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壯鄉哥丫
-
2 # 青春撒新疆
我來回答。
題主提出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關於農用犁鏵,速度更新很快,從單犁到現在市面上的七鏵犁,每個廠家都有自己的技術引數。
我列舉一個例子來做下簡短的說明。(地區不同,使用的犁鏵型號不一樣,我以新疆這邊2204拖拉機適配的來說)。
2204拖拉機可以配備龍豐液壓翻轉犁550型。
通俗的解釋是5鏵犁,最大犁幅5×50釐米。
就是說一趟犁過去最大犁幅兩米五。這是最大犁幅。實際使用中是可調的。土壤板結地區,土質太硬,可以調節成5×45釐米。也就是一趟的犁幅是兩米二五。
這樣做說明,我相信題主應該可以看明白意思了,調整雙鏵犁的距離,需要找銷售處做諮詢他們提供服務。如果年代太久,找不到合適引數,就到地裡面做實操性對比調整。
作業效果必須達到覆土平整,犁幅跟犁幅對接完美,不能高低不平。那個尺寸就是這款雙鏵犁的適配引數。
-
3 # 三農縱橫
1、雙鏵犁懸掛件調整技巧:各杆件彎曲度不得大於3mm,萬向球頭應轉動靈活,不得失落,各連線銷與孔不得過鬆過緊,其配合間隙不得超過0.5mm,杆件上的調整鏍母要保持轉動靈活。
2、雙鏵犁的垂直間隙與水平間隙的調整:垂直間隙與前端下緣到鏵刃的水平面距離為:10~15mm,水平間隙是犁側板前端到到溝牆間的水平距離為:5~10mm,合理的間隙值在耕作中易入土、犁深保持一致、耕寬均勻。
3、雙鏵犁耕作注意事項:在耕作過程中,犁體會發生彎曲變形、走動、脫松,要注意兩個間隙的距離,並及時調整間距。犁入土後要使耕架與地面平行,保持駕駛平穩,避免雙鏵犁跑偏、走低、走高。
專利名稱:雙鏵犁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特別是一種由四輪拖拉機牽引的雙鏵犁。
背景技術:
現有的由四輪拖拉機牽引的雙鏵犁,主要由掛接調整裝置、耕深調節裝置、犁鏵、地輪、犁架、懸掛架、撐杆、活動橫樑及所聯的懸掛軸等組成,其種類繁多,結構各異,但大都存在著掛接調整裝置的結構設計不盡合理(如零件多,結構複雜)的缺陷,以至雙鏵犁的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成本較低的雙鏵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雙鏵犁中的犁架由橫樑、兩縱梁、斜梁構成,兩縱梁的後端折彎後各聯一犁鏵,犁架兩側各設一地輪、前方有上下相接的懸掛架和活動橫樑,撐杆兩端分別與懸掛架、犁架相接,活動橫樑的前側端頭有懸掛軸,後側任一端頭及中段均固設一聯接管,橫樑上在遠離活動橫樑端頭聯接管的一側有延伸段,長度大於兩縱梁間距的調節橫板與兩縱梁固接,調節橫板的超長段與橫樑的延伸段位於犁架同側,調節橫板上開有一組左右佈置的銷孔,橫樑上有一可移動的套板,套板的斷面為[形,其兩腿板上開有上下對應的兩個橫向條形槽孔,下部開孔的齒條插在兩槽孔中,套板的腰板上開有螺孔並旋裝一螺栓,使套板、齒條與橫樑聯接並得到定位,可調牽引板穿過齒條上的孔後,其前端與聯接管銷接,其後端與調節橫板藉助銷孔進行銷接。
所述地輪中的一個透過L形輪腿接在橫樑的延伸段上,另一個透過 形輪腿接在斜梁及遠離橫樑延伸段的縱梁上。
所述固設在活動橫樑後側的兩聯接管、橫樑及其延伸段、裝有螺栓的可移動套板、齒條、調節橫板、可調牽引板組成了本雙鏵犁的掛接調整裝置。
採用這樣的結構後,本雙鏵犁中的掛接調整裝置由幾個零件組成,結構簡單合理,從而使得本雙鏵犁的成本較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檢視;圖2是圖1的主檢視;圖3是圖1的B-B剖檢視;圖4是圖2的A-A旋轉剖檢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透過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見圖1-圖4本雙鏵犁中的犁架由橫樑1、兩縱梁8、斜梁16構成,兩縱梁8的後端折彎後各聯一犁鏵12,犁架兩側各設一地輪11、前方有上下相接的懸掛架15和活動橫樑13,撐杆4前端與懸掛架15銷接、後端與斜梁16鉸接,活動橫樑13的前側端頭有兩個懸掛軸13b,後側右端頭及中段均固設一聯接管13a,橫樑1上在遠離活動橫樑13右端頭聯接管13a的左側有延伸段1a,長度大於兩縱梁8間距的調節橫板10與兩縱梁8固接,調節橫板10的超長段與橫樑1的延伸段1a位於犁架左側,調節橫板10上開有一組左右佈置的銷孔10a,位於兩縱梁8之間的橫樑1上有一可移動的套板14,套板14的斷面為[形,其兩腿板上開有上下對應的兩個橫向條形槽孔14a,下部開有孔2a的齒條2插在兩槽孔14a中,套板14的腰板上開有螺孔14b並旋裝一螺栓,使套板14、齒條2與橫樑1聯接並得到定位,可調牽引板9穿過齒條2上的孔2a後,其前端插入活動橫樑13後側中段的聯接管13a中並與其銷接,其後端向上折彎後與調節橫板10藉助位於兩縱梁8之間的銷孔10a進行銷接(如圖1所示的位置為犁架的正掛聯接)。
左側地輪11透過L形輪腿3接在延伸段1a的外端上。延伸段1a的外端呈後彎狀並有一斷面為倒∪形的夾持板1b,其兩腿板與延伸段1a固接,L形輪腿3的豎向段插在延伸段1a和夾持板1b之間,夾持板1b的腰板上開有螺孔並旋裝一螺栓,使L形輪腿3與延伸段1a聯接並得到定位。
右側 形輪腿26接在斜梁16及遠離延伸段1a的縱梁8上。所述斜梁16、縱梁8相鄰的側面上分別固設一共軸線的圓形軸筒24,縱梁8在與其上的軸筒24位置相應處開有一個同軸的圓孔8a,輪腿26的圓形上水平段端頭依次穿過圓孔8a、縱梁8上的軸筒24後穿進斜梁16上的軸筒24中,垂直貫穿輪腿26上水平段的開口銷25與縱梁8上的軸筒24相貼靠,使輪腿26與斜梁16、縱梁8聯接並使該輪腿26的軸向竄動得到避免。
遠離延伸段1a的縱梁8上還設有由立板5、弧形板6、調整手柄7、搬手18、拉繩19、兩個銷筒21、調節銷、螺旋壓縮彈簧22組成的耕深調節裝置,前後佈置的立板5、弧形板6的上端固接,下端分別與所述縱梁8的表面垂直固接,且立板5、弧形板6的位置與所述縱梁8上的軸筒24位置相應,弧形板6外側的弧邊上有一組周向佈置的調節齒,調節手柄7大體平行於所述縱梁8且其前端與 形輪腿26的上折彎處垂直固接,前後佈置的兩個銷筒21均固設在調節手柄7靠近所述縱梁8的側面中段,且兩個銷筒21均位於弧形板6的後方,搬手18鉸接在調節手柄7上靠近所述縱梁8的側面後段處,調節銷由後部銷軸20及可與弧形板6上的調節齒齒窩配合的前部銷頭23兩部分構成,銷軸20的端頭穿過兩個銷筒21後與拉繩19的前端固接,拉繩19的後端與搬手18的後部固接,銷頭23套裝在靠前的銷筒21中且兩端分別自該銷筒21中穿出,其前端與弧形板6上的調節齒齒窩配合,螺旋壓縮彈簧22套裝在銷軸20上,其前端與銷頭23後端接觸,其後端與靠後的銷筒21接觸。
斜梁16的中段固設掛鉤17,在其和懸掛架15上部之間連線鋼絲繩後,可對本犁進行轉場操作。
所述固設在活動橫樑13後側的兩個聯接管13a、橫樑1及其延伸段1a、裝有螺栓的可移動套板14、齒條2、調節橫板10、可調牽引板9組成了本雙鏵犁的掛接調整裝置。
正常耕地前,可透過上下移動齒條2和L形輪腿3來調整左側犁鏵12的耕深,可透過使用耕深調節裝置(向後搬動搬手18、轉動調整手柄7,從而改變銷頭23與弧形板6上的調節齒齒窩的配合位置)來調整右側犁鏵12的耕深。
犁架的偏掛聯接方式為(1)、使可調牽引板9前端與活動橫樑13後側中段的聯接管13a解除銷接,使可調牽引板9後端與調節橫板10解除銷接,再將齒條2從兩槽孔14a中取出;(2)、使套板14移至延伸段1a上,同樣透過螺孔14b中的螺栓,使套板14、齒條2與延伸段1a聯接並得到定位;(3)、將撐杆4前端與懸掛架15脫開使活動橫樑13左移,使可調牽引板9穿過齒條2上的孔2a後,其前端插入位於活動橫樑13後側右端頭的聯接管13a中並與其銷接,其後端與調節橫板10藉助其超長段上的銷孔10a進行銷接。
犁架實現偏掛後,可使本犁耕到地頭地邊,使用效率顯著提高。
當然,兩個聯接管13a也可固設在活動橫樑13的後側左端頭及中段,延伸段1a可位於橫樑1的右側(即遠離活動橫樑13左端頭的聯接管13a),使調節橫板10的超長段與橫樑1的延伸段1a均位於犁架右側(至於掛接調整裝置、耕深調節裝置、兩地輪11、兩犁鏵12的安裝方式同以上實施例)。這樣的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雙鏵犁,犁架由橫樑、兩縱梁、斜梁構成,兩縱梁的後端折彎後各聯一犁鏵,犁架兩側各設一地輪、前方有上下相接的懸掛架和活動橫樑,活動橫樑的前側端頭有懸掛軸,撐杆兩端分別與懸掛架、犁架相接,其特徵在於活動橫樑的後側任一端頭及中段均固設一聯接管,橫樑上在遠離活動橫樑端頭聯接管的一側有延伸段,長度大於兩縱梁間距的調節橫板與兩縱梁固接,調節橫板的超長段與橫樑的延伸段位於犁架同側,調節橫板上開有一組左右佈置的銷孔,橫樑上有一可移動的套板,套板的斷面為[形,其兩腿板上開有上下對應的兩個橫向條形槽孔,下部開孔的齒條插在兩槽孔中,套板的腰板上開有螺孔並旋裝一螺栓,使套板、齒條與橫樑聯接並得到定位,可調牽引板穿過齒條上的孔後,其前端與聯接管銷接,其後端與調節橫板藉助銷孔進行銷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鏵犁,其特徵在於所述地輪中的一個透過L形輪腿接在橫樑的延伸段上,另一個透過 形輪腿接在斜梁及遠離橫樑延伸段的縱梁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由四輪拖拉機牽引的雙鏵犁。其特點為活動橫樑的後側任一端頭及中段均固設一聯接管,橫樑上在遠離活動橫樑端頭聯接管的一側有延伸段,長度大於兩縱梁間距的調節橫板與兩縱梁固接,調節橫板的超長段與橫樑的延伸段位於犁架同側,調節橫板上開有一組左右佈置的銷孔,橫樑上有一可移動的套板,套板的斷面為[形,其兩腿板上開有上下對應的兩個橫向條形槽孔,下部開孔的齒條插在兩槽孔中,套板的腰板上開有螺孔並旋裝一螺栓,使套板、齒條與橫樑聯接並得到定位,可調牽引板穿過齒條上的孔後,其前端與聯接管銷接,其後端與調節橫板藉助銷孔進行銷接。因上述掛接調整裝置結構簡單合理,從而使該犁的成本較低。
文件編號A01B3/00GK2574337SQ02269868
公開日2003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30日
發明者沈宗瑞 申請人:沈宗瑞
完整詳細技術資料下載
上一篇:保秸式麥稻聯合收割機的製作方法
上一篇:昆蟲測報誘板的製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