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子時之前

    首先來講解一下清明的來歷。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跟隨他的大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時,大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感動的眼淚。過了十九年後重耳回到了晉國當上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重耳即位後封賞了當初跟隨他流亡的功臣們,卻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鄙視爭功討賞,他打好行裝同母親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滅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被燒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不已。命人裝殮時從他身後的樹洞裡發現一封血書,上寫著:“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除了緬懷先人之外,還應該懂得感恩。想一想哪些人幫助過你,記在心裡。一個明白恩惠的人才能珍惜現實,珍視歷史,敬重別人,敬畏公德。清明節對於華人,不僅僅是祭祀,更重要的是感恩!

  • 2 # Beans366

    清明是個節氣,也是個節日

    作為節氣來說為什麼要叫“清明”

    是因為這個時候冬天過去了

    “春意盎然”,“天氣晴朗”

    “四野明淨”,大自然體現著勃勃生機

    所以有“清明”這一稱

    而《淮南子 天文訓》記載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

    正是春耕春種的時候

    民間也有一句;“諺語”

    “清明前後,種瓜種豆”一說

    同時清明也是一個節日

    最開始因為古代帝王的

    “墓祭之禮” 

     後來民間開始效仿

    於此日祭祖掃墓

    經過了歷代的沿襲

    成為了中華民族一種固定風俗

    也有一說是因為

      沿襲了“寒食節”的傳統

  • 3 # 布衣小幫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回大傳統節日。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享受春天樂趣的節日。

    認知了清明節,就讀懂了人生。清明節是責任,是哀思,是感恩,是傳承,是教育,是一種精神。永懷先烈不忘根。華夏兒女龍的傳人!

  • 4 # 博超講堂

    清明節在每年的公曆4月5日前後,它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

    清明既是節氣,也是節日,所以又稱為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清明在仲春與暮春之交,這個時節陽氣日盛,陰氣漸衰,天氣轉暖,萬物復甦,正是郊外踏青的好時節。

    清明節作為節日的意義應該是更重要一些的,在這期間(前10天后10天)人們要緬懷逝去的親人,併到祖先(長輩、親人)墓前進行祭掃。“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於長輩,他活著的時候我們要做到孝順,當他逝去之後,我們要時刻懷念,感恩先人對我們的教誨。

    西方國家有感恩節,實際清明節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感恩節。今年的這個“感恩節”非常地特別。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奪走了我們3000多同胞的生命,其中還有不少是為了挽救病毒感染者生命的醫務工作者、社群工作人員、廣大官兵等等,他們這種為了挽救他人生命,甘願犧牲自己的精神鼓舞著我們每一個人。所以,為了緬懷這些被病毒奪去生命的人,國家決定把今年的清明節定為全國哀悼日,並降半旗向逝者致敬。

    若問清明我們應該懂什麼?很明顯要懂得感恩。只有懂得感恩,我們才能夠不辜負逝者的期望,才能在充滿艱辛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前女友分手一年後突然給我發個簡訊說晚安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