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葉小舟168521774
-
2 # 閒將西話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諸葛亮赴柴桑口弔孝,以其精彩的祭文和廉價的祭物——眼淚,伏地大哭,淚如泉湧,哀慟不已。
如此真情的告白,迅速改變了東吳上層的政治敵對,巧妙的化解了因三氣周瑜及強奪荊州而帶來的孫劉矛盾
赤壁之戰後,蜀吳聯盟趨於複雜。周瑜的強勁發展勢頭,讓劉備這位盟友倍感到壓力,他對孫權說:“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而周瑜對劉備也是顧慮重重:“劉備寄寓,有似養虎。”事實也正如此,赤壁之戰後,劉備奪取了荊州的絕大部分地盤,表現出了咄咄逼人的氣勢。
在劉備的軍事行動下,周瑜受到很大的挫折。而諸葛亮利用周瑜性格上的弱點,三氣周瑜。再加上久治未愈的胸肋箭瘡,周瑜最終身亡。
在東吳這種對方失地失人“惱羞成怒”的情況下,諸葛亮隻身出使東吳,不說是危機四伏,也得說是深入龍潭虎穴。行前諸葛亮說:“瑜在之日,亮猶不懼;今瑜已死,又何患乎?”
由此可見,諸葛亮赴柴桑口弔孝,真是前途兇險,生死未卜。所以,此行除了十足的性命之虞,實在看不出有幾分表演能在內。
-
3 # 古韻國學
“既生瑜,何生亮。”這是周瑜臨終喊出的話,展現出周瑜拷問上天對自己的不公。
“蒼天既已生公瑾,塵世何須出孔明!”語出羅貫中,也是為周瑜的逝去感到惋惜。
英才早逝,諸葛亮去弔孝既是真性情,也是政治需要。那麼真性情具體體現在哪?政治需要又怎麼說?看我一一道來。
一、如何體現“真性情”
1、諸葛亮在《三國演義》裡,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的智者。他雅量豁達、敬佩賢才。這在諸葛亮至周瑜的祭文裡體現的淋漓盡致,《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祭文曰:“吊君氣概,諫阻納質;始不垂翅,終能奮翼。吊君鄱陽,蔣幹來說;揮灑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籌略;火攻破敵,挽強為弱。想君當年,雄姿英發;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如果不是真性情,是寫不出這麼泣血祭文的。所以諸葛亮弔孝,是真性情。
2、諸葛亮舌戰群儒,不是顯露才華,更不是逞口舌之快,那個局面是戰與和、生與死的抉擇時刻,因為那個時候的東吳,是一片投曹之聲。雖說東吳主孫權是一代名君,但是如果沒有周瑜的極力勸諫,孫權下不定決心,就不會有火燒赤壁,大敗曹操,劉備集團也就沒有翻盤的機會了。周瑜等於是救命之恩,斯人已故,弔孝,自是真性情。
3、周瑜一代儒將,其謀略不在諸葛亮之下,只是慢了半拍,但對於曹操卻都是致命的。蔣幹盜書、黃蓋苦肉計、龐統獻連環計,可以說環環相扣,使得曹操幾乎全軍覆沒。這樣的俊才世間難得,英才已去,弔孝,怎不是真性情。
二、弔孝是政治的需要
題目裡的政治表演,其實就是政治的需要。《三國演義》裡,周瑜中了曹仁的毒箭,但不至死,而真正致死的是,周瑜想奪回被劉備佔領的荊襄九郡,三次用計,三次被諸葛亮破解而氣死的。所以東吳大部分人對劉備、諸葛亮都恨之入骨,憤憤然欲取之。
此事,劉備、諸葛亮自是心知肚明,如果和東吳鬧翻,甚至對抗,定會於己不利,還可能被曹操把孫劉都滅了。為今之計,就此機會去東吳弔孝,來緩和修復兩家的裂痕,來保證聯盟的存在,使曹操不敢輕舉妄動。
這樣,劉備、諸葛亮就可以安心穩固荊襄九郡,謀時進取西川,以完成隆中對的戰略部署。作為劉備集團的二號人物,諸葛亮去弔孝是必然的,哪怕是所謂的政治表演,也必須冒險前去。
結語
諸葛亮去東吳弔孝周瑜是真性情不假,政治需要更不假,但還有一點是,周瑜死後,諸葛亮確實不在把東吳放在眼裡?文中第五十七回,玄德曰:“只恐吳中將士加害於先生。”孔明曰:“瑜在之日,亮猶不懼;今瑜已死,又何患乎?”
回覆列表
拋開歷史,只說<<三國演義>>。諸葛亮弔孝時的心情是相當複雜的,興奮,失落,,惋惜,擔心諸般情緒兼而之。沒有主次之分,齊頭並進。
經過赤壁之戰的幾番交鋒,諸葛亮有除掉周瑜的心思。周瑜是孫權軍事方面的主要當家人,至少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孫權的軍亊方針要受到周瑜的左右。
周瑜是一個傑出的軍亊家,他對東吳政權以及孫權本人非常忠誠,同時,氣量又十分狹窄,這些才具和性格集中在周瑜身上體現出來,對弱小的劉備集團極具危險性。
草船借箭,借東就是周瑜對劉備集團的致命性攻擊,其目的,就是要除掉劉備集團的靈魂人物諸葛亮,進而擊垮劉備集團,目的非常明確,手法卻又光明正大,都是為了孫劉聯盟的大業,讓你推又推不掉。充分反映了周瑜的傑出才能。
面對周瑜咄咄逼人的攻擊,諸葛亮在一一化解的同時,也清楚地明白,不除掉周瑜,劉備集團永遠要用十二萬份的小心來應對不知什麼周瑜突然射來的暗箭。
為今後計,除掉周瑜成了諸葛亮的當務之急,所以,才有了三氣周瑜。
孫劉聯盟是必須保證的頭等任務。雖然,諸葛亮舌戰群儒,旁證博引,氣勢磅礴,言詞犀利,同時,諸葛亮也懸了一顆心。一但,說服不了孫權共同抗曹,劉備集團將要面臨的是滅頂之災。這一點,諸葛亮比誰都明白,諸葛亮還有一點也非常清楚,孫權能否下決心掋御曹操的大軍,周瑜的決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所幸,孫劉聯盟結成了,曹操也被暫時打敗了,但是,這個聯盟還相當脆弱,脆弱到經不起一點風吹草動。孫劉聯盟垮了,劉備集團將不復存在,這是諸葛亮極力避免發生的後果。
所以,諸葛亮的心情非常複雜,既要除掉東吳的軍亊靈魂人物,又不能擊垮脆弱的聯盟,這是一個很棘手的難題,但是又不得不解決。
所以,諸葛亮的東吳弔孝一行,必須去。
諸葛亮弔孝,開始有政治作秀的成份,更多的是真性情。諸葛亮弔孝目的是政治需要,難免會有政治作秀的成份,這無庸置疑。
同時,諸葛亮是一個卓越的政治家,又是一個極具才情的人物。
赤壁之戰,周瑜打的極其漂亮,淋漓盡致地展現一個傑出軍亊家的謀略,諸葛亮全程欣賞了周瑜超凡的才能,
定建霸業,割劇江南,不僅僅是祭文中的虛詞,也是惺惺相惜的實實在在的讚賞。
英雄在雲瑞,是孤獨的,需要欣賞,只有知音才能如此。當兩隻同時展開的手掌露出同一個字時,那會心一笑中,恐怕不僅僅是忌妒吧,更多的是知音之間的相互相識。從此天下,更無知音,是高處不勝寒的孤獨,和知音離去的惋惜。
所以,諸葛亮興奮,是除掉了一個大敵,失落,是世間再無對手的沮喪,惋惜,是失去了一個難覓的知音,擔心,是因為聯盟的前途未卜。諸般複雜心情都化作一篇祭文而出,不知,九泉之下的周瑜能理解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