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家大手拉小手
-
2 # 靜聽花開的聲音
初生的嬰兒,如同一張潔白紙,長大之後,會成為什麼樣子,取決於經歷了什麼,接受了什麼的教育。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因素,所以孩子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重點在於父母給了他(她)怎樣的教育。為人父母,在孩子面前,應時刻注意言傳身教,父母言行不端、滿口髒話,卻夢想孩子能落落大方、彬彬有禮,是不現實的。父母應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薰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父母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係,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準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孩子對是非缺乏判斷力,所以難免會做錯事,做為父母應該及時進行教育,不能一味的縱容,應多與孩子溝通,擺事實,講道理,使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父母與孩子應建立良好的談話氛圍,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父母觀點不正確要勇於承認。對於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一定要給予鼓勵和讚賞,表揚獎勵是對孩子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透過肯定和好評,以加強孩子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要實事求是,要及時,要說明原因,並且應以精神獎賞為主,物質獎賞為輔。使孩子在溫馨快樂中健康成長。
-
3 #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如果非得說上幾句,那麼我只能說:用心!
很多時候,家長都會有一種感覺:好的孩子似乎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
其實這真的是一種認知上的偏見,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好的一面,也都有需要調整的地方。只是那些看起來比較好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每天都會用心的幫助孩子們改正了一些不足的問題。
這裡必須要注意的一點,一個好的教育,絕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它一定是依靠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作為家長,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需要有幾個認知作為基礎:
1、每個孩子都有是“好壞”一體的
2、家長想改變孩子之前,一定要先把自己先搞清楚了,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孩子。
要求孩子怎麼樣之前,我們先得要求自己做到什麼程度。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如何如何,這是索取,往往換來的是後期的反抗和叛逆。
在我們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有覺知之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是非常重要的,自信樂觀上進的品格比成績重要
2、家庭教育,注重的是育心,而不是知識傳授。如果你的孩子不願意跟你說話,那麼教育方向就出了問題。
3、家庭教育蘊含在日常的生活中,它最好的潤物細無聲的,是言傳身教的感染式的教育。
4、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比給孩子灌輸知識更重要,與其給孩子講很多的知識,不如給孩子提出能夠引發他好奇心,調動孩子去思考的啟發性問題。
-
4 # 劉珈良264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為國之根本,涵蓋了所有家庭的榮辱與興衰!小而言之,則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竊以為,孩子的教育應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學齡前,即上小學一年級之前,大致年齡為6週歲之前。孩子從三週歲就要進幼兒園,這裡建議家長一定要上正規幼兒園。有些家長會認為學前班無所謂。這可就大錯特錯了。正規幼兒園會根據孩子的身心特點學習一些簡單的動手動腦能力,不是側重於學習文化知識,符合孩子的手腦發育,有助於孩子的養成教育及好習慣的培養。私立幼兒園正規幼教畢業生很少,就不會注重這些方面的,特別是農村的私立幼兒園。我的女兒上幼兒園時就是在一所私立幼兒園,因為接送方便嘛。我清楚的記得她曾經為了寫一個字而哭鼻子,哪個字?“臉”字。好嘛,於是我就把她送到中心幼兒園就上學。第二階段:小學階段。孩子剛進入小學,會有一點點的不適應,作為家長要和班主任經常溝通,儘快改變這種狀況。小學階段是孩子的養成教育形成的重要階段,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是特別重要的。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好習慣包括:學會傾聽;善於思考;敢於提問;與人合作;自主讀書;認真書寫;自評互評;蒐集資料;動手操作;按時完成作業等等。家長們習慣於用成績這把標尺來評價孩子,殊不知您已經把成長與成才的區別與聯絡沒有認真弄清楚。要想把孩子這些好習慣養成,家長要付出的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不要簡單的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放學再接回家就完成任務了,更不要錯誤的認為孩子的教育全靠老師。有些家長自我感覺對孩子該做的都做到了,但孩子在家在校的表現都不是那麼讓人滿意,實際上就忽略了這些好習慣的養成。在這裡我建議您要與班主任及任課教師經常交流和溝通,並做好反饋,針對孩子的一些不足及時進行糾正和補救,堅持一段時間,您會看到效果的。第三階段:初中時期。目前我就是一個初中教師。我是從小學一直教到初中,深知初中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小學教育的繼續,又是為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和成人高中打基礎的教育。初中教育階段的學生處於學齡中期(少年期)。初中教育的培養目標,要在小學階段使學生“初步”得到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為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初中教育最重要,但目前又是最薄弱的一環。“少年強剛國強”。這一時期,也是孩子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漸養成的重要階段,更是要出現“叛逆心理”,與家長產生所謂的“代溝”的時期。作為家長,一方面要與班主任更為緊密的聯絡,及時做好反饋工作,另一方面,孩子回到家中,家長要把後勤工作做到位,不要始終把成績掛在嘴邊,要噓寒問暖,讓孩子知道爸媽的關心非常重要。因為到這個年齡段,孩子知道父母非常關心成績,所以家長儘量不要適得其反,引起孩子的負面情緒。家長根據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選一些假期帶孩子出去放鬆放鬆,也是很有效果的。第四階段:高中階段。高中階段我沒有太多發言權,畢竟我只是一個初中教師,而且孩子也沒有上高中。但我認為家長們如果能把前三個階段認真落實,相信您的孩子到高中也不會差的。“三觀”端正的孩子無論到哪裡都不會差的,您說是嗎。有一句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是啊,為了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夠出人投地,飛黃騰達,甚至於光宗耀祖,家長們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及。說到底,到了高中階段,您只要告訴他就夠了。
-
5 # 陌上花開緩緩歸j
對於這個問題,我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麼,既然父母也是老師,就應該知道,對待孩子,尤其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要用心,而且要有耐心才行!
首先我們來說用心,或許很多家長都會說,你用心了,可真的是這樣嗎?買很多的學習資料、報很多的輔導班、買各類學習機等等,就認為是對孩子好,是用心對待孩子的教育了,錯的,孩子真正需要的並不是這些,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愛的教育,用心,真正的瞭解孩子的內心,根據孩子的興趣,確定孩子的學習方向,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大的壓力,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我們在來說耐心,很多家長性子太過急躁,總想一步登天,但你別忘了,我們面對的是孩子,是需要慢慢學習才能懂得知識的孩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篇故事,叫做《牽著蝸牛去散步》,其實,孩子盡力了,我們耐心一點,陪伴孩子慢慢認知這個世界,總有一天,孩子會長大!
大家可以認真讀一下這篇文章,就能真正的理解孩子了!
-
6 # W1H2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信樂觀上進的品格比成績重要。 2、家庭教育,注重的是育心,而不是傳授知識。3、家庭教育蘊含在日常的生活中,它最好的潤物細無聲的,是言傳身教的感染式的教育,作為家長也要樹立好榜樣的。 4、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比給孩子灌輸知識(灌輸的東西不會太多的思考它的對與錯)更重要,與其給孩子講很多的知識,不如給孩子提出能夠引發他好奇心的問題,讓孩子去思考得到啟發。
-
7 # 午睡時節
前幾天,朋友說他同事家的兒子,高考當天早晨四點跳樓了。聽了真是太難過了,這對父母今後要如何過後半生?一直走不出喪子之痛也說不定。這也引發了我的思考: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呢?
我周圍的父母,沒有一個不是傾盡全力培養孩子的。從幼兒園開始,就會給孩子學習各種課程:圍棋、樂高、鋼琴、架子鼓、溜冰、游泳、陶藝、現代舞、國畫……這樣當然很好,孩子能夠從中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事。不過,與學這些內容同樣重要的,還有一樣,就是學著養成樂觀的品質。
這也是我最近看的書《教出樂觀的孩子:讓孩子受用一生的幸福經典》裡所提倡的。這本書的第一作者是馬丁•塞利格曼博士,他是美國知名心理學家,積極心理學的建立人。
在這本書中,馬丁•塞利格曼博士提到了這樣一個現象:“現在13歲的青少年中幾乎有1/3的人都有抑鬱的症狀,等到他們高中畢業時,幾乎有15%的人已經經歷過一次抑鬱症。”雖然這是美國的資料,但是中國的孩子壓力也很大。因此,也要我們在孩子還小時,就要教他們學著樂觀。
那麼,怎樣才能教會孩子呢?書中給了很多方法,我覺得最重要的兩點就是,(1)實事求是地對待孩子;(2)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實事求是地對待孩子,就是在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接納他的情緒,而不要否定他的情緒。比如,孩子跳繩沒及格,心情不好,你可以說“媽媽理解你,媽媽跳繩沒跳好的時候,也會不開心”,把他摟在懷裡讓他知道你依然愛他,而不要去說“你跳得很好了”、“這沒什麼可傷心的”。
實事求是地對待孩子,就是在孩子犯錯時,“準確地”批評他——批評他的行為,而不是他的個性或者能力。比如,孩子把玩具扔的到處都是。你可以批評他:“你這樣亂扔玩具把家裡弄得太亂了,必須在睡前把玩具整理好”,而不要說:“你這孩子太自私了,我好不容易收拾好的,你弄得這麼亂”。
幫助孩子克服困難,並不是說不能讓孩子經受挫折,相反,要幫助他一起找到失敗的原因,分析能夠克服挫折的方法,鼓勵孩子不斷嘗試、練習直至獲得成功。還拿跳繩的孩子舉例,家長可以讓孩子看一些教練教授孩子跳繩的影片,每天陪著孩子練習跳繩。當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時,也會對自己更有信心,更加樂觀。
希望每個家長都能幫助孩子習得樂觀,希望每個孩子都能享受樂觀的人生。
-
8 # 木心木肺地笑
思想指導行動,可以說,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觀念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發展方向。我也是一位家長,自從有了孩子我就經常思考孩子教育的問題:在孩子的教育培養中究竟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我覺得應該著重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樹立好榜樣。俗話說,身教重於言教。未成年孩子特別是低齡孩子還處於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懵懂時期,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都對孩子有著十分深刻的影響,也是孩子模仿的學習的物件。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規範自己的言行。
二是要營造好氛圍。“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成長教育的環境對孩子成長的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薰陶。其中,家庭環境是是孩子成長的主要環境,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係,努力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是要端正好態度。孩子成長教育的過程中,適時地對孩子不良的思想和行為進行批評引導是必要的。但作為家長必須要樹立正確的態度,對孩子的批評懲罰,首先要全面瞭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懲罰主要是剝奪某種權利,而不是體罰,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殘身心。
-
9 # 物語1978
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到底應該怎樣正確對待?老實說,這個問題很大也很複雜,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的,必要的話可以寫一本書 ,甚至一套書。根據我的經驗,我提一下三點建議:
1、家長要以身作則。
孩子最初的習慣和態度都來自於家庭。孩子的絕大多數優點和缺點都可以從家長身上找到痕跡。這些痕跡絕不是父母刻意教導的結果,而是孩子在有意無意中的模仿。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時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時刻觀察著你。
我們常說,家長優秀孩子也差不到哪去。這裡的優秀並不是說家長有多高的學歷,而是指品行。現在都強調原生家庭,都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只有父母的行為舉止得當,才可能培養出理想的孩子。
2、家長要不斷學習。對於現在的家庭教育,我最大的感觸就是“無知”的父母太多。很多人都在憑上一輩人的經驗在教育孩子,殊不知,很多的經驗都是不正確的。最近我在看孫瑞雪的《完整的成長》,裡面講到孩子的成長包括身體、情緒、感覺、心理、認知、精神這幾方面的成長,知道這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就需要尊重孩子的感知,不要盲目打擾,以至於讓孩子失去完整成長的機會。
看到這些,我深深地感嘆,因為“無知”,這些年,我都在虐待自己的孩子,因為我的打攪,孩子的內在錯過了很多成長的機會,以至於現在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3、正面管教。這些年,關於教育的話題一直沒有中斷過,也一直沒有定論,中國的教育模式也是“百家爭鳴”,有人說要嚴管,推行棍棒教育;有人說要多表揚,力推賞識教育。不容否認,不管哪種教育,都培養出了優秀的人才,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每一種教育方法都有利有弊。沒有一種方法是萬能的,所謂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但是,在這麼多的教育方法中,我覺得正面管教是適合大多數人的。正面管教始於孩子的出生,並持續其一生。它既關注孩子的需求,也尊重自己的需要。
正面管教強調的是和善而堅定,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當然具體怎麼做,建議家長們還是去找幾本相應的書去看看吧!
-
10 # 區塊鏈礦機專案
孩子的教育是永遠不會過時的話題。
工作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但又不能時刻陪在他身邊;不工作又不能給他更好的成長環境,學習也幫不上什麼,陪伴反而變成了一種焦慮。
未來小七有AI(愛)的機器人,無縫溝通,給你最好的陪伴!
-
11 # MBA張老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分析未來人才趨勢時,把人的能力分成了兩個部分,其中45%來自“顯效能力”,也就是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語言和專業技能;另外55%來自“隱效能力”,主要包括品格、觀念思維和格局視野三個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創造性地思考和迅速行動的能力,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不知道您的孩子是在哪一個年齡階段,我也不能具體給出對於孩子的教育方法。因為孩子的每一個成才階段所對應的具體教育是不一樣的。比如幼兒、小學、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學。每一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變化是不同的。沒有一個方法論是以偏概全的。
但是尊重孩子是每個一個年齡階段都應該要有的,您可能是一位母親,他雖然是您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但是從他出生之日起他也是一位獨立的人,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人物品,而是學會尊重和傾聽。
-
12 # 陪讀記
第一,要讓孩子有健康的意識,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免談。
第二,要教孩子學會獨立。
第三,培養孩子吃苦的精神。
第四,學會怎麼和人相處
第五,挖掘自己的愛好,是一生的樂趣,為了樂趣而努力。
回覆列表
新手爸媽準備好應對嬰兒了嗎?
對於新生兒你可以經常和他面對面,或利用鏡子讓他注意到自己。
給寶寶做嬰兒撫觸,對寶寶全身進行愛撫和觸控。
雖然新生兒更多時間在睡覺,但他醒著時你一定要和他"交談"。
第2個月
趴臥練習,每天做兩到三次,鍛鍊寶寶頸部和上臂的肌肉力量
拿香皂或醋給寶寶聞,看他會有什麼不同反應。
迴應寶寶的"啊啊"、"咕咕",鼓勵"交談"。
第3個月
讓寶寶側臥,用玩具引導他轉向仰臥 (注意安全哦)。
製造各種聲音,如用搖鈴、擠捏塑膠玩具,培養寶寶對聲音的辨別力。
穿著鮮豔的衣服走來走去,看寶寶如何追蹤你。
第4個月
假裝打電話或講故事,嘴型可以誇張些。
給寶寶手絹、帶柄的玩具玩,增加抓握機會。
讓寶寶在敲敲打打中去體會不同的聲音和節奏。
給寶寶更多的機會練習趴臥和翻身。
第5個月
多給寶寶可以用手抓的東西,讓他有機會用手瞭解世界。
用錄音機錄下寶寶的"話",再放給他聽,讓他了解"傾聽"的概念。
慢慢拉著寶寶的雙手讓他坐起,或支撐好讓寶寶坐一會。
第6個月
找一些色彩鮮亮的扣子或豆子,讓寶寶抓拿(注意防止誤食)。
經常把身邊的事物說給寶寶聽,鼓勵他去看、去摸、去感知。
適當減少抱寶寶的時間,多給他自由活動的機會。
第7個月
鼓勵寶寶拍手、雙手拿物體對敲,允許寶寶自己拿勺子。
跟寶寶玩"藏貓貓",用手帕把他心愛的玩具蓋上再揭開給他看。
開始讓寶寶區別一兩種顏色,比如從紅色開始。
第8個月
多告訴寶寶物品和他身體各部分的名稱, 並注意練習他配合手指指向的動作。
在寶寶前方用你自己或玩具引逗他向前,鍛鍊爬的能力。
鼓勵寶寶把一隻手裡的東西遞到另一隻手裡。
第9個月
給寶寶更多的機會練習爬行,用家中的玩具或物品為他的路途設定更多變化,他會覺得爬行很快樂。
幫寶寶瞭解身邊事物的因果關係,比如天黑要開燈,天亮要關燈。
第10個月
有意識地教他用"簡單的手勢"表示一些吃、拿、抱、再見等。
跟寶寶一起撿豆子,對玩具進行分類。
寶寶現在最喜歡模仿。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寶寶參與你平時做的事。
第11個月
如果寶寶喜歡站著,就多給他機會練習,他不喜歡就不要強迫。
有意識地選擇不同形狀和顏色的食物和玩具,引導寶寶觀察理解。
寶寶喜歡把很多東西放在一個容器裡,再嘩地倒出來。
第12個月
鼓勵寶寶串珠子,給玩具分類。
給寶寶一個玩具娃娃,讓你有機會照顧別人。
給寶寶一個安全活動的空間,讓他練習站立、彎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