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物理課堂一起悟理

    教育家呂淑湘說:“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把現有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交給學生。”古人也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由此可見,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是至關重要的。我結合教學實踐,在此談談針對中學生,常用的教學方法。

    一、 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會預習

    根據學習內容,初步瞭解將要學的基礎知識,記錄預習內容中的要點,列出難點、疑點,完成預習筆記,並在新課開始前檢查,讓每個學生帶著疑問走進課堂,養成勤動手、勤動腦的好習慣。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在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時,必須做到以下兩點:1.精心設計預習題,使學生讀有目標。2.要求學生做到“心、口、眼、手”四到。“心到”即認真思考,用心領會;“口到”即講講、議議;“眼到”即認真看書,仔細觀察;“手到”即動筆勾畫圈點。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強思維能力的訓練,讓學生會思考

    俗話說,“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生有了疑問才會有發展。而在傳統的教學圈子裡,老師總是迫不及待地抖落出所要講的內容,生怕學生聽不懂,記不住。孰不知,如此之法正是在扼殺學生個性的充分發揮。教師要經常啟發學生動腦筋、想問題,逐步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問題,善於思考問題的好習慣。學生勤于思考問題要靠教師的激發和調動,而善於思考問題就是要有科學的思考方法。課堂教學要努力為學生思考營造氛圍和拓展空間。一方面,教師在課堂講解中儘可能地“留有餘地”、“不當保姆”,讓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能“有所為”、“有所思”,繼續保持高昂的進取心,另一方面,儘可能地壓縮課堂講解的時間,在課堂上留下足夠的時間給學生自主學習和閱讀,讓學生有充分地時間進行思考和討論。同時結合時事熱點,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事件所涉及的知識,聯絡相關知識去分析與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

    三、加強方法和技能的訓練,讓學生會學習

    教師要訓練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以及表達問題的方法和技能,讓學生學會學習。第一步是讀懂問題,明確要解決什麼問題;第二步是選擇知識、應用什麼知識來分析解決這一問題;第三步是理清思路,分幾步、幾層來分析問題和想法;第四步是表達問題,用準確、規範的學科術語來表達觀點和情感;第五步是聯想發揮,是否有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否從中生成一些問題和想法等等。學生長此以往,形成了縝密的邏輯思維與分析問題的習慣,學會了學習,自己可以受益終身,更好的適應將來社會的需要。

    四、加強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指導,讓學生會反思

    現在課堂容量大,學生課外作業多,練習考試也太多,學生疲於應付,沒有時間及時總結反思,會出現講過多次的知識仍會遺忘,做過多遍的題目仍會出錯。所以課堂上不要安排太飽滿,要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根據學習目標總結一堂課所學的知識、探究的問題;每次練習和考試後,也要讓學生有時間及時反思,總結出自己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得與失,從而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

    總之,教學方法是教法和學法的統一體,學法指導是實現從教到學轉化的關鍵。只有在教學中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才能發揮自覺、主動學習的潛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教學從讓學生“學會”到“會學”的教育目標的轉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催淚的幾個愛情小故事,哪個感動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