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布衣學子龍龍

    一、人是一切的緣起

    人類社會,歸根究底在於一個人字。

    人,是人類社會一切活動的開始,也是人類社會一切活動的歸宿。由人出發,為人而為。

    這一點在經濟領域體現得尤其明顯:人是經濟活動的起點,也是經濟活動的終點,起於生產終於消費。經濟活動的本質是交換,我茶葉蛋煮得好我煮一個給你,你衣服做得好你做一套給我,貨幣是交換的媒介和紐帶,生存壓力價值實現和對經濟利益的追求是經濟活動的驅動力,財富分配是經濟活動的獎懲機制。

    有個天堂的故事流傳甚廣,說是有個大鍋,只有長柄的勺子,自己喂自己是吃不到的,只有相互餵食才能生存下去。就經濟活動的全貌來講,無疑我們已經是在天堂了。

    政治是制定和維護社會的遊戲規則,軍事是安全消費,文化則是一個社會的靈魂。

    既然人是一切社會活動的起點和主體,那麼人的質量就決定著社會的質量,人的性格就決定著社會的性格,人的方向就決定著社會的方向。

    二、人的本質是什麼

    如果抽離人的一切外在:職業、各種身份、社會地位、經濟條件、胖瘦、高矮、容貌等,那麼一個人還剩下什麼?沒錯,就是思想和精神,我稱之為文化或文化屬性。

    人和人的差異本質上不在於其外在,而在於其內在。內在的價值觀、性格、眼光、格局等決定了一個人能走多高多遠,這是內因;而實際上能走多高多遠,還要看當時的社會條件以及內在和外在契合的程度。

    人的外在是其內在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物化。一個人內在陰暗,即使偶爾受到幸運女神的眷顧,最終還是會走到陰暗。比如,英國男子Steven Kitchen在2013年曾中得約合人民幣2360萬的彩票大獎,中獎前的斯蒂芬靠賭博、街頭抽獎券和打工艱難度日,然而在中獎後的3年內,斯蒂芬的生活毫無節制,不僅把獎金揮霍一空,自己還因變態行為被判入獄3年。當然,正面的勵志故事也是大把大把,比如褚時健,不再贅述。

    個體的文化屬性從根本上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和走向,那麼群體的文化屬性是否會確定一個團體或民族的未來和走向呢?

    三、群體文化屬性和群體命運

    這裡說的群體,小至一個家庭,大到一個民族,中到地域或企業。

    一個家庭裡的孩子們往往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徵,比如父母如果都很勤勞,那孩子們大機率也會很勤勞,這是身教言傳的結果。企業地域民族也是如此,什麼樣的文化,開什麼樣的花,結什麼樣的果,有什麼樣的命。

    華為的文化認為,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和生存之本,所以你會看到在日本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中逆行於逃難人群奔向震中的華為人,所以你會看到這朵生命力頑強的小菊花開遍在世界上能到的每個角落。文化,是銘刻於靈魂流淌於血液中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非如此,不能稱之為文化。

    另一種有意思的群體文化是地域文化。比如潮汕文化和近代的湖湘文化,潮汕文化是經商的文化,在自由市場經濟中,潮汕地區出了不少的首富和曾經的首富,如電器起家的曾首富黃光裕,塑膠花起家的香港首富李嘉誠,QQ起家的大陸首富騰訊馬化騰,甚至連泰國的首富謝國民祖籍也在潮汕澄海。近代的湖湘文化則是孕育了璀璨的將星,無湘不成軍,則是對這種文化的最好褒獎。

    再大一點的群體文化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和歷史演變中形成的共同的價值觀和做事行為風格。比如德華人的理性嚴謹一絲不苟外化為了賓士寶馬等高階品牌轎車和精密機械儀器儀表在全球的領先地位,比如美華人的熱情愛探索敢冒險外化為了全世界最有顛覆和創新精神的國家。

    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是複雜的,一個民族的文化也是複雜的,任何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其優秀的一面,也有其陰暗的一面。 但無論如何,一個民族都是在其文化和時代潮流的碰撞融合中向前走去,或激昂,或低落,或歡笑,或呻吟,但在歷史具體的那一刻,決定著這個民族走向和命運的,一定是當時的那個民族文化。

    四、理想民族文化的必備要素

    民族文化在和歷史的碰撞中會不斷地演進,其核心價值觀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比如中國在10年前是把GDP放在第一位,環保放在第二位的;但近10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越來越成為高品質發展的主要述求之一。

    現代化完成的標誌一定是人的現代化和制度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過程即是其文化的現代化過程。文化現代化又是制度現代化的重要前提和堅強保障。

    我想理想的民族文化裡,除了核心價值觀以外,一定要有這幾個必要的要素:

    1)理性:客觀地實事求是地看待問題,一是一,二是二,不浮誇,不自賤;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道求理求真;

    2)勇敢:“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是一種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勇敢,是一種踐道循道殉道式的勇敢,道之所在,我之所在;

    3)以人為本:人是一切社會活動的出發點和本源,也應該是一切政策的歸宿。一切來自於人民,一切歸功於人民,一切服務於人民。

  • 2 # 日見雲

    你的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仁義禮智信。簡單講,公交車上讓不讓座都由你自願選擇,完全不受任何限制。有時覺著讓,有時又覺著不讓,看別人讓自己也讓,等。那就是文化屬性在起作用。

  • 3 # 泊冉

    謝謝邀請,文化屬性在我的理解裡絕不是簡簡單單會舞文弄墨就代表你是有文化的了,那是一種深入到骨子裡的東西,現代社會太浮躁了,以至於很多所謂的大師都在譁眾取寵,而真正的文化傳承是不應該夾雜利益的,應是一種存粹的氣質,一個人自身的文化素養是能透過自己的一言一行表現出來的。

  • 4 # 中國強勢文化傳播中心

    要說明白文化屬性,必須先說明白文化,文化是人或者團體追求的精神領域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具體表現就是對待別人,對待社會,對待周圍環境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和處理方式。文化屬性,是不同文化表現出來的性格的慣性。不同文化,就有不同性格,對待別國的方式就不同。同理團體的文化影響個人文化。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早造就弱者。相反,文化屬性可以改變,比如,領導人的性格影響國家文化,國家文化影響個人文化,比如亮劍李雲龍。比如習大大有智慧也敢出手,大大提高了華人民的信心。

  • 5 # 古城金地140787426

    什麼叫文化?就是文字化。

    什麼叫藝術,藝術是一種技能。是用什麼辦法把要做的事情做的更加極致,更加完美。就是一種技藝的能力。

    而文化是把事物轉化成文字儲存起來這是文化。

    我認為的文化就是文字化。像機械化,數字化。

    把事物使用文字化後的資訊傳遞。

    通常說粗話的人大家認為沒文化,其實不完全是這樣。

    文化是什麼?就是文字化。把一切事物變成文字的表達,你善於哪方面的表達,就是你在這方面注重學習專業文化。

    小學生上學就是文字化的開始。有的人沒有上過學,沒有被文字化過,用文字表達事物和自己內心思想的時候,表達不出來就容易發火,說粗話,特別是在和人有爭議的時候。

    修養不代表文化,修養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改進扶植修改。

    每個人受到的教育不同文化水平也不同。主攻的方向也不同,也許他主攻的是別人不知道的專案。隔行如隔山,所以別人不能理解他的專業。

    不同的文化注重於不同的特長,在某些領域精通,就是某種文化水平就高。有文化不是全面的掌握各方面的知識,不一定對每一行都精通。在這一行有文化,到了別的專業就不一定有文化了。就像一個醫生給人看病他有文化,但是給機器看病就無能為力了。同樣道理機械師給機器看病手到病除,給人看病就不行了,因為他們被文字化的專業事物不一樣,學習的方向掌握的文化不一樣。

    他們相互之間的論文交流也會有這個現象,誰都看不懂誰。如果他們相互之間,一個聊病理,一個聊機械,他們誰也聽不懂誰在說什麼,因為在他們的腦海裡就沒有被對方的專長文字化過,他們都有文化,誰能說他們沒有文化。只是他們對事物用文字化資訊表達出來的東西不熟悉,在一方面文字化了,在另一方面沒有文字化。

    文化就是文字應用變化的組合。文字象相片,文化就是把一個一個相片組合起來的影片。組合起來的文章就是一部電影故事。這就是文化。

    好的文化能夠明確表達自己所要描述的事物,傳遞明確的資訊。讓人一看就明白。有的人對文化本身就迷迷糊糊,不懂裝懂還要東拉西扯一些不相干的東西來拼湊,讓看的人一頭霧水。這是不好的文化。

    中國文化使用規律邏輯性很強,中國文字使用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字的前後順序不一樣意思就變了,結果就不一樣。

    文化是用來傳遞資訊的。邏輯性不強傳遞的的資訊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中國的文化是從農耕開始的。一年四季種了收,收了種,反覆迴圈,年復一年,經久不變。所以,中國的文化是一種守舊的複製文化,守著古老的文字不變。自古至今都是在複製,一代一代的傳下來。

    文字化就是學習文字變化運用,小學生上學就是文字化的開始。文字化的運用方法,就是自古傳下來的傳統組合變化的方法。

    不能把精神.物質.工藝.藝術.技能.風俗.習慣.服飾.城市風格.酒.茶......都文字化叫文化,它們的名字不叫文化,要用文字表達出來。它們的名字就是它們本身,酒就叫酒,精神就叫精神。如果非要和文化硬拉在一起,那就要在後面加上文化兩個字,把這些事物用文字表達出來。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等,他們也要加上文化兩個字,不加文化兩個字他們該是什麼家還是什麼家。這些都是被文字化中的一個派系。中國文化不是哪一家的。少了哪一家中國文化的根還在。

    考古時曾經挖出一種酒是綠色的,能說它是酒文化嗎?不能,它只是酒,它可以‘被’酒文化,酒後面要加上文化兩個字,才叫酒文化。它背後的故事才是酒文化。它是哪裡生產的,用的什麼材料,它賣給了誰,當時誰喝了,喝酒時猜不猜枚,有什麼規矩。這些才是文字加工過的酒文化。

    文物沒有文字不代表文化 ,它只有文化的資訊。把古代文物骨笛資訊用文字組織起來,只能證明當時的音樂藝術的程度。韻律達到了幾個音節的運用。玉石文物證明當時的雕刻和審美觀。青銅器如果沒有文字,也只能證明當時的冶金技術水平和鑄造工藝技術,就像原始人的石斧石碗石器一樣不是文化。發明不是文化,是技術改革創新。城市遺址不是文化,證明不了誰在那生活,他們的生活習慣是什麼?,生活來源是什麼?只能證明那裡有人生活的痕跡,它們必須要用文字化表達出來以後叫文化。

    風俗習慣不等於文化,各國有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相同的風俗習慣,相同的風俗習慣不能說是文化相同。很多動物也有習慣但不能叫文化。也要用文字化表達出來叫文化。

    口口相傳是文化口頭上的傳遞。說話的人發出來聲音和文字,聽的人也在接收每一個文字。這種方式容易失真比如端午節,傳來傳去就不知道是誰的風俗習慣了。

    最好的方法是文字化,寫成文章記錄下來,這就是文化。像有些經書就記錄了很多事。

    好的文化要深入淺出,淺顯易懂。不能神神秘秘,故弄玄虛,東拉西扯,顯示知道的很多。要能夠表達清楚你的思想,這就是好的文化。

    中國文化下五千年賈湖文字就是證據,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優點是:文字簡練表達清楚的象形文字。這樣的文字組合起來的文化表達能力強,文字像照片,把文字的照片組合起來就是電影影片,怎麼組合變化,這是祖傳方法。

    世界上聯合國開會,同樣內容的演講稿,放在桌子上最薄的那份就是中國的。外華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中國文化太神奇了。

    中國文化的組合排列前後順序,和別的國家文化也不一樣。主謂賓的用法也不一樣。姓名的順序也不一樣。表達方式也不一樣。這就是中國的文字化使用方法。這就是根。

    中國文化細膩邏輯性強簡練明瞭。

    人的智慧進步就是人類文字的出現,用文字儲存資訊。

    有了文字,人類脫離了動物世界成為了人。

    沒有文字之前人和動物是平等的。

    人和動物都是隻有一個腦袋,用腦袋記錄往事。

    有了文字之後人比動物多出個腦袋,記錄的東西比動物多出很多倍,記錄經歷的一切事物經驗。

    有了文字人的資訊傳遞成幾何形式成倍增長。而動物依然停留在原來的基礎上。

    文字記錄了過去現在和將來。文字可以傳遞全世界人類的智慧,可以相互之間交流。

    這就是人獨立於世界智慧的頂端的文字發明。

    有了文字人類智慧開始迅速起步。

    現在已經出現了電腦,它也許不屬於人類的大腦,有可能有一天取代人類的智慧。超越人類,統治世界。

    人把經歷看到的事物轉化成文字儲存起來就是文化。

    人看到的山水經歷的事情不可能用實物儲存起來。

    只有用轉化成文字的方法記錄下來,這就是文字化——就是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自我感動式的愛情?它能給我們彼此帶來什麼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