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4
回覆列表
  • 1 # 燕山小小生

    北斗最大的優點就是有短報文功能,很適合出海的漁民使用,比海事衛星電話便宜很多,精度不如GPS,主要是星載原子鐘比美國的精度低,民用部分差不多。

  • 2 # 大宇聊電影

    北斗二號和GPS的定位原理基本一致,都是測距碼和星曆的地面覆蓋,計算依賴本地接收裝置,這是北斗二號和一號的差別。區別在於同樣覆蓋全球為終極目標,北斗二號的覆蓋體系裡出現了5顆同步軌道衛星,而GPS則完全是低軌道(傾斜圓軌道),這種結構上的差異會導致本地接收裝置的計算響應速度,但精度實際上是持平的。2020年北斗組網完成之後,華人的維持能力會更持久,美華人一定會因為各種財力問題導致一些問題,具體現在不好說;另外,美華人的星載原子鐘水平很高,咱們的稍差;再有,北斗一直說可以傳送簡訊息,我認為這是雞肋功能,實現起來需要專用地面站,GPS沒這功能,孰優孰劣你自己判斷吧。

  • 3 # 乘風墨客

    北斗系統與GPS系統主要有3點區別:

    1.使用訊號不同:北斗使用的是三頻訊號,GPS使用的是雙頻訊號。三頻訊號可以更好地消除高階電離層的延遲影響,提高定位可靠性,增強資料處理能力。北斗是全球第一個提供三頻訊號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  

    2.源定位不同:北斗一代是有源定位,北斗二代使用的是無源定位,和GPS一樣,但是保留了一代的有源定位。什麼是有源定位呢?就是接收機自己需要發射資訊與衛星通訊,而無源定位則不需要。這就意味著,哪怕觀測條件非常差,比如在山谷中,也是能知道大概位置的。這就對緊急情況特別有用。

    3.通訊服務功能不同:短報文通訊服務,這個是中國衛星導航的原創功能,並且非常實用。201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震區唯一的通訊方式就是北斗一代。這個特色功能毫不意外的在二代中保留下來。也就是說,北斗不但能知道我在哪,還能讓別人知道你在哪,有利於求救。但是這個功能是有容量限制的,所以並不適合作為日常通訊功能,而是作為緊急情況通訊比較合適。

    總結:兩者功能各有優劣勢,但是從未來的發展空間來說北斗系統將會更強。

  • 4 # 樂者無敵

    就目前已經應用的市場看,北斗系統一般已經包含簡訊等服務,而Gps目前是沒有的,即是單向性,而北斗是雙向性,其開發使用內容更廣。

  • 5 # 小豬說i

    1、2011年12月27日起,開始向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連續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北斗導航終端與GPS相比,優勢在於簡訊服務和導航結合,增加了通訊功能;

    2、全天候快速定位,極少的通訊盲區,精度與GPS相當,而在增強區域也就是亞太地區,甚至會超過GPS;

    3、向全世界提供的服務都是免費的,在提供無源定位導航和授時等服務時,使用者數量沒有限制,且與GPS相容;

    4、特別適合集團使用者大範圍監控與管理,以及無依託地區資料採集使用者資料傳輸應用;

    5、獨特的中心節點式定位處理和指揮型使用者機設計,可同時解決“我在哪?”和“你在哪?”;自主系統,高強度加密設計,安全、可靠、穩定,適合關鍵部門應用。

    劣勢

    1、北斗一號系統屬於有源定位系統,系統容量有限,定位終端比較複雜。

    2、北斗一號系統屬於區域定位系統,目前只能為中國以及周邊地區提供定位服務,且與GPS完善成熟的運營相比,未來處於不斷完善之中.

    擴充套件資料: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定位原理

    35顆衛星在離地面2萬多千米的高空上,以固定的週期環繞地球執行,使得在任意時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同時觀測到4顆以上的衛星。

    由於衛星的位置精確可知,在接收機對衛星觀測中,我們可得到衛星到接收機的距離,利用三維座標中的距離公式,利用3顆衛星,就可以組成3個方程式,解出觀測點的位置(X,Y,Z)。

    考慮到衛星的時鐘與接收機時鐘之間的誤差,實際上有4個未知數,X、Y、Z和鐘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顆衛星,形成4個方程式進行求解,從而得到觀測點的經緯度和高程。

    事實上,接收機往往可以鎖住4顆以上的衛星,這時,接收機可按衛星的星座分佈分成若干組,每組4顆,然後透過演算法挑選出誤差最小的一組用作定位,從而提高精度。、

    衛星定位實施的是“到達時間差”(時延)的概念:利用每一顆衛星的精確位置和連續傳送的星上原子鐘生成的導航資訊獲得從衛星至接收機的到達時間差。

    衛星在空中連續傳送帶有時間和位置資訊的無線電訊號,供接收機接收。由於傳輸的距離因素,接收機接收到訊號的時刻要比衛星傳送訊號的時刻延遲,通常稱之為時延,因此,也可以透過時延來確定距離。

    衛星和接收機同時產生同樣的偽隨機碼,一旦兩個碼實現時間同步,接收機便能測定時延;將時延乘上光速,便能得到距離。

    每顆衛星上的計算機和導航資訊發生器非常精確地瞭解其軌道位置和系統時間,而全球監測站網保持連續跟蹤衛星的軌道位置和系統時間。

    位於地面的主控站與其運控段一起,至少每天一次對每顆衛星注入校正資料。注入資料包括:星座中每顆衛星的軌道位置測定和星上時鐘的校正。這些校正資料是在複雜模型的基礎上算出的,可在幾個星期內保持有效。

    衛星導航系統時間是由每顆衛星上原子鐘的銫和銣原子頻標保持的。這些星鍾一般來講精確到世界協調時(UTC)的幾納秒以內,UTC是由美國海軍觀象臺的“主鍾”保持的,每臺主鐘的穩定性為若干個10^-13秒。

    衛星早期採用兩部銫頻標和兩部銣頻標,後來逐步改變為更多地採用銣頻標。通常,在任一指定時間內,每顆衛星上只有一臺頻標在工作。

    衛星導航原理:衛星至使用者間的距離測量是基於衛星訊號的發射時間與到達接收機的時間之差,稱為偽距。為了計算使用者的三維位置和接收機時鐘偏差,偽距測量要求至少接收來自4顆衛星的訊號。

    由於衛星執行軌道、衛星時鐘存在誤差,大氣對流層、電離層對訊號的影響,使得民用的定位精度只有數十米量級。

    為提高定位精度,普遍採用差分定位技術(如DGPS、DGNSS),建立地面基準站 (差分臺)進行衛星觀測,利用已知的基準站精確座標,與觀測值進行比較,從而得出一修正數,並對外發布。

    接收機收到該修正數後,與自身的觀測值進行比較,消去大部分誤差,得到一個比較準確的位置。實驗表明,利用差分定位技術,定位精度可提高到米級。

    系統功能

    四大功能

    短報文通訊:北斗系統使用者終端具有雙向報文通訊功能,使用者可以一次傳送40-60個漢字的短報文資訊。

    可以達到一次傳送達120個漢字的資訊。在遠洋航行中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精密授時:北斗系統具有精密授時功能,可向使用者提供20ns-100ns時間同步精度。

    定位精度:水平精度100米(1σ),設立標校站之後為20米(類似差分狀態)。工作頻率:2491.75MHz。

    系統容納的最大使用者數:540000戶/小時。

    軍用功能

    “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軍事功能與GPS類似,如:運動目標的定位導航;為縮短反應時間的武器載具發射位置的快速定位;人員搜救、水上排雷的定位需求等。

    這項功能用在軍事上,意味著可主動進行各級部隊的定位,也就是說大陸各級部隊一旦配備“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除了可供自身定位導航外,高層指揮部也可隨時透過“北斗”系統掌握部隊位置,並傳遞相關命令,對任務的執行有相當大的助益。

    換言之,大陸可利用“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執行部隊指揮與管制及戰場管理。

    民用功能

    個人位置服務

    當你進入不熟悉的地方時,你可以使用裝有北斗衛星導航接收晶片的手機或車載衛星導航裝置找到你要走的路線。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示意圖

    氣象應用

    北斗導航衛星氣象應用的開展,可以促進中國天氣分析和數值天氣預報、氣候變化監測和預測,也可以提高空間天氣預警業務水平,提升中國氣象防災減災的能力。

    除此之外,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的氣象應用對推動北斗導航衛星創新應用和產業拓展也具有重要的影響。

    道路交通管理

    鐵路智慧交通

    衛星導航將促進傳統運輸方式實現升級與轉型。例如,在鐵路運輸領域,透過安裝衛星導航終端裝置,可極大縮短列車行駛間隔時間,降低運輸成本,有效提高運輸效率。

    未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提供高可靠、高精度的定位、測速、授時服務,促進鐵路交通的現代化,實現傳統排程向智慧交通管理的轉型。

    海運和水運

    海運和水運是全世界最廣泛的運輸方式之一,也是衛星導航最早應用的領域之一。在世界各大洋和江河湖泊行駛的各類船舶大多都安裝了衛星導航終端裝置,使海上和水路運輸更為高效和安全。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在任何天氣條件下,為水上航行船舶提供導航定位和安全保障。同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特有的短報文通訊功能將支援各種新型服務的開發。

    航空運輸

    當飛機在機場跑道著陸時,最基本的要求是確保飛機相互間的安全距離。利用衛星導航精確定位與測速的優勢,可實時確定飛機的瞬時位置,有效減小飛機之間的安全距離,甚至在大霧天氣情況下,可以實現自動盲降,極大提高飛行安全和機場運營效率。

    透過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其他系統的有效結合,將為航空運輸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應急救援

    衛星導航已廣泛用於沙漠、山區、海洋等人煙稀少地區的搜尋救援。在發生地震、洪災等重大災害時,救援成功的關鍵在於及時瞭解災情並迅速到達救援地點。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除導航定位外,還具備短報文通訊功能,透過衛星導航終端裝置可及時報告所處位置和受災情況,有效縮短救援搜尋時間,提高搶險救災時效,大大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

    指導放牧

    2014年10月,北斗系統開始在青海省牧區試點建設北斗衛星放牧資訊化指導系統,主要依靠牧區放牧智慧指導系統管理平臺、牧民專用北斗智慧終端和牧場資料採集自動站,實現資料資訊傳輸,並透過北斗地面站及北斗星群中轉、中繼處理,實現草場牧草、牛羊的動態監控。

    2015年夏季,試點牧區的牧民就能使用專用北斗智慧終端裝置來指導放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虎皮蛋糕卷好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