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兩陣對圓,孫策出馬,謂王朗曰:“吾興仁義之兵,來安浙江,汝何故助賊?”朗罵曰:“汝貪心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並吾界!今日特與嚴氏雪仇!”孫策大怒,正待交戰,太史慈早出。王朗拍馬舞刀,與慈戰不數合,朗將周昕,殺出助戰;孫策陣中黃蓋,飛馬接住周昕交鋒。兩下鼓聲大震,互相鏖戰。 上面是三國演義的文字,我們印象裡的王朗王司徒是個徹頭徹尾的文官,他哪裡來的膽量單挑太史慈?
17
回覆列表
  • 1 # 林屋公子

    先上結論:這是毛宗崗點評本《三國演義》的私貨,王朗是文官不錯,但是給予他膽量的,應該歸結於毛宗崗父子一方面想讓情節更生動、另一方面又沒有處理好人物前後形象,就算不說是敗筆,至少今天能雷到大家,不能說是神來之筆吧。

    其實單從毛評本《三國演義》來看,這兩個王朗都不像是一個人。王朗第一次出場拍馬舞刀和太史慈對戰,在嚴白虎戰敗后王朗就帶領部下“逃奔海隅”了;第二次出場就是曹魏司徒了。兩個形象一文一武、一吳一魏,確實不像是同一個人。

    不過我們經過與正史《三國志》的核對,這兩個王朗還真就是一個人,曹魏的王朗確實出任過會稽太守,並且兩次被孫策擊敗。在嘉靖壬午本《三國演義》中,提到了王朗帶兵救援嚴白虎,但是對過程描述得比較簡單,根本沒有寫王朗單挑太史慈。王朗的會稽太守,還是符合他的文官形象的。

    到毛宗崗點評本《三國演義》,才添加了這麼一大段。所以說,這段其實是毛宗崗對羅貫中《三國演義》的改寫,既然是改寫他人的,可能就會顧此失彼。在這個地方毛氏父子明顯就沒處理好王朗的前後形象關係,所以才會給今天留下一段這麼有喜感的情節。

    需要說明的是,“武鄉侯罵死王朗”倒確實是羅貫中《三國演義》的情節,但這段戲劇性的描寫可謂是神來之筆了。一方面,他突出了孔明的忠貞、口才和不屈不撓,把諸葛亮的形象塑造得更加高大上;另一方面,也是毛宗崗指出的,“人但知討賊者當誅其首,而不知討賊者當先誅其從”,王朗也是曹家篡位的從犯,不該罵嗎?該!

    羅貫中和毛宗崗這兩處改寫,對我們今天寫同人作品也有啟示,否則就鬧毛氏父子這樣的笑話了,這鍋,羅貫中不背。

  • 2 # 不正經的大俠

    讀者讀三國演義的時候把一些事情給搞混淆了。在文官與武將方面漢朝真的是一個為數不多的特例,這點估計很多人都不清楚。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吧?叫做,國恆以弱亡,唯漢朝獨以強亡,在那個時候,文官能從身後掏出一把刀砍人,武將也能在馬背上吟詩。

    所以如果當你穿越了,你看到諸葛亮從身後摸出一把長刀舞得眼花繚亂或者張飛寫得一首優美字型,你也別覺得意外,漢朝就是這麼強,所以我們稱漢人。

    這裡不得不說一些遊戲,把諸葛亮武力搞那麼低,真是夠黑的,哈哈哈!

  • 3 # 開元通寳

    漢末是個亂世,誰還沒兩把刷子?在演義裡張飛就是個殺豬賣肉的出身,可那些職業軍官有幾個是他的對手?書中也說了,陳應鮑隆就是獵戶出身,至於那些綠林草寇出身的多了去了,都沒參加過正統的軍事訓練。所以王朗雖然是文官,但練兩下也可以。三國志系列遊戲裡很多武將的武力設定還不如司馬懿。

  • 4 # 白璧青錢

    不是隻有《三國演義》裡才有王朗打仗的版本,歷史中,王朗也打過仗,實在是一把刷子都沒有,很快就投降了孫策。

    在王朗的履歷中,王朗曾經做過會稽太守,這在當時,也是一個小有實力的地方郡守,可惜碰上了江東小霸王孫策,孫策在取得吳郡之後,自然覬覦會稽郡,發兵攻打。

    王朗雖然打仗不是高手,但那也得打,都被欺負到家了,棄城而逃,實在不是名士風格。

    王朗先是發兵抵擋,沒想到孫策聲東擊西,攻佔會稽,此刻就不是顧及名士風度的時刻了,王朗撒丫子就跑。

    沒想到孫策的追兵更快,大將賀齊率軍直接追擊到東冶,王朗被逼無奈,打也打不過,跑也跑不了,自殺又沒有勇氣,也沒這個必要,只好投降。

    不過打仗雖然不行,但是人家有好名聲。

    雖然人是投降了,但王朗卻不肯依附孫策,即使張昭來勸降,也不同意,名士有名士的打算,在他心裡,孫策還是成不了事,也不是正統,好在孫策不是鬧心成怒的主,得不到王朗,得了虞翻,孫策也是很開心,對王朗還是很禮遇的。

    王朗打仗不行,但是名氣還是早就混出來的,有幾把刷子,曹丞相知道了,自然不會放過招攬才的機會,還怕便宜了他孫策呢,以朝廷名義徵召王朗入朝。

    孫策也就是在這一年對於漢廷開始進貢,對於漢廷,還是很尊重的,王朗既然不肯依附,孫策也不強留。

    因為戰亂,道路不痛,王朗從曲阿出發,輾轉數年,才到許都,看到這個,還是被嚇一跳,從現在的徐州丹陽到河南許昌,走了幾年,王朗真有耐心和毅力。

    到了許都後,王朗先被任命為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後來就一路高升,直到做到曹魏三公。

  • 5 # 潯陽鹹魚

    “網路紅人”王朗王司徒在《三國演義》中被塑造成文武雙全之人,更有“拍馬迎戰太史慈”的驚人戰績。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了,這是演義故事虛構的。

    演義中王朗武將故事產生的原因

    在嘉靖壬午本《三國演義》中,王朗還沒有這段“武戲”,到了毛宗崗評本《三國演義》中,才多出來這麼一段“武戲”來,可見始作俑者不是羅貫中,而很可能是毛宗崗。

    筆者在這裡多說一點,演義中虛構王朗為武將,也是有根據的。因為在《三國志·于禁傳》中也提到曹操有位部將名叫王朗。

    及太祖領兗州,(於)禁與其黨俱詣為都伯,屬將軍王朗。

    正是這位王朗將軍向曹操推薦了于禁這個將才。

    大概毛宗崗看到此處記載,又不求甚解,誤以為此王朗就是未來的“王司徒”,所以才編出了“王朗拍馬迎戰太史慈”的演義段子。

    當然,更出名的肯定是在演義中:王司徒與諸葛亮舌戰被氣死的經典橋段。

    歷史上的王朗

    在歷史上,王朗就是以名士的姿態出現,也確實在會稽對抗孫策,然後被打敗投降。他投降後,孫策還對他禮遇有加,引為上賓。

    等到建安年後,曹操在許都還向孫策寫信,點名挖牆腳要王朗來許都“上班”,孫策不得已放王朗回去了。

    王朗是徐州人,楊賜門生,可以說是身上有一大堆的名士光環,陶謙在徐州時,就非常重用王朗,甚至讓他擔任使者去長安朝廷進貢,長安朝廷當時就任命王朗為揚州會稽太守,王朗這才脫離了徐州陶謙,去了會稽。

    也正是如此,王朗避開了曹操二伐徐州的戰爭災難。

    王朗歸曹操後,曹操還曾在一次聚會上跟他開玩笑:“我可不能學你過去在會稽落魄的吃粳米飯啊!”

    太祖請同會,啁朗曰:“不能效君昔在會稽折粳米飯也。”朗仰而嘆曰:“宜適難值!”太祖問:“云何?”朗曰:“如朗昔者,未可折而折;如明公今日,可折而不折也。”

    曹操後來建立魏國,王朗擔任魏郡太守,然後又歷任魏國六卿,直到曹丕稱帝,又登位三公。

    【王朗的遊戲形象】

    從這份履歷看,王朗在曹魏集團中的名士地位崇高,妥妥的就是個文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男友欺騙,被迫賣房賣車,心痛窒息,還能翻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