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廢都歷史研究中心
-
2 # 藝滴美育
壁畫藝術是宣傳佛教的重要形式,為了宣傳佛教教義,歷代統治者都不惜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營造石窟繪製壁畫。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石窟壁畫,首先興盛興起於新疆,最主要是由於新疆地處東西方交流的要道,佛教文化首先進入這些地區。代表之一是新疆克孜爾石窟。石窟壁畫的另外一處重要代表位於甘肅省,是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
克孜爾帶有明顯的外來文化的影響,同時也具有自身獨特的風格,據說是中外藝術家合作的產物。壁畫的製作方法是先在石壁表面塗抹一層黃泥,再在黃泥上塗抹一層石灰石,在牆壁不完全乾的時候勾出人物輪廓,而後著衣、施色。凹凸法較為常見,這是典型的吸收外來文化的表現,所繪物象強調體積感,大量採用明暗暈染的手法,頗富立體感,色彩濃豔,主要有紅、綠、藍、白、黑等礦物色,單純明快,對比強烈,形象及服飾都帶有明顯的中亞和印度特色,呈現出佛教美術傳入中國時早期的特徵。
敦煌石窟其實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東千佛洞等。其中莫高窟是建窟最早、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莫高窟開採於甘肅省敦煌市區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以後歷經16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鶻、西夏、元等朝代,一千多年鑿窟建寺活動從未中斷。經千百年來,地震坍塌和人為破壞,現存石窟492個,窟內壁畫總面積45000餘平方米。敦煌莫高窟壁畫內容與克孜爾壁畫大體相同,多以釋迦佛、菩薩為主題,描繪佛本生、佛傳故事,因緣故事等,另外還有大量的飛天、伎樂人和藥叉等形象。
-
3 # 上帝之手之創意
河南鄧縣南齊墓門彩畫磚,河北的東魏茹茹鄰和公主墓壁畫、山西太原的北齊樓睿墓壁畫等,嘉峪關魏晉間墓室壁畫最為豐富。6座墓共存壁畫600餘幅。內容包括農桑、畜牧、井飲、狩獵、林園、屯墾、營壘、皰廚、宴飲、奏樂、博奕等,南京的竹林七賢等等。
-
4 # 風雲說收藏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佛教蓬勃發展的時期,各朝帝王都重佛輕道,北方佛教興盛,各地紛紛建寺院,鑿石窟,以供神佛。&北齊青州佛像
兩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戰亂頻繁,民族矛盾尖銳,民心思安,而佛教給了人們展現了一個平和的世界,這符合了當時人們的心理需求,從而讓佛教得以迅速的普及和發展,到了梁武帝統治下的的南朝就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名句,可見當時佛教之盛。
說到南北朝時期最重要的浮雕壁畫,我覺得當屬《帝后禮佛圖》,《帝后禮佛圖》雕刻的是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的供養行列,該石雕位於龍門西山北的賓陽洞中,是北魏宣武帝為父母孝文帝它是龍門石窟中繼古陽洞後開鑿的第二大窟。賓陽中洞的前壁均是淺浮雕題材,遍雕 佛經故事和皇室禮佛行列,用以宣揚佛法,讚頌佛家的累世善行和炫耀帝后的威儀。壁面自上而下分為四層,中間被窟門分隔成南北兩段,層與層間雕以橫欄為界。自上而下,《帝后禮佛圖》位於第三層。&孝文帝禮佛圖&文昭皇后禮佛圖
這兩件石雕壁畫珍品卻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慘遭浩劫,在美華人普愛倫四萬大洋的誘惑下,北京大古玩商嶽彬,竟動用炸藥把兩幅珍品炸成了碎塊,運到北京後,勉強拼接出部分石雕。為了交差,嶽彬對不能拼接的部分進行了複製,最後交到普愛倫手裡,最後因為被發現修補複製,只拿到一萬四千塊大洋。直到解放後,嶽彬因倒賣國寶罪被槍斃,在他家還搜到部分碎片。&孝文帝禮佛圖區域性
後兩幅石雕分別被收藏在美國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納爾遜藝術博物館,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它們安靜的迎來送往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的參觀和膜拜。
《帝后禮佛圖》包含了南北朝時期孝文帝漢化的大量資訊,其科考和藝術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從石雕人物的行為和衣著我們依然能感受到一千五百年前北方民族對中原文化的嚮往和皈依。
回覆列表
最出名的石窟壁畫是在賓陽中洞的《帝后禮佛圖》。《帝后禮佛圖》是龍門石窟賓陽中洞東壁上的浮雕。它創作於北魏年間,是中國古代浮雕的重要作品,後被盜賣至國外。現其中之《北魏孝文帝禮佛圖》藏於美國紐約市藝術博物館,《文昭皇后禮佛圖》藏於美國堪薩斯市的納爾遜藝術博物館。此外賓陽中洞的石刻雕像是平直雕刻法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