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言鋒語
-
2 # 芭樂帶你看世界
“啃老族”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的機會,賦閒在家,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銷往往不菲。並有謀生能力,卻仍未“斷奶”,得靠父母供養的年輕人。
老人辛苦一輩子,也該有他的生活。我朋友母親就是這樣子,年輕的時候受婆婆的氣,兒子結婚一年留下半歲女兒離婚啦,老人幫他養孫女。後來兒子再婚生個兒子,老人又幫他養到20歲,上了大學。這兒子媳婦覺得天經地義,母親去世後,還讓父親養孫子,說工資卡你得交給我,要不然孫子怎麼生活。
為人父母的,你不養兒子,你以為兒子會養你老嗎?難不成孫子是給爺爺奶奶生的嗎?這世界怎麼都這樣子,養兒子不防老,還要養孫子,稍有微詞,連工資卡都要拿走。
現代文明的發展造就了更多人失業,也就會有更多人啃老,很羨慕這些人有老啃,我也想啃,可是沒得啃啊?家有孩子需要養,有房貸,還不能生病,一天不工作,都壓力山大。
-
3 # 叢中笑6603
所謂啃老族,亦要從幾方面看:
一,確實有些年青人,不工作,不作為,靠父母甚至老人的薪酬生活。
二,工作不好找。
三,環境影響。
四,收入不高。
五,講究生活,追求高消費。
六,競爭激烈。
-
4 # 大麗兒
你的問題我家遇到例項,讓我自省:
我有一兒一女,兒子大學還有一年畢業,女兒剛高中畢業。有一天聊天時一家人就聊到他們的就業問題,哪知我女兒脫口就是:我以後要當啃老族!我和我先生頓時面面相覷,我當下也沒生氣,只想知道她為什麼這麼想。她說:呆在家比較舒服啊,只是多雙筷子多口飯吃,我也不需要錢,不會給你們添麻煩。唉,你們聽聽,還沒出社會就怕對社會適應不良,我當下決定要多跟孩子們多溝通了。
孩子們從小都乖順,聽話,以為這樣就是好,沒想到家庭和社會是兩種不一樣的環境。
其實如果我們什麼都不肯,不肯事事都幫孩子們打理好,孩子哪裡會「啃」得動父母。
-
5 # 琴島的早晨
啃老現在是一個普遍現象了,其實啃老族的出現問題還是很多的。
我以前一個同事的老婆,快三十歲了,要出去上班,可她丈母孃竟然對我同事說,你養不起我閨女,我養的起,不準讓她上班。同事無耐的跟我們訴苦。有的老人自己年輕的時候吃過苦,所以就怕自己的孩子再吃苦,可她們忘了,她們養不了子女一輩子。
當然啃老族大部分問題是出現在啃老的人身上。我家一個老鄰居82歲了養著她40多歲的兒子,她兒子身強力壯,唉,老人很無耐,這兒子臉皮有多厚吧。有的大學畢業生,不能正確對待現實,感覺自己是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最後加入了啃老族;有的人是懶,乾點活就喊累,光看別人掙了多少錢,沒看到付出,好像錢會從天上掉下來似的,這些人也會加入啃老族;有的是天天白日做夢發財,就是不願踏踏實實找個掙錢的門路等等。
不管是哪種原因成為啃老族都是不應該的。華人以孝為榮,啃老不但不孝,還影響了老人的生活水平。所以啃老族們都撤族吧,自力更生會活的更幸福
-
6 # 蹉跎浪子270153
啃老問題主要還是從小溺愛造成的,這個問題遺傳下去就代代啃,從小家庭教育不能放鬆,一定要自食其力,在一個家庭,父母的責任是推送子女一把,獨立後,應該讓父母休息養老,只保持親情,不聯絡經濟,上行下效樹好家風。也有部份父母認為養了子女,吃了半輩子苦,倒過來啃子女,這也不對,因為他們小夫妻帶了孩子也是一個整體。
回覆列表
有調查顯示:中國有65%的家庭存在著啃老問題,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養,啃老比例最高的年齡段在28到38歲。我不知這項調查資料是如何取得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是現階段中國社會的悲哀。 在啃老族眼裡,啃老非但不是一種羞恥,反而包含正義感。 因為秉持著“我啃我有理”的心態,因此“啃老族”過上了“無憂無慮”的生活,至於父母的心酸勞累,統統不值一提。 據我所知,啃老族的家庭條件一般並不富裕,有些甚至屬於窮苦階層。自己明明具有社會生存能力,卻不自立。誰之過? “孩子沒有錯,如果錯了,一定是父母的錯”。 誰說的?反正不是我說的! 孩子之所以“啃老”,追根溯源,是父母剝奪了他們每一次成長的機會。 一些父母之所以寵愛子女到極致,是因為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一個子女身上! 這個責任誰來負? 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