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龐蓯

    我來告訴你,根據愛因斯坦的能量公式,物質可以湮滅,可以再生。能量也可以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物質的最小單位,不是宇宙的基本粒子,宇宙的基本粒子是弦。最初宇宙是以能量形式存在的,能量不依賴時空,就是大爆炸之處的奇點。大爆炸之前後,能量轉變成物質,物質由無變有,伴隨著出現時空維度,時空是物質存在的必須維度。時間是物質存在和運動的表現,時間,年月日,時分秒,無一不是物質運動的週期,是物質存在的維度之一。所以,在物質產生喲前妻,沒有時間和空間,哪個時候,除了奇點以外,宇宙沒有時空。提問大爆炸之前的時間裡的任何問題,都沒有意義,因為,宇宙是以能量方式存在,時空不存在,也沒有意義。

  • 2 # 則天尋水的魚魚

    無論科學還是宗教信仰,都是人類探尋真相的過程!人類幾千年來的文明就是在追尋我們究竟從哪裡來!現代的物理學告訴我們一個真相,那就是已被認知的三觀將一次次的被重新整理!物理學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轉了一圈又回到最初!

  • 3 # 外行球迷

    我們現有的宇宙能量和物質守恆,宇宙的生命過程就是物質與能量的相互轉換過程,此消彼長,這是宇宙基本的執行規則!

  • 4 # 陀螺—上帝擲出的骰子

    現代物理學理論究竟告訴了我們什麼?

    ——讀王令雋教授《李政道教授的開明》一文有感

    司 今([email protected]

    王令雋教授是我十分尊敬與佩服的學者,我尊敬他誨人不倦的熱忱(聯誼會很多會員給他去信,他都能夠回覆,並儘可能作詳盡回覆)和關心中國物理學發展的拳拳之心;我佩服他對目前物理學勇於批判與反叛的精神和他對目前物理學困境洞悉的睿智。

    美國田納西州立大學物理學教授王令雋老師在物理高階論壇上演講

    現代物理學可謂“烏雲密佈、困惑重重”,且不說“宇宙大爆炸”、“ 暗物質”、“時光倒流”、“空間彎曲”等時髦名詞,單就“測不準原理”、“波粒二象性”、“真空不真”、“上帝粒子”等論調,我們已暈頭轉向,目不暇接了……

    目前,物理學界連“暗物質”是什麼、“基本粒子結構模型”都沒有弄清楚,卻極力“張揚”著去尋找什麼所謂的“暗物質”、“上帝粒子”、“宇宙起點”等,真是可笑之至!

    當下,眾多物理學家、教授們對目前物理學理論存在缺陷與弊端問題也心知肚明,只是苦於自己是“授業解惑”的職業人士,為了保住飯碗和顏面,不得不隨大流去不厭其煩地講述、導演“皇帝新衣”那出永不落幕的物理童話!

    但是,王令雋教授不是這樣,他做了那個敢說真話的“小男孩”,敢於直面慘淡的物理學現實。

    我拜讀過他的幾篇反思物理學方面的文章,大有“針砭時弊”、“揮斥方遒”、“痛快淋漓”之感;特別是近期讀到他的《李政道教授的開明》[1]一文,倍覺王老師思想的深邃與目光的犀利;下面摘錄一段供大家鑑賞與思考:

    “李政道教授在《場與粒子》一書中對粒子物理理論有一段比較開明的評論:“單是統一規範理論的標準模型就需要大約20個引數:e、G、θw、三代輕子及夸克的各種各樣的質量以及四個弱衰變角θ1、θ2、θ3及δ。…… 因此,一方面,我們可能已經得到對於直到大約100GeV的物理過程的有效描述。另一方面,把我們已有的理論看成實質上是唯象理論更為合適。畢竟,誰曾聽說過,一個基本的理論要求20個左右的引數呢?

    誰曾聽說過?李政道教授自己當然聽說過。粒子物理專業的研究生應該都聽說過。基本粒子理論要求20個左右的自由引數,在物理理論界早就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李政道先生卻說“誰曾聽說過”,並不是他裝著不知道,而是一種語言修辭,意思是“此前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事情” ,“不可置信”。為什麼一個需要20個自由引數的理論不可置信呢?請聽聽李政道的老師物理學先驅費米的說法:“如果給我四個自由引數,我可以把任何實驗資料擬合成一頭大象。如果給我第五個自由引數,我可以讓大象的鼻子來回擺動。”

    五個自由引數就可以使大象的鼻子來回擺動,那20個自由引數可以有什麼更神奇的法力呢?它們不僅可以擬合所有的實驗資料,可以使大象的鼻子來回擺動,還可以使大象變種,變成鳥或魚(粒子物理裡面的行話叫做中微子震盪,夸克震盪或者混合,Cabibbo or CKM Mixing);它們可以精確地計算變種以後的大象有多少百分比已經變成了鳥或者魚,將其表示成各種角度θw、θ1、θ2、θ3及δ的正弦函式;它們還可以讓一隻1盎司的螞蚱生出一頭5噸重的大象(質量為0.5 MeV的電子會衰變出質量為85 GeV的負W粒子和中微子),它們可以在“夸克禁閉”的名義下將各種無窮大抵消;它們可以禁止除上帝粒子以外的所有粒子具有質量,而必須透過上帝粒子獲得質量。它們還可以從真空中無中生有地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暗物質暗能量。……總而言之,凡是20世紀理論物理裡面的所有的天方夜譚和聊齋志異神話故事和超神話故事,都可以透過20個自由引數打扮成好像是高深嚴謹的數學物理理論。

    凡是有一點數理統計和數學模型方面的知識和經驗的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知道,一個需要20個自由擬合引數的理論毫無意義,毫無價值。所以李政道先生才說“誰曾聽說過”這樣的理論呢?確實的,在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之前,沒有人聽說過一個正經的科學理論需要20個自由擬合引數。李政道教授對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這一批評,是非常致命的。因為,你不須要知道標準模型的理論細節,也不須要懂量子場論和粒子物理,你甚至根本就不須要知道物理,僅憑數理統計學的常識,就可以明白一個需要20個自由擬合引數的理論最多不過是一個數學遊戲”。

    讀著這段精彩的開場白,我激動不已!

    目前物理學就像是翱翔在這些引數海洋中的一葉小舟,一群“創造”這些物理引數的“上帝們”賦予了這葉小舟以百變的靈性,就像孫悟空那樣,他僅僅有72變就可以大鬧天宮,讓玉帝不知所措,讓神仙們都無所適從,更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要知道現代物理學中的20多個引數排列組合起來就是N=Pi20×Ci20=?個變化結果,這要比孫悟空的72變要複雜得多,讓我們這些凡人去如何“看清楚、能明白”這些引數隨機組合將會產生什麼樣的物理圖景,它能告訴我們什麼樣的物理資訊?

    物理學研究應該有它內在的本質的東西,就像阿基米德所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這才是物理學的魅力所在!他用三個引數(支點、阻力點、受力點)就可以“撬動整個地球”;返觀當今物理學,特別是關於微觀粒子運動的理論,它們用了20多個引數也沒有真正撬起一個原子,為什麼?這值得我們反思!

    阿基米德槓桿理論漫畫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什麼樣的物理理論就會描出什麼樣的物理圖景;牛頓力學告訴我們“物質不滅與守恆”,神學理論告訴我們“物質是由上帝創造的”,量子力學告訴我們“粒子可以泯滅,也可以被創生”……看到這些撲朔迷離的物理學圖景,我們不得不去反思:現代的物理學理論究竟告訴了我們什麼?它正確嗎?

    我這裡不妨舉幾個例子來說明目前物理學加給我們的困惑,並作以簡要“辯解”:

    1、 粒子運動具有“波粒二象性”?

    現代物理學認為:“光既是波,也是粒子;光在傳播時表現出波的特性,在與物質相互作用時表現出粒子性”;試問,有誰見過光傳播會象水波一樣波動前行?!

    “波粒二象性”是用經典粒子概念與場理論結合去認識現代粒子運動的必然產物,是目前物理學還沒有擺脫經典粒子概念影響的根本表現。

    在經典粒子概念中,粒子沒有自旋和自旋磁場性,粒子透過的物質空間也沒有磁場性。但現代物理學已證明,質子、中子、電子、光子等都具有自旋和自旋磁矩性,這說明它們已不同於經典粒子,它們具有自旋和磁場雙重性;但量子力學在探討電子、光衍射等現象時,倒是把它們的這一本質性給忘記了,同時也忽略了由自旋粒子(如質子、中子、電子等)組成的窄縫空間也是一個磁場空間;試想,一個帶有自旋磁場的粒子透過一個有磁場的空間,這個粒子運動還會像經典粒子那樣作直線運動嗎?

    “波粒二象性”問題是物理學理髮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從牛頓光“粒子說”到惠更斯光“波動說”,再到量子力學光“量子場論”,都沒有解決光本質屬性問題!

    以洛倫茲為代表的“偶極子+洛倫茲運動”的電磁學本來有希望解決光本質問題,但他最終還是被麥克斯韋優美的電磁波理論所同化,迫使他不得不創立“偶極子震盪”來解釋電磁波的形成問題,這無形中又使“光理論”陷入了“波粒二象性”的兩難境地。

    從經典電磁學教科書中可以看出:對磁的認識有二種並行的理論,即安培的分子電流理論和庫倫的磁荷理論,但人們最終還是偏向前者,遺忘後者,其主要原因是:人們沒有發現磁荷是如何產生的?如何去定量描述它?也就無法對庫倫磁荷理論加以發揚光大。

    可見,人們對磁的認識始終處於模糊狀態,連我們的教科書也不得不採納“中庸”思想,讓二者共存!

    量子力學看到了經典電磁學和經典力學的缺失與弊端,結果引入了磁矩概念,這也算是對庫倫磁荷理論的一點發揚吧!但量子理論既繼承了電磁學的經典磁矩概念,又自創了“四個量子數”,結果又使庫倫磁荷理論處於模糊狀態,同時還是毫不留情地將人們對光認識帶回“波粒二象性”深淵。

    “波粒二象性”雖是物理學發展中的無奈選擇,但這正體現了我們的物理學理論可能存在某種先天性缺陷或缺失,不得不將它置於“只有矛盾,沒有統一”的尷尬境地!

    可以這麼說,如果“波粒二象性”問題始終不能真正“歸一”,那麼我們的物理學想走出“讓人困惑”的境地將是不可能的,這正如王令雋教授所說:“波粒二象是一種宗教概念,不是科學概念。要麼是波,要麼是粒子,不可能是二象”。

    我始終認為,光是由一個個光子組成的光子流,它們在傳播中表現粒子性,在與物質空間磁場相互作用時才會表現出波動性;而“波粒二象性”之論充其量只能算是對光運動現象的描述,不是對光運動物理本質的描述;我對光運動的認識是基於我的“自旋場理論”推出的,即:任何粒子自旋都會產生自旋磁場,由於自旋磁場的存在,當它們透過物質磁場空間時,就會產生洛倫茲運動,這就造成了光運動產生衍射的假象;正是這一假象迷惑了物理學數百年,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我們考慮光子運動時,並沒有從光本質入手,將光子看作是具有自旋和自旋磁矩的粒子、以及物質組成空間也有磁場存在的結果。

    “國科網”admin老師說得好:“光的本質背後隱藏著整個宇宙本質,光的本質搞通了,電磁的本質自然而然也就通了,甚至萬有引力的本質也就通了!光的本質之所以至今還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謎,只因為還有一個“未知”的東西遮蔽著我們的雙眼.......”。 [2]

    我想,應該如此!

    “光本質”蘊藏了“大到宏觀宇宙天體,小到電子、光子”本身所具有的統一規律性,那就是它們都有自旋與自旋磁場性,正是這些屬性才使宇宙天體旋轉不輟,才使電子、光子運動透過障礙物小孔或窄縫時表現出“干涉、衍射”等物理現象。

    季灝研究員透過對“光透過不同金屬的同寬度窄縫時會產生不同衍射圖案”的實驗正佐證了我的上述觀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季老師這方面的實驗論文。

    2、 粒子運動遵守“測不準原理”?

    量子力學中有一個莫名其妙的原理,叫“測不準原理”,它描述的是粒子的位置與動量不可同時被確定,位置的不確定性與動量的不確定性遵守不等式△x﹡△p≥h/2;當年海森堡提出“測不準原理”只是對一種實驗現象的總結描述,不曾想會被量子力學當作為支柱性原理來“發揚光大”。

    當我們囫圇吞棗地接受“測不準原理”時,卻很少有人問及“為什麼會出現測不準現象”?

    返觀現代物理理論,我們應該發現,測量儀器是由帶有自旋磁矩的分子、原子、電子等組成,在這個組成體“近距離”空間也必然會表現出較強的磁場性;當我們拿這個儀器在一定“近距離”空間去測定一個帶有自旋磁矩的粒子運動動能時,這個粒子的運動速度就會受儀器“近距離”磁場影響而產生變化,如果,我們沒有看到測量儀器磁場影響因素的存在,就必然會得出“測不準”的結論。

    更形象地說,我們在測量儀上放一塊磁鐵,用它去測量一個運動鐵球的動量與空間位置的關係,這必然會與沒有放磁鐵的測量結果產生差異;如果我們不考慮磁鐵影響因素,就會說這個鐵球運動符合“測不準原理”,那麼,我們將永遠不可能明白鐵球運動產生“測不準”的根原,也更不可能發現鐵球在儀器磁場中運動變化的物理規律。

    “測不準原理”從本質上說不屬於物理學規律範疇,它的出現嚴重阻礙著物理學的發展,為此,我們必須找出“測不準”的真正原因,物理學發展才有希望。

    3、 空間是三維,還是n維?

    “維”是建立在“歐幾里得幾何”之上的空間定位概念,經典物理學模型都有清晰的幾何圖景,且均採用“歐幾里得幾何”中“維”的思想;但是,到了“相對論”力學就開始變化了,把“時間”也納入“維”概念之中,殊不知“維”具有空間性,時間能佔據空間嗎?不能,它只能依附空間而存在。

    時間只是一種週期概念,就像“太極圖”中陰陽迴圈一樣;有了週期,物質才會表現出運動與生命概念,否則,宇宙將處於“混沌”之中不能開化!

    時間是週期的延伸,用週期(時間)去衡量物體運動變化或生命長短,是描述物質空間變化的一種手段,這種手段是透過速度v=L/t來進行的;但相對於空間維度概念而言,它只是描述空間維度變化的數學方法,因此說,時間應是依附空間維度而存在的概念,它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維度概念。

    當然,我們現在將時間看作是一個獨立維度,那是我們認識自然所採取的一種方法論問題,而不能就由此說時間是客觀維度;將時間看作是客觀維度是對歐幾里得幾何學思想的篡改與曲解,是與我們基礎物理學思想相悖的做法。

    同時,將空間定義成4、5、6…..n維,也是對歐幾里得幾何“維”概念的歪曲,是對基礎物理學建立基礎的否定。

    一個新物理理論連自己建立的基礎都不要了,那這個理論豈不是空中樓閣,笑話百出,危機四伏?

    因此,我認為,空間只能是三維的,不可能是n維的;如果硬要定義成n維,那麼,它在物理定量計算中最終還是要還原成三維,因此說,n維概念只是一種增加物理引數的“兜圈遊戲”,並不是解決物理學本質的做法。

    4、空間可以彎曲?

    “空間,英文名Space,與時間相對的一種物質客觀存在形式,由長度、寬度、高度大小(體積 形狀不變),時間表現出來”。 [3]

    我不贊同將空間與時間攪和在一起的解釋,這樣只會攪亂我們對物理空間概念的真正認知,因為,我們所建立的物理模型具有數學上的幾何性,而“數學上,空間是指一種具有特殊性質及一些額外結構的集合,但不存在單稱為‘空間’的數學物件。在初等數學或中學數學中,空間通常指三維空間”。

    “空間和時間只是事物之間的一種次序。空間用以描述物體的位形;時間用以描述事件之間的先後順序。空間和時間的物理性質主要透過它們與物體運動的各種聯絡而表現出來”。

    在物理學中,空間是指由二個或多個物體組成的系統所佔據的幾何範圍大小,當我們度量一個物體的空間時,我們就與被度量的個體構成了一個系統,因此,認識物理學的空間概念必須從系統論開始,“吾思故吾在”是對空間系統認識最好的註解。

    空間不是空無的空間,它必須與物質系統(包括思考的你)聯絡在一起,從系統論上講,宇宙中“沒有物質的空間和沒有空間的物質”都是不存在的。

    從歐幾里得幾何上講,空間本是平直的,但因我們融入了時間、速度、力等概念之後,就不再是歐幾里得幾何空間了;相對論所說的“彎曲空間”只是一種運動現象,並不是空間真的變形了、伸縮小了;“空間可以彎曲”從本質上否定了歐幾里得幾何空間觀,也就否定了牛頓力學的時空觀,從而使物理學喪失了它應有的“絕對性”與“可知性”,而將使物理學陷入“無本之末”的困境。

    這正是目前物理學的結症所在,也是相對論無法得到廣泛驗證的根本原因。

    5、 真空不真?

    “真空是物理學裡面的一個概念,最開始反映的是空無一物的狀態,類似於‘無’。20世,P.A.M.狄拉克提出了所謂量子真空的概念,即真空並不是空無一物而是時刻有虛粒子與實物粒子轉化的,但整體是對外不顯物理屬性的宏觀總體。真空是能量海,是一個不斷振盪的充滿著巨大能量的客觀存在;而空間只是數學上的一個概念,是反映的是運動的屬性和幾何大小的概念。也就是說,空間和真空一個是數學概念一個是物理概念,二者沒有絲毫的包含關係。真空的屬性的確需要使用空間來描述,但那只是種數學表示,是為了方便研究才引入的參量,並不是說真空的性質取決於空間。

    真空具有如下性質:

    1.空非無。如果真空中沒有粒子,我們就會準確的測出場(0)與場的變化曲率(0),然而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表明,我們不可能同時精確地測出一對共軛量,所以,可以“空”,不能“無”。因此,在真空中,粒子不停地以虛粒子、虛反粒子對的形式憑空產生,而又互相湮滅,在這個過程中,總的能量保持不變。

    2.真空存在極性。因此說真空是不對稱的。但這種不對稱是相對區域性的,在相對整體上又是對稱的,如此的迴圈巢狀構成了真空的這個性質。

    3.真空的每個區域性具備了真空的全體性質。大和小是相對而言的。時間也是相對於空間而言的,時間不能脫離了具體的空間而單獨的存在。”[4]

    從上引述中可以看出,真空的本意是一個“無”的絕對標準概念,在場物理學建立之前,它是指不包含任何物質的空間,但自場物理學出現後,真空概念就發生了變化;原有的真空概念可以不包含有形物質,但不可能不包含場,因為場是一種無形物質,這就與經典物理學定義真空概念的本意相違背了。因此,現代的真空概念就退化成了一個“相對性”真空概念,也就失去了絕對性意義;加上我們對場認識的不足與錯亂,就給真空注入了豐富的內涵,甚至杜撰出真空中有虛光子,它可以透過真空漲落產生出實際的物質,即實光子。

    虛光子是一種“無”概念,它怎麼可以演變成實光子?如果能,這豈不違反“物質守恆與不滅”定律?

    6、 能量是不是物質?

    歷史上,我們對能量的認識一直存在混亂,如經典力學就將能量分為:動能、勢能、電能、磁能、熱能、輻射能等,但對這些能量的本質沒有做深入的分類與認知。

    我認為:能量,從本質意義上來分,只有動能與勢能二種,但由於我們把無粒子性的麥克斯韋電磁波也歸咎於能量後,能量的本意就變得撲朔迷離了;輻射本是一種粒子行為,其傳播的能量本質應是一種粒子動能,但自麥克斯韋將光也定義成電磁波後,輻射能就脫變成了非動能的東西了,結果成了一種運動場能;場賦予物體的只是一種勢能,是一個物體的場感應另一個測試體而產生的一種空間運動趨勢,場只能被感應而不能像麥克斯韋所說的可以脫離物質而運動;如果非要這樣認為,則得出“場可以生出物質”的結論就不足為奇了。

    對輻射能而言,它的載體是物質;“沒有物質的能量和沒有能量的物質”都是不存在的,因此說,能量具有物質性,同動量一樣,它是描述物質運動的另一種形式。

    對場源(如地球或粒子)而言,其內部受激發時才會產生更小粒子的輻射,如果沒有激發,它就不可能產生輻射;也就是說,場源運動與其輻射沒有必然的聯絡;那麼,經典電磁學認為電子運動會輻射電磁波的結論就存在誤區,也就是說,經典電磁學在解釋盧瑟福原子模型時就根本沒有必要再引入量子概念,因為運動電子本身就是一個載有能量的穩定能量子,其運動表現出的所謂“電磁波”輻射,本質就是它的自旋磁場對外界產生一定影響的表現而已。

    在此,提醒朋友們要緊記:任何場都不可能脫離物質(場源)而存在,任何運動的場中必然包含著一個運動的物質(場源),麥克斯韋的交變電磁場運動也應如此,只不過他誤將普通磁場感應說成是他的“交變電磁波”運動罷了。(具體論述請參閱司今《光與麥克斯韋電磁波的本質區別》一文)。

    7、暗物質存在嗎?

    目前物理學界推斷出“暗物質”存在的理論依據是“引力效應”,這種推理邏輯是:

    物質存在會產生“引力效應”,那麼,有“引力效應”現象存在就必然存在物質,這種物質因“看不見摸不著”,就把它定義為“暗物質”。

    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的這種推斷是不是忽略了另一個可能存在的重要影響因素,那就是:引力是一種“場效應”,假如我們的“場理論”錯了或存在缺陷,那麼,這種被放大的“引力效應”會不會就是我們對場計算疏漏那部分的補充呢?

    據我證明和推斷:任何自旋物體都會產生自旋磁場,星系自旋也會產生自旋磁場,而我們經典力學恰恰缺失了對自旋與自旋物理效應的研究,那麼,我們從“物理效應”上測得的有違背經典力學的地方是不是因為星系自旋而產生自旋磁場影響的證明呢?

    ……,……,……,……

    總之,現代物理學正在顛覆經典物理學中原有定義的內涵,實質是在摧毀經典物理學基礎,這種“數典忘祖”的做法,才使它變成了擁有20多個物理參量的“遊蕩靈魂”,其描述的物質運動與物理圖景讓人難以捉摸。

    物理引數眾多就必然會演變成不可確定的機率之論,這種物理理論對指導實踐又有多大意義呢?

    201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給了我們巨大震撼:

    “首先,三位獲獎人是非物理專業人士,最終學位是工學學位。當然不懂相對論,更不懂量子論。在科學網文傻理呆們的眼裡,可能連物理都沒有入門,屬於沒有談論現代物理理論資格的‘民科’”;

    “我要藉此勸告那些歪曲事實的人,停止所謂‘沒有量子力學,就沒有電子時代,更沒有資訊時代和大資料時代’不實宣傳。事實上,這幾個時代的到來,是實驗科學的發展和突破,帶來的結果。與有沒有量子假設和理論,沒有太大的關係。如果一定要講其作用的話,那我只能說起到了‘事後諸葛’的解釋作用”。 [5]

    羅教明教授的這段論述與王令雋老師在《李政道教授的開明》一文中的認識如出一轍,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當今科技發展並不完全依靠什麼高深莫測的物理理論,而更需要的是引領科技發展的實實在在的物理實驗,就像特斯拉那樣,他為人類科技發展與進步譜寫了300年的輝煌實驗篇章!

    縱觀《李政道教授的開明》一文,我與王老師也有不同看法的地方,比如:

    1、不贊同王老師“粒子是波”的觀點

    “我們知道,電子之從金屬表面激發出來,不但可以透過光電效應實現,還可以透過其他方法實現。摩擦生電就是用機械能把電子拉出來,並不是因為電子吸收了什麼“量子”而溢位。燈泡或電子管的燈絲中透過60赫茲的交流電就會產生電子。

    普朗克在提出量子化假說時,並沒有,也不必要把光看成粒子。用波動理論解釋黑體輻射與光電效應,光的波動性是無可置疑的,其粒子性則大成問題”。 [6]

    我的認識恰恰相反:波只是物質運動在我們人為設定的接收平面上留下的物質分佈現象。物質運動是粒子性,沒有所謂的波動存在,波動實質是物質運動中受外引力場影響而產生的類似“洛倫茲運動”轉彎變化後﹑在接收平面上所產生的空間位置分佈的結果。

    波現象是場對物質運動影響的結果,量子力學所說的“機率”分佈狀態,是數學“物理化”不徹底的必然結果。波不能代表物質,只能代表數學對物質分佈的描述形式;場雖不是物質,但它是物質運動變化的物理效應,沒有場的物質和沒有物質的場都是不存在的,這就如同“沒有物質的運動和沒有運動的物質都是不存在”的概念相一致。

    2、不贊同王老師對“提丟斯-波得定則”的評判

    “在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被發現以前,皮丟斯(Titius)於1766年提出了一個計算六個行星半徑的經驗公式,即R=a+bcn。

    皮丟斯-波得(Bode-Titius numbers)定則所給出的已知六個行星的軌道半徑相當準確。對地球和木星軌道半徑的計算和實驗天文測量的數值完全符合。這是非常驚人的成就。

    當時小行星和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尚未被觀察到。於是天文學家們開始按照Bode-Titius numbers來尋找,終於在理論預言的地方找到了小行星和天王星。這種驚人的預言力量使一些人認為存在一種什麼力,決定著行星的軌道半徑。

    Bode-Titius Rule(不妨譯為鮑迪定則)只不過是‘唯象理論’而不是‘物理理論’。為什麼呢?有兩個最重要的原因:第一,鮑迪定則是建立在一個生造出來的數列之上。這個數列沒有任何物理機制為根據;第二,鮑迪定則預言的海王星和冥王星的位置明顯不對,說明鮑迪定則只是一種有趣的數學巧合或者數學擬合,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或者放之太陽系而皆準的物理規律。雖然這種誤差仍然在同一個數量級,但是對科學家們來說,30%和100% 的誤差已經是不可容忍的誤差了。相比之下,20世紀理論物理中實驗資料和理論預言相差30個數量級的例子已經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

    對於王老師的這一觀點,我不妨藉助他在該文中提到的中國物理學家首創的“層子理論”來說明一下:

    “層子模型認為,物質結構有無限的層次,在粒子層次上的構成組分是層子。但層子並不是物質最終的組成部分,可能包含更深層次的結構。因此層子的種類也可能不止三種。強子是層子或層子與反層子的束縛態。強子所參與的相互作用歸結為層子所參與的相互作用。該模型還唯象地引入了強子中的層子波函式,以反映強子的內部結構,並用相對論協變的方法計算了強子的各種弱作用衰變和電磁作用衰變的衰變率,理論與實驗符合較好。此外,透過層子所參與的相互作用,將介子和重子的性質聯絡起來,紛繁的粒子物理現象開始呈現出有機聯絡的、統一的圖象。因此,層子模型對於人們認識強子的內部結構,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進展”。 [7]

    層子模型是中國理論學界醞釀多年的產物,它可以與夸克理論相提並論,可惜的是這個理論因夸克模型獲諾貝爾獎而被世人忽略和遺忘了;但王令雋教授能在該文中重提此事,說明他研究視野之深廣,資料收集之精細。

    從表面上看提丟斯-波得定則與量子力學的玻爾電子軌道分佈理論極其相似,這不能讓人產生聯想:行星軌道分佈與電子軌道分佈有沒有同一性?如果有,那是什麼呢?

    為此,我仔細分析了太陽構成的分層自旋性與原子核組成的分層自旋性,最後得出結論:太陽與原子核的分層自旋都可以產生分層自旋磁場,這些不同磁場會分佈在太陽或原子核外的不同空間,由於地球與電子都是自旋體,它們也會產生自旋磁場,於是它們靠近太陽或原子核分層磁場時就只能佔據太陽某些固定自旋磁場區域而產生穩定公轉運動,這就是“提丟斯-波得定則”與量子力學的玻爾電子軌道分佈理論共同的物理本質。

    為此,我曾與鍾承道老師交流過,他認為“物質內部系統構成對物質運動的物理屬性的影響。物質系統構成決定物質的物理屬性、時空屬性、物質功能、運動方式、內外聯絡方式具有必然性決定作用關係。這是宇宙普遍性規律,依據這規律可形成系統邏輯的理性思維”,我非常贊同他的這個觀點。

    從我的“自旋場理論”中可以推出“基本粒子自旋可以產生自旋磁荷”,由自旋基本粒子組成的“大粒子”磁場在空間結合上應是分層的,正是這種分層性才決定了“大粒子”外空間磁場的分層性,從而使核外帶有自旋磁場的電子必須處於不同的軌道範圍內運動,關於這方面的論證,我在《原子核結構組成與電子軌道量子化分佈的形成》一文中作了詳細討論。 另外,“地—太”系的行星軌道分佈也是量化的,這同原子系電子軌道分佈原理一樣,是由太陽內部自旋差異不同而形成的自旋磁場層不同而造成的;

    地球磁場有二種存在形式:

    1、自旋磁場:它是由地球組成物質自旋產生的,不過,這個磁場存在分層性,因為,地球組成結構中各層的自旋速度是不同的,故會形成不同的自旋磁場;這是一種遠距離分佈磁場;如下圖,艾倫“三個輻射帶”的出現及月球軌道運動可以作證我的這一觀點。

    艾倫輻射帶示意圖(近期已發現有3層)

    2、極化磁場:由於受到太陽及其他星體磁場影響,組成地球的物質粒子會產生一定的極化現象,從而產生相對較弱的地球表面磁場,這是一種近距離磁場,我們在地球上所感受的帶有區域性性強弱的磁場就是這種磁場。但地極的N-S磁場是一種自旋磁場。關於這方面論述我在《太陽系中行星橢圓運動及其量子軌道的形成》一文中給了詳細論證。

    【附錄】一: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瞭解我的“分層自旋磁場理論”,我選錄一幅我《太陽系中行星橢圓運動及其量子軌道的形成》一文中插圖,以供參考:

    【附錄】二:《李政道教授的開明》一文妙語精選

    1、標準模型與唯象理論

    粒子物理理論的問題不僅僅是自由擬合引數太多的問題,更是因為與這些引數相關的大量基本假定和荒唐結論違反基本的科學邏輯和物理定律,也違背實驗結果。所以,粒子物理理論的問題不僅僅是自由引數太多,更是假設太多,荒唐結果太多。可以說,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需要差不多20個基本假定(包括經典量子力學的幾個基本假定,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假定,質能等價假定,二次量子化的幾個假定,同位旋假定,重整化假定,將共振態認定為粒子的假定,規範協變性假定,夸克模型的幾個假定,弱電統一理論中的假定,Crossing, Mixing,自動對稱破缺假定,上帝粒子假定等等)來支撐的一座海市蜃樓。誰曾聽說過,一個基本的理論需要建立在20個沒有物理事實證明甚至直接違反物理事實或科學邏輯的基本假定之上呢?李政道教授,您聽說過嗎?

    如果李政道教授不僅承認標準模型需要20個自由引數這樣致命的問題,而且也承認標準模型的諸多假定和結論之荒唐,那他就實際上面臨和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和主流的徹底決裂。可是李政道教授的開明是謹慎的。他不願意和主流決裂,和既定路線決裂。這也是理論物理學界許多學術鉅子的基本態度。

    因此,李政道教授給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定性既不是“基本的物理理論”,也不是我所定性的“玄學理論”,而定性為比較模糊的“唯象理論”。

    2、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是唯象理論還是玄學理論?

    唯象理論是物理學中解釋物理現象時,不用其內在原因,而是用概括試驗事實而得到的物理規律。唯象理論是試驗現象的概括和提煉,但仍無法用已有的科學理論體系作出解釋。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唯象理論對物理現象有描述與預言功能,但沒有解釋功能。

    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是“概括試驗事實而得到的物理規律嗎?”二次量子化將波函式認定為算符,有沒有任何事實根據?重整化將無窮大認定為零,有沒有事實根據?假定物理學上所有的動力學方程和拉格朗日函式都必須服從協變性,有沒有事實根據?將散射截面能譜曲線上的共振峰認定為基本粒子,有沒有試驗根據?將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虛粒子當作粒子相互作用中介,認定為普遍規律,有沒有試驗證據?將質子分成由帶三分之一三分之二電荷的夸克組成的,有沒有試驗根據?假定質量等於零的光子是由兩個有質量的玻色子的組合,有沒有試驗根據?為了保證規範協變性而假定所有的粒子都不能帶有質量,有沒有試驗根據?假定真空中存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希格斯場,有沒有試驗根據?

    將理論無法解釋的那些試驗結果剔除。即使經過如此篩選之後,弱點統一理論還是隻能解釋一些只有電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同時存在的一些資料,而不能處理任何一種作用單獨存在時候的情形。這能說是“概括試驗事實而得到的物理規律嗎?”

    可是粒子物理學界的規矩是,凡是否定的結果都被認為是失敗,只有肯定的結果才被認為是成功,才有可能獲諾貝爾獎。

    物理標準模型不是真正“概括試驗事實得到的物理規律”,而是從一大堆毫無試驗事實根據的假定出發編織出來的玄學理論。完全是神學星象學的做派。

    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卻必須以一系列違揹物理定律和科學邏輯的基本假定為基礎,比如將無窮大等於零,將波函式認定為可以產生粒子和湮滅粒子的算符,假定場與物質等價,假定能量與質量等價,假定散射能譜上的共振峰為粒子,假定相互作用以違反能量守恆定律的虛粒子為中介,假定質子和中子為同位旋空間的可以互相變換的不同狀態,假定基本電荷可以分割成分數電荷,假定沒有質量的光子由有質量的玻色子組成,假定物質能夠從真空中創生又能湮滅,假定真空中存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希格斯場和比質子重100多倍的上帝粒子,假定所有的粒子都不能帶有質量,而必須透過上帝粒子獲得質量。等等等等。

    所有粒子都不能帶有質量的結論,就是非常直截了當的謬論。要所有的粒子都必須透過上帝粒子獲得質量,則是不折不扣的神學星象學。衰變粒子的質量比衰變產物的質量小一萬倍,是基本的邏輯背理。電子的電荷和質量無窮大發散,能量質量不守恆,則是明目張膽的違背基本數學原則和物理定律。如此等等,都說明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根本就沒有資格躋身像鮑迪定則之類的唯象理論,而是以數學包裝起來的神學理論,玄學理論。

    狄拉克是量子理論發展中的里程碑性的人物。可是他堅決反對量子場論中的重整化方法。他認為將無窮大發散不講道理地認定為零是數學上醜陋的,這樣的量子電動力學不可能是正確的。

    3、量子力學與科技發展

    李政道先生是想說,沒有量子力學,就沒有半導體的發現和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因而就不可能有電腦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鍺和矽的半導體性質是實驗物理學家發現的結果,不是量子力學的理論預言。從半導體技術到電腦技術和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關鍵在於大規模積體電路的發明……都是以經典電磁場理論為指導而發明設計的,沒有一個是缺少量子力學就不行的。量子力學只是在第一個環節中可以和半導體能級計算扯上一點關係,提供一點理論解釋而已。沒有這點解釋,並不妨礙半導體器件的開發。事實上,所有的半導體器件的開發都是實驗物理學家首先透過實驗做出來的。就連P-N結和二極體的發明,都是實驗物理學家的功勞。量子力學只是跟在實驗後面做一些總結報告而已。用計算機建立通訊網路,更是和量子力學扯不上任何關係。

    所以,我的觀點正好相反:沒有量子力學,照樣會有現在的電腦技術和網路資訊革命的一切。

    我對整個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徹底失望,根據這一理論設想設計的任何實驗都沒有意義。

    4、為什麼找不到“上帝粒子”呢?

    因為它根本就不存在。“上帝粒子”完全是理論家們拒絕承認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失敗而杜撰出來的違揹物理定律違背科學邏輯的神學假定。因為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遵守“楊-密爾斯”規範場理論,因而不能允許任何粒子帶有質量。這一結果比什麼都荒謬。按道理,這應該是規範場理論不成立的鐵證。可是,“標準模型”的製造者們不去反思自己的理論錯誤,而是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一意孤行,空想出一個莫名其妙的“自動對稱破缺機制”和“上帝粒子”,讓所有的粒子透過“上帝粒子”獲得質量。這種反科學,反邏輯的空想居然成為了粒子物理界近三十年的努力和追求。

    5、中國物理研究之路與層子理論

    我們在制定國家科研戰略時,應該多關注美俄兩個超級大國的國防和科研戰略,而不要總是盯著諾貝爾獎,(因為近幾屆的諾貝爾獎的真理性讓人大跌眼界!)將我們的科技戰略建立在錦標主義之上。花100多個億建造超大型加速器,只會將大量可貴的科研資金浪費在毫無科學價值的玄學遊戲上,完全是勞民傷財的誤國之舉。

    在物理科學的大是大非面前,我們應該學習狄拉克和湯川秀澍等前輩的批判精神,堅持真理,不為主流所動。

    我希望理論界的老師和同學們,能夠認清當前理論物理學界的嚴重問題,認清我們這一代人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民族責任,拋開歷史恩怨,拋開個人感情,認真地坦率地檢討20世紀理論物理的整體架構和思想體系以及未來前途。為物理學探出一條科學復興之路,為中華民族探出一條科學復興之路。

    夸克模型也是將核子繼續分割,只是分割方法不一樣而已。層子模型是中國理論學界醞釀多年的產物。

    我不接受測不準原理,是因為這是一條不符合事實的宗教信條,不是因為海森伯是曾經領導希特勒核計劃的納粹分子。我不接受相對論,是因為它悖論百出,儘管我對愛因斯坦相當尊重。當然,在比較和評估夸克模型和層子模型是,我們也應該跳出狹隘民族主義框框,認真思考一下層子模型本身的問題。我們應該問一問,粒子物理理論的問題,是出在夸克模型與層子模型分道揚鑣的三岔路口呢,還是出在更早的地方?像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結合,二次量子化,重整化,協變形原理,質能等價原理,將共振態當作粒子等等這些基本架構,都靠得住嗎?如果靠不住,理論物理學的危機是一般的技術性困難嗎?

    6、無窮、共振與質能問題

    (1)無窮大發散問題。這個問題從量子場論一開始的重整化到夸克禁閉,變著法子以不同形式頑強地表現自己。重整化是一個狄拉克堅決拒絕接受的操作。他認為這“在數學上是醜陋的”,為此終生不接受量子場論。玻爾評價狄拉克時說:“在所有物理學家中狄拉克具有最為純潔的靈魂。”

    (2)規範協變性原理。這一原理不容許任何粒子帶有質量,完全違背鐵的物理事實。

    7、暗物質問題:

    關於所謂暗物質暗能量概念的荒謬,暗物質探測工作並不是理論物理體系的邏輯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王令雋/《李政道教授的開明》:http://wang-lingjun.hxwk.org/2014/11/02/李政道教授的開

    [2]、司今/《季灝老師的“光干涉新實驗”說明了什麼?》

    國科網:http://blog.tech110.net/?uid-25755-action-viewspace-itemid-72555

    [3]、百度百科/ 空間: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1260/9223598.htm?fr=aladdin

    [4]、百度百科/ 真空:http://baike.baidu.com/subview/85005/11083652.htm?fr=aladdin

    [5]、羅教明/《2014年度諾貝爾物理獎,物理學家情何以堪!》

    科學網: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045b310102v5b4.html

    [6]、王令雋/《波粒二象性漫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05be30102enub.html

    [7]、百度百科/ 層子模型:http://baike.baidu.com/item/層子模型?fr=aladdin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d288bb3b0102v4av.html

  • 5 # 我乃天空

    現代物理學究竟告訴了我們什麼?現代物理科學透過觀察與分析,告訴了人們,在有限時空的領域裡,許多事物蘊含的淺顯道理!在某種意義,滿足了人類因思想必然會產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求解的願望。當然,也相應的滿足了人類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的一切需求。人類在現代物理的探索認識中,都是藉助於有限的工具儀器,拘泥於狹隘事物的觀察思考、發揮了想象,自然也就難免會因物理現象的時空狹隘與侷限,推演出頗多疏漏、甚或自相矛盾不盡圓滿的理論總結。誠如人類科學自己所說的,無所謂是否真實,只要能自圓其說,且能有一定的實驗實據佐證,無人能辯駁推翻,其理就可成立。如牛頓、愛因斯坦、霍金等等,莫不如是!尤其是霍金,癱子一個,毫無能力實驗證任何物理,卻不妨礙他告訴天下的人,那遙遠廣袤的宇宙有什麼是怎麼回事!他不是有敬畏信仰的人!無所謂得天啟而言世界。其所具有具備的知識,不過就是前人他人在物理科學探索之下總結的認識,和他依這些不盡真切的知識推及宇宙物理,憑空想象推理的、看似好象是那麼回事的自圓其說而已!因無人能辯駁推翻,所以也就成全了他的宇宙物理科學家的尊榮與看似不可動搖的地位。就象達爾文物種起源與進化論確定流行的時代,他幼稚滑稽的自圓其說成了生命科學唯一的真理。時至今日,科學考究不但沒有找到絲毫猴子進化成人的證據,反倒看到事實是猴子永遠都是猴子,人就是人!既便事實如此,依然不妨礙現代不少的教科書,和所謂的科學家還言之鑿鑿的相信雞是恐龍退化演變的。當然,也有愛思考的科學家,會繼續好奇如童子般想象,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儘管人類不同民族最初的不同神喻傳說,早已明確的告訴了人們,一切都是宇宙主宰(天)所造化的。只是老天沒讓人類相信他給人類的真理。而是安排隨人類演進的所謂科學思考與探索,以期更好更多的滿足撫慰人們的好奇與困惑,豐富人類的生活遊戲與津津樂道的興趣。因此,一時一事的科學總結與結論究竟是否真實準確,其實都不要緊。要緊的是能不能安慰娛樂趣味了其時其事的人心。就象牛頓的萬有引力,儘管他也無從證實,純屬虛構的理念,倒也給了一個時代所謂的結論,安慰樂趣了一個時代的人們。相對指導了一個時代人類認識發展行進的方向。而他之後的愛因斯坦,雖說也努力嘗試提出新的引力理念,以推翻牛頓的引力說。卻不過是更幼稚滑稽的無稽之談。因為他們都是老天安排,具有天賦博思狡辯雄才的人物。是引領人們有所建立超越狹隘思維認識的“大師”。其生命的意義與相對遠古的天啟之巫、宗教之聖,與落後不開化的時代、現代依然落後不開化民族的王者巫酋一樣,都是天賦使命才華,或統攝治理人類社會,或引導人類思想、設計人類遊戲的特殊人物!因此,也就無所謂他們思考的理論是否絕對真實,只要能遊戲一時、執著運用於一時便可。所以才會這麼一說,科學是什麼?科學就是今天的觀察分析認識得到的結論,解釋了昨天和今天的事物與現象。明天的科學認識又會糾正改變今天的錯誤。人類的科學探究永無止境,不外乎就是不斷探索,不斷髮展增進,不斷糾正錯誤,不斷改變完善結論,不斷企圖直至臻達巔峰。說白了,任何時期人類對任何事物的科學研究,只是人類對自然萬物探索認識的過程,是不斷認識而肯定又不斷髮現而否定的過程,不是人類認識的究竟終結。因此,科學於一時一事衍生的認識認定的所謂道理,充其量只是相對於事物演變過程的相對道理,不是絕對真理!既非絕對真理,也就無須糾結是否絕對正確。歷盡失敗才能見證成功,識盡錯誤才能覺悟真理!這就是人類生命演繹的真諦。

    人類之初無知無覺,是天啟神喻讓人類有了古老傳統的自然物理認識。正是天啟人知貫穿一切事物,由始至終又復歸於始的,超視距跨時空的寬泛認知,對人類因眼光短淺的生活態度,與膚淺侷限的思想,產生了一定的指導意義。奠定了人類超越狹隘認識的,大而簡樸的基本真理。從而讓人類的生活理念,由現實的膚淺無知,進而到有所知覺醒悟和超越。而現代分門別類的物理學科,觀察分析彙總的科學認識,雖說都是具體侷限於於一事一物變化過程的細微觀察與分析思辨,於現代人類的生產、技術發展,利益人類的生活效果,豐富人類於瑣碎事物的有限認識,增加人類現實意義的生活遊戲,促進人類社會的產業、技術與時俱進的發展、物質不斷的繁榮,有著莫大的利益,滿足了人類生活對物質的需求,和對所謂知識的好奇與渴求。同時,科學藉助於工具的細化觀察,也在某種程度上,有所證實古老寬泛的,關於天地萬物演繹認識總結的真實真理所在。至於古老寬泛的天啟人喻的萬物認識,則可讓人類超越思維能力與藉助工具短視的侷限、細化的狹隘,在精神與思想的層面有所啟發。從而延伸拓展現代人的視野與思考,使現代人不至於因侷限與狹隘的認識觀而僵化自閉。因此,現代科學與古老質樸的理念,起到了恰到好處相輔相成而互補的作用。就象人的兩條腿走路,缺一不可!人類歷史的萬年演繹,與萬物的演變過程一樣,有開始就必然有終結。這是毋庸置疑的!當人類世界發展到認識的混亂疑惑,理念的複雜多變時,否定與肯定交錯欲定未定時,一片混沌的勢態也就自然形成了。另一個由混沌中產生的鴻蒙之始,也就自然而然的到來了!天地永珍也已盡昭無餘!老天為人類安排了開始,同樣也為人類準備好了終結。任何時候,人類社會反映的問題與說法都不會是無緣無故的。只是人無察覺而已!西方象徵日落,西方文明也必隨之走入沒落而終結!人類世界以西方文明為引領的物質文明時代也必然會隨之走向終結!東方象徵未來,當新的一天到來,旭日從東方升起時,那被指定的生命,就會引領著人類走入一個由他開啟的全新時代!一個充滿光明與和諧的美好時代!

  • 6 # 辣條鍋

    雖然你想問物理方面的問題,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一個火爆了的偶像天團!他們就是TFboys!別激動,聽我慢慢說。TFBOYS是北京時代峰峻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於2013年推出的組合,由王俊凱、王源和易烊千璽3名成員組成。2013年10月18日,TFBOYS發行首張EP《Heart夢·出發》。2014年3月,TFBOYS發行單曲《魔法城堡》;7月9日,TFBOYS被任命為央視大型勵志少年才智秀《少年中國強》代言人;10月17日,擔任芒果V基金舉辦公益活動“圓夢計劃”的“圓夢大使”;11月17日,TFBOYS釋出專輯《青春修煉手冊》。2015年12月11日,組合體TFBOYS《大夢想家》MV正式上線,其同名首張MINI專輯《大夢想家》於18日臺灣大陸同步上線。2016年1月,TFBOYS加盟《最強大腦第三季》。2016年2月7日,TFBOYS登上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2016年5月12日,央視“CCTV看點”官微宣佈2016央視六一晚會正式啟動,TFBOYS組合將會在兒童節登臺獻唱。

  • 7 # Free1290336

    外星生命是用物理方法探測嗎?暗物質宇宙有沒有生命? 生命只能以物質形態出現吧? 外星生物中植物也許不依賴光合作用,也許根本不像地球分枝為動植物,外星生命也許是氣態生命,也許是液態可隨意變形,也許不是DNA複製,誰知道是什麼樣子? 如果有類似地球的生命,由於重力環境,氣候不一樣,因為沒有地球6500萬年前那種滅絕,哺乳動物被壓制,外星生命即便有殖繁能力,它們的高等生物說不定是恐龍一樣的巨物,哈哈

  • 8 # 49120667

    依人類的感覺,賦於自然界諸多屬性,並且發現在一定條件下他們間的數學關係,應用於我們的生產和科研中。並且讓人類有了自信,覺得我們有可靠的智力,進一步認知這個宇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降臨》到底外星人來地球幫助人類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