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菩提垚燁企業文化共創
-
2 # 隴塬明珠
筷子自從中國古人發明以來,確實用的得心應手,至今吃東西也沒有發現有什麼更能優於其的替代之物,並遠傳鮮族、南韓、日本等國習慣使用?
在我看來歐美國家與飲食習慣偏肉食或奶治品、廚藝結合起來看,筷子不一定適用,如:食用煎烤牛排、西式巧克力糕點等。這樣刀叉就用的比較得心應手,一切都是習慣就成自然,中西飲食文化、習慣存在一定的差異使然。所以筷子傳到歐洲並沒有影響到歐美人。相反在歐美國家使用筷子最多的還是華人。
筷子是中國獨特的餐具,凝集著偉大祖先的智慧,也是中華文明的象徵。
華人以箸進食的飲食習慣確切的起源年代已無從考究,保守估計也有三千年的歷史了。在殷墟商代晚期的墓葬中出土了製作精美的象牙箸。
筷子有很多曾用名,先秦稱“挾”,商紂稱“箸”,隋唐稱“箸”或“筋”,宋元明清皆稱“箸”。被喚作“筷子”,與一個民俗故事有關,有史料為證。
明朝陸容的《菽園雜記》中記載,因為江蘇吳縣(今蘇州吳中)一帶的船民特別忌諱“箸”音同“住”、“蛀”,因為“住”即寓意停住了,“蛀”即寓意船被蟲蛀漏水,所以,他們把“箸”喚作“快子”,寓意船順風順水快點行駛,以圖吉利。這個討喜吉利又朗朗上口的名字,迎合了中華民族吉祥如意的根性追求與文化取向,人們根據“箸”的材質,在“快”字上加了“竹”字頭,於是“筷子”這一叫法便傳播開來,並慢慢成為正式的學名。明朝李豫亨在《推蓬寤語》中則記載了“筷子”這種叫法的流傳。
中國的“筷子”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用餐器具,更是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進取精神。
我們的祖先發明“筷子”與食物有關。我們祖先的日常食物是茶,一種粘稠的半流質的食物,其中還伴有野菜樹葉,所以,無法像印度先民那樣用手直接撈食,於是就發明了兩根小木棍那樣的東西,挾起食物,或扒拉進口,這就是筷子最早的起源和雛形。
正是這一發明,充分體現了我們祖先的智慧。先來看看它的科學含量。我們使用筷子時,必須用四個手指靈活且必須協調才能成功將食物送進嘴裡,這個過程中牽動人體30多個關節50多條肌肉,使手與腦並用互動協調發展。不要小瞧了這個動作和過程,它訓練了華人的手功能,透過手功能的鍛鍊又極大的促進了大腦的發育,這種高度的協同能力使我們的祖先比其他民族更能勝任各行各業的生產勞作,及至後來的文學與藝術創作、發明創造無不與此相關聯。用筷子進食堪稱人類最佳的一種進食方式,是值得我們引以為傲的科學發明。
我們的祖先發明筷子這種進食方式,無形中讓中華民族在人類的生物進化與人類歷史的演進過程中先他人一步。總說華人很聰明,改革開放之初,日本歐美國家對於來參觀學習的華人那叫一個“嚴防死守”,不是沒有道理的。
筷子作為華人的餐具更是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古代中國的思想家,用箸作為抽象思維的工具。比如以長短箸作為陰陽八卦思想的表述,來解釋自然界與社會人倫現象;比如用長短箸作為陰陽爻,是為兩儀,發明了二進位制的記法等等。現代電子計算機採用主要進位制還是古老的二進位制。
筷子還被用作政治與軍事家運籌帷幄的演示工具。《史記.留侯世家》中記載的“運籌帷幄之中,決戰千里之外”,說的就是筷子這一演示工具。
華人講究民以食為天,所以,筷子也成為了華人一個特殊的符號,一種表達和文化傳承。
筷子一頭圓一頭方,象徵天圓地方,這是華人對世界基本原則與自然規律的理解與認知。
筷子的長度7寸6分,代表人的七情六慾,即是對人性的洞察理解也是揭示人與動物的本質不同,實屬智慧之極。
在使用筷子時,一根主動一根輔動,正像相聲的捧哏與逗哏,主次分明職責明確,並在這一動一靜中,提現陰陽兩儀相生相剋的自然之理。
同時,手持筷子時,拇指在上,無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間,代表了天地人三才之象,體現了華人對人與自然、社會關係的理解。
包括華人在使用筷子時的多種忌諱,都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禮儀之邦文明之族的理念信仰和智慧修養。
作為中華文明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飲食工具,筷子也在漢文化圈得到廣泛傳播與認同。大約在17世紀明末清初時,筷子才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傳入歐洲。
利瑪竇在他的傳記《中國札記》中詳細描寫了華人的餐具--筷子。康熙二十年,南京人沈福宗攜帶40部中國書籍前往歐洲,受到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世的接見。由此,中國經典典籍《論語》《大學》《中庸》在歐洲出版,引起極大的思想震動,並持續影響著歐洲的哲學思想及生活方式。中國的筷子,就是在國王舉辦的宴會上由沈福宗介紹給法國貴族的。從此以後,筷子成為法國宮廷和上流社會的時尚用餐方式,並漸漸成為整個歐洲宮廷和上層階層的時尚。
歐洲人由筷子接受了華人的用餐習慣和方式,並由此更深切地觸達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科學、文化與智慧;透過筷子的使用,使歐洲人更深入真切理解中華文化的深厚與中華民族對世界自然及人類三者關係的獨到見解;由此,筷子也擔負起了東西方交流的“使者”和“媒介”角色。
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開放,隨著華人與中華美食不斷走向世界,使用筷子的歐洲人越來越多,人們把使用筷子作為了解與學習中華文化的一個契機一個視窗,作為擁抱中國走近中國的一個實際舉措,還有許多歐洲人甚至用筷子來鍛鍊自己的手腦協調能力,把它作為開發智力的工具。
可見,在21世紀的今天,萬物互聯的今天,筷子已經有了超出其本身功能之外的功用。作為一個職場人士,也要訓練自己的職業敏銳與職場敏感,2020年,是否能跳出職場來看職場,將預示著你未來的職場之路能否走得更寬。
這是筷子傳到歐洲後,尤其是在這個宅在家也能作奉獻的新年讓我想到的,想說的。
#2020職場進階# #職場進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