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博謙齋主人
-
2 # 王朝通史
晁錯自提出削藩開始,便打上了悲劇人物的烙印,他的死是必然。這一點晁錯自己也知道,景帝也清楚,因為削藩的順利進行,勢必會有一場以腥風血雨,而晁錯的項上人頭便是平息風波的一味良藥。
一、“萬方有罪,罪在晁錯一人而已”施行郡國並行制,這是漢太祖高皇帝時期確定了基本政令,本身就有點祖宗之法的性質,一旦推行削藩,朝內朝外都會湧動一股反對潮。而推行削藩的,在朝內以兩個人為主,一個是晁錯,另一個便是漢景帝,毋庸置疑,這種反對潮不會衝著景帝去,而是將晁錯卷至深淵。
藩王都是什麼人?那些都是劉氏宗親,沒有一個外姓王,也沒有一個不是皇室血脈。而削藩,勢必會造成皇帝和宗親的矛盾,這種矛盾評價就是家醜,而主張削藩之人便是離間宗室。這個罪名,在封建王朝可大可小,參考標準是雙方的矛盾。
景帝與藩王的矛盾深化,那麼離間宗室的罪名就無窮大了,必要的結果就是處決離間宗室之人,緩和矛盾。就以上三點而言,晁錯的死是必然,不死才是偶然,當時已經形成了罪在晁錯一人的局面。
二、平叛與正名,晁錯一人之死足矣晁錯之死的直接原因,便是吳王劉濞頒步天下的起兵草誥,其中將晁錯離間宗室做為了起兵的直接原因。
不考慮實際狀況,單就名聲上,晁錯便是七國起兵的理由,這種情況下景帝如何選擇?自然是殺了晁錯。殺了晁錯,有兩大好處。其一是為平叛進展,七國以晁錯為藉口起兵,朝廷斬殺了晁錯,叛軍瞬間就成了無名之師,興無名之師者必亡,同時也為景帝大規模平叛和誅殺藩王削藩奠定了基礎。
其二是為景帝正名,這一點才是關鍵!晁錯被斬就是景帝的表態,意思就是皇帝被晁錯所矇蔽而逼反了藩王。他將七國之亂的發生和削藩的過失,全安在了晁錯的身上,自己非但沒有收到史書、輿論的譴責,反而成為了一個委屈的皇帝。
晁錯一人的死,可以發揮出這麼多的連帶效應,景帝如何不殺?於是藉著袁盎的理由,將晁錯給殺了,也達到了預期效果。
-
3 # 木魚漂流記
晁錯削藩當然沒錯,這也是漢景帝自己的本意,晁錯之所以被殺,一是有仇人陷害,一是漢景帝沒有估計到形勢發展的這樣嚴重,自己還沒有做好削藩的軍事準備,諸藩國卻要伺機興兵反抗中央政府了,大漢存亡,危在旦夕。只能誅晁錯以息眾怒,冀能挽回局面,徐徐圖之。
當然,後來的歷史證明,漢景帝還是錯了。
第一錯錯在高估了藩國的實力和影響力,七國之亂很快就被削平了。
第二錯錯在淵殺了晁錯,殺不殺晁錯都不影響七國要叛亂的本意,殺晁錯寒了忠臣之心,也使漢景帝英武的形象大大失分。
為晁錯可惜。
-
4 # 孤罔炎史
唉,壁虎斷尾,等待再生罷了,只不過斷掉的那一截肯定是活不成了。
當然,晁錯有些操之過急也是真的,狗急了還跳牆呢,別說這幫手握軍政大權,裂土一方的漢氏封王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自己下場在哪兒,憑什麼我就得聽中央的?陳勝都說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們這幫皇族一個個都有繼承權,聽你小啟子的是給祖上臉面,又不是給你的,給臉還不要臉了?吳王能一舉鼓動七王叛亂不是偶然。
-
5 # 常山青松
沒錯,但是要借他的性命給天下諸侯一個交代!做皇帝不容易,不是想殺誰就殺誰!更何況是削藩!弄不好會聯合起來造反的!
-
6 # 趣談漢史
晁錯主張漢景帝削藩是對的,漢景帝也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權力,同意晁錯削藩。漢景帝為什麼聽晁錯的?因為是他老師,晁錯在漢景帝眼裡就是大儒智囊,所以言說計從很寵信他。晁錯不是一次地提削藩之事,早在文帝時就建議削藩,只因文帝仁慈,不願看到兄弟們相互殘殺。把這事給放下了。
漢文帝死後,漢景帝繼位,晁錯做為皇上的老師,為了自己學生的帝業穩固,還是上書景帝削藩,景帝當然願鞏固自己的皇權,便同意了晁錯的建議。這削減令一下,受到諸侯王的極力反對,便激起對晁錯的怨恨。以吳王為首的諸侯王發起了,“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聯合七國叛亂。
七國叛亂軍直逼京師長安,情況危急也來的突然,讓景帝無從防備,面對七國叛軍的兇勢,晁錯縱使景帝親自出徵,以鼓將士鬥志士氣,他確坐陣京師,景帝猶豫,聽從了與晁錯有嫌隙的袁盎的建議:“別看七國叛軍來勢兇猛,他們不是針對皇上,是針對晁錯而來,只要把晁錯殺了,赦免七國,恢復被削的封地,七國之亂不就平息了嗎?”景帝迫於七國進攻京師的壓力,景帝同意了袁盎的建議,封袁盎為太常秘密出使吳國。
袁盎獻策後十多天,丞相、中尉、廷尉、聯名上奏要把晁錯滿門抄斬,景帝同意了奏章,晁錯確不知情,景帝派中尉到晁錯家,請晁錯進朝議事,晁錯跟著皇上派來的中尉,車馬走到長安東市,停下車中尉宣讀景帝旨意,把穿著朝服的晁錯腰斬於市。晁錯到死也不明白,大敵當前,為什麼要斬我這位為學生忠心耿耿的老師呢。
斬了晁錯,景帝認為七國退兵,哪知誅晁錯是一藉口,吳王準備了幾十年要謀反奪帝位。景帝悔恨錯斬了老師,但已經完矣。景帝心裡懼怕,忽然,想起了文帝告誡的話:“國家危難時,周亞夫可擔當大任。”於是,景帝讓周亞夫統領漢軍平叛,只用了三個月就平息下來。平息叛軍之後,景帝下令諸侯王不在治理封國,由皇帝派使官吏治理,改革封國官制,削減了諸侯王的權力,鞏固了中央集權統治。
綜上而言,晁錯讓景帝削藩是正確的,鞏固了中央集權,維護皇家權力的統一,然而晁錯犯下幾種錯誤讓他命喪黃泉。1,晁錯不應該過於急近的讓景帝削藩,景帝繼位時間過短,皇權勢力未穩固,在大環境下諸侯國勢力過大,沒有實行溫和蠶食的方法,解決諸侯國勢力。晁錯的過於急近,激起諸侯王的不滿,增添了諸侯王對朝廷予盾,使這種予盾形成軍事叛亂。2,在七國叛亂進攻長安時,形成生死危難之時,晁錯建議讓景帝出征以鼓士氣,在危難之機,當臣子的晁錯不身先士卒,然而讓沒有上過戰場的景帝出征,晁錯確坐陣京師。當然他的想法是對的,做為沒有上過戰場的景帝怎麼想,當時的景帝估計心裡非常害怕,在生死關頭誰不怕死,晁錯沒有考慮到景帝的想法,這也是晁錯死的一大原因。
3,晁錯性格直率,直言不諱過於強勢。得罪朝中大臣太多,大臣討厭他,所以在落馬時,被得罪的人落井下石。總之,錯綜複雜的關係讓晁錯而犧牲,他的這種謀國不謀身的精神得到後人敬仰!
-
7 # 大馬哈魚12
晁錯削藩錯了,一味的蠱惑君王削藩,導致天下大亂的人,就該死。君王可以不考慮後果,但是謀臣智囊,就必須以避免後果,又消除隱患為能。晁錯的死,漢景帝恨他在這裡?做事有輕重緩急,像削藩這種一動牽扯到君王性命交關的事。在君王沒有準備好之前。不能有蛛絲馬跡的外洩。朝堂之上就是議論者都該死。晁錯的錯誤在於把本該不動聲色的事,幹成了轟轟烈烈。
-
8 # 老大73708
俗話說得好,最是無情帝王家,草菅人命是皇帝的特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無俚頭的理由,莫須有的罪名,都能將臣子置於死地,晁錯被漢景帝當作替罪羊殘酷的腰斬於東市就是對此最好的詮釋:伴君如伴虎啊!
晁錯的被殺,究其禍根應追索到劉邦頭上,要不是他從秦始皇的郡縣制退步,先封異姓王,引起八王之亂;滅了異姓王又封同姓王,給文帝治國帶來不小麻煩。賈誼上巜治安策》,指出同姓王”必為錮疾”,”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這實際上是漢武帝”推恩令”的雛形,文帝怕控制不了局面,作了一些努力,但不敢大動。到景帝時諸王的勢力就尾大不掉了。晁錯在巜削藩策》裡明確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凾,禍小;不削,反遲,禍大”。景帝採納,並於公元前154年,削楚王戊的東海郡,削趙王遂的常山郡,削膠西王即的六個縣,點燃了”七王之亂”的導火線。
吳王劉濞帶頭髮難,聯合六國造反,打著”誅殺晁錯,以清君側”的旗號,發兵20萬,號稱50萬,並與匈奴、東越、閩越貴族勾結,舉兵西向,所向披靡直達河南,有點勢不可擋的味道。漢景帝對此態勢驚慌失措,首先想到的不是抵抗和平叛,而是息事寧人,怕死的本質暴露無遺,聽信爰蠱的讒言,腰斬晁錯以平事態,可見其荒唐與狠毒。有人認為景帝這樣做,是恨晁錯讓其親征置他於危險境地,有篡位之嫌疑而痛下殺手;有人認為這是景帝向叛軍表態,討好劉濞,而不惜殘忍殺害晁錯使其退兵。這些說法都有理,我也傾向這種分析。但我更同意教科書上的斷語,漢景帝在危局面前,表現失態,惶恐不安,手足無措,做出的腰斬晁錯的冷酷而荒唐的決定,是非常錯誤的。
事實也證明了這點,你殺了晁錯,叛軍撤兵了嗎?沒有。劉濞更囂張了,繼續猛攻,被梁王武所阻。此時景帝才如夢方醒,命太尉周亞夫和大將軍竇嬰率36將軍,以奇兵斷其糧草,不到三個月就平息了”七王之亂”。可見叛變並不可怕,關鍵你要敢於面對,敢於鬥爭。這不,中央大軍一橫掃不就勝利了麼?劉濞被東越人所殺,其它六王見大勢已去,全都自殺了。
經此一役,漢景帝緩過來了,用的還是晁錯的主張,趁勢削藩,不斷削其權力,逐步向郡縣制靠攏,迴歸中央集權,到漢武帝時,《推恩令》的頒佈,大一統的西漢王朝呈現了。這是後話。
可惜了晁錯,白死了。他成了封建王朝內部鬥爭的犧牲品。他錯在沒有看清皇帝的殘忍本性,任何時候他都只是棋子,皇帝為保本身是不惜丟棄的;錯在他滿腔熱血,為加強中央集權,得罪諸藩王而推撤藩令,招致橫禍;錯在他要景帝親上前線而自己在後方坐鎮,犯了大忌,引起帝王猜疑其有篡位之心;錯在他性格剛烈,作風標桿,得罪朝臣,皇帝也感到不痛快。總之,錯就錯在晁錯誤判了皇帝,誤判了形勢,在封建社會里,臣子的下場就是如此,非晁錯一人之遭遇。想想甚是可怕、可悲、可嘆!
回覆列表
晁錯削藩沒有錯,錯在他削藩太過著急,當七國之亂時,漢帝國中央還沒有準備好,為了讓七國退兵,漢景帝只有採取這個不得已的辦法。但七國謀劃已久,此時已不可能退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