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天走完三千步
-
2 # 閒人九五二七
一:正常無礙
多數魚自身都有一股腥味,是魚本身的體味,是無法徹底去掉的。所以,魚缸水有一點腥味,屬於正常的情況,不用擔心也不用處理。
二:水質問題
常見的腥味出在水質上,水質變差,透過換水來解決。魚的糞便、食物殘渣、水草枯枝敗葉等廢物久置魚缸都會腐爛滋生細菌導致魚缸發臭。因此,要定期清理各種殘渣,發現水質變渾了就要及時換水。此外,過濾系統也要定期檢查,過濾能力快速下降後,要及時換過濾材料,濾材都是有使用壽命的消耗品,但切記不可一次全換掉(附著上的菌群被破壞,導致硝化系統潰敗,嚴重會造成魚兒死亡)。
三:魚只死亡
死魚也是導致魚缸發臭的一個原因。魚死亡後,很快就會腐敗並大量滋生細菌導致魚缸發臭,因此死魚要第一時間撈出來,防止發臭。對於沒能及時把死魚撈出來導致魚缸腥臭,這種腥臭味很重且頑固,用一般清水和清潔劑都難以洗去。
四:魚卵
魚卵一般有特殊的腥味。當養的魚產卵後,如果不需要繁殖魚苗,就立即撈起來做棄置處理;如果要繁殖魚苗,撈出放到專門的繁殖容器裡進行繁殖,防止出現死卵導致水體發臭。死卵導致魚缸發臭的情況,就立即打撈死卵,清洗魚缸,換水。
五:魚只受傷
魚身體受傷後,如果傷口發炎腐爛,往往就會導致水體發臭。一旦發現魚受傷創口比較大,及時治療,防止發炎。對於已經發炎的魚,要一面進行消炎治療,同時勤換水以減輕腥臭味;對於嚴重發炎的魚,最好做棄置處理,這樣的魚很影響水質,再怎麼換水還是要快速發臭,若實在無法忍痛捨棄,就撈起來單獨一個魚缸養著。
六:水體溶氧不足
水體的溶氧長期不足,也會導致魚缸發臭。溶氧不足,會導致魚類厭食,食物殘渣增多,魚類的排洩物也特別腥臭,缺氧也會導致水草和好氧細菌死亡。長期缺氧往往是養殖密度過大導致的,這樣的情況不是換水能解決的,徹底解決的辦法是降低養殖密度,或是添置增氧泵
通用的解決辦法:
把魚暫時轉移到其他魚缸,把魚缸騰空,然後把髒魚缸用消毒殺菌劑浸泡清洗一遍,一般用白醋、粗鹽或是消毒酒精、高錳酸鉀溶液、漂白粉、84消毒液等均可,這樣不但能殺菌,也能去味,注意,消毒劑泡洗後一定要用清水充分沖洗掉消毒劑。清洗乾淨後,就把魚缸放在烈日下暴曬幾天。如果沒有消毒劑或是害怕消毒劑洗不乾淨危害魚兒,則在用清水刷洗一遍後,可以用紫外燈照射魚缸進行殺菌,然後再用烈日暴曬幾天。如果遇上陰雨天沒有辦法用烈日暴曬,則可以用電吹風開到最高熱檔,對著魚缸反覆吹一個小時左右,然後靜置幾天。浴缸裡的底沙、景觀石等必須物和飾物也需要消毒去腥。這樣處理後,往往能減少發臭的頻率,就算髮臭也能減輕腥味。
-
3 # 吐泡泡的小飛魚兒
本人養魚十年有餘,也算小有心得。針對本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魚缸的水本身只有很輕微的腥味,如果腥味變大要麼是很久沒換過水了,要麼就是魚兒有病變引起的。解決方法:控食,每天換水五分之一,清洗過濾器材,水溫提高到28度~30度之間,一般一週左右就會好轉。如果魚兒有病變,可考慮在水中適量加水族用鹽(不要如食用鹽),也可用高錳酸鉀給魚兒消毒。不建議用藥治,是藥三分毒。
2.有臭味說明有物質腐爛。如魚兒病變,爛魚鰭,爛腮等。或者平時投食量大,剩餘的魚食腐爛,過濾系統不按時清洗造成的。魚兒有病則換水治病,勤清洗過濾棉,加硝化細菌,平時多次少量換水就沒問題。餵食要多喂少投。
3.平時多觀察。根據魚缸大小及過濾系統效能制定換水週期,儘量不要一次性換全部的水,換二分之一即可,注意控制水溫,最好在溫差2度內。
4.養魚總結:投食多喂少食,過濾每週清洗,換水每週一桶,適量硝化細菌,水溫25~28,多觀察多學習。
-
4 # 小小風哥養魚造景
有的朋友養魚會有疑惑,為什麼人家的魚缸看起來清澈透明,而自家養魚,沒有少下功夫,但魚缸的水為什麼會又腥又臭還黃呢?原因在哪裡呢?個人覺得應該有以下幾點。
1,硝化系統崩潰,過濾器材堵塞。一般在開缸初期硝化系統還沒培養成功,或者長期不清洗濾材的時候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2,使用水草泥或者底沙不當引起。水草泥縫隙中積累了大量的魚便和飼料殘渣,腐爛的水草根。
3,使用的沉木,比如杜鵑根等入缸初期未處理,導致黃水。
4,魚缸飼養密度過大,有死魚死蝦沒有及時清理出缸,水聞起來就是腥臭的。
以上就是魚缸黃水壞水的原因,解決的辦法其實也不復雜,分幾步走就可以了。
1,所謂“養魚先養水”,平時注意困水。有條件的找個大木桶,把水曬兩三天就好。水困好了,養魚會事半功倍,連藥都可以少用。
2,完善過濾系統。平時注意定時清洗魚缸,定時換水,清洗過濾器材的時候用魚缸換的水清洗就可以,但不要和清洗魚缸同時進行。
3,減少飼養密度,每天定時合理的餵食。每次餵食吃不完一定要把飼料撈出來,以免汙染水質。
4,一定要分清主次,到底是養魚為主還是造景為主。養魚和養景在佈置魚缸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我的建議是,主要養魚的話,水草泥杜鵑根這些能簡化就簡化,塑膠水草這些能不用就不用。如果是養金魚的話,最好就裸缸飼養了。造景沒有時間去打理的話,肯定會容易壞水死魚的。
以上就是一些處理魚缸壞水的小竅門,也不是很難的,只要我們平時多注意觀察,多動手就可以避免的。
-
5 # 踏火逍遙說魚
魚缸水又腥又臭有黃水如何解決?
我們在養殖觀賞魚時想要將魚養好,則先要將魚缸中的水養好,要不一切都是白說,所以在養魚時都會想法將魚缸中的水質養好,如果魚缸中的水質不好且又沒有及時處理好的話則很易引起魚不適甚至是死魚都有可能。那麼在養魚時出現你所說的情況,魚缸中的水又腥又臭,水質發黃時如何來解決呢?
對於這你所說的這種情況我們在養魚的過程中也會經常遇到,特別是一些剛學養魚的朋友可能遇到的更多一些,魚缸中的水出現這種情況時則意味著水質已出現了大的問題。就個人經驗來看,魚缸中的水發黃、發臭還帶有重的腥味很可能是水中的氨氮過高引起。
魚缸中的水質出現這種情況,通常都是在平時沒有適時換水或者投餵過量之後,一些吃不完的餌料在水中分解時產生大量有害物質引起,對於這種情況個人建議如下來處理。
情況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可以透過換水將水質慢慢調好,但是現在水質已發臭則除了換水之外,個人建議將過濾也一併清洗掉,清洗的時候主要洗前面的過濾棉,後面的細菌屋之類的則稍用水衝一下就可以,清洗完之後如果家裡有硝化菌之類的益生菌則可以在水中用一些,這樣可以讓裡面的益生菌群快速建立起來。另外看一下魚本身有沒有問題,特別是魚的體表有沒有發紅或充血之類的異常,如果魚出現這種情況則可以將魚撈出來用5%的粗鹽水來浸泡消毒10-15分鐘後再放回去。嚴重的也可以在魚缸中用些殺菌藥物。需要注意的是,水質出現這種異常情況時,我們不論是在清洗過濾還是用藥調水之類的處理,全程都需要停喂,這種情況若再去喂餌料則情況只會更差。不論停喂多少天都要等到水質有好轉之後再開始投餵。
-
6 # 中國觀賞魚
1、魚缸水體出現問題
因為多數腥臭其實和水質有很大關係的,水質變差是形成腥臭的前提條件,但又有很多因素決定著水質的變化,比如魚的排洩物、餵食後吃剩下的殘餌、水生微生物的死亡、以及水草枯枝敗葉等等廢物久置,都容易導致魚缸水體的汙染,腐爛滋生細菌最終導致魚缸發腥發臭。
因此,要定期清理各種殘渣,發現水質變渾了就要及時換水。一些朋友為魚缸配置了過濾,因此認為可以不換水。這種觀點其實是片面的,過濾雖然能比較長維持水質,但過濾系統也可能會功能減弱,或是所安裝的過濾系統本就效能不佳,這種情況下,過濾只是延緩了水體變質的速度,水體最終還是要變質的,所以,即使有過濾,也要定期換水,防止發生水體變差。在處理好這幾方面的問題後,要適當的換水,保持起碼的可視性清潔。
2、魚兒生病或受傷
如果魚兒生病或者受傷了,也會造成水體的變化,產生腥臭的味道。可能有很多的朋友沒有注意,覺著魚受傷了,也沒有什麼病,無所謂,不需處理,其實這真是大錯特錯了。比如魚兒打鬥的傷口,確實沒有疾病等原因,但是如果放任不管,如果水質不好,而傷口會出現感染、化膿,接著就是這些零星的碎肉和濃水汙染水體,繼而出現變質發臭,水體受到影響導致惡化,所以必須及時處理。
生病也是如此,感染疾病後對水體會造成負擔,對於已經發炎的魚,要一面進行消炎治療,同時勤換水以減輕腥臭味。治療這塊可以參考之前釋出的魚病治療百科大全,裡面有各種病症的對應治療方法。
3、水體含氧度發生變化
大夥也知道氧氣是魚類和植物不能缺少的物質,水體溶解氧不足,會導致魚類厭食,食物殘渣增多,魚類的排洩物也特別腥臭,缺氧也會導致水草和好氧細菌死亡。這種缺氧導致的死亡是很可怕的,因為不容易察覺原因,往往事態會擴大化,徹底引發魚缸內所有的危機,這一點要特別的注意。
在保持正常換水的同時,如果發生缺氧,那我們就要從養殖密度這塊來分析了,這樣的情況就不是換水能解決的,徹底解決的辦法是降低養殖密度,或是採用機器增氧,從魚兒健康的角度來說,建議還是從合理養殖密度下手,就跟咱們都喜歡住大別墅一樣,亮堂,舒暢。
此外,長時間陰雨沉悶和悶熱天氣,由於氣壓劇烈變化,水體溶解氧也會出現長期不足,這種情況下,也會導致缺氧性腥臭,這個時候機器增氧就需要重點關注下。
4、繁殖後遺症
春天來了,動物們又到了交配的季節。每次聽到趙忠祥老師的這段動物世界配音,就有一股莫名的躁動。哈哈。大夥也知道金魚每年也總有那麼一兩次愛情期,在愛愛的時候就會排出愛情的結晶,同時有一些會夭折,會產生很多的死卵,死卵不好聽,換個詞,這些失去發育能力的魚卵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腐朽變質,一旦在魚缸裡停留時間過長,就會導致水體發出特別的腥臭味。
所以當魚兒進入繁殖期,建議隔離起來飼養,安排好專門的產房來伺候,待產方後可放回主缸,避免引發不必要的水質汙染。如果在魚缸中發現了產卵現象,要注意及時處理死卵。如果腥臭味過大,要及時換水消毒。
5、駕鶴西去
這種情況肯定是每位魚友都不希望看到的,當我們的愛魚死亡後,其五臟六腑開始糜爛,經過一定的時間後就會腐敗並大量滋生細菌導致魚缸發腥發臭,所以某些方面死魚和死魚卵一樣,而魚的死亡還可能有另外的疾病等原因,必須儘快清理,注意觀察其餘觀賞魚的情況,如果有異常,應及時的處理或換水。
魚體是導致腥臭味最主要的原因,如果魚缸裡的死魚不能既是清理,其五臟六腑糜爛,經過一定的時間就會發出腥臭味。所以某些方面魚兒駕鶴西去和失去發育能力的魚卵一樣,必須儘快清理,注意觀察其餘魚兒的情況,如果有異常,應及時的處理或換水。
對於沒能及時把駕鶴西去的魚兒撈出來導致魚缸腥臭,這種腥臭味很重且頑固,用一般清水和清潔劑都難以徹底洗去,只要條件允許,最好進行一次徹底處理。把魚暫時轉移到其他魚缸或容器,把魚缸騰空,然後把魚缸用消毒殺菌劑浸泡清洗一遍,一般用白醋、食用或是消毒酒精、高錳酸鉀溶液等均可,這樣不但能殺菌,也能去味,注意,消毒劑泡洗後一定要用清水充分沖洗掉消毒劑,或者放在太陽下曬一曬也可以。
6、過濾系統不給力了
過濾系統出現問題也是導致魚缸腥味加重的一個原因,前段時間看到一個魚友朋友分享的自己魚缸水體突然發腥,然後逐一排查了上面幾個因素之後,最後發覺是過濾系統出現了問題,過濾的白棉由於使用時間長,濾材長時間未清洗,上面佈滿了很多雜質和細菌,且過濾棉浸在水中,餵食殘渣或雜質導致了水體二次汙染,最後引起水體發腥發臭。經過處理後水體變得清澈了,腥味減輕了,不像開始的那麼重。所以過濾系統這塊根據每樣濾材的不同使用要求和功效極限必須定時的清洗和更換。
7、南北水體差異問題
最後分享的這點是關於南北水體差異的問題,這個之前看過魚友譁仔提到過這一點。南方魚友魚缸裡散發出的魚腥味,和北方魚友魚缸裡散發出的魚腥味是不同的。那是因為,南方水質和北方水質有一些差別,硫化氫是酸性的,南方的水質偏酸,硫化氫更容易穩定存在;而北方的水質大多偏鹼,咱們經常說的水比較硬,硫化氫不穩定,反而是三甲胺和哌啶更穩定。這塊沒太多深入研究,應該是有一定道理的,關於這個大夥可以在某寶上買一些中和劑或者活性炭也能起到緩解作用,降低魚缸水體的腥味。
-
7 # 大梁仔追劇
養魚先養水,這樣養觀賞魚的前題。一個魚缸其實就是一個小小的生態環境,其中的水,魚,植物,微生物都是其中的一員,平衡好自然能養好魚。
一:需要定期換水,每次只能換1/3。,一次換水多容易造成魚缸中的消化細菌死亡。水不能直接加自來水,需靜置兩三天讓自來水中的碌自然揮發。魚缸中的水需要一套迴圈過慮系統。
二:投食過多也是造成水質變差的一個因素,每投食兩分鐘內能吃完最合適,沒有吃完的建議撈出。
三:魚的密度太高也是造成水質變差的原因。因為密度高產生的魚的糞便就多,魚缸內的消化細菌無法及時分解。
回覆列表
清潔水質有很多方法,但養魚需要的是穩定清潔的水質,所以需要先搞清楚目前飼養品種,飼養密度,使用的過濾系統設定,投餵飼料和使用的非生物材料種類,以及日常維護操作。
逐一排除才能設定出一個穩定清潔的魚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