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顧泠侃史

    首先應該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第一:土客大戰和日本戰國的差別

    其實一般來說土客大戰這個形容其實並不準確,正確的叫法應該是土客衝突,是發生在明清時期,中國南方少數族裔之間的械鬥行為。究其原因就是為了爭奪生存空間,一般多發生於在明清時期,其中清朝時期達到頂峰,其中以四邑地區最為嚴重。

    土客衝突的雙方其實嚴格來說並不是土家族和客家族,土意為先住民,客意為後來民。廣西地區的土客衝突一般是指瑤族人和客家人。湖南地區的土客衝突一般是指湘語人和江右人,而廣東地區一般來說就是土家人客家人都衝突問題。

    而日本戰國是日本的一個時期,大概是1467到1600左右的100多年。大概其在日本的地位相當於中國古代的三國時期。或者說的更容易理解一些就是相當於漢末群雄割據的局面。開始於應仁之亂,當時一群將軍分為東西兩派,然後展開了激烈鬥爭,各種打仗,最後誰也奈何不了誰,就進入了戰國時代的群雄割據。

    然後出了個很牛的人物叫織田信長,率領兩千人打敗了敵軍四萬人,其在日本的歷史地位感覺應該跟軍神張遼一個level。

    你以為這就完了?織田信長遭遇了政變,史稱本能寺之變,被自己手下明智光秀殺死。

    你以為這就完了?明智光秀並不是最後的贏家,還有個叫羽田秀吉的男人,一路劈荊斬刺,最後挾天子以令諸侯。一舉拿下日本全境,後來天皇給他賜名豐臣秀吉(有沒有很耳熟),可以說這個人就是日本曹操,不,他比曹操還成功。隨後,戰國時代結束,日本統一。

    第二:為什麼研究日本戰國而很少研究土客衝突

    首先我要說明一點,土客衝突並不是沒人研究,如果想要詳細瞭解建議去讀一讀劉平寫的《不為人知的歷史》這本書就是寫土客衝突的。

    至於為啥土客衝突影響力遠低於日本戰國,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一般來說,研究本國曆史的都本國學者(對,這是一句廢話)

    而戰國時代在日本的熱度大概就相當於三國在中國的熱度一樣。本國學者肯定仔細研究,畢竟又是軍神,又是政變,又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要是拿來拍電影完全能拍一個系列好嗎?

    至於土客衝突,雖然規模不小,但究極原因不過是鄉村械鬥,其影響力僅限於中國南方地區。而且從建國以來,提倡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土客衝突這種事,可以說是對民族團結的一種極大的傷害,雖然存在一定的研究價值,但熱度顯然就不太行。畢竟在中國最火的還是三國時代啊!(個人觀點)而且如果你要是拿土客衝突拍電影。你過審都是個問題。。。

    哦對了

    戰國時代對日本的意義很大

    1.全國終於統一了

    2.宗教勢力削弱,民主意識抬頭

    3.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為後期的明治維新做了基礎

    而土客衝突對中國的意義(僅四邑地區,清朝晚期)

    1.清政府清算太平軍勢力(當時廣東鬧太平軍很厲害)

    2.封建王朝對底層人民的迫害

    好像我真的想不到了

    希望有人補充吧。

    感覺它對中國整體歷史程序沒啥推進作用

    也沒在文化政治方面有啥影響

    畢竟關於歷史的考究不僅僅是戰爭人數的多寡,

    而在於其背後的意義

    這種意義是文化,政治,思想等等層面的

    而不僅僅是研究戰爭規模

    戰爭本身沒有研究的意義

    戰爭背後的東西才值得我們深思

    而土客衝突,沒有政治訴求,沒有文化變革,沒有革命萌芽,沒有制度改變,歸根結底不過是械鬥罷了。哪怕它規模再大,也不過是械鬥罷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

    圖一,劉平著作《被遺忘的戰爭》

    圖二,日本戰國勢力圖。

  • 2 # 鎮宅賜福聖君

    日本的戰國曆史的在國內研究的盛行歸根結底其實是日本動漫文化和遊戲文化在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對華強勢輸出。

    相信很多80後,90後對日本的戰國曆史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瞭解,比如戰國三巨頭: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松平元康。比如各類的四天王,二十四神將等等,各類歷史事件比如,應仁之亂,一向一揆,安土建城等等。包括小編在內其實對這些日本戰國曆史人物,事件等的瞭解其實都是基於遊戲或者動漫的宣傳。比如小編就很喜歡玩太閣立志傳系列,信長之野望系列等遊戲。從中間就瞭解到了從1467年應仁之亂到1615年大阪夏之陣德川家獲得勝利的日本戰國曆史。我相信各位讀者其實也差不多或多或少也是從這些遊戲或者動漫來了解日本的戰國曆史。

    我們再來看看土客衝突,其實這個問題小編不是很瞭解,但是看網上的解釋:土客衝突專指明清時期,在中國南方的族群混居地區,各族群(漢族不同民系)之間的激烈衝突,其最高峰是清朝末年發生在廣東的土客械鬥。土、客兩詞,分別是先住民和後住民的意思,按當地不同族群到來的先後進行區分。

    土客衝突的雙方在不同地點均並不完全相同,例如廣西的土客衝突,土方為瑤族人,客方為客家人。湖南的土客衝突,土方為湖南湘語人,客方為江西江右人。

    光從釋義來說這個問題就非常敏感,更加不會去宣傳。其實很長一段時間關於這個話題都沒有受到學者的重視。近年來才有《被遺忘的戰爭》等學術作品問世。

    其實這些小編認為日本戰國曆史在國內研究的盛行就是日本文化對華輸出,和哈韓類似,只不過南韓人主要輸出的渠道是電影和傳媒,而日本文化的傳播更加的隱秘,因為遊戲和動漫更加會抓住青少年的興趣。也就是更多的涉及到教育領域,特別是人生觀,價值觀,歷史觀等的改變。其實小編認為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警惕這類的文化輸出,比如精日之類的出現等。我們要知道,知識沒有國界,但是學者是有國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蒙古人的摔跤為什麼那麼厲害,其動力源來自於什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