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瑜丞

    是魏源的《海國圖志》。大清歷“康乾盛世”後、嘉慶逐趨衰微,至道光年間更是日漸窘困。鴉片戰爭之前,大清官員中鮮有對中土之外有所瞭解,其程度遠遜明季,自以為萬國之宗,睥睨一切,魏源等一干精英的遠見自然難入法眼。

  • 2 # 傳玉人翡翠

    《海國圖志》詳細介紹了西方的政治、軍事、經濟、制度、人文等重要資訊,但是在中國卻無人問津。

    當時中國內部的讀書人有300多萬,但是在當時能夠理解該書苦心的人不超過300個。該書出版以後,各級官員的罵聲紛至沓來,有的官員甚至建議將該書列為禁書。這又成了一場文字獄。最後該書在中國只印刷了1000本左右,而且有很多都被當時的文人丟棄。

    1840年的鴉片戰爭並沒有打醒中國,清朝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認為這次是大清意外的失敗。中國各方面的沒有絲毫的進展,就這樣渾渾噩噩又睡了20年。

    直到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清朝內部才開始思考原因。在當時那個工業大發展的時代,浪費了20年時間無疑等於找死!

    在日本社會中,《海國圖志》受到了幾乎“天書”般的待遇。1854年,美國海軍打開了日本的國門,日本遭受凌強欺辱的時代也開始了,此時的中國和日本是標準的難兄難弟。

    當時三本《海國圖志》的出現挽救了日本,在清朝駛入日本的貨船上,日本人發現了三本《海國圖志》。

    此後這本書在日本幾乎達到了瘋狂的程度,日本開始出高價在中國蒐集該書運回

    《海國圖志》詳細介紹了西方的政治、軍事、經濟、制度、人文等重要資訊,但是在中國卻無人問津。

    當時中國內部的讀書人有300多萬,但是在當時能夠理解該書苦心的人不超過300個。該書出版以後,各級官員的罵聲紛至沓來,有的官員甚至建議將該書列為禁書。這又成了一場文字獄。 

    最後該書在中國只印刷了1000本左右,而且有很多都被當時的文人丟棄。1840年的鴉片戰爭並沒有打醒中國,清朝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認為這次是大清意外的失敗。中國各方面的沒有絲毫的進展,就這樣渾渾噩噩又睡了20年。 直到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清朝內部才開始思考原因。在當時那個工業大發展的時代,浪費了20年時間無疑等於找死!

    在日本社會中,《海國圖志》受到了幾乎“天書”般的待遇。1854年,美國海軍打開了日本的國門,日本遭受凌強欺辱的時代也開始了,此時的中國和日本是標準的難兄難弟。

    當時三本《海國圖志》的出現挽救了日本,在清朝駛入日本的貨船上,日本人發現了三本《海國圖志》。

    此後這本書在日本幾乎達到了瘋狂的程度,日本開始出高價在中國蒐集該書運回日本,然後再自己印刷,如果說到具體的瘋狂程度,這本書在日本絕對是第一。在日本先後出現了15個版本的《海國圖志》,但還是供不應求。

    《海國圖志》在日本出版的兩年裡,價格上漲了4倍。最後此書成為日本政界、商界、文化界的必備書籍,日本的明治天皇對這本書的評價是不亞於英國大憲章。

    只可惜這本書在清朝幾乎成了絕本,而在日本遍地都是。

    如果說到具體的瘋狂程度,這本書在日本絕對是第一。在日本先後出現了15個版本的《海國圖志》,但還是供不應求。

    《海國圖志》在日本出版的兩年裡,價格上漲了4倍。最後此書成為日本政界、商界、文化界的必備書籍,日本的明治天皇對這本書的評價是不亞於英國大憲章。

    只可惜這本書在清朝幾乎成了絕本,而在日本遍地都是。

  • 3 # 與太陽肩並肩DR

    感謝邀請。《海國圖志》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睜眼看世界,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在這以前,我記得《康熙王朝》裡有這樣一幕“那些蠻夷整天和鳥獸為伍,長的和猴子一樣”(圖海和周培公說的),自此大清已天朝自居,閉關鎖國。不扯淡了,為什麼沒有被大清皇帝重視呢?有一下幾個方面:

    1.大清雖然在《南京條約》中賠款割地,但是大清的結構體並沒有收到影響,大清還是很強大。並沒有從天朝美夢中醒來。

    2.說皇帝沒有重視這本書那是真的,但是說皇帝沒有重視國情,那是不可能的,要不然也會有後來的洋務運動。

    3.時政所逼,太平天國運動比較噁心了,清政府哪有時間來搞這個,先把富饒的江浙搶回來再說,下一次割地賠款全靠這一代的老百姓。

  • 4 # 歷史寶藏

    筆者要先擺明觀點,當時士人和皇帝不重視《海國圖志》這本書純屬正常。

    《海國圖志》是魏源受林則徐囑託而編著的一部圖書,它以林則徐主持編譯的近九萬字的《四洲志》為基礎,將當時蒐集到的其他文獻和魏源自己所撰寫的一些論文進行擴編而成,到咸豐二年時,被擴為一百卷。我們以前在歷史教科書上每當提到《海國圖志》時,都會提到“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確,《海國圖志》詳細敘述了世界地理和各國曆史政制、風土人情,主張學習西方的科技,還提出了一整套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為中心的救國方略。

    但是,我們如果仔細翻閱《海國圖志》後會發現這本書更像算是一個資料彙編。

    《海國圖志》前半部分是介紹西方的情況,後半部分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後半部分也最為今天的人們所看重,尤其是第八十四捲到第九十五卷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魏源彙編的,作者有有西洋人、地方官、中央官員、地方監生等,主要是講西方的輪船和火炮,包括戰船、火輪船鑄炮模型、炸彈、火炮測量、炮臺、槍支(火銃)、水雷等,幾乎全部都是西洋軍事器物方面的“長技”。魏源認為“夷之長技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不過通覽《海國圖志》,所載的長技多為戰艦和火器,養兵練兵之法極少。

    魏源在書中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但如果我們把眼光再往前推一推就會發現,清朝其實一直就在“師夷長技以制夷”。

    比如,火炮。滿人入關之前就在學習北韓人和明軍的火器,滿人入主中原後,還學習了中亞和俄羅斯人火器,比較出名的開花炮、西瓜炮就是向俄羅斯學習的。再說戰船,如果瞭解清朝水師的人都知道,清朝的水師戰船有一個演變的過程,也是一個向夷人或者海盜學習的過程,專門考察鴉片戰爭之前清朝水師轉船演變的祁磊博士曾指出,水師戰船演變的內在邏輯:“歷次建造水師戰船均是以敵方戰船為仿造物件,其目的是為了在短時間內彌補與敵人之間的武器差距,改變戰場上的被動局面。”也就是說,鴉片戰爭之前,清王朝人家一直都在師夷長技,“師夷長技以制夷”並不新鮮,(只不過恰好這個時候這個“夷”是西方先進的工業國英國而不是朝廷體系下的番邦小國)所以,《海國圖志》這本書在魏源編好後得不到當時人的重視也很正常。

    不過,筆者並不是要否定魏源以及《海國圖志》。事實上,林則徐、魏源這些人願意去了解當時的英夷,願意去了解中國之外的世界,在當時這已經很不錯了。

    參考文獻:

    祁磊:《鴉片戰爭以前清朝水師戰船的演變》,《歷史檔案》2018年第1期。

  • 5 # 文史工作坊

    清朝由滿族人所建立,滿族是一個非常善於學習的民族,甚至學界有人說清朝就是因為滿人太愛學習才亡的,當然,這個說法實在是太誇張了。

    大家都知道,《海國圖志》傳入了日本,促進了日本的明治維新,但在中國卻得不到皇帝和大臣、讀書人們的重視,最終兩個國家命運卻完全不同,一個變成強國,一個變成被列強宰割的弱國,所以網上一直有很多人在痛批當時的人不重視《海國圖志》。其實,首先,日本在近代的崛起是向西方學習的結果,魏源的《海國圖志》對日本開眼看世界有一定的作用,但日本的強大並不是因為這一本書,在魏源的書傳入日本之前日本國內的蘭學家們早就在傳播西學了。

    再者,大清皇帝等華人不重視《海國圖志》是有原因的,並不是他們無知。而是,滿人一直在向對手學習,他們一直就有學習的習慣,他們一直都在“師敵長技以制敵”,如學習北韓人和漢人的火器,學習俄國的火炮,學習海盜的戰船等等,魏源在這個時候提出來“師夷長技以制夷”,沒有引起大清皇帝的重視也就不奇怪了——因為此時的“敵”只不過變成了英國罷了。

    最後,魏源的《海國圖志》的確有先進之處,當時的華人上到皇帝下到普通百姓大多還是以為鴉片戰爭來打我們只不過依然是蠻夷,在這一點上,魏源比它們看得更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封神演義中受封最高的是四位正神分別都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