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玄谷真人

    據說是全真道高道,生於宋,卒於明,不少明代道教派別是他創的。中國隋唐開啟道教內丹修煉,到張三丰也是一個高峰。

  • 2 # 天山月3

    張三丰平生頗具傳奇色彩,其生卒年代尚無準確答案。《異林》說他是宋初人,清初黃宗羲說他是北宋末年道士。《明史》又稱他為金人。張三丰入道前做過縣令,自稱江西龍虎山張天師後人。他打扮十分奇特,四季都穿一件破爛衣服,他體形魁偉,天生異相。喜愛雲遊名山大川,後到武當山遊覽諸峰,結草為庵,開創武當山道教一派。相傳太極拳,太極劍法為其所創。

  • 3 # 就是個諞talk

    張三丰,名君寶(一說“全一”)、號三豐,南宋淳祐八年(公元1248年)四月初九子時生,遼東懿州人(今遼寧阜新,一說遼寧錦州),著名道士,是集道學、武學和文學於一身的傳奇人物。傳說他建立了太極拳,是道教武當派內家拳的祖師爺,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道教學派。

    張三丰為武當派開山祖師,明英宗賜號“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號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

    張三丰是道家內丹祖師和道家拳術祖師,是丹道修煉的集大成者,主張“福自我求,命自我造”。張三丰所創的武學有王屋山邋遢派、三豐自然派、三豐派、三豐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萊派、檀塔派、隱仙派、武當丹派、猶龍派等至少十七支。

    張三丰最近一次露面是在清朝道光年間出現在峨眉山,指導一個叫李涵虛的道士,後來李涵虛道長創立了西派修道理論。

    清代大儒朱仕豐評價張三丰說,古今練道者無數,而得天地之造化者,張三丰也。

    張三丰,元代技擊家,武當派道人,武當丹士,被奉為武當派創立者,精拳法,其法主禦敵,非遇困危不發,發則必勝。

    史書記載

    《明史·方 伎》卷二百九十九記載:“張三丰,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以其不飾邊幅,又號張邋遢。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頭輒盡,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書經目不忘,遊處無恆,或雲能一日千里,善嬉諧,旁若無人。嘗遊武當諸巖壑,語人日:“此山,年日必大興,時五龍、南巖、紫霄皆毀於兵,三豐與其徒去荊榛.闢瓦礫,創草廬屆之,已而捨去。

    厥明以單丁殺賊百餘;遂以絕技名於世。由三峰而後,至明嘉靖時,其法遂傳於四明,而張松溪為最著。據清雍正年間,曹秉仁纂修的《寧波府志》卷三十一張松溪傳載:“張松溪,鄞人,善搏,師孫十三老。其法自言起於宋之張三丰。

    明英宗賜號“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號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

    在各種張三丰的傳記或有關他的材料裡,還有全弌、玄玄、三仹、三峰、三豐遯老、通、玄一、君實、居寶、昆陽、保和容忍三豐子、喇闥、邋遢張仙人、蹋仙等諸多名號。 遊寶雞山中,有三山峰,挺秀倉潤可喜,因號三峰子。亦有因“峰”字和“豐”的簡體字同形而錯稱為“張三丰”。傳說其丰姿魁偉,大耳圓目,鬚髯如戟。無論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事能前知。遊止無恆。居寶雞金臺觀時,曾死而復活,道徒稱其為“陽神出遊”。入明,自稱“大元遺老”。時隱時現,行蹤莫測。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覓之不得。永樂年間,成祖遣使屢訪皆不遇。天順三年(1459年)詔封通微顯化真人。 張三丰認為:“玄學以功德為體,金丹為用,而後可以成仙。”後人編有《張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輯要》。其思想道儒融合略論佛教,道教思想甚純。

    河南方城縣煉真宮《重修煉真宮碑記》記載:“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副都紀趙得銘募人資助,肇造三清、祖師、關王殿宇、聖像及樁塑群真儀容以為尊承道教之歸。時張三丰真人寓居是宮三載有餘。在此修煉,因不修邊幅,號稱邋遢張。現存有"神仙洞"遺觀,為其當年修煉之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C919中型客機配套的長江發動機CJ-1000A,大概何時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