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V度
-
2 # 惪州元良1978
隋朝創立了科舉制度,唐朝完善並推行了科舉制度,有秀才,明經等五十多種常設科目,也有各種制度,不過在眾多制度中,也有那麼一部分十分不合理的。
科舉制度的具體內容由君王決定,考試內容的改變也會導致趕考的學子的思想被禁錮,明朝時,元代的八股文就被定為了科考的文體。
科舉制度很是忌諱對考官行賄,這樣科考就不是一個公平的考試了,不過也有官員為了謀取私利,去賣試題以此謀利。
科舉制度還有一大忌,考生所寫文章中不能出現帝王的名字,出現了便視為大不敬,也不能寫辱罵皇室的語句,這種做法為了體現皇室絕對的威嚴,同時也為了束縛思想,使那些大臣們都臣服。
有人說,科舉制度的出現最重要的並非為了招人才,最終的目的是愚民,愚弄平民百姓了來鞏固自己的統治,給點好處,讓百姓更加盡心竭力地為君王做事,讓百姓因此被矇蔽,讓所謂優良傳統在百姓心中紮根。
科舉制度會導致家庭不和睦,普通人要想賺大錢,要想施展抱負,可能往往只有科舉這一個方法,俗話說“飽暖思淫慾”,有了錢有了權,很多自視甚高的人,就會做出拋妻棄子的殘忍行徑,陳世美便是典型的例子,得了公主的賞識,便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
科舉制度還容易產生官官相護的現象,由於某些關係,造成朝廷上拉幫結派的現象層出不窮。
-
3 # 戰鬥大黃蜂
避諱字,是指中國古代迴避君主和尊長的名字而改寫的字。
避諱字有以下幾種情形:
第一是用同義字或義近字代替。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諱“正”,因此,用“端”代替“正”。比如,把“正月”改為“端月”。漢高祖名邦,漢代人便以“國”代替“邦”。古代叫邦家,漢代就叫國家,一直沿用到今天。東漢光武帝名秀,避諱“秀”字,於是把秀才改為茂才。
第二是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
司馬遷的父親名談,司馬遷作《史記》,在《趙世家》中就把張孟談改成張孟同。清聖祖名玄燁,清代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燁”。
第三是字缺筆畫。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缺筆寫作“F”。
第四是拆字。
一個漢字是由幾個部件組成的,為了不犯君主的諱,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開原字。五代晉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第五是刪字。
有的人是雙名,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諱,便把它刪去變為單名。如南朝齊開國叫蕭道成,一個叫蕭道淵的人便把名字裡的“道”去掉,改為蕭淵。
第六是用形似字代替。
五代後周君主名郭威,一個叫郭彥威的人就用“成”代替“威”,改名為郭彥成。
第七是改讀。
孔子名丘,過去讀書人把“丘”讀成mou,實際上是用“某”的讀音。
第八是增加偏旁,構成新字。
比如,為了避孔子的諱,凡是“丘”作地名或姓氏,一律改為“邱”,讀qi,以與孔子名諱區別
-
4 # 小卒過河拉大車
科舉考試進入宋代以後越來越規範,就像高考一樣,自然就會變成應試教育。要知道我們的應試教育對策是全球最先進的,可不是高考改革之後才成長起來的,我們在這方面有悠久的歷史。
既然是應試教育,那所有那些避諱文字自然是應試教育的重點內容。如果你也是經過我們的中等教育參加過高考,那應該有深刻體會的,經過應試教育訓練出來的考生基本不會犯這方面的錯誤。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在現在看來是很不可思議的,但在當時,所有能參加科舉考試的,都是經過十年寒窗苦讀對這可以說了如指掌。就像我們現在對罵人的話一樣,口頭上可以說,但是書面表達上是不會寫到的。
再加上古時候,言論不自由,不僅僅是考科舉計程車子,還是平常老百姓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都非常注意,因為一不小心可能小命兒就丟了,科舉士子想要出人頭地,想要金榜題名,這些避諱是他們非常在意的,不會出現這麼幼稚的問題。
當然,古代對人民思想控制還是很嚴厲的,特別清朝乾隆皇帝時期,大興文字獄,別說科舉這種為國掄才大典,就是你平時書信來往,要是有所謂的不逆言論,輕則牢獄之災,重則抄家滅族。
所以,那些參加科舉考試計程車子,一方面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老油條,另一方面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影響下,他們對這些避諱的東西,就是像蛇蠍一般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