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陽羨雨中印記

    這類細分的或者說傳說的極小量的紫砂料,大多都是各說各的,甚至以訛傳訛,最可悲的是專業的協會和主管部門也沒有定論,這就造成當下的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的現狀,甚至發明了很多泥料。

    當樹脂,玻璃都可以被當成玉石翡翠的時候,極品的物件數量遠超普通物件也就見怪不怪了,只是沒人願意來承擔點破這層窗戶紙的責任,畢竟絕大多數人都在同一條船上,萬一船沉了,遭殃的是整條船上的人。

    普通人還是玩玩最基礎的物件,心安理得。

  • 2 # 讀壺品茗

    目前已知的第一部專寫紫砂壺的專著明周高起《陽羨茗壺系》,將紫砂壺的起源時間定格在明金沙寺僧。而“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的詩句又將時間往前推了數百年至北宋。手握一把紫泥小壺,回望歷史,橫隔著重重迷霧,心底卻真實地感受著一份文化的厚重。

    本文摘自 德弈齋【老傅壺說】五味品紫砂

    “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每讀此句,都會強化紫砂泥料珍貴的印象。五色之土:紫泥、紅泥、本山綠泥蘊於丁蜀,真乃天賜膏壤,令愛陶者豔羨和追逐。把玩茶壺的人能把泥料弄得相當透的,特別是一眼便有定論的高手級玩家,我一貫很佩服。在我看來,泥這東西,特別是有些泥的美麗叫法,連制壺大師都雲裡霧裡的年代,更是讓我心中驚歎不已。看泥,需要識別泥的經驗,好泥是有紫砂獨特的顆粒感的,而且有其特有的潤澤之光。每看到一把茶壺,總覺得它來之不易,從開採紫砂礦石開始,要經過:選礦、攤曬風化、碾磨、吸鐵過篩、浸泡、陳腐、煉泥等工藝流程。其中煉泥相當重要,好的煉泥師傅煉泥是有著其嚴格的工藝流程與標準的。據我所知好料,是用清純的泉水來煉製。每每聽到有人說,“我這把壺的料是80年代一廠的老紫泥”,我總是會心的一笑,我明白那言語間透著的炫耀與開心。其實這一個“老”字說的就是陳腐。陳腐時間是一把壺珍貴程度的一種體現,亦有人稱之為“養土”,陳腐的時間愈長的泥當然愈好,可提高可塑性和燒成後的溫凝潤澤度,減少壺坯陰乾過程中的開裂。

    實用性,欣賞與實用性相結合是紫砂茶壺存在的獨特意義。這與其它工藝品純欣賞性有著較大的區別。中國古代很多用於純祭祀、純欣賞的藝術精品,紛紛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化作文明的碎片殘存在人們的記憶中。而紫砂壺卻與其它實用性強的藝術品一道,以日用品兼工藝品的身份活生生的存在於我們的案頭,把玩於我們品茗者的掌心。

    醒詩魂,解酒困;添畫韻,增書香,這些都是茶與壺賜給人的獨特撫慰。下班了,走在回家的路上,城市越來越繁華,光影交錯、霓虹閃爍,怔怔地望著,就覺得在那片華麗的燈光中曾經失去了某些東西,於是當我轉身折進小巷,打到背上的燈光,我並不感到溫暖!什麼也不去想,只想儘早回家沏上一壺茶,人生很長,有很多東西值得在這個聞香潤舌的過程中細細品味。

    本文摘自 德弈齋【老傅壺說】五味品紫砂

    德弈齋老傅【老傅壺說】紫砂壺那些事兒

  • 3 # 雷語話丹青

    玩紫砂壺是絕對的水深不見底,那些名堂如果蒐集全了,文字量絕不會低於整套《四庫全書》!大部分玩壺的壺友,泥料的好壞和安全性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眾所周知,紫砂壺整個消費市場都是非常混亂的,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等亂象都充斥著整個行業。特別是紫砂泥料部分更是坑多水深,外山料、拼配料、調配料和化工料其實都常見於我們身邊的市場中。關於泥料的知識,其實極難獲得,屬於紫砂工藝中的冷且極其重要的知識。在此之上商家又發明了很多玄而又玄的名詞和銷售話術,把玩壺的整蒙了,把市場也整亂套了。不是煉泥的師傅,很難搞清泥料的始末緣由。

    說到天青泥,咱們可以參考下宜興紫砂博物館和《宜興紫砂礦料》一書中關於“天青泥”的描述:

    產於蠡墅大水潭北側向西一百多米處。礦料外觀質地均勻細膩,呈紫褐微透紅色緻密塊狀,易碎略堅硬,白色雲母碎片含量極少,表面呈貝殼紋理狀,有白色蠟質狀(燒成後會形成白點狀),斷面呈紫黑微透紅色、前人因這種礦料顏色與天青色染色料相似,故習慣稱為“天青泥”。....燒成後呈深豬肝色,表面呈細梨皮狀胎質細密堅潤,色澤效果細膩而豐富。

    光緒八年《宜興縣誌》記載:“天青泥於諸泥最貴,制茗壺者特用之”天青泥在古時就不多見,現在更是久已不見。

    天青泥實際上屬於傳說級泥料,包括蠡墅大水潭礦區也成了過去,所以現在號稱天青泥的紫砂壺和壺商,我們可以給他個大大的白眼。

    所謂的龍血砂,是2007年丁蜀鎮修建紫砂路,在距大水潭50米左右的黃龍山三號坡,挖出一槽殷紅如血的紫砂礦源,故取名龍血砂,也有龍之血脈一說。說是一槽其實不過很薄一層,最厚處不超過15cm,夾在兩塊巨石中間,數量極其稀少,總量才3噸多。龍血砂近乎全顆粒,粘性差,即便粉碎到100目,經千錘百煉仍然不易成型。

    最後說下大紅袍,其實“大紅袍”是武夷山的名茶,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成了紫砂泥的名稱,紫砂歷代泥料考據中也從未記錄過有“大紅袍”這款紫砂泥。紫砂屆流傳的“大紅袍”其實就是黃龍山大紅泥,而且產量極其稀少,隨著黃龍山封礦之後,真正意義上的“大紅袍”其實早已經絕跡江湖,世所罕見。

    總結一下來說,就是:

    天青泥已成傳說,不用想了。據說本山綠泥有,但買不到。

    龍血砂,只有三噸礦源,全用了能制多少把壺?

    大紅袍,肯定是沒有了,有的也都是假的,因為大紅袍早已絕跡,無處去尋了!

  • 4 # 憨憨集團之一代雕王

    天青泥原礦天青泥成品天青泥: 產於江蘇宜興丁山、臺西井。古云“天青色”,陶之色調呈藍、綠、與灰之複合色,以燒成色命名之;較易與墨綠泥溷淆,為珍貴稀有泥料之一。清朝常用之泥料;現在已不易開採礦量極少,在市場成品稀有;色澤呈青灰色,內含多種礦石顆粒,包漿溫潤、質感特殊,俗稱鯊魚皮,是非常難得的泥礦。此泥漿嫩礦物多,含鐵、鋁量高,黏性較低,比較難成型。窯燒溫度特高。

    特殊雙重氣龍血砂”紫砂壺的騙局!今天在淘寶偶然發現一把所謂“龍血砂”的紫砂壺,紅顏色的壺,裡邊調的芝麻一樣的砂。一眼看上去我就認為這是一個好產品,但是不是紫砂壺。好產品,就是“能討好”顧客的產品,銷量一般會很大,這個龍血砂做得就像小葉紫檀裡邊的滿天星一樣漂亮,但是按照我們“真假紫砂壺”裡邊說的標準,它甚至不能稱得上是“紫砂”壺,並且100多元的壺號稱全手工,從頭騙到腳!

    大紅袍茶壺是指用宜興的大紅袍泥料製作的茶壺。在紫砂泥料中,有一種從明清時代就流傳的大紅袍泥料製作的茶壺。隨著時間的流逝,大紅袍泥料非常罕見,作品也日漸稀少。對大紅袍的認識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認為大紅泥就是大紅袍,有的認為顏色紅豔的優質朱泥是大紅袍,而大家基本都認為大紅袍就是顏色純正紅豔的優質朱泥,如今,國家已明文禁止挖掘紫砂泥料,朱泥也越來越少,其中優質的純紅朱泥就更少了,因此“大紅袍”已將成為絕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ve手遊不是18號上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