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從專業角度上看,張文順和于謙到底誰捧哏捧得好?
8
回覆列表
  • 1 # 大老黑猛張飛

    老爺子捧哏,效果挺好,話不多,愛用虛詞,語言尖銳,包袱抖得精彩,笑果好。有時搶話,逗哏演員得反過來圓,反應慢點的都不一定接得上。於老師捧哏,不溫不火,包袱抖起來乾淨利落,寧可漏翻決不錯翻,屢出金句,不搶風頭還老能出彩。若單論捧哏水平,不能評論二位高低,在和老郭配合效果上,則於老師要更勝一籌。

  • 2 # 水易日辰

    張文順老先生師承佟大方先生,其捧哏風格幽默含蓄所以不太張揚走傳統相聲路線,所以受眾面比較小名氣不如於謙老師,屬於前浪拍在沙灘上的那種,源於他是德雲社的創始人之一所以對相聲的貢獻大於藝術上的名氣,總的來說張文順先生是一位我們都應該尊重的先生。于謙老師就不用說了,除了喝酒抽菸燙頭,好像沒有別的不良愛好,捧哏功力符合現代人的口味,插科打諢,俗中帶雅,冷不丁的說幾句言簡意賅的話能看透郭德綱說的內涵,有深度有層次感有差異才會有喜劇幽默的效應。綜上所述這兩位老師的功力都有特色,捧哏無好壞,只是符合當時那個時代環境和人們的幽默喜好而定的,非要論個高下,我只能說對德雲社來說貢獻張文順高過於謙,論名氣和如今相聲的潮流,于謙是站在捧哏界的頂尖人物。

  • 3 # 海中生物

    還用說嗎,當然是于謙了。于謙的相聲,即繼承了相聲的傳統,又注重了現今社會人們對相聲的要求,時代感強。所以他的相聲好聽,幽默而不貧氣,接話接的及時而又恰到好處,即不搶戲又不顯呆板。總之,他是年輕相聲演員中捧哏最好的。假以時日定能成為捧哏大師。

  • 4 # 連化草

    以說張文順先生為主。師承對於華人來說,是傳統文化裡的儒家禮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凡經歷過真正師承關係的人,都明白,寧給一寸金不給一句話,師徒如父子的深刻內涵。達摩祖師,出師時,其師告誡,其已有十三項絕技,往以後煉習`繼承`發揚。十三項絕技合人體十二正經之數再加將煉十二正經貫穿一體。不知少林寺《易經經》部繼承如何?上個世紀的電影電視很多都在演繹。為師視徒如子,叫師尋徒,寧可終生不得但不可濫。徒待師必經破這一關,否則不可繼承。德雲社後臺供奉候躍文遺像,郭德綱以德雲社名義奉養與其共同創業的老藝人,且為張養老送終,為藝為義為人。圖片中,郭唱到小蜜時,張先生的捧,郭笑場,張接過遞出捧起,觀眾迴應。三方融容。可見張之捧功的厲害。還有,郭逗。相聲四門功課,坑蒙。。,同時張先生捧出說學逗唱,郭沒摟住。張先生接過,你說你的,我說是說學逗場。藉此給郭時間去思考。張補回來,不是坑蒙拐騙,依舊啟發誘導郭。可見七分捧的內涵。如此,有心觀眾見門道,熱鬧觀眾得笑樂。大家可以留意。還回到小蜜,從老婆不親起。郭逗,張捧。張,最不喜歡。郭逗,跟了別人。張捧,嗨!說我!張搖頭嘆氣。郭逗,小蜜找了張先生,張先生捧,去了老婆來了蜜,,,,郭一言張一語你來我去琴瑟和合。排練多必板,只有心有靈犀,無點也通。生活中的經歷。我夫妻同學夫妻,我們四個人聊天,三言五語,我同學倆就已清楚我倆想知的事。他老婆問我,你倆剛才說啥?我老婆也看著我同學。我倆清楚的事,以我為主,我同學解釋,以同學為主,我解釋。沒到位,再補充。同學至此十幾二十年,真默契!心有靈犀多指男女儂情密意。在工作叫志同道合,父子間時間印記不容抹殺。郭張臺上,演給觀眾,郭逗,衝鋒陷陣,直搗黃龍好,若有偏差,弄不好都掉溝裡,所以張有帥才之氣概。趙本山小品,趙與高秀敏的合作,堪稱舉世無雙,範偉充其量是捧出的包袱。趙與宋丹丹合作,只是話劇小品化。後來小瀋陽,純粹逗悶子。觀眾眼睛雪亮,藝人做藝養家餬口,觀眾觀藝終歸提升境界。喜劇以含淚會心笑,心滴血則滿臉笑,終歸為解脫。孔聖人,講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天命,六十耳順。郭遇張,而立碰耳順,折中一下,不迷茫之順其自然。雖為搭當,實則真師徒,搭檔間共同自我實現,觀眾各取所需,即共贏。笑後感悟點東西。當即明白者,即生尊師之念。藝人與受眾的良善互動。若說德雲社是龍,郭為頭,於為眼眶,候為眼,張為珠。為什麼說於為眶。郭於合作十多年,於捧大多能兜住。於有張的氣量,專業素養要時空檢驗。郭因其自身經歷有獨特氣質,專業素養仍以相聲大會時為佳。但張對郭的檯面藝術素養的提升,張可謂傾出所有之嘔心瀝血,過程實難得,作為網路觀眾的心裡感受。

  • 5 # 竹塢嵐清

    老爺子的捧沒點功力估計當場就傻了,老郭八核的腦袋,經常被捧的雲裡霧裡,所以,老爺子的捧需要一個強力的逗,這樣效果才好,於大爺的捧屬於即插即用,捧誰都行,基於謙大爺逆天的現掛能力,可以給不同風格不同水平的逗哏捧,配合郭大爺八核的腦子,兩個人經常現掛不走套路,所以才成就了各種經典,要說老爺子和謙大爺誰捧的更好,這個真的是文無第一,老爺子好比刺客,隱於暗處,處處設伏,突然給你來一下,讓你爽翻天,謙大爺屬於俠客,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樣樣精通,從幼兒園打到少林寺,沒有謙大爺幹不了的活,只能說,老爺子走的太早了,但是也成就了郭德綱于謙這對百年一遇的搭檔,在相聲為難之際,有此二人與老郭一起興旺相聲,觀眾幸甚,相聲幸甚!

  • 6 # 緣來分去

    張文順捧的好。

    郭德綱自己都說,和于謙最合適。張先生的話郭得防著,生怕老先生把自己繞進去。

    這就說明了,張文順捧的手段多,郭德綱的段位有的時候接不住,所以得防著。于謙和郭最合適是因為兩個人段位差不多,所以才合適。

  • 7 # 一娃137524707

    于謙捧哏,如同郭德綱逗哏,天生的稟賦,不可替代。要知道捧哏演員的最大功力不在於抖機靈加戲,而是讓現場觀眾跟著他入戲,進入到逗哏演員營造的語感中去,再適時的翻包袱帶節奏,三分逗七分捧絕不是逗哏演員說便宜話,而是技術含量極深的行業鐵律。張文順捧哏,老郭的節奏起不來,一會兒齣戲一會兒撞詞一會兒冷場,尷尬到爆。但張先生對德雲社對中國相聲的貢獻無人可及。

  • 8 # 鄭捕頭

    說實話我聽張文順的捧哏作品並不多,而且只有他和郭德綱的合作,因此不太好客觀評價,只是就我的直觀感受說一下吧。

    在他和郭德綱合作的作品中,能聽出來老一輩演員的捧哏功底,但不知是郭德綱過於機靈嘴快還是倆人不夠默契,總是能聽出倆人合作的破綻,或者張文順的話擋了郭德綱的話,所謂“話在腮幫子上”,或者直接把活給刨了。不能說張文順捧得不好,而是和郭德綱的配合不是特別順暢,顯得有些著急。

    至少不如郭德綱和于謙的合作順暢。

    聽郭德綱和于謙的作品,幾乎聽不到于謙擋郭德綱話的時候,除非是有意地擋一下,而且他遞話遞得特別舒服,郭德綱可以非常順當地把包袱兒抖出來。兩人表演的節奏是合適的,鬆緊適宜,而張文順時候的表演總是給人感覺繃著,有種不踏實的勁兒。

    郭德綱總在臺上逞口舌之快,砸捧哏的卦砸得天花亂墜,張文順和于謙都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反戈一擊,這時候的效果往往出奇制勝,贏得觀眾的笑聲和掌聲,潛臺詞是,郭德綱你也有今天。

    但兩個人反擊之後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于謙的是感覺把人逼急了,兔子急了也咬人,感覺輕鬆自然,而張文順總給人感覺是蓄謀已久,或者耍小聰明,存心一直想整逗哏,這就有違一些作品的表演程式了,多少會引發觀眾的反感。捧哏當然可以反唇相譏,但必須巧妙迴應,而不是處心積慮地予以還擊,顯得不夠厚道。

    當然,如果說起兩人誰對早期德雲社的貢獻大,那當然是張文順,這不可否認。如今于謙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 9 # DL一生摯愛

    個人感覺,這倆人,如果加一個孫越來比較更明顯。孫越捧哏是一板一眼,教科書似的捧哏,雖然沒那倆人抖機靈那麼多,但是能感覺到深厚的捧哏功底,聽他捧哏顯得相聲很經典。張文順捧哏感覺是不按套路出牌,但是這麼做的前提是你得會一板一眼的捧哏。張老先生完全可以,讓他一板一眼的捧絕對不是問題,可能是舞臺經驗太過於豐富了,臨場發揮手到擒來,完全是很隨性的,可能也是爐火純青的一種表現。然後再說說于謙。為什麼于謙現在偶爾來個反常規的抖包袱的方式顯得這麼可樂,因為前期的于謙也是一板一眼,傳統式的捧哏,再加上面老,忠厚長者的影響已經深入人心。這個時候突然壞那麼一下,就顯得很逗了。總結來說,于謙就是前期打的基礎很好,外加跟老郭近20年的默契,當今第一捧哏當之無愧

  • 10 # 閒言碎語嘚啵嘚

    張老爺子的作品看的不多,總體感覺就與郭德綱的配合而言,不如於謙自然順暢。于謙的對郭德綱的捧已經到了渾然天成的境界,既沒有被郭的強勢遮蓋鋒芒,有沒有越位出位的搶佔風頭,多一個字嫌多,少一個字欠味,並且風格百搭,給誰捧都能達到效果,堪稱當代捧哏大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脾氣再好的家長,陪小孩寫作業都很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