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鑫說數學

    數學教師的成長分為三個階段:

    一. 初期教學思維的構建:

    這個時候老師往往是剛畢業,雖然大部分是師範院校畢業的,但是對於實際教學往往也是紙上談兵,這個時候教師要做以下工作:1.做大量對應練習冊,研究過往5年的真題卷,也包含學校的週考,月考,期中,期末。2.看至少3本以上的優質教輔,觀看市面上優質課程的影片。以上的動作目的就是讓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在腦海裡建立最初的教學模型,先知道常規的課程是如何講的。

    二。知識架構的最佳化梳理階段;

    這個時候,教師往往已經有一些教學的時間和經驗,通常公立學校的教師在3年左右,所教學生正好走完一輪,培訓機構的老師在1年左右。這個時候教師要面對自己所備的課要重新講一遍,教師在講的過程中,會對自己的課程體系根據往屆學員的反應,考點的頻率,去調整自己的教法,講法。此過程過後,基本可以區分出一個新教師還是老教師了。

    三。教學體系昇華階段:

    其實大部分教師是到不了這個階段的,因為教育這個行業,門檻低,一旦邁進來,經過前兩個階段的洗禮,教師的收入逐步穩定,二次付出的成本逐漸減少,因此很少有老師願意對已有的框架進行再次顛覆行整理,甚至有教師以為自己已經到達了最後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教師要在舒適區給自己找不痛快,並且按照已有的行為習慣是很難進行提高的,此時,教師要跨出水平體系進行自我提高,舉個例子,初中數學教師,很多教師教過幾年後,就會覺得自己天下無敵,那麼當看到初中數學的競賽體系,就會發現自己很無知,例如初中數學的競賽體系,高中數學,甚至高等數學,會發現,有很多高階的思路是可以下降到初中數學,其他階段的學科可以根據此思路進行實踐。

  • 2 # 雨田學記

    數學教師的教學指導方針是,搞好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認真學習,與時俱進,經常反思,學習百家之長,為己所用,形成自己獨有的有效的教學方法。

    要搞好數學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深入研究教材和學生,在備課上下功夫,在課堂教學上面下功夫,上課生動活潑,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儘量讓學生動手實踐,儘量理論聯絡實際教學,教學得心應手。

    避免題海戰術,要學會歸納總結,授人以漁,注重對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學習方法培養,行為習慣培養。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重新復工後,管理者怎樣做可以快速收心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