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乃棟說書畫

    是的,趙孟頫這句話的意思十分明確,是說書法中賴以生存的筆法失傳了,書法成了書寫,或者是以缺乏筆法的書寫來冒充書法,所以就是失傳了。

    不過趙孟頫僅僅是指元代社會上的普遍現象,而不是說書法的筆法全都失傳了。每個時代都是這樣的,社會上筆法失傳或筆法難求,但是歷朝總有幾位著名書法家能以筆法代代相傳,形成了筆法不斷傳承的書法傳統。

    即以南宋末年來說,趙孟頫的堂兄趙孟堅,就是筆法精妙的書法家。趙孟頫說這話時,可能趙孟堅已去世,不然是斷然不敢這樣說的。因為趙孟堅的書法不但筆法精妙,而且筆勢雄強,書法遠超趙孟頫。也許是人們都把趙孟堅作為南宋書法家,所以讓趙孟頫在元代出了大名。

    提起宋代書法,人們都知蘇、黃、米、蔡,但這是北宋人。南宋也有筆法精妙的書法家,前有陸游,後有趙孟堅,書法的風格和造詣,是不會比北宋的蔡襄差的,兩人傳世均有長篇大字行草作品,十分精彩。

  • 2 # 一笑貫長天

    當然!書法的真諦失傳了,所以書法的方向就偏斜了。

    趙孟頫試圖找回,也試圖扭轉,可惜,自己的力量不夠,趙孟頫影響的時代也不夠久遠,所以,元朝的書法經歷了短暫的回光之後又跌入的深淵。

    書法的真諦在魏晉唐,尤其是晉,也可以理解成二王!不理解二王的書法就沒有完全吃透書法,也難以理解書法的真諦。

  • 3 # 安化俊字

    元朝趙孟頫,大書法家,他說書法不傳,不是書法失傳沒人寫了,是指魏晉書法的那種生機勃勃,無盡創造力,沒有了!書法中那種嚴謹苦練,絲毫到位,筆筆精妙的書風沒傳下來併發揚,對書法藝術的貢獻沒有了。取代之的是隨性隨意,缺少思考與內涵,起筆收筆不呼應,運筆不流暢,點畫不諧調,變化單一,著筆力度不講究,使這個藝術瑰寶因隨性隨意變得品質大不如前,甚至連大眾審美都雜亂起來。愈演愈烈!觸目驚心!!

    他的說法是沒錯的,元以後的書法,的確與魏晉唐宋相比,是差了級別的。到現代,唉,噴書,拖把寫,嘴咬住寫,書法被玩壞更厲害,甚至還被外來藝術思想攪混!唉,什麼時候華人連書法審美都找不到北了!

    此刻我們的悲憤之情與當年趙大師差不多啊!

  • 4 # 此岸

    趙孟頫提出的這句話是其行楷作品中描寫的,

    “蒼藤古木千年意,野草閒花幾日春?書法不傳今已久,楮君毛穎像誰陳?”

    表現了其書法的復古主張。主要是針對南宋書法纖弱的書風而言。

    趙孟頫認為,書法應該取法晉唐。這包括兩個方面,

    1,用筆

    趙孟頫極重視書法用筆,他說,書法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

    晉唐人極講究用筆的方法,一般都是家傳。很多用筆的方法都秘不示人,導致有些用筆法在唐代就已失傳。趙孟頫也認為,用筆是書法中第一關鍵的地方。

    古時候沒有自媒體,不像現在可以看影片,看老師如何運筆。得到一幅半幅真跡,可以學很久。所以,感嘆時代發展啦!

    2,結體

    就是字的結構。趙認為結字第二,也要花功夫。

    趙孟頫的書法雍容端莊,有廟堂氣。對後世影響深遠,清乾隆最喜其字。但是後人學習趙體,容易流於豔媚,這也是許多人對趙字詬病的一個原因。

  • 5 # 翰墨今香

    其實趙孟頫這句詩不是說書法失傳很久了,而是說書法日漸衰落,很久沒有名家出來了。而很多人對於書法的學習也是亂七八糟的,正統的書法也快被人們忘記了。

    我們今天看宋代的書法,宋四家之後幾乎沒有名家問世了,這種現象一直到趙孟頫的橫空出世為止,這中間就有將近200年的歷史。古人學習書法基本上一直都是以“二王”為宗,而在宋四家之後的近200年間,以“二王”為宗的書法學習系統,漸漸被當時的人以學習宋四家的書法,特別是:蘇、黃、米三家為主所替代了,或者是有的學習顏真卿的書法。

    而趙孟頫在給一位朋友的書信中就曾提到過,對當時的世人主學顏真卿的書法表示出擔憂,信中說到:

    “近世又隨俗皆好顏書,顏書是書家大變,童子習之,直至白首往往不能化,遂成一種臃腫多肉之疾,無藥可差,是皆慕名而不求實。尚使書學二王,忠節似顏,亦復何傷?若令子弟輩,自小便習二王楷法,如《黃庭》《畫贊》《洛神》《保姆》,不令一豪俗態先入為主,如是而書不佳,吾未之信也。”

    趙孟頫的書學思想是以“二王”為宗,當他看到了當時這一現象之後,就大聲疾呼“書法不傳久矣”,趙孟頫一生都在倡導書法的復古,復古復的就是“二王”的書法,重新把“二王”、魏晉書法放在書學的正統廟堂之上。

    很多人可能覺得趙孟頫有的危言聳聽的味道,其實真的不是趙孟頫嚇唬人,當時的情況確實是比較混亂。而且,我們知道趙孟頫初學書法,學的是宋高宗趙構的書法,當然也會受到趙構的書法思想的影響。而趙構雖然皇帝做的不怎麼樣,但是繼承了宋徽宗的藝術商,在書法方面還是很有水平的。

    宋高宗就曾在他的書裡《思陵翰墨志》中就曾對當時書法的沒落表示過擔心,書中曰:

    本朝士人自國初至今,殊乏以字畫名世。縱有,不過一二數,誠非有唐之比。然一祖八宗皆喜翰墨,特書大書,飛白分隸,加賜臣下多矣。餘四十年間,每作字,因欲鼓動士類,為一代操觚之盛。以六朝居江左皆南中士夫,而書名顯著非一。豈謂今非若比,視書漠然,略不為意?果時移事異,習尚亦與之汙隆,不可力回也。至若紹興以來,雜書、遊絲書,惟錢塘吳說;篆法惟信州徐兢。亦皆碌碌,可嘆其弊也。

    宋高宗趙構那會書法就已經開始沒落了,而經過後來的戰亂,到了元初時期,書法更是沒落的厲害了,因此趙孟頫有感而發“書法不傳今已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出國留學親子關係變陌生,這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