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網紅熱劇如懿傳激起了人們對乾隆廢后疑雲的無盡想象,乾隆究竟為什麼要廢繼後烏拉那拉氏?坊間傳聞不斷,究竟什麼才是真相?
20
回覆列表
  • 1 # 滿樓書坊

    乾隆三十年(1765年)元宵節剛過,乾隆皇帝又帶著皇太后、皇后等大隊人馬自京城啟鑾,第四次下江南去也。

    當年二月初十,南巡車駕駐蹕江蘇淮安府桃源縣(今泗陽縣)陳家莊行宮。是日,乾隆給皇后烏喇那拉氏過了一個歡快而熱烈的生日。

    據當值史官的記載,皇后千秋節之日,帝后同堂,賞賜有加,“備極歡洽”。但誰也沒有想到的是,乾隆一行人抵達杭州後,南巡闈中卻是風雲突變,一時激起了漫天的波瀾。

    據宮中賞膳底簿的記載,乾隆於當年閨二月十八日在西湖名勝蕉石鳴琴處進早膳時,皇后烏喇那拉氏還受有皇帝賞與的膳品。但次日早膳時,被賞膳品的就只有令貴妃、慶妃和容嬪了。

    令人更為吃驚的是,額駙福隆安隨後接到乾隆的命令,將皇后烏喇那拉氏嚴加看護,先期遣送回京。

    那麼,在閏二月十八日這天,皇后烏喇那拉氏究竟做了什麼,竟惹得乾隆如此震怒並採取了這樣極端的措施?

    據行宮中傳出的訊息說,皇后對乾隆大發脾氣,然後跑到皇太后面前哭訴並要求出家為尼。後者一再勸慰未果,皇后激憤之下,竟將頭上青絲全部剪去。

    乾隆得知後,怒不可遏。因為按滿洲習俗,至親長輩大喪時,男子截辮,女子剪髮,皇后的乖張之舉無疑是最犯忌諱的。

    如此說法還是好的,帝后失和後,外間更有諸多奇談怪論,一時鬧得沸沸揚揚。

    後來的筆記小說家們更是捕風捉影,將其演繹成各種野史流傳,如許指嚴在《南巡秘記》中說,乾隆到江南後四處尋歡作樂,甚至將美妓帶入龍舟陪侍,皇后勸諫未止後反被乾隆打了耳光,烏喇那拉氏一怒之下遂將頭髮全部剪去,以示抗議。

    蔡東藩也在《清史演義》中說,乾隆在秦淮河畫舫間與諸多歌妓美女大喝花酒,一時左擁右抱,好不開心。皇后得知後敢怒不敢言,積忿已久。到杭州後,乾隆仍舊習不改,依舊四處流連,樂不思蜀,皇后在忍無可忍之下,一時衝動,竟做出了剪髮的非常之舉。乾隆回來後十分震怒,隨後即派人將烏喇那拉氏提前送回京城,並將之打入冷宮。

    由於流言傳播甚廣,以致一些嚴肅史學著作也採信傳聞,如印鸞章在《清鑑綱目》記“帝后反目”一事即雲:“三十年閏二月,帝在杭州嘗深夜微服登岸遊,後力諫止,至於泣下。帝謂其病瘋,令先程回京。”

    乾隆與皇后烏喇那拉氏的突然反目,其實也不是全無先兆。據筆者推測,可能有以下三種原因:

    首先,烏喇那拉氏與乾隆的感情不如元后富察氏,其被立為二任皇后很大程度是因為皇太后的要求;

    其次,烏喇那拉氏皇后的性格表面上雖然賦性安和,但其內裡卻隱藏著一股逼人的剛氣,決不是那種逆來順受的懦弱女子;

    其三,根據烏喇那拉氏的年齡推測,其對乾隆的突然冒犯或許與其進入更年期也有一定關係。

    乾隆三十年(1765年)帝后衝突時,烏喇那拉氏四十七歲,正是通常女性進入更年期的時期,而更年期女性據說一向有易怒、暴躁的傾向,這或許也可以作為一種解釋。

    剪髮事件後,乾隆命將烏喇那拉氏歷次受封嫻妃、嫻貴妃、皇貴妃、皇后的冊寶悉數收繳,這也意味著烏喇那拉氏不僅失去了皇后的位號,而且從后妃中被徹底摒棄了。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初,已被打入冷宮、身邊只有兩名宮女的烏喇那拉氏已是奄奄一息,但乾隆仍於七月初八日從圓明園啟鑾前往熱河避暑而去,並無絲毫的側隱之心。

    六天後,烏喇那拉氏於慘淡中告別人世,據說其死前蓬頭垢面,身後極其淒涼。

  • 2 # SanaLi

    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是烏拉那拉氏,在寶親王府時是側福晉,乾隆登基後封嫻妃,在乾隆的第一個皇后富察氏去世後冊封為皇后。烏拉那拉氏是來自名門望族的大家閨秀。

    烏拉那拉氏並不得乾隆的喜歡。據說是太后的支援才當上的皇后。乾隆皇帝是個風流皇帝,遊歷江南期間多是沾花惹草,在待著皇后的情況下,居然去秦淮畫舫上尋歡作樂,這位大家出身的皇后認為皇帝有失體統,與乾隆起了爭執。竟在一氣之下剪了頭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滿族人也是有忌諱的。乾隆皇帝大怒,讓烏拉那拉氏立刻回京。自此徹底失寵。

    烏拉那拉氏雖貴為皇后,擁有權力,卻沒有丈夫的寵愛,也是一個可憐人。烏拉那拉氏與皇帝雖是夫妻,但是乾隆畢竟是皇帝,是不能直接與乾隆直接起爭執的,應該委婉的諫言皇帝,避免觸怒龍顏,更不應該剪髮。古代的女子,嫁人前以父為天,嫁人後以夫為天,沒有自己的生活。

  • 3 # 歷史小埋

    其實乾隆帝並不喜歡那拉皇后,登基冊封時,乾隆帝的兩位側福晉,一位是那拉氏,只被封為了嫻妃,而另一位出身比那拉氏低很多的,由使女做起,做到側福晉的高氏卻被封為了慧貴妃。而且那拉氏之所以在孝賢皇后去世後被欽定為皇后,一方面是因為皇太后的喜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原府邸嫡福晉孝賢皇后,側福晉慧賢皇貴妃都已逝世,那拉氏是唯一的王府舊人側室福晉,所以冊立為皇后。而且那拉氏在當皇后之前一無所出。成為皇后以後。因為皇帝初一十五必須由皇后侍寢,才因此生了孩子。

  • 4 # 鄧海春

    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是烏拉納喇氏。烏拉納喇氏是雍正朝被弘曆納為側福晉的。烏拉納喇氏屬於那種表面沉靜,內心世界感情豐富的人。因此,她給人的感覺是:沉穩、賢惠,言語不多。弘曆性格豪爽,卻喜歡沉穩的女子。乾隆二年(1737 ),也就是弘曆剛剛繼位不久,烏拉納喇氏被冊為嫻妃。此後在宮中的地位不斷上升。乾隆十年(1745),她被晉立為嫻貴妃。

    乾隆十三年(1748),弘曆所寵愛的皇后富察氏在遊幸山東時,感受了風寒,不幸病逝於德州。皇后富察氏死後,弘曆晉立烏拉納喇氏為皇貴妃,攝六宮事。當時,宮中具有妃、嬪、貴人,各種名號的妃妾不下40人。在這些人中,為什麼偏偏看中了資歷不算最老的烏拉納喇氏?很明顯,烏拉納喇氏是很受弘曆寵愛的,烏拉納喇氏統攝了六宮以後,恩威並用,把一向問題很多的宮內治理得井然有序,顯示出了一定的管理才能。因此,她在參與管理宮內事務兩年後,即乾隆十五年(1750)就被冊立為皇后。有記載表明,這個時期弘曆是寵愛烏拉納喇氏的,因為弘曆的歷次巡幸,她都跟隨。

    烏拉納喇氏又是個很有主見、很倔強的人。她平常雖言語不多,但對時局、對弘曆所擬定的各項政策、對宮內一些問題都有自已的看法。

    乾隆二十年(1755)至乾隆三十年(1765),這一時期,社會發展正呈上升趨勢,可謂是生產發展,國力強盛。但是有盛就有衰,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居安應當思危,如果不考慮未來,任意揮霍,衰勢一旦出現就無可挽回了。這就是烏拉納喇氏對當時形勢的看法。她認為弘曆還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弘曆的四處遊玩,搞排場就是一種嚴重的揮霍。的確,自弘曆即位至乾隆三十年止,弘曆已經東巡三次、西巡三次、南巡三次、北巡一次。

    從乾隆十六年(1751)開始,幾乎一年一次“秋獮木蘭”。弘曆每次遊幸都要帶上后妃、王公大臣、章京侍衛官員等千餘人,最多一次達2500人。每次出巡的前一年就派官員勘察道路,修橋鋪路,修葺行宮。沒有行宮的地方,要搭設黃布城和蒙古包帳房。弘曆一行要經過的道路,都要灑水清塵,所經石橋、石道,要用黃土鋪墊;水路碼頭,還要統統鋪上棕毯。30裡以外,就要派人跪迎,還要有戲班子侍候……弘曆每到一地,還要對嬪妃、臣僚賜宴、行賞。所以每次巡幸,耗銀都相當巨大。

    正因為皇后烏拉納喇氏對巡遊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在弘曆每次出遊時,烏拉納喇氏都給予委婉的勸阻。乾隆三十年(1765 ),當烏拉納喇氏得知弘曆要四巡江南時,便又向弘曆進行了勸阻。弘曆一向反對女人干政,但由於寵愛烏拉納喇氏,而且其又是統攝六宮的皇后,不便駁斥。所以,對皇后的話只當作沒聽見,依舊我行我素。

    弘曆一行乘船沿運河南下。3600名拉縴河兵,分作六班,輪流拉縴。御舟安福艫、翔鳳艇之前有御前大臣等官員及御馬的乘船開道,後有軍機處等官員及鑾儀衛等的船隻隨行,岸上還有騎馬的官兵沿河行走以備隨時差遣。所經30裡以內,地方官員一律朝服接駕,耆民老婦、紳衿生監排列跪伏,80歲以上的老翁、老婦穿黃布或黃絹外褂,手執高香跪候。揚州、蘇州、杭州等城市,更用綵綢、彩布搭建綵棚、點景,設立香案,河道設龍舟燈舫,造成“巷舞衢歌”的喜慶氣氛。

    看到如此鋪張排場,皇后烏拉納喇氏又禁不住對弘曆勸道: “這樣太浪費了,是可以不搞這些排場的。”弘曆對皇后多次勸阻巡幸,本來就不高興,現在正玩得很有興趣的時候又聽到這類話,頓時臉色就變了,他大聲嚷道:“天下者,朕的天下,臣民者,朕的臣民。朕想怎樣,那是朕的事,婦道人家以後休要多嘴!”弘曆以前很少這樣訓斥過皇后,現在,弘曆當著眾人的面這麼搶白她,使皇后感到無地自容。事後,皇后越想越委屈。她覺得,她的進言完全是為了大清江山,絲毫也沒有她個人的私心雜念,弘曆不該這樣對待她。一氣之下,她竟想出了一個剪髮出家,以威脅弘曆的怪念頭。皇后烏拉納喇氏的私自剪髮惹得弘曆大怒,因為清朝的國俗是不能任意剪髮的,弘曆一怒之下,派人將“悍然不顧”國俗的烏拉納喇氏先送回了京城。

    烏拉納喇氏與弘曆的這次衝突,給烏拉納喇氏的精神造成了很大壓力。從此,烏拉納喇氏便終日鬱鬱寡歡。後來鬱悶出了疾病。一年之後,便病逝了。烏拉納喇氏病逝的時候,弘曆正在木蘭秋獮。聽了皇后的死訊,弘曆下令“所有喪儀止可照皇貴妃例行”,這就是說,烏拉納喇氏的位號已經被廢黜,已不能再享受皇后的禮遇了。按著弘曆的諭旨,烏拉納喇氏被安葬在裕妃園寢,而不是像孝賢皇后那樣被葬入勝水峪地宮。

  • 5 # 順德貝勒府

    在乾隆眾多的後宮嬪妃中,或許沒有哪一個女人,如同烏拉那拉氏那般悲情,年少時嫁給乾隆,卻始終不得寵,一起在王府侍奉過的妃子們都有了兒女,自己卻始終無子,好不容易孝賢皇后去世,靠著太后的喜愛,坐上了皇后之位,得到了乾隆幾年的憐愛,生下了二子一女,卻死了兩個,只剩下十二阿哥永基;隨著年紀日漸增大,乾隆對她有的一點憐愛也漸漸化為烏有,自己更是在乾隆三十年惹惱乾隆以後,過著形同廢后的生活,死了之後,空有皇后之名,卻被按貴妃之禮下葬,甚至沒有自己單獨的墓地,要和純惠皇貴妃共居一墓。

    乾隆和皇后

    烏拉那拉氏,是雍正賜給弘曆的側福晉,在弘曆登基後,被封為嫻妃,可惜由於性格太過剛正,很不得乾隆喜愛,當同期侍奉的妃子們都有了孩子,她卻還是空有嫻妃之名,不過,她的這份剛正,不得乾隆喜愛,卻很得太后喜愛。當乾隆十三年,富察氏去世後,太后力主嫻妃為皇后。乾隆為人孝順,雖然不是很喜歡嫻妃,但是礙於太后的面子,且自己也沒有其他合適的人選,於是答應先立她為皇貴妃,攝六宮事,等到富察氏去世三週年後,才立烏拉那拉氏為後。

    但是,在烏拉那拉氏在當上皇后的一年多時間裡,乾隆對她依舊相當冷漠。直到乾隆十六年,孝賢皇后三週年忌日那一天,乾隆在悼亡的同時,竟然對長期被冷落的第二位皇后流露出些許歉意,對她有了一段時間的寵愛,烏拉那拉氏接連生下三個孩子,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二子,乾隆十八年生皇五女,乾隆二十年生皇十三子,不過後來,皇五女和皇十三子都早夭,只剩下十二阿哥。

    十二阿哥

    表面看來,帝后關係似乎在逐漸好轉,其實,乾隆的長期疏遠,已經傷透了皇后的心,而乾隆也並不是真的喜歡她,只是出於憐憫,當過了幾年後,憐憫之心變淡,皇后又逐漸年老色衰,感情更深日漸變淡。

    到乾隆三十年,二人之間的矛盾,徹底爆發。

    乾隆三十年的南巡,本來帶上一行人隨性其中,皇后也在。然而沒有多久,就發生了皇后截髮事件,乾隆震怒,派福康安將皇后送回京師,後來回京後收回皇后手中四份冊寶:皇后一份,皇貴妃一份,嫻貴妃一份,嫻妃一份,還裁剪了她的傭人,最後只剩下兩個,而這是常在的待遇。烏拉那拉氏,已經形同廢后。

    皇后

    這以後,帝后之間視若仇人,乾隆便不再上坤寧宮來。皇后積鬱成疾,拖了大半年,到乾隆三十一年七月病死。病危時,乾隆帝竟無情地離開皇后,去木蘭遊玩,連最後一面都不見,只派了她的兒子永璂回去。乾隆帝回來後,又下詔旨說,皇后南巡失德,沒有廢后已經是恩待,喪儀按照貴妃之禮下葬她,即使是皇貴妃之禮,也是打折的,甚至連自己的墓地都沒有,被埋在裕陵妃園寢純惠皇貴妃地宮的東側,也沒有神牌,沒有祭享。

  • 6 # 楚邾

    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烏喇那拉氏(亦有輝發那拉氏之說)於乾隆十五年(1750)被冊封為皇后。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隨乾隆第四次南巡,二月初十,乾隆與皇后一起度過皇后的第47歲生日,閏二月十八日到達杭州,早膳還有皇后的名字,但到晚膳時,已沒有皇后的名字,並在隨後被遣送會京。

    從當天早膳至晚膳之間,到底發生何事不得而知,據《錄副奏摺》,說皇后在皇太后之前不能恪守孝道,剪髮而至忤逆乾隆。由此,就引發了很多想象,野史中多記載乾隆留戀煙花之地,皇后勸阻不得,而至嫌棄。

    乾隆三十年五月,烏喇那拉氏一生的榮譽——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四份冊寶被收回銷燬;乾隆三十一年去世之後,所有喪儀僅照皇貴妃例行,但實際上還不如皇貴妃,比如,由國葬改為家葬,即由禮部操辦改為內務府承辦;沒有諡號;不設神牌、不享祭祀等等。這些不公正的待遇也引起了一些大臣的非議,但無一例外都遭到乾隆的嚴厲斥責,甚至斬決棄市。

    《延禧攻略》中繼後

    烏喇那拉氏不廢而廢,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皇位繼承的問題,這應該是烏喇那拉氏最渴望的一件事。截至乾隆三十年,尚在的皇子有七位,分別為皇四子永城、皇五子永琪、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其中皇四子永城和皇六子永瑢已經在此之前出繼,在其餘五位皇子中,皇五子永琪在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親王,不久即病逝,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生母為淑嘉皇貴妃,已經去世,所以最具競爭力的當屬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生母分別為皇后烏喇那拉氏和令貴妃。而孝賢皇后所生皇二子永璉和皇七子永琮均在出生不久即被立為皇儲,但此後乾隆一直未再立儲,即使皇后所生嫡子皇十二子永璂已經14歲了,但乾隆遲遲未定,所以這給烏喇那拉氏很大壓力。

    再者,就是令貴妃地位的威脅。令貴妃比乾隆小十六歲,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晉封為貴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生皇十五子永琰,乾隆三十年南巡,令貴妃也隨行。是年,乾隆有意晉封更年輕的令貴妃為皇貴妃。但清朝後宮制皇后1人,位下有皇貴妃1人、貴妃2人、妃4人、嬪6人,分居東西六宮,但事實上,作為僅次於皇后的皇貴妃在清代乾隆以前幾乎不與皇后同時存在(順治朝有),且雖然康、雍、乾三朝皇貴妃的數量都不止1人,但大多是在貴妃將逝時冊封,也即常說的沖喜。而在皇后尚在、貴妃健康時晉貴妃位皇貴妃,難免皇后會焦慮。或許正是在潤二月十八日這一天,因為商量令貴妃晉封之事,使皇后失去分寸,出現過激行為。這種想法不無道理,因為在乾隆三十年五月初九令妃晉封為皇貴妃,次日即五月初十,就收回皇后一切冊命。

    兒子成為皇儲遲遲沒有希望,自己的地位又遭到來自外力的威脅,再加上正處於更年期,所以,最終做出過激的行為,由此惹怒乾隆。

  • 7 # 張明揚不說話

    嚴格說來,乾隆並沒有正式廢掉輝發那拉氏。輝發那拉氏是乾隆在富察皇后去世(乾隆十三年)之後,於乾隆十五年立的第二個皇后。乾隆三十年南巡時,突然爆發了帝后衝突,隨即被遣送回宮。此後,輝發那拉氏雖然在宮中喪失了一切權力和尊榮,被乾隆視為空氣,形同打入冷宮,但乾隆並未正式下詔廢掉她。不過當輝發那拉氏於乾隆三十一年去世時,卻並未以皇后的規制來舉行葬禮,僅僅以一個嬪的規制來安葬,葬在了妃園寢內,日後也並未和乾隆合葬,按照流行的說法是,“不廢而廢”。

    乾隆為何要“廢掉”繼後輝發那拉氏?對此,官修史書上語焉不詳,並未有明確的說法。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乾隆此後對輝發那拉氏極其痛恨,完全看不出還留有什麼夫妻之情,輝發那拉氏去世後,乾隆的說法是“皇后性忽改常,於皇太后前不能恪盡孝道”;“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迷”。在乾隆口中,皇后是活脫脫的一副女瘋子的形象。

    另外一個有多處信源的說法是,或許還可以印證“跡類瘋迷”一說的是,帝后失和時,皇后一怒之下還剪掉了頭髮,而這才滿族民俗中是大逆不道的,只有家中老人去世時才能斷髮。

    但按照一些野史的說法是,在南巡途中,乾隆臨幸了多位江南美女,還試圖將其中的一位帶回宮中給個位分。輝發那拉氏皇后聽說後,或許是妒火中燒,又或許是“出於公心”的想勸阻乾隆做出有違漢女不入宮祖制的事情,總之是和乾隆就這個江南美女起了嚴重的衝突,最終引發了乾隆的滔天怒火。

    如果這是真的,同樣可以進一步揣測的是,乾隆和繼後的衝突看似事發突然,但兩人之間的矛盾多半是由來已久,此事只不過是總爆發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爐石傳說有哪些牌適合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