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浪小吳
-
2 # 縱馬牧歌
正手粘套好,吃球好,旋轉強,最主要能充分發力,拉了出去球力量大,而且紮實,澀套有些虛彈,力量發到一定程度就加不上去了,球已經彈出去了,所以大部分人尤其專業運動員都選擇粘套,發力一般的可以用澀套彌補力量不足
-
3 # 木石乒弈
我看過很多專業運動員的講解,還有自己的一點體會。一般來講,黏套吃球好,速度慢。澀套出球快,速度快。當然現在也有了半黏半澀套膠。過去,中國運動員因為套路多加上力量不足,喜歡黏套。國外運動員勢大力沉,喜歡直接開幹,喜歡澀套。但現在因為乒乓交流的日益廣泛,國內外運動員沒有明顯的區分了,比如馬龍用過澀套,林高遠也是澀套。外國運動員很多用紅雙喜黏套的。目前,正黏,反澀搭配是主流配置。也有雙黏雙澀的。要看個人喜好,業餘玩球不必太過在意,高興就好。我用的是正黏反澀,因為反手發力便捷快速,澀套很舒服,軟一點也適合防手。正手配一定厚度的黏套拉球轉,適合製造旋轉,便於控制,發力合適的話,威力十足。建議您正黏反澀。謝謝,供參考。
-
4 # 乒乓小剛
粘套和澀套哪各有區別和特點。
1.粘性套膠的特點:小力量和薄摩擦效果好;
2.澀性套膠的特點:發力摩擦出球穩定;
3.粘性套膠適合:快弧打法(近臺快攻);
4.澀性套膠適合:弧快打法(中遠臺相持)。
粘性套膠的優勢:
利用遮擋式小力量發出的球、容易讓對手判斷失誤,發球直接得分或發球搶攻得分;臺內的薄摩擦球也很容易一板過......
2.澀性套膠的優勢:基本以發轉或不轉球為主,接發球儘快轉入相持,靠穩定的相持得分....
簡單的說 在發力很大的情況下 粘性和澀性膠皮在技術上區別不大 ,只是澀性的速度快點 ,但粘性的不一定旋轉更強 ,因為發力很大的弧圈球是靠海綿而不是膠皮拉球一些發力小的動作就比較依賴膠皮效能了;但在小發力的情況下比如發球時的薄摩擦,搓球等小球時粘性套膠明顯比澀套旋轉強,控制好。因為在於小力量時,膠皮和海綿的形變很小,根本起不了使乒乓球陷於其中進行加轉的作用。而粘的表面就能產生大的磨擦,使球非常的轉。而澀性套膠在小力量時就做不到這一點。
中國國家隊的隊員更多強調臺內小球,小球普遍優於國外運動員,搶先上手爭取前三板,所以大多數國手正手會使用粘性表面的套膠。
-
5 # 樵夫103433636
我用澀性的多尼克f1是因為小時練時是正膠,文革時找不到正膠改打中國產粘性反膠。但沒有正膠的速度,後來有進口膠打f1挺順手的就用了。用什麼膠看自己打法,玩旋轉打粘性,玩速度打澀性。
-
6 # 樵夫103433636
我用澀性的多尼克f1是因為小時練時是正膠,文革時找不到正膠改打中國產粘性反膠。但沒有正膠的速度,後來有進口膠打f1挺順手的就用了。用什麼膠看自己打法,玩旋轉打粘性,玩速度打澀性。
-
7 # 荒野獨狼80208821
半粘半澀的最好!既有粘套的臺內小球控制,又有發力後的出球速度。君不見現在以狂飆三為代表的國內粘套越做越不粘,走的正是犧牲一部分粘性增加一部分速度的思路。而本來以澀套為主的國外廠家,則越來越多的開發所謂的“粘性”套膠,例如蝴蝶的d09c,尤拉皇朝zgr,驕猛中國影/光,斯蒂卡dna赤龍,挺拔k2/k3,victas TD……等等,大有井噴之勢。這恰恰說明40+時代,各器材廠家的發展思路已經逐漸趨同,就是速度和旋轉的結合點,統一服務於“上旋球相持”為主要打法的技戰術……
回覆列表
首先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兩種膠。(僅代表個人的體會和感受,不正確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第一,這兩種膠皮的區別還是很大的,主要差別是近臺下旋球,澀膠很難把球掛起來。需要有一定撞擊才能將球拉起。而澀性膠最大好處是出球更快。搓球易冒高。
第二,具體我們分析下優缺點
澀套:
澀套的優點:便於主動發力,透過力量打透膠皮海綿當中以後,能夠很好的體會到裹住球發力的感覺。
澀套缺點:難以製作摩擦,對一些近臺小球、臺內球的控制要差一些,因為現在很多臺內球都要靠極小動作來進行處理,相應的澀套對於手腕的爆發力的要求就非常高。澀套則對力量和速度的要求更高,如果沒有很好的瞬間爆發力,就很難將球打透到海綿當中。
粘套:
粘套的優點:是容易製造摩擦,用很小的力量就能對球製造出一定的旋轉,特別是處理臺內小球的時候,更加容易透過手腕發力摩擦。
粘套的缺點:由於粘套容易製造摩擦,那麼對於旋轉和力量的控制要求就更高。摩擦薄了、摩擦厚了都容易造成球的失誤。
對於選用哪一種還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也可以找一些專業人士給指導指導。
願我們不亂選用哪一種,都要付出努力,奮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