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兩者都有十分珍貴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太子靈蹤塔,位於原寶相寺的最北端,是寶相寺的標誌性建築。建於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2年建成,距今892年。 寶塔為八角磚塔,底層呈蓮花狀,整體雄偉壯觀,巍峨挺拔,充分體現了宋代建築風格,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整個塔剎呈葫蘆型,是由黃土燒製而成的,外面施黃色釉質,在Sunny照耀下金光閃閃,所以民間俗稱“黃金塔”。這座古樸典雅的佛塔,塔身全部用青磚砌成,呈八角形,塔高為45.5米,底座直徑為10米,共13層,按照佛經講,只有葬釋迦牟尼佛骨和舍利的塔才是13層 ,這在佛教裡是規格最高的。塔頂層東西南三角各有券門佛龕一座,龕內塑有佛像。塔北面有門,內有螺旋臺階可登塔頂。 1994年3月15日,在葺修塔體時,在塔宮內發現了佛骨、佛舍利等141件佛教聖物,經專家鑑定均為國家一級文物。 佛教文物的出土,轟動了全國,震驚了世界。 佛骨、佛舍利珍藏在石匣內,有金棺、銀槨層層相套,銀槨由銀條封箍,上放水晶牟尼串珠,黃絹覆蓋,金棺安放在精美的銀座上,前後有銀菩薩、水晶瓶七寶淨水瓶、跪拜式捧真身菩薩等。宮室南壁、四壁各有墨書題字,石匣上刻有銘文,此為瘞藏佛教聖物的時間和人證。面世正值1994年3月15日,與瘞藏時隔整整882年,適合佛教界陰入陽出之說。地宮石匣銘文: 鄆州中都縣郭內趙世昌,先於熙寧六年(公年1073年)二月二十三日,躬詣京師於嘉王宮親事官孫政處,求得佛牙一肢,舍利數百顆。今以自備及有施主將到者,以金為棺,以銀為槨,以石為匣,非不勤意也。是以葬於當縣寶相寺太子靈蹤之塔,時大宋元豐四年(公元1081)二月二十八日刻記於此。
興隆塔是隋代第二批建的53座舍利塔之一,重修於宋,但塔基還是隋代的。興隆塔因興隆寺而得名,寺早已毀壞,唯塔存留至今。目前所看到的興隆塔是北宋嘉祐八年(1063)時興建,距今已近千年。這座古塔為磚木結構,造型奇異,共13層,高54米,為八角樓閣式空芯磚塔,磚疊澀簷,有簡單斗拱。下部7層規格與同類磚塔近似,層層設臺階踏步,層間設迴廊,形成2米寬的陽臺,臺周設有石雕欄杆。上6層急劇縮小,形成“塔上塔”,為全國罕見。塔底主要出土文物包括鎏金銀棺、金瓶、琉璃瓶、佛牙、舍利和金屬鑄幣等。銀棺通體鎏金,長47釐米、寬20釐米、高25釐米,四周設有圍欄。銀棺左右兩側為釋迦牟尼涅場景,四周為眾弟子護法場面,神情各異,其餘部位有佛、弟子、菩薩等。雖然左右兩側表現的主題一樣,但在人物造型、衣飾、神態方面卻完全不同。金瓶是裝舍利的容器,通高13釐米,呈瓜稜狀,蓋頂端坐一尊弟子像,內盛舍利48顆。
可以說,兩者都有十分珍貴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太子靈蹤塔,位於原寶相寺的最北端,是寶相寺的標誌性建築。建於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2年建成,距今892年。 寶塔為八角磚塔,底層呈蓮花狀,整體雄偉壯觀,巍峨挺拔,充分體現了宋代建築風格,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整個塔剎呈葫蘆型,是由黃土燒製而成的,外面施黃色釉質,在Sunny照耀下金光閃閃,所以民間俗稱“黃金塔”。這座古樸典雅的佛塔,塔身全部用青磚砌成,呈八角形,塔高為45.5米,底座直徑為10米,共13層,按照佛經講,只有葬釋迦牟尼佛骨和舍利的塔才是13層 ,這在佛教裡是規格最高的。塔頂層東西南三角各有券門佛龕一座,龕內塑有佛像。塔北面有門,內有螺旋臺階可登塔頂。 1994年3月15日,在葺修塔體時,在塔宮內發現了佛骨、佛舍利等141件佛教聖物,經專家鑑定均為國家一級文物。 佛教文物的出土,轟動了全國,震驚了世界。 佛骨、佛舍利珍藏在石匣內,有金棺、銀槨層層相套,銀槨由銀條封箍,上放水晶牟尼串珠,黃絹覆蓋,金棺安放在精美的銀座上,前後有銀菩薩、水晶瓶七寶淨水瓶、跪拜式捧真身菩薩等。宮室南壁、四壁各有墨書題字,石匣上刻有銘文,此為瘞藏佛教聖物的時間和人證。面世正值1994年3月15日,與瘞藏時隔整整882年,適合佛教界陰入陽出之說。地宮石匣銘文: 鄆州中都縣郭內趙世昌,先於熙寧六年(公年1073年)二月二十三日,躬詣京師於嘉王宮親事官孫政處,求得佛牙一肢,舍利數百顆。今以自備及有施主將到者,以金為棺,以銀為槨,以石為匣,非不勤意也。是以葬於當縣寶相寺太子靈蹤之塔,時大宋元豐四年(公元1081)二月二十八日刻記於此。
興隆塔是隋代第二批建的53座舍利塔之一,重修於宋,但塔基還是隋代的。興隆塔因興隆寺而得名,寺早已毀壞,唯塔存留至今。目前所看到的興隆塔是北宋嘉祐八年(1063)時興建,距今已近千年。這座古塔為磚木結構,造型奇異,共13層,高54米,為八角樓閣式空芯磚塔,磚疊澀簷,有簡單斗拱。下部7層規格與同類磚塔近似,層層設臺階踏步,層間設迴廊,形成2米寬的陽臺,臺周設有石雕欄杆。上6層急劇縮小,形成“塔上塔”,為全國罕見。塔底主要出土文物包括鎏金銀棺、金瓶、琉璃瓶、佛牙、舍利和金屬鑄幣等。銀棺通體鎏金,長47釐米、寬20釐米、高25釐米,四周設有圍欄。銀棺左右兩側為釋迦牟尼涅場景,四周為眾弟子護法場面,神情各異,其餘部位有佛、弟子、菩薩等。雖然左右兩側表現的主題一樣,但在人物造型、衣飾、神態方面卻完全不同。金瓶是裝舍利的容器,通高13釐米,呈瓜稜狀,蓋頂端坐一尊弟子像,內盛舍利48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