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中端機例如驍龍636處理器的紅米,高階機例如驍龍845處理器的小米7。
3
回覆列表
  • 1 # 三易生活

    提起Tech Centurion,可能有些朋友還不是太瞭解,因為這是一家成立於2017年,至今都非常年輕的海外數碼評測網站。不過對於有錢又有閒的老外來說,網站年輕似乎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技術沉澱,或者說對發燒級內容的追求。這不,“年紀輕輕”的Tech Centurion就在近日公佈了經過他們測試及統計,包括PC CPU、PC顯示卡、手機SoC、移動GPU在內的多項效能榜單,而在這其中,尤其以手機SoC效能榜單的資訊量最大。

    此次Tech Centurion公佈的手機效能榜單都說了些什麼?簡單來說,就是他們研發了一套測試標準,既需要參考手機主控的理論效能水平,也考量它們在實際使用中體現出的流暢度。而根據這套獨立的測試標準,所總結出的主流手機SoC效能排名,就成為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個樣子。

    可能有的朋友第一次看到這個榜單會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啊,不就是一貫的新旗艦高高在上,中端和老旗艦交錯排布嘛”。的確如此,但Tech Centurion這份資料與我們平時常見的“效能榜”還是有兩點很大的不同。一是因為這家網站還很新,就意味著榜單上不同晶片的評分時間上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不像有些時間很長的網站,老機型的分數可能是多年間前測試的結果,而新機型則是用新的測試軟體測得),所以相對來說更有對比意義。二就是它並非是細緻到具體品牌和機型的榜單,因此在商業層面上的意味沒有那麼弄,同時也得以容納更多、年代跨度更大的晶片型號“上榜”。

    也正因為如此,Tech Centurion的這份榜單除了告知我們不同SoC的相對效能等級之外,還起到了一個意外的作用,那就是展示了當前流行的數款中端晶片與那些前代,甚至前前代的旗艦產品之間的效能差距。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回答了一個可能很多朋友都會感興趣,“我的中端手機,到底相當於幾年前老旗艦的水平?”

    從Tech Centurion的這份榜單上來看,當前中端晶片裡效能最為突出的,是聯發科的天璣1000L,其綜合體驗效能雖然還是落後驍龍855不少,但已經追平了一代前的三星Exynos 9820、甚至超越了麒麟980。而對於其他的中端手機晶片來說,大體上與旗艦的差距都在兩年以內。比如2020年的主流型號驍龍765G,就可以勝過2018年的旗艦驍龍845、2019年的麒麟810則超過了2017年的麒麟970,而2019年初的驍龍712也與2017年主流的旗艦驍龍835相差無幾。

    但是請注意,Tech Centurion宣稱自己測試的是“原始效能與使用者實際感受的綜合資料”。由於並沒有說明其中各部分成績的比例,也沒有告知大家這個“實際感受”具體指的是哪些軟體以及是怎樣的應用場景。

    而與遊戲效能上極大的差距相反,在只涉及到純CPU計算的應用場景中,中端主控卻又往往能夠“創造奇蹟”。比如說前面講到遊戲效能僅相當於驍龍821的驍龍730G,在Geekbench 5的單核效能榜單中的表現,就遠超驍龍845,甚至直追驍龍855而去。而另一個例子就是Exynos 9611,在3DMark裡與老旗艦有著近五年的效能差距,可到了Geekbench的純CPU測試中,卻能夠力壓驍龍820和Exynos 8890,相當於直接提升了一個身位,僅和老旗艦相差三年了。

    S20 Ultra這樣的頂級旗艦當然是最完美的,但很多時候錯的不是手機廠商,是我們自己的錢包

    當然,我們也不是說,推薦所有人都去買老款機型。畢竟一方面來說,缺乏保修肯定是個大問題;另一方面,兩三年前的老旗艦也意味著這些機型將很可能無法得到以後進一步的系統更新,在系統相容性和安全性上相比新出的、還能至少享受18個月系統更新服務的新中端甚至是入門級手機來說,都會有著一定的劣勢,更何況對於一款手機來說,主控效能其實也僅僅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而已。

  • 2 # 筆筒科技

    中端機跟旗艦機的差距是多方面的,接下我從多個角度來分析一下中端手機跟旗艦機有那些方面的差距。1.外觀設計和工藝水平。中端機和旗艦機在外觀設計和工藝水平上有很大的差距,中端機例如小米一般使用公模,而高階機都會有自己的模具,這就是為什麼小米的中低端手機一般都是三段式設計,而旗艦機的外觀設計比較新穎漂亮的原因。

    2.處理器效能。如你上面所說,中端機一般為了控制成本,在處理器效能上和旗艦機差別很遠,以小米為例,高通驍龍636和驍龍845根本不是一個層面級別的,無論是製程,效能,GPU,還是耗電程度,高階處理器各方面完勝低端處理器。

    3.螢幕素質。旗艦手機一般都會選用比較好的螢幕材質,比如super AMOLED螢幕、JDI、LG等大廠生產的螢幕,螢幕解析度高,色彩豔麗,技術先進,而中低端機型一般會採用天馬、京東方等中國產螢幕,整體效果跟一線大廠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4.拍照差距。在拍照上旗艦機和中低端機型的差距也非常大,旗艦機一般都會採用頂級攝像頭,拍照演算法最佳化的也非常好。而中低端機型採用的都是一些比較便宜的攝像頭元器件,雖然個別機型支援雙攝,但是畫素引數和拍照效果上遠不如旗艦手機。

    5.後期使用時長。旗艦機的使用年限一般都會高過中低端機型,廠家對旗艦機系統的維護更新時長也會大於中低端機型,同樣的購買時間,旗艦機能撐的時間更長。

    6.其他。在一些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也會存在差距,比如一些元器件的選用,記憶體規格,都會比中端機型的要好。一些新技術的應用也會在旗艦機上,比如無線充電,機身防水等功能,現在還沒下放到中低端機身上。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中端機和旗艦機之間的區別,希望以上回答能夠幫到你。

  • 3 # 小魚手機

    謝謝邀請,如果不玩遊戲,中端手機和旗艦手機的區別其實不是很大,中端手機價格2000左右,高階的算3000以上,他們各種品牌的手機配置不一樣,有的中端手機的配置是高通835,有的是高通660。高階手機一般都是用高通835處理器,在不玩遊戲的情況下,他們的速度差別不是太大,開啟小型app等應用時差不了多少的,個人認為,不玩遊戲,只是日常使用的話,購買中端手機就可以了

  • 4 # 心向爾

    差距還是不小的。

    首先,就處理器來講,旗艦處理器在製程、效能以及支援的頻寬和網路等方面都是同時代所有技術最先進的,所以不光是遊戲處理效能方面的強大。

    其次,在記憶體和儲存方面,旗艦手機的頻寬大,資料處理傳輸快,所以辦公方面也比較強大。

    另外,旗艦手機的工藝製造,內部格局佈置,快充技術以及拍照等方面都是中端手機所不能比擬的。

    所以個人認為,中端和旗艦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 5 # 科技先鋒派

    對於一款手機來說,最重要的配置無外乎是最核心的SOC處理方案,其中CPU晶片更是重中之重。可以說,一顆好的晶片對手機效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目前手機處理器廠商活躍的品牌主要分為高通、華為、蘋果、聯發科、三星、小米六家,其中高通是全球最大的手機CPU廠商,擁有非常豐富的產品型號,覆蓋了從入門到高階各型號的產品,是安卓手機中的No.1。

    所以,我們在購買手機時候,先確定該手機搭載的晶片所屬的系列。而不是被賣家宣傳的“真八核”所哄騙(要知道在驍龍835出世之前,驍龍820821可都是4核),作為一個購買者,我們首先需要了解手機CPU所屬的系列,可簡單的分辨手機效能以及我之前說過的價格區間,然後做到心中有數。

    舉個例子:賣情懷的諾基亞6一個1500+價位的手機竟然用驍龍430處理器,這是一顆釋出於2015年9月份的處理器,定位是入門,與617同時推出效能甚至不如615,定價卻高達1699。這就非常不值得。

    總結:高通驍龍處理器入門、中端、高階都有其各自特點,品牌穩定效能強悍。不打遊戲其實中高階和旗艦手機區別真的不大。因為主要體現在執行速度,處理檔案上,說實話,那零點幾秒的區別一般都感覺不出來,所以,買一個自己看起啦順眼,看起來順手的的手機最重要。

  • 6 # 數碼塘主

    塘主每日回答數碼領域問題,感興趣的朋友歡迎右上角點一波關注~

    現在的人,越來越離不開手機。除去交流功能,玩遊戲和拍照儼然已經成為手機的主要功能。針對題主的問題,首先要明確中端與旗艦手機如何判別,主要是從硬體和價格兩方面。如果不考慮玩遊戲功能,中端手機依舊與旗艦手機有差距的。就拿比較熟悉的榮耀系列手機(榮耀V10與榮耀暢玩7X)來簡單的講解一下:

    首先是在硬體上,外觀設計、螢幕、處理器、記憶體組合、電池量、攝像頭......很多方面都有差距。比如處理器,榮耀V10搭載的是麒麟970處理器,榮耀暢玩7X是麒麟659處理器,效能不是一個級別。而這一點也是大部分人用來判斷一款手機是中端or旗艦機型的主要的依據。旗艦機在螢幕的材質和解析度上都會更高更好,拍照能力也會更強,這是毫無疑問的。當然,因為說的是區別,除去硬體,還有一點就是系統層面。使用的系統一樣,但是中端手機和旗艦依然是區別對待的。一般來說,旗艦機必然是使用最新的系統版本,而中端機型會稍晚一些使用。就如榮耀V10使用的是EMUI8.0版本,而榮耀暢玩7X後面才會升級到這一版本。其次,就是當使用時間長了之後,廠商對於以往的機型升級維護都是旗艦機優先。榮耀8升級之後才有可能是同一年釋出的榮耀暢玩6X,地位決定先後。最後就是體驗上,旗艦機的配置更高,在流暢度方面還是有較為明顯的優勢。最後就是價格,因為配置上帶來的成本因素,同一家廠商,旗艦手機會比中端手機更高。如果是廠家之間對比,OV就可以排除了,原因大家都懂的。話說回來,中端手機其實也是有比旗艦更好的地方,比如說續航,中端機型的電池量相對更大一點。另外就是能耗,中端手機如果使用效能較為均衡的處理器,其實日常體驗會更加穩定一些。

  • 7 # 2029as

    如果不玩遊戲不趕潮流,我認為買一年前的旗艦機最為划算,不管什麼品牌,一年後正好是新旗艦上市,而此時去年的旗艦正好降到一個比較穩定的價位,以後就算降價但空間就比較小了,還有就是,那怕一年前的旗艦也比許多新機效能好上許多,

  • 8 # 靚彩眼鏡

    用過htcg7當時g7也是一代機皇可以說跟iphone4相匹配,後來用了htcg11..g14. iphone5...魅藍m1魅藍3s..說真的手機還是iPhone牛逼當然價格也是iPhone牛逼。htc旗艦機也不錯,可惜沒落了

  • 9 # 天賜同學

    中端機和旗艦機的區別,小北在這裡總結6點:

    NO.1 ROM的載入速度

    在手機的元件成本中 ROM佔據了較大的部分,目前Android旗艦手機用的是UFS2.0快閃記憶體,而在中端價效比機型上一般用emmc5.0/5.1。這種區別提現在日常使用中表現為:遊戲載入速度、相簿載入速度、app啟動速度

    NO.2 RAM讀寫速度

    例如,聯發科Helio X20處理器、高通驍龍810處理器跑分接近,但810支援LPDDR4,而X20支援LPDDR3,4代較3代在頻率上提升接近2倍,而且工作電壓也較低更加省電

    NO.3 螢幕

    LCD螢幕與LED螢幕的不同我們不做參考,畢竟各有特色。旗艦機與中端機的主要區別在於工藝,大部分中端機採用“GFF全貼合”工藝難度低、良品率高,成本也就更低。而旗艦機一般採用in—cell全貼合技術,螢幕非常纖薄,但成本較高。

    NO.4 機身結構

    金屬機身分為三種,奈米注塑、開窗、三段式,價效比高的中端機通常採用最後的三段式機身設計,手機背部頂端和底部採用塑膠材質,材質上的不同再加上金屬上色,較難導致了兩端,與中間的金屬,無論觀感還是手感上都有較大差異。但是三段式機身的成本較低,工藝難度也較低,良品率高。而旗艦機多采用一體化的機身,在工藝上就有了很大的難度。

    NO.5 影象感測器

    雖然現在甚至百元機都有著1300萬的攝像頭,但是攝像頭畫素高,並不代表成像質量就好,最主要的因素還在於影象感測器的水平。還有就是不少中國產旗艦機都配備了光學防抖。旗艦機的感測器,經常會用索尼定製的cmos,另外旗艦機會支援全畫素雙核對焦,鐳射輔助,暗光對焦,等。也就帶來了旗艦機在拍照體驗上的優勢。

    NO.6 感測器、NFC

    如果對比,低端機型和旗艦機型的感測器,你會發現旗艦機的感測器數量一般要多出一倍以上!NFC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一般在旗艦機上才有配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在日本接地氣的過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