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前端漫談

    1.首先,買房還是要早,不能等,等著房價降,那是等不來的,只會越等越買不起。

    2.其次,不應該為了怕負擔大,選擇三四線城市房,而避讓一二線。雖然房價高、負擔大,但是工作問題、教育資源這些事不能比擬的。

    3.如果首付能力強,還是多付點,這樣貸款稽核、提取公積金等都是可以快、額度大的。提取公積金最大是首付款額度的。

    4.二手房,介於過戶,最好還是滿2年;新房還是現房的好!

  • 2 # 分秒開心啊

    首先就是看房,由於沒有經驗也不知道該買哪,就每天被中介帶著東南西北基本上都看了個遍,生怕錯過什麼優質房源,也是加了很多中介的微信,只要是看到他們朋友圈發的資訊都會問一下,覺得合適在過去看看,就這樣最後把自己給看花眼了,反正是總有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地方

    然後就是首付款,好不容易遇到自己喜歡的房子由於首付款不夠,也是想盡了各種辦法,一方面讓業主便宜,另一方面走高評,最後還是差了點,找了親戚朋友同學都給借了一遍,最後還是差了一點,實在沒辦法就辦理了貸款。總算是把首付款湊夠。

    這也是我買房時候經歷坎坷最深的,不過買了房子住進去以後心裡是真的踏實,瞬間對未來都充滿了希望。哈哈

  • 3 # 我愛潮汕

    第一次去買一手房的時候入職社保不夠年限,被擋在了門外,這時候8000元一平在廣州;

    第二次去買一手房的時候,年限夠了,戶型家人不喜歡,嫌棄不夠大,於是跟銷售小哥說在等後面的第三期三居室大一點,這時候1.1萬一平在廣州;

    第三次去,終於有大戶型128平了,但是單價卻從8000一路漲價到1.7萬,總價到了220萬了,此時三成首付都要66萬了,加上契稅等要70萬,再加上當時廣州是陰陽合同,首付直接到了98萬,已經湊不齊了,我只湊到了81萬,眼看著不買就要錯過廣州這波行情,後面也買不起了!

    想了想,撤回三線老家吧,反正家人一直不滿意廣州的戶型太小和出行不便,也買不了房,總是租房1-2000元一個月還不如月供自己的房子。

    於是我拿著自己的81萬回了老家三線買房,一開始也想買一手,發現老家市區的新房子已經2萬一平,超過了廣州的郊區知識城的價格!

    而且市中心的次新房即使1.3-1.5萬,都還是大戶型為主,要200-300萬,我也吃不下。

    於是,只能往城郊的新房,或者市中心的二手房去選擇。

    城郊的新房東海岸新區,當時也要1.1-1.5萬一平,這還是毛坯房,如果90-120平,還要再砸進去30-40萬的裝修和家電才能入住,週期也至少要兩年。市中心的新房大概也要這個單價和週期。

    當時不想後期供房太辛苦,所以月供不想太高導致降低生活品質,也沒有做商貸,而是純公積金,所以選擇了二手房,低樓層的三樓圓心盤,採光足。

    買這套二手房,其實也充滿了不確定性。本來一手是三成首付,二手是五成左右,但忽略了一點,房子的掛牌價和評估價之間的差距,而致命的是當時錢貸款的時候剛好發了公積金新政,評估價只能貸款六成,就是說100萬的掛牌價,評估價可能只有80-90萬,甚至更低,而貸款額度只能是評估價的六成,也就是48-54萬,所以,二手房的首付去到了六七成首付,月供倒是壓力不大,就是七成首付亞歷山大。

  • 4 # 南洪林

    這個話題很有意義。我分享一下當年第一次買房的經歷和心路歷程,供朋友們參考。

    那是20年前的事了,1999年夏末秋初時節。一天晚飯後,我和家人出來散步,路過一個酒店門口,看到有人在散發售房廣告。專案坐落於亦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境內,每平方米2800元起。

    那年頭社會上正悄然興起一股“住宅郊區化”的理念,報紙上經常宣傳西方國家的居住模式,即五天工作日住在城裡,週末便去郊區度假。也許正是受了這種宣傳的影響,第二天,我和家人從南二環外的家中出發,騎了一個多小時腳踏車,懷揣著售房廣告來到了亦莊。這裡原屬大興區管轄,萬畝良田的“紅星農場”所在地,為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現闢成了國家級開發區。路修好了,筆直、寬闊,兩邊整齊地栽種著梧桐樹,粉紅色的花朵開得正旺,煞是好看。開發區按功能分為兩個區域,東邊是企業區,當時好像已有可口可樂、拜耳製藥、日邦印刷等外資企業入駐。西部是住宅區,各路開發商各顯神通,早已圈好了地盤,所有專案基本都未開工,只有一個別墅區叫“鹿鳴苑”的已經竣工,正在辦理入住手續。目力所及,空曠、荒蕪的田野上還零星點綴著幾間待拆的農舍。

    我們來到售樓處,先是同售樓小夥兒仔細交流,在驗看了開發商資質和“五證”之後,終於在沙盤模型上相中了一套多層公寓的兩居室,一梯兩戶,二樓,100平方米。經過幾個回合的討價還價,終以337000成交。付過3000訂金,一個星期以後辦理貸款手續,又過了一個多星期,貸款申請被銀行駁回,拒不放貸,忘記了是哪條哪款不符合規定。沒辦法,只好托熟人、找關係,苦熬了10來天以後,銀行終於同意放貸。首付107000,借貸230000,期限10年,每月還款2500,差不多是我當時半個月工資。從此以後,我開始過上了節衣縮食的“房奴”生活。所幸的是,隨著工資收入的上漲,幾年之後全部還清了貸款,落了個“無債一身輕”。這套房子自住的時間不長,後來租給了中介租賃公司,直到今天。

    這便是我第一次購房的經歷。總結起來有如下幾點經驗教訓:一是要有發展的眼光,當年我的同事、朋友也到亦莊看過房子,因為各項配套設施不完善都放棄了,如今,亦莊地區已發展成為現代化的城市,北京的衛星城。二是要頭腦清醒,不能只聽開發商和銷售人員忽悠。當年我買的房子是所在區域最貴的,被什麼“高檔涉外小區、香港衛視節目入戶”等宣傳口號矇蔽了,其實根本沒那回事兒。三是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我這次買房經歷算不上特別成功。雖然20年來亦莊房價上漲了十幾倍,但3400元的價格,跟當時北京南三環的房價差不多。今天回頭看,亦莊地處北京五環外,同北京市內相比,房價漲幅不可同日而語也。

  • 5 # 路邊一棵草

    這個問題對於買了房的人,真的是耐人尋味呀,哈哈。

    我第一次買房的時候一無所知,完全就是一個購房小白,對於房產、地段、區位、戶型、置業顧問、銷售手段等等的房產相關知識一竅不通,人家說這樣就這樣,說那樣就那樣,給你吹得天幻亂墜,最後感覺好像真就是這樣子的呀,很容易被忽悠到偏離自己的認知範疇。

    想買房,不知道如何開始第一步,手裡的錢夠不夠買房子,去到買房的地方,要如何交流表達自己的述求,真的是一堆堆的第一次呀,腦殼都有點腫大的感覺,不過回想起來,這些都是自己當時作為一個購房者,一樣不懂的人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和擔心罷了,其實都不是事。

    買了房,好多後續手續都是第一次接觸,接房要注意哪些問題,哪裡需要注意是否掉坑裡,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串串的新手問題呀。

    經歷過這些,以後再置換房子,就能夠得心應手多了,就不會有這麼多白痴問題困擾自己了,哈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健康佔生活幸福的多少,病疫為人生悲劇的幾成,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