,更有它獨特的魅力。

    很多人會問,傻啦吧唧的枯燥的跑來跑去為了什麼?每一個跑者都會有自己的理由。

    其實步入跑者行列,我的理由很簡單:一是減肥;二是那霸全馬5小時內完賽,給16年的年輕同事做出表率。

    剛剛開始跑步的兩個月,體重不僅沒有減下來,還略有上浮,跑步也是5-10km不等的龜速跑。那個時候第一次知道了跑步要看配速(pace),這個時候的配速估計在6分半左右。聽身邊的很多小夥伴說配速在6或者6以內,著實羨慕不已。後來隨著不斷地跑,不斷地琢磨,身體也漸漸適應了跑步,成績也在一點點提高,當然體重也在穩步下降。從第一5km跑的6’44’’配速,到現在10km的配速能維持在5’00’’以內,從第一次全馬的4小時51分鐘到最近一次全馬的3小時48分鐘,從16年年初的體重87kg到現在的78kg。這算是“虛榮心”在做怪吧,誰都想出彩,誰都想在別人面前吹吹牛顯擺顯擺,所以減肥也好,提高成績也罷,適當發揮自己的虛榮心,讓自己時刻有點小動力也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

     減肥前後對比照:

    隨著跑步的常規化,跑步帶來的身體變化也很顯著。好幾年的脂肪肝跑沒了,將軍肚也慢慢的消失了,身邊的家人和朋友也都說,比以前精神多了,看起來也年輕了。工作、生活中的各種煩惱,也能透過跑步放空自己,讓自己更加的充滿正能量,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

    現代緊張的生活和工作節奏,讓很多人處於亞健康狀態,等人到中年後很多健康問題也會變得突顯,嚴重時還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你不能被健康支配,你是它的主人!除了你,難道還有誰應該關心你的健康嗎?只繳納醫療保險是不夠的。健康肯定不是全部,但是沒有健康將一事無成!哲學家亞瑟・叔本華如是一針見血的強調健康的重要性。那麼跑步是不是一種健康的運動方式呢?

    《跑步聖經》的作者赫爾伯特・史迪凡尼指出耐力運動是健康的運動方式。運動與運動不一樣,做爆發力運動,如短跑、鉛球、舉重、跳高時,力量在幾秒之內被爆發性的釋放出來。這些運動鍛鍊身體的方式與持久運動——跑步、步行、騎腳踏車、游泳等完全不同。如果你想為了健康,那麼就選擇一種耐力運動作為自己的興趣吧。

    那麼跑步作為一種耐力運動專案,能給身體帶來哪些好處呢?

    1. 進行耐力鍛鍊時,身體的很多系統會得到最佳化,如負責分配營養和氧氣的呼吸系統和心臟迴圈系統。所以跑步能讓心臟、肺部、血管等心肺功能得以最佳化。

    2. 跑步不僅可以塑造漂亮的腿型,還可以增強靜脈的活動。所以跑步可以預防血栓形成或靜脈曲張,還能減輕靜脈曲張帶來的痛苦。

    3. 從35歲起,除肌肉系統外,骨骼系統也會慢慢退化。沒有任何應對措施會導致骨質疏鬆和關節炎加劇。適當的耐力運動會讓骨骼更加強壯,提高骨骼密度和堅固性,有效預防骨骼軟化等骨骼問題。並且可以提高關節的靈活性,使關節得到關節潤滑液更好的潤滑,減緩關節的退化速度。

    4. 跑步還可以很好的減少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皮質素這三種壓力激素的分泌,釋放身體自身的“天然鴉片”(腦內啡)和幸福激素血清素。所以跑步的人一般都比較樂觀,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當然跑步上癮之說看來也是有科學道理的。

    5. 跑步還可以增強抵抗力,減少感冒,跑步時身體在戶外能充分接受紫外線的照射可以生成維生素D。去年跑步以來還真的沒有感冒過,看來跑步帶來的免疫力提升還真不是隨便一說。

    6. 跑步時,你可以很好的進行腦力勞動,思考個人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事情,所以我工作中的很多靈感往往都是在跑步中get到的。

    所以跑步帶來的身心變化,會對健康有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你的衰老將會減緩。根據統計,堅持跑步的人往往壽命會延長數年,更重要的是你的生活質量將會顯著提高。從生物方面來說,你將比同齡的非跑者年輕十幾歲!

    為了健康,為了樂觀的生活態度,希望更多的小夥伴加入到runner的行列。

  • 6 # 運動小林

    人生首,感覺很好!會一直跑下去,跑到自己跑不動的那一天!沒有所謂的厲害不厲害!相信作為跑者的每個人對馬拉松的理解都不一樣!自己快樂就好

    讓自己的人生少留下一些遺憾!哈哈!

  • 7 # 平常心有福氣

    沒啥厲害的,感覺,現在流行,熱乎的有點兒吹過了,體育運動而已,最簡單沒有其他要求,只要堅持跑下去就可以,累死了走都行,只要不停。有人適合這種,有很多人不適合這個可能適合那個那個,喜歡,堅持下去,都一樣厲害。能堅持跑三十年以上再來說你有多厲害,就像我們踢球一樣,三十多年風雨無阻,比單純死跑有意思多了,而且是世界第一運動,全世界都說這個才厲害

  • 8 # 光明155095467

    個人認為馬拉松還是少跑,平時與5公里,十公里就可以了,跑半程和全程真的是傷身,本人體驗個這種感覺,全馬中等成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追一個對自己既不反感又不喜歡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