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功夫與乒乓
-
2 # surait
業餘的有底子受過正規訓練的可以駕馭得了39度的套膠,業餘百分之九十以上正手動作都是不對的,都是在用大臂打球,一般選個37,38打正手就不錯了,不走球就說明發力結構不對,所以會追求硬的套膠和底板來提高球速,掄胳膊時間長了會成網球肘,套膠度數和厚度都是建立在正確的動作之上的,別太糾結這些
-
3 # 楚澤平
首先,題目中的厚度值描述有誤。下面談一下套膠的度數和海綿的厚度選擇問題。
一,關於套膠的度數。39,40,41度,是套膠的度數值,代表了海綿的軟硬程度,在其他條件相同的前提下,軟海綿更適合製造旋轉,硬海綿更能突出速度。
度數低,吃球和製造旋轉的能力就好,但是力量和速度稍差。比較適用於初學和水平一般的球友。
度數高,代表海綿稍硬,力量,速度較快,適用於有一定水平的球友,可以用硬海綿打出很好的進攻套路。
二,關於海綿的厚度。不同型別的膠皮海綿厚度也有所不同。反膠的海綿厚度一般在1.8mm—2.3mm之間,正膠,生膠一般在1.5mm—2.2mm之間。長膠的海綿較薄,大概在0.4mm—1.0mm之間。
同一款套膠,海綿的厚度對拉球的旋轉和質量具有明顯影響,在規則允許的條件下,海綿越厚,彈力越大,拉球旋轉越強;海綿越薄,拉球旋轉越弱。
個人認為,在選購套膠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打法來選擇海綿的厚度,以橫拍兩面弧圈為例,反手一般使用2.0mm的套膠,正手使用2.2mm的套膠。但是對於業餘選手來講,由於自己的力量,手感和打法都沒有定型,所以不建議用厚度太大的海綿,否則不容易打透,以1.8—2.0mm左右最好。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4 # 乒乓社交開球網
業餘愛好者一般可以使用 39度~40度 + 2.2mm (題目有問題,怎麼可能22慢慢的厚度呢?吃蛋糕呢?) 先說為什麼選擇2.2這個較厚的,理由很簡單,較厚的容易控制球。而之所以有2.15mm的厚度,主要是為了那些專業選手參加專業賽事來設定的,目的是留出一點膠水的厚度,以便於透過專業賽事中的器材檢測。
再說硬度,39 40 較軟一點,容易控制。 41度以業餘選手的力量一般是打不透的,用不著。馬龍自己用的是41.5度,你想想吧,這基本就是專業頂級了。
-
5 # 體育生活不分離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指出,題目有很大的錯誤,海綿厚度是2.15MM,2.2MM,不是21.5-22MM,22MM是2釐米2毫米了,這個是不可能的。
乒乓球海綿加膠皮,規定是不可以超過4MM。
39,40,41是紅雙喜海綿硬度,普通的海綿硬度是35-50度,是兩種硬度標準,硬度可以互相換算。
紅雙喜39度相當於普通的45-46度左右,40度相當於47-48度左右,41度相當於49-50度左右。
海綿硬度越高,出球越快,有速度,但是控制上較差,缺少吃球感。
追求速度的,可以使用硬度較高的,追求旋轉,尤其是拉弧圈球的,可以硬度小一些。
另外,球板與海綿搭配是很重要的。
5層純木板,為了彌補出球速度,可以使用硬度較高的海綿,像以往國乒大多數人使用的都是5層純木,硬海綿有速度,軟板有持球感。
7層純木以及碳素球板,板本身較剛,較硬,如果海綿硬度太高,不利於控制,硬度略低,39度足夠適合大部分業餘愛好者使用。
硬度高低,還是要看個人的手感。每個人的手感不同,類似開汽車。跑車速度快,不容易控制,普通車馬力小,提速慢,但是容易控制。
打球不能過於追求快速兇悍,需要靈活控制,一腳油門,幾秒速度到百公里,普通人也控制不住。還是要看個人的能力水平,穩定的打,穩定開車,才是高手。老司機並不追求快,穩定才是高手。
喜歡乒乓球的朋友可以在我的主頁觀看更多教學影片,更加直接方便。
-
6 # 葫蘆島阿木
乒乓球愛好者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遇到換膠皮問題。那麼選擇海綿的硬度和厚度問題也就擺到換膠皮者面前。下面結合我打球多年的經驗談談如何選擇膠皮問題,僅供大家參考。
1.首先要考慮自己的底板,因為它是和膠皮相配套的。我過去使用德國挺拔底板,底板軟彈性小,所以選擇硬度彈性大一點的套膠,狂飆硬度41,厚度21.5套膠,這樣使底板和套膠達到平衡。
2.其次要查閱熟悉乒乓球套膠的硬度39、40、41三種度數都有啥效能。比如39度的套膠硬度最低,彈性最小,適合以旋轉為主,防守型打法的球友使用;硬度40的乒乓球套膠,軟硬適中,適合快攻結合弧圈型打法和弧圈結合快攻型打法的乒乓球友。這種硬度使用者居多;而硬度41套膠,它的彈性最大,擊球的力量最足,出球的速度也最快,適合速度快,力量大型選手使用。
3.要知道海綿厚度對旋轉和速度的影響。21.5mm彈性較大,出球速度快,進攻比較好;22mm厚度的海棉彈性小,力量略弱,速度慢,控制性好,適合拉弧圈球。
總之,在明白上述問題以後,乒乓球愛好者選擇什麼型別的套膠,還是要因人而異,不可千篇一律,其實什麼東西都是沒有最好,找到適合自己打法底板和相配套的膠皮才是更好!
-
7 # 樂不思蜀98
這個題目有問題,沒有說明邵氏硬度和華硬度,導致回答者被誤導,張口就開始談,也不說明自己指的是邵氏還是華氏,這題目感覺應該作廢不然誰看了都會起誤導作用
-
8 # IT石油
一、用正膠的話:建議選軟海綿,控制能力佳。
如下圖,是本人所用的正膠配置:斯蒂卡CLCR底板,正手TSP正膠套膠(中軟海綿)、反手是中國產反膠套膠(CJ8000輕快版)。上圖:
經過打磨的乒乓球板
本人的主力武器:乒乓底板。
注意,拍炳和拍肩均做了打磨,打磨要有工具哈,木挫(深度大力度打磨)和砂紙(後期磨光):
打磨底板的必備工具
原因:打正膠的關鍵,必須會控制小球,有人認為打正膠靠速度,其實更重要的關鍵在於控制對方,讓對方彆扭、不讓對方起板,然後,自己控制能力強、隨時找好機會起板、甚至下殺板,才能贏球! 你看劉國樑,巔峰時間都是靠控制對方贏球,如果讓對方舒服服地拉弧圈打瘋了、神仙也擋不住。
還有,正膠不是很容易吃轉,所以接旋轉球相對容易;打正膠就是要自己主動發力,多上先手,靠主動性,讓對方彆扭。
二、用反膠的話:拉弧圈 需看個人手法(1)吃得薄的,選硬海綿;
(2)打磨手法,吃球深的,選軟海綿。
-
9 # 山抹微雲76539
沒法回答,套膠厚度21.5㎜,符合要求嗎,貼兩面+底板=50㎜,亙古未見
套膠厚度小數點錯了,向前移一位
回覆列表
乒乓球業餘愛好者,對套膠39、40、41度的含義和海棉厚度作用要弄懂,才能很好的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套膠。
乒乓球套膠的度數是幹什麼的?這個度數是代表套膠的硬度,一般來講度數越大它的硬度越大,而硬度越大它的彈性越大。硬度大、彈性大的,它的力量就足,但控制反而要弱。反之,硬度小,彈性就相對小,它的力量上會軟,但在控制上卻要好很多。
乒乓球套膠的度數中,比較常用的是39、40、41三種度數。
這三種套膠中,39度的套膠硬度最低,彈性最小。它的擊球力量比較軟,但控制上卻很好。因此39度套膠,最適合以旋轉為主,進攻較少打法的乒乓球友使用。
41度的乒乓球套膠是三種度數中最硬的,它的彈性最大,擊球的力量最足,出球的速度也最快,但它的控制是三種中最不好的。41度的套膠,最適合打力量強攻,較少使用旋轉,又以打快速為主旋律的乒乓球友使用。
40度的乒乓球套膠,軟硬適中,它兼顧了力量、控制、和速度。因此,40度套膠的適用性比較廣。廣義上講,快攻結合弧圈型打法和弧圈結合快攻型打法的乒乓球友,都可以選用40度的套膠,但在底板上要有選擇。
乒乓球套膠厚度,通常指海綿的厚度。海棉厚度大,它的彈力反而小,適合打控制旋轉球。海棉的厚度薄,它的彈力反而大,更有利於打進攻速度球。
2.15mm和2.2mm厚度的海棉,2.15mm相對彈性大,力量底勁比較足,出球速度更快一些,透板性也略好,打進攻球更為有利。2.2mm厚度的相對彈性小,底勁力量略弱,但它吃球好,控制性好。由於出球較慢,更利於球拍與球的磨擦,打旋轉球時旋轉性也更好一些。
對業餘乒乓球愛好者的建議:
我們瞭解了乒乓球套膠的度數和厚度的含義後,還要了解底板的效能指標。
乒乓球底板同樣是有硬度和彈性的,配套膠必須要結合底板的硬度彈性去選擇套膠。比方說,底板硬度彈性大,最好配硬度彈性小一點的套膠,使底板和套膠達到平衡,這樣快弧和弧快都比較適用了。也有例外,如果是純力量速度型打法,硬底板硬套膠也是可以配的。反之打純旋轉的球友,軟底板配軟套膠也是可以的。
以上是本人很不專業的解答,謹供乒乓球友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