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前進者A
-
2 # 薩沙
想多了。
知道煤炭蒸汽時代,軍艦多麼容易暴露嗎?
北洋水師黃海海戰,聯合艦隊相隔幾十公里沒看到軍艦的時候,就已經透過望遠鏡看到了煙霧。
那個年代,蒸汽機都需要燒煤。燒煤以後的煙霧,都用高大的煙囪排到天空!
所以,那個年代軍艦很容易識別,很遠地方就可以看到煙霧。
高超的海軍軍官還可以透過煙霧的粗細以及位置,判斷敵人是什麼軍艦。
所以,其他暴露的內容根本不需要考慮,因為煙霧已經將你暴露光了。
之所以軍艦突然全部改為燒重油,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燒油的煙霧很小,不容易被發現。
至於煤渣就是燒煤以後的渣子,這種東西數量很多,而且晝夜不停地製造出來。
誰都知道煤渣有一定毒性,有碳化物和硫化物,對司爐工會有傷害,所以一旦出爐以後就要儘快倒掉。
大型軍艦都有專門傾倒爐渣的裝置,直接從船舷倒入海中。
爐渣倒入海水中,很快會沉下去,沒有什麼痕跡。
退一步說,就算是有痕跡,相比高高的煙霧來說也算不了什麼,還輪不到爐渣去暴露軍艦的蹤跡。
-
3 # 潛艇解碼在蒸汽時代,煤渣當然會洩露行蹤;但煤渣並不是暴露的主要原因首先,煤渣洩露在海面上,本身透過人眼觀測到就十分不容易。其次,蒸汽時代也不會有艦船專門在海上巡邏去看有沒有煤渣。再次,蒸汽時代艦艇煙囪冒的那麼大的煙,透過望遠鏡很容易就發現了。蒸汽時代的作戰模式與現代海戰有很多不同在蒸汽時代,偵察手段極其有限,沒有專門的偵察機、沒有偵察雷達、也沒有偵察/t通訊衛星。在蒸汽時代,即便在海面上發現了煤渣,推斷出來敵方艦艇的行動方向,但缺乏相應的便捷的通訊手段,靠旗語、燈光是無法遠距離傳遞訊息的。這時除了進行追擊,並沒有其他更好的戰術可選。在蒸汽時代,缺少超視距精準攻擊的手段,艦炮的射程也有限,即便艦炮射程可以打很遠,但是看不見、瞄不準,也就沒有意義。而當時海戰都是互相發現對方,找準時機,展開陣型,用艦炮轟擊對方編隊,靠的是誰火力密集、火力猛。
-
4 # 咖哩咖哩醬
我是Sasha,讓我回答。想太多。您知道在煤和蒸汽時代暴露軍艦有多容易嗎?在黃海的北洋海軍戰役中,當聯合艦隊看不到相距數十公里的軍艦時,已經透過望遠鏡看到了煙霧。在那些日子裡,蒸汽機需要燃燒煤炭。燃煤後的煙氣與高大的煙囪一起排向天空!因此,當時的軍艦很容易識別,並且可以從遠處看到煙霧。精湛的海軍軍官還可以透過煙霧的粗細和位置來判斷敵人的軍艦。因此,根本不需要考慮其他暴露,因為煙霧已經暴露了您。所有軍艦突然改為燃燒重油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燃燒的油煙非常小,以至於不易發現。至於煤渣,是燃燒後的煤渣。這些東西很多,它們都是晝夜製造的。眾所周知,煤渣是有毒的,具有碳化物和硫化物,對爐子工人有害,因此,一旦離開爐子,必須儘快將其丟棄。大型軍艦具有將爐渣直接從船側傾倒入海中的裝置。爐渣倒入海水中,很快就會沉沒而無任何痕跡。退後一步,即使有痕跡,與高煙相比也算不上什麼,爐渣也沒有轉向暴露軍艦痕跡的機會。
-
5 # 兔哥哨位
兔哥回答;蒸汽機的出現利用燃煤其實也是一個進步,開始可是燒劈材,當然這個進步很快。鍋爐其實就是鍋和爐的結合體,鍋盛水,爐燒鍋,產生蒸汽,利用蒸汽推動活塞做往復迴圈運動,帶動軸承旋轉;鍋爐安裝到機車上就帶動車輪旋轉。鍋爐安裝到艦船上就帶動螺旋槳旋轉,原理一樣。但艦船上的動力需求要大很多,因此,一臺鍋爐肯定不夠,通常都多達幾個到二十幾個,而且,艦船用來作戰,鍋爐不能都集中布放,並且對體積的大小限制嚴格。早期的艦船燃煤鍋爐都是人工上料,除渣,通常每隔幾個小時就需要除渣。那麼,媒渣又是怎麼排放的呢?
這個問題要分時間段,鍋爐有幾種燃燒方式,也就是爐型,每一個爐型都是一個鍋爐進步的階段,早期的船的鍋爐都是自然迴圈式的,其中在十九世紀出現了火管和水管兩種鍋爐,水管就是管裡放水,外面用火燒。火管管就是管燃燒的煙熱氣體從管裡透過,外面是水。目的一樣把水燒開要蒸汽,這個時候還沒出現蒸汽輪機,一切都是人工,產生的煤渣直接扔海里去,那個時候沒環保這個詞而且媒渣的產量很大,不能放船上,容易產生灰塵,如果用水噴淋又產生煤氣,因此直接扔海里,沒人管。直到二十世紀初蒸汽輪機才發展相對成熟了,鍋爐也開始了發展。通常都是採用彎管水管鍋爐,三十年代使用直流鍋爐,而到了四十年代就普遍採用了強制迴圈式的鍋爐,就是利用電機帶動水迴圈,現在也是如此。
鍋爐對燃煤的要求也是不斷的進步的,早期的鍋爐都是以燒煤為主,除渣工作量很大,都是固定的爐排,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爐箅子,這樣的情節透過《海上鋼琴師》《泰坦尼克號》也有所描述,工人很多,鐵鍬,鐵鏟,鐵鉤等用具齊上陣。直到三十年代左右以後就開始採用機械爐排,例如,鏈條式的爐排的出現。另外,燃煤也從以前的固體塊狀透過粉煤機處理變成粉末狀。粉末不需要人工上煤,而是透過通風管把粉煤吹進爐膛。粉煤的好處是能夠燃燒充分,熱效率高,同時產生的煤渣少。我們從早期的燃煤艦船的煙筒也能看出巨大的煤煙冒出,二戰日本的航母的排煙道也都很巨大,煙氣也大,其中多數都是煙塵顆粒物。
燃煤艦船上的煙道又粗又長,因此吸力大,能夠把燃燒的煙塵帶出煙道,排向空氣中,所剩下的煤渣很少。但是艦船上的煤的儲備不可能是粉末狀的,不放便裝運,也佔地方,並且容易結塊,很可能是粗顆粒狀,這樣裡方便裝船也有利於燃燒,並且也放便使用時的流出。粉煤機的結構都很大,對於艦船來說,體積的要求很重視,是否安裝兔哥並沒有找到考證的資料。但從上世紀初,小型的粉煤機並非是不能製造,而且軍艦的鍋爐都是分開佈置,以幾個為一組,一組一個粉煤機還是可行的,當然有待考證。
無論是哪種煤質,二戰及以前,艦船都是煤和重油的雙燃料鍋爐,而且鍋爐的上煤,除渣都是利用機械來完成,但人工活量依然不小,屬於半機械化的性質。在二十世紀初的船上,開啟鍋爐送煤口,利用吊起的長形鐵槽,把煤送到爐膛深處的情況很普遍,這樣就可以燒塊煤了,而爐口的就人工裝填。除渣採用鏈條爐排,也有振動式爐排,除渣方便多了。艦船鍋爐多是層燃鍋爐,方便出渣。無論哪種方式,爐渣是不會儲存但艦船上的,會經過專門的通道排放到海里。那時即沒環保一說,也不重要,有什麼比打仗還破壞環境的,沒有了。
扔掉煤渣的第二個原因是當時的粉煤灰沒用處,水泥利用粉煤灰是在五十年以後的事了。總之早期的船用鍋爐的煤渣都是直接扔海里。
-
6 # 軍武吐槽君
蒸汽動力時代軍艦所使用的動力裝置通常是燃煤鍋爐搭配往復式蒸汽機,鍋爐燒水產生蒸汽,蒸汽在氣缸內膨脹做功推動活塞作往復運動,從而藉助連桿機構和曲柄軸帶動螺旋槳旋轉。在20世紀30年代之後,燃煤鍋爐基本上被重油鍋爐所取代,蒸汽機也被更為先進的蒸汽輪機所淘汰,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1897年,美國戰列艦燃煤鍋爐內部)
燃煤蒸汽鍋爐雖然多使用無煙煤這種碳化程度達到90%以上的優質煤(例如英國的威爾士白煤),而且部分雜質會隨著煙囪而飄出去,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會產生煤渣這種垃圾副產品,而煤渣這種玩意兒通常含有硫化物,汙染大,又佔地方,最主要的是影響燃煤鍋爐燃燒效率。因此在煤渣沉積過多時,必須掏煤爐,而掏出來的煤渣往往都是被直接排進海里的,並不會做另外的處理,畢竟那時候並沒有什麼環保概念。
(水兵掏煤爐)
煤炭蒸汽鍋爐雖然構造簡單,但是也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陋,因為煤炭並不是簡單堆放在鍋爐中燃燒,而是放置在一種鑄鐵打造的叫做爐排的玩意兒上面。爐排具有通氣孔,除了可以加強通風透氣,提高燃燒效率之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收集煤渣。(爐排)
艦船燃煤鍋爐的煤排通常分為下飼式和傾斜式,有些還有專門的震動裝置,這些爐排都設計有一定的傾斜角度和空隙,當煤渣堆積過高後,就會因為重力或者震動而自行落入底部的灰坑,要完全清理爐排上的煤渣只需要水兵用鏟子稍微掏兩下即可,而當灰坑內煤渣堆積過多時就必須進行處理了。
(燃煤鍋爐內部構造)
掉入灰坑中的煤渣怎麼清理呢?這就是個苦差事了,水兵首先要用鏟子將灰坑中的煤渣剷出來,但是由於燃煤鍋爐位於封閉的甲板之下,不方便處理,所以還要透過貫穿甲板的大通風筒內的起重灌置將煤渣一點點運到甲板之上,然後將煤渣透過舷側的專用雜物筒直接倒進海里。(從通氣筒吊運煤渣)
例如北洋海軍的主力定遠級鐵甲艦,動力裝置就是8座圓式鍋爐和兩臺水平式三汽缸往復式蒸汽機,為了處理鍋爐燃燒後的煤渣,定遠級四個主通風筒內都有專用的煤渣吊運裝置,而這也是當時蒸汽戰艦的必備設施之一!(定遠艦)
除了人工吊運煤渣外,有一些先進戰艦還會配備專業的自動吹煤灰裝置,這些軍艦會在靠近鍋爐的舷側專門開闢一個收集口,而在收集口通道內再安裝鼓風機,鼓風機開啟後直接將煤渣吹出海面,這種裝置比較複雜,因而沒有被大面積推廣。
有人問這些煤渣直接排進海里不會暴露目標嗎?呵呵,那時候雷達沒有誕生,搜尋海上軍艦基本都靠目視,軍艦煙囪冒的煤煙可比煤渣目標大多了,煤渣沉入海底後就基本上沒有蹤跡了,誰還會在乎這些呢?(看到這黑煙沒)
-
7 # 國平軍史
燃煤時代,風帆被蒸汽機所代替,英國率先研發裝備了帶實驗性質的蒸汽動力戰艦,除了擁有很長的船體和重炮的7000-8000噸乃至上萬噸的鐵甲艦以外,還包括2000噸級的巡防艦。
當時,巡防艦也被稱為巡洋艦,實際上也就當下護衛艦的排水量,參考北洋水師鄧世昌的座駕艦長76米,滿載排水量2300噸的致遠號巡洋艦。
以上鐵甲艦後來被進一步演繹成戰列艦,包括當時的巡洋艦等新型有別與風帆的水面艦艇,不僅航速快,而且續航力高,海面自持力也很高,成了英法美俄等西方列強重點發展的艦種,海軍進入了燃煤的蒸汽機時代。
所謂的蒸汽機,發展到當下,也就三種形式,最早的即燃燒煤炭,20世紀30年代以前較多;此後發展出了既燒煤,同時又燒重油的蒸汽機,20世紀30年代到二戰時期的巡洋艦以上的艦艇,基本上都是煤油兩重燃料燃燒;今天的蒸汽機就是純燒重油的蒸汽機了。
蒸汽機作為艦艇動力,是人類發展的一座里程碑,自此告別了慢悠悠靠天氣自然風推動風帆作為動力的時代,燃煤鍋爐燒開水,產生蒸氣推動艦艇傳動軸運轉,帶動螺旋槳不停地旋轉,賦予艦艇前行或後退,有了動力的艦艇跑了更快更遠,只要帶足燃煤即可。
煤炭燃燒能產生熱量,但是煤炭永遠達到充分燃燒的狀態,一般熱效應在80%已經非常高了,這就使得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必然產生大量的煤炭燃燒產生的廢煤渣,不可能永遠堆積在煤爐內的,肯定會被清理掉,否則,燃煤就塞不進去了。
廢煤渣,這玩意內含大量碳化物、硫化物,會造成汙染,且氣味難聞,影響鍋爐兵健康;因此,煤爐內的廢煤渣,就由專門負責清理廢煤渣的水兵來處理,將其運出底艙,傾倒入海中,當時,人類還沒環境保護意識,對於廢煤渣的處理,簡單粗暴直接倒海完事。
由司爐工將廢煤渣用鏟子剷出來,倒入專用盛放廢煤渣的推車內,借住貫穿甲板通常4個大通風筒,用專用的廢煤渣吊運裝置,實際上就是用金屬鏈條將盛放廢煤渣推車吊到甲板上,最終將廢煤渣透過舷側的雜物筒直接倒進海里。
廢煤渣很快就沉入海底,至於會不會洩露艦船的行蹤,肯定是不會的;當時,是純燃煤的時代,還沒什麼潛艇,因此,不必擔心廢煤渣入海暴露艦艇行蹤。
但燃煤艦艇不暴露行蹤都非常困難,原因就是巨大煙囪不斷朝天空噴射出厚厚的黑黑的濃煙,水兵站在艦艇桅杆上,或瞭望兵專設的塔臺上,非常遠的距離內,肉眼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在用單筒望遠鏡時,極遠距離水天一線時,就能發現燃煤艦艇所冒出的黑煙。
-
8 # 通韃
這個問題估計好多老船員都無法回答,蒸汽時代的船有兩種鍋爐,水管鍋爐和氣管鍋爐,後來都改成燒油的,水管鍋爐上汽快,維修麻煩,換一顆水管可能要拆掉十幾顆水管,燒鍋爐與陸地鍋爐區別不大,燒剩的爐渣都要敲碎,透過一個像鐵水坩堝一樣的東西,沒底,底下有水管,開開截門以後,以大水流將爐灰衝出艙外,現在這東西都沒有了,還有過去的帆布風斗,不管哪面有風都能夠向艙底送風,現在都沒有了,有空呼叫不著了。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這就牽涉到船舶動力問題,大家都知道,從蒸汽機出現導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船舶動力除了風帆動力、機帆混合動力外,還有就是純蒸汽動力,當時蒸汽動力指的是往復式蒸汽機,還不是後來才出現的蒸汽輪機。這種往復式蒸汽機早期均已煤炭為動力,也就是說船上必須設定專門的煤倉,用於儲存煤炭。開船前要先生火,待鍋爐燒熱後產生蒸汽,才能產生動力。至於煤炭的廢渣如何讓出來,在當時的技術技術條件下,只能是傾入大海了事。這裡面需要專門講一下的是,這些廢渣如何傾入大海,是透過海底門嗎?肯定不是!前些年我曾到威海劉公島旅遊,登上了“定遠”號,當時曾詢問船上的服務人員這個問題。據這位服務人員講,鍋爐產生的廢渣,是從鍋爐清出來之後,船員用專用推車將其送入專門的通道,也就是看著像是通風筒一樣的裝置,通風筒內裝有專門的提升裝置。船員將廢渣匯入倒入通風筒提升裝置的類似吊籃的設施,然後提升至甲板,傾入大海即可。至於會不會保留行蹤,這就像的有點遠了,不存在這個問題,廢渣入水後就會沉入大海。當時的船舶都是使用往復式蒸汽機,由於煤炭燃燒不夠充分,快速航行時往往都要產生滾滾濃煙,這才是當時最容易暴露行蹤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