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人筆記
-
2 # 郭發洪
造紙術發明以前,古人是在竹木簡牘上寫字的。竹木簡牘都是窄長的竹木片,用繩串起來可捲成冊。“冊”字就是簡牘的象形字。從漢字的特點和人的生理習慣來看,因為是右手寫字,左手執冊,一個字的筆順自然是從上至下,自左而右的方便。為了使書法學習創作的困難度降低,大家就更不願意採取今式了。書法是中國傳統的一門文化藝術形式,學習書法必須大量臨摹古帖。古帖都是按照古式寫的,所有的字形變化,章法的安排,筆畫的呼應,都是為豎式排列而產生的。在書法創作中,採用古式帖上有現成的字形,相對來說可以借鑑,創作起來容易點。舉個例子,“大”這個字,如果放在文章的開頭,由於下邊還要寫,“捺”畫為了呼應下文,順手來一筆“反捺”。所以要根據創作的需要用筆,也就是所謂的自然變化,如果這個“大”字在句尾,或者在行末(一行的最後一個字),下文需要改行,那麼我就不需要“反捺”,為了承接上面的,可以寫一個很雄壯帶角的“捺”,總之,這個“大”字的形態是靈活的,多變的,不是固定的。由此可見,沒有了筆法的傳承,一切都變成了死的,刻板的,採用古式創作都困難重重,若採用今式創作就更不容易。
-
3 # 憨山
既然是書法作品,自然是想參加競賽或徵稿而用;可以不可以主要看主辦方發的徵稿要求。如果沒有特別提示,一般而言是不可以的;書法作為中國文化的傳承載體,自然要根據傳程習慣而為。
原因有四:1、右為上左為下的禮儀傳承。
2、書法的傳統章法佈局。
3、使用右手書寫。
4、受眾的書法審美習慣。
-
4 # 無妨齋主
如果你知道書法從右向左寫的來歷,如果你認同與時俱進這個理念,你就不會認為這有什麼不可改變的,甚至會認為是必須改變的。
據考證古人最早也並不是全部從右往左寫。
甲骨文有左行,也有右行,造成這種結果是因為書寫的材質不同。龜腹甲與龜背甲裂紋方向不同,刻的左右順序也就不同。至於材料若是牛胛骨,右骨的卜兆向右,卜辭左行,左骨的卜兆向左,就右行。
但是到了商周時期,青銅器卻變成了全部左行,這與青銅器銘文的製作方法有很大關係。青銅器在澆製之前要先製作一個母模,再由模翻成銅器,一般澆注口在圈足上,所以範是倒置的。用泥土製範時要先刻成映象陽字,這樣才能澆成正向陰文。而在較軟泥土上刻陽字,為了防止在刻制的過程中損傷文字,必須採用右行法,即左邊一行刻好,再向右邊挪動另起一行,這樣右手就不易壓壞左邊已刻好的銘文,這樣翻鑄成的銘文便是左行的。
青銅器後簡牘變成了文字的主要載體,它的書寫是不分左右的,都是一片片先寫好,再按閱讀習慣裝訂成冊的。如先有冊後寫字,寫錯一條就只能塗改,很不美觀。而且有時只須寫幾行,卻不得不寫在幾十行一冊的簡上很不經濟。這一點從今天成冊的錯簡上也可得到證明,即有的簡文左右行順序顛倒或語義不連貫,這說明是寫好後再裝訂的,一不小心前後順序就裝錯了。從書寫與閱讀的角度出發,為了利於翻閱:一般情況下,簡鋪在案上,左手負責展簡翻閱,右手可持筆在新簡上摘抄或在舊簡上圈點,右行則諸多不便。
在紙張出現像之前,還有帛書,這個時候帛書和簡牘混用,為了書寫和閱讀的方便都和簡牘一個樣式。
紙張出現後,書寫順序已不再受材料制約,是可以改為從左往右這樣更合理的書寫方式的。但是一方面習慣的力量太強大,另一方面那時候的人已趨於保守,認為祖宗之規不可變的倫理觀已深入人心,導致此後的書寫也仍然是從右往左書寫。
漢字自上而下、自右行而左行的書寫形式的形成年代最遲至西周已成定例,它的最初的形式是因書寫方式、書寫材料所決定的,是有其合理性的因索。但是到紙張出現及印刷術發明後,這種書寫方式仍被加以沿用,那主要是人們崇古的文化傳統,因循思想所致。
書法因要講究章法,從左往右寫,對於多數右手執筆的人,手才不會擋住前面的字,更利於觀察前一行字形,既便於精確定位行距,又利於根據前一行的崎側向背,從而在後一行做出相應配合。特別是寫小字時不會汙了字跡或衣袖。從右往左寫則經常要寫寫停停,反反覆覆停下,挪開手,進行反向觀察,有諸多不便。
我也不明白今天書法已被醜書家玩成雜耍了,任何書寫規則都破壞盡了,何以就是由右往左的陋習卻不改。
至於從右往左橫寫,是否符合漢字書寫規律,是否利於觀察與書寫我就不說了。
-
5 # 強哥書畫
我認為毛筆書法作品,不可以從左向右橫寫,也不可以從左向右豎著寫。而正確的書寫格式就是從右向左、從上而下書寫。原因如下:
第一,歷史的傳承習慣。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歷史非常的悠久。從古代開始,全都是從右向左寫的,所有的古貼的書寫格式都是從右向左、從上到下的。包括字形的變化,字的大小安排和筆畫之間的呼應聯絡都是為了豎向書寫模式而產生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們不可能臨帖一輩子,當我們脫帖創作的時候,更能模仿古貼來創作,這樣會更容易一些!
第二,書法的筆法割裂。
書法在魏晉時期就有了傳承,當時的王羲之和王獻之就是書法的核心人物了。可以說二王打破了中規中矩的筆法,他們在寫字的時候,打破了常規的字形大小,筆畫的長短和粗細變化,而這些變化都是二王筆法隨機生成的,筆法達到了自然的狀態,可以說達到了書法藝術的巔峰!
舉個例子,假如我們創作毛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的時候,開頭的第一個字是“大”字,正式因為這個字要起到引領下文的作用,所以最後的一筆“捺”,要寫成反捺,目的就是能和下面的“雨”字銜接起來,看起來筆法更自然!如下圖所示。
可是到了宋代以後,這種筆法就失傳了,就割裂了,沒有了。那我們學習書法,只能在字形上下功夫了,這就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第三,大眾的審美習慣問題。
之前也有很多書法愛好者甚至書法家,也曾經嘗試過從左向右的書寫,可是創作出來的作品,都以失敗而告終了。關鍵是大家已經形成了這種從右向左、從上到下的模式,如果反著寫看著是非常彆扭的!
當然,我們當今社會的寫字習慣是從左向右的橫向書寫的,但要知道這只是寫字,還沒有上升到書法範疇。即使可以從左向右橫向書寫,那也是硬筆書法形式!
▲田蘊章楷書作品
-
6 # 永書101
中國書法歷史上的那些書寫規矩的演變過程,我看大家都說得差不多了,我就不再贅述。
我先說我的觀點:按照書法師古的傳統文化傳承習慣來說,應該是從右向左豎行排列,但是你要是追求與時俱進,求創新,也沒什麼不可以,這又不是法律,完全是個人喜好,雖然我本人並不認同這種創新。我先舉一個例子,如今的中書協有一位紅破天的人物叫做劉洪彪,這位劉先生的草書可以說實在是驚世駭俗,書法造詣高低我們姑且不去評說,單說他作品的視覺效果,與我們古人創造的書法體系完全相悖,天馬行空的大草狂草配上一大段又一大段的小楷朱文題跋,大片大片的留白,用墨古意潑散,甚至噴射狀用墨......
更為讓人不能理解的是,劉洪彪作品裡面的欽印,無論是印章的數量還是印章的大小、朱文白文之別等等,都完全不顧及祖國書法藝術的一些約定成俗的審美標準,拿劉先生自己的話說,那叫做“讓書法穿上盛裝,讓書法住進別墅”。
那又怎麼樣?你能說劉洪彪錯了麼?你能否認當今中國書法界裡劉洪彪先生的書法地位嗎?
所以在中國書法這個領域,什麼從左向右還是從右向左,什麼豎行橫排,都是一層寒風中瑟瑟發抖的窗戶紙,一捅就破,甚至不捅自破!
如果你想遵循古意,大可以沿襲古人書法之妙,如果你想與時俱進,可以大膽創新,我看如今的中國書法發展導向就是創新,要不然為什麼那麼多大學書法教授、書法博士、中書協會員都去攪“醜書”這淌混水,有的人不但去寫醜書,連臉上都塗滿墨汁,的確,臉都不顧了。
最後我再重複一下我的觀點:按照書法師古的傳統文化傳承習慣來說,應該是從右向左豎行排列,但是你要是追求與時俱進,求創新,也沒什麼不可以,這又不是法律,完全是個人喜好,雖然我本人並不認同這種創新。
-
7 # 金星753
毛筆書法作品既不可以從左往右豎排也不可以從左往右橫排。因為書法不同於寫字,書法是講傳承,講法度的。縱觀古人的書法作品無論是金文還是秦小篆,漢簡,都是從右往左,從上往下寫的。我們現在寫毛筆書法作品,不管是條幅還是橫幅,都必須從右往左,從上到下書寫,不然就會亂了章法,鬧出笑話。附兩幅今天上午我幫朋友寫的自作詩篆書。請網友指正。
-
8 # 東門雷晰22
每當走進一處古蹟,我們一方面都會感慨古人精巧的手藝與無窮的智慧,一方面又開始思考古代人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古人有很多現代人不習慣而且不能理解的習俗,比如古人上廁所的時候是不喜歡別人跟著的,再比如古時候的人寫字都是從右邊開始的。
這個時候也許你想問,他們這麼寫字真的舒服嗎?真的方便嗎?而且他們多以毛筆寫字,那衣服就不會蹭到還沒有幹掉的墨汁嘛?至於舒服不舒服這一點,我覺得這既然是古人都認可的寫字方式,應該也是當時人可以接受的。而至於方不方便,他們寫字的時候,都會用左手握住右邊的袖口,所以也就不會蹭到墨汁了。但這些感覺還是不能說服我們現在的人,總覺得哪裡怪怪的。難道這個保留了幾千年的習慣,就真的有它值得的理由嘛,別說還真有。
第一個理由緣於寫字的材質。在宋朝的紙被髮明出來之前,古人寫字只能找別的東西,比如早期的木頭,貝殼,泥土,以及後來漸漸被廣泛使用的竹簡。竹筒大家都知道,一節一節的,所以就只能順著那一節由上到下寫下去,然後全部寫完了,再將它們用繩子連線起來裝訂成冊。不過這和寫字順序有何關係呢,因為不論在古代還是在現代,大多數人都是用右手寫字的,所以只能用左手掌著竹筒。這樣寫完一列,左手便推一部分過去,再拿出沒有寫過的竹筒。這樣的話,就充分地利用了左右手,而且是不是覺得聽起來省時省力。
第二個理由與漢字本身的特點有關了。漢字都講究方方正正,筆畫的順序都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如果從右往左橫著寫的話,寫到字的左半邊時候,看不清字的右半邊,那就無法掌控這個字的整體觀。漢字的最後一個筆畫要麼是處在中下的位置,要麼是右下,所以豎著寫的話,就比較符合那些寫字瀟灑的人了,上一個字寫完就可以直接連到下一個字,看上去就很大氣。小編此刻心裡在想,草書想必就是這麼來的吧。
第三點是小編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古代人是以右為尊的,以右為大的。所以寫字由右向左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因為尊卑不同。比如大家都知道很多朝代中的右丞相是比左丞相的大的,還有就是左遷為貶官的意思,一些豪門望族也被尊稱為右姓。其實對左尊右卑還是右尊左卑這件事,歷朝歷代也沒給個準確的說法,大多意見不一,不過最早的是以右為尊,後來也就漸漸習慣了這個想法。
第四點和之前的竹筒寫字差不多,就是古人有在石頭上寫字的習慣。不過石頭很硬,也就是想刻字光拿筆是不夠的,還得拿著錘子等銳器,然後左手開始在石頭上敲敲打打,右手才能寫字,久而久之也就養成了從右至左的習慣。
最後一點也是現代人很難想象的一點就是為了方便,畢竟寫字這件事是最常見的了,肯定得想個方便的法子。人的大腦有左右兩部分,兩邊分管著人體不同的機能,且交叉管理,所以大部分人都用右手寫字就是因為左腦管理著人體的語言方面。小編在前面也講過了竹筒導致人們寫字順序的緣由,可能你們會好奇,那後來不用竹筒用紙了,為什麼還沒改過來呢,那習慣又怎能輕易地改變了,何苦古人對老祖宗的規矩從來都是不敢違背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經養成了開啟書眼睛就會瞟向右邊的習慣。這個寫字習慣到了新中國成立以後才真正改變過來,現在想想其實也覺得古人的寫字習慣是有點有趣的
-
9 # 翊墨軒
從左往右書寫是目前世界通用的文字書寫方式。那麼,書法為什麼一定要遵從古式,自右至左書寫呢?
首先,為了表達的方便我暫且把從左至右的橫寫方式稱之為“今式”,把傳統的從右至左的豎式書寫稱之為“古式”。那麼下面咱就談談“今式”與“古式”的客觀歷史形成的原因:咱們先說說“古式”。
“古式”是咱們中國傳統的書寫方式,這種方式在中國三千多年的歷史長河裡沿用至今。從最早的有文字記錄的資料看看,也是這種書寫方式,例如甲骨文,金鼎文。那麼這種方式是怎麼形成的呢?
我們不妨看看竹木簡牘的形式就會知道,這種方式是為了方便書寫和閱讀
1,書寫,其實漢字是二維文字,他的組合方式是多元的,所以,漢字是有很大的靈活度的。既可以豎式書寫,又可以橫式書寫。那麼咱們的先民們為什麼一定要採取古式來書寫呢?
於鍾華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講到了“書”這個問題,書,在古代多做動詞用,書寫的意思。這個“書”字古文字,把他拆開,就是一隻右手拿著一支毛筆在書寫。所以,所有漢字的書寫方式必須符合人的右手。也就是說,必須右手寫起來很方便才行。
所以漢字的所有筆順都是符合右手的。為什麼古式一定要書寫呢?這是因為,在古代很早就發現了廉價的書寫載體材料:竹子,木頭。不要小看了這一點,這對文化的傳播是非常有利的,畢竟易取易得,價值低廉,況且量大,取之不竭。從地下發掘出的秦漢簡牘來看,長度大約是一拃稍多點,約二十四五公分左右,根據於鍾華教授的研究,人的手上下自然活動的範圍就是這個數。如果是篇幅長怎麼辦呢?
自上而下一條一條地寫,寫完一條在案几上擺放一條,從右往左,順手而擺成,可以向左無限延伸。總之,古式根據右手的書寫習慣,根據材料的形制,從上到下,自右至左,順手而為,自然而然。
根據古文字“象”來推測,說明在中原地區,殷商時期的氣候應該屬於亞熱雨林帶。因為“象”就是一個很生動的象形文字,說明在當時大象曾經在中原地區生活過。因為亞熱雨林帶的氣候環境適宜大象的生存。亞熱雨林帶的環境特點就是高溫多雨,空氣潮溼,就像今天的廣、浙、閩等東南沿海地區。
如果這個推理成立,很有可能簡牘在殷商時期就有,它和甲骨文是並存的。只是特定的氣候環境沒有儲存下來。也就是說殷商時期的人不是隻會刻甲骨文,同時也寫簡牘。因為甲骨文,鐘鼎彝器銘文的形式也是古式的,上文我說過,漢字可以有多種方式選擇的,從左往右,橫豎排列都行,也就是說甲骨文、鐘鼎文、有多種選擇,偏偏只選擇統一古式,很有可能是受到簡牘書寫的影響。
當然了,這只是推理,因為我們沒有見到過殷商周時期的簡牘實物。
2,咱們再從閱讀的方式分析一下:古人把寫好擺完的竹簡用繩子穿起來,穿好綁牢,左手推動捲起,右手捆好,繫緊。讀的時候解開,從上到下,從左往右,依次展開自然而然。
也就是說,書寫的方式決定了閱讀的方式。除了竹木簡牘,還有帛書,就是在絲織品上書寫,也是採用古式。這種古式一直要用到了現在,為什呢?習慣了唄。
總之一句話,簡牘的書寫材料和右手的自然書寫動作習慣形成了古式。
咱們再看看“今式”。所謂的“今式”是從西方泊來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語言文字都是字母語言,字母文字是線性文字,是一維文字。一維文字在組合方式上只能有一種選擇,要麼上下延伸組合,要麼左右延伸組合。大部分都選擇了左右組合方式。為什麼呢?因為人的動作只有兩種方式:以人的身體為定點,趨近拉遠,去遠拉近。最自然的狀態就是去遠拉近,所以從左到右就成了最自然的選擇。
字母語言是沒有筆順這一說的,單詞是從左到右由一個個字母拼成的。字母的字形很簡單,從左至右,在四線格的三個空間裡來回交錯,依次書寫就行。這就是“今式”的形成原因。
新中國成立後,國際交流日漸增多,為了與國際接軌,簽訂政治協議商業合同時為了使雙語可以同步,漢語採取了“今式”。否則無法同步。
這也充分說明了古老的漢語文字有著超強的生命力,在新的時代裡依然適應新的社會環境形式。
至於“今式”比“古式”好,專家學者的所謂科學依據,純屬瞎扯。我見過很多有閱讀障礙的人,閱讀“今式”文字用手指著一個字一個地嘣,讀著讀著該換行了仍然找不到該讀哪一行了。
雖然人的雙眼眼是左右橫排的,閱讀“今式”的橫排文字並不能體現出他的優越性。所以無論是“今式 ”還是“古式”,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為了方便順手而產生的。根本不存在誰比誰好,誰比誰優越的。因為沒有一個傻子幹活的時候給自個找麻煩,明明順手省力的方式不用,偏偏用彆彆扭扭的方式去幹一些瞎活。
咱們再說一下書法裡的情況,書法在創作當中也是自由的,當然可以用今式,沒有哪一個人規定或強調必須用古式。之所以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在創作中採取“古式”,我總結一下,總共有三點原因:
1,歷史的慣性。書法是中國傳統的一門文化藝術形式,學習書法必須大量臨摹古帖。古帖都是按照古式寫的,所有的字形變化,章法的安排,筆畫的呼應,都是為豎式排列而產生的。在書法創作中,採用“古式”帖上有現成的字形,相對來說可以借鑑,創作起來容易點。
2,傳承的斷層。書法從魏晉開始有了筆法的傳承,二王筆法是書法的核心,這個筆法是曾被人比喻為“晶片”。這個筆法是在“萬物生成論”的傳統哲學思想觀念下產生的。也就是說,漢字的體式到了楷書(書史上叫作針數)基本定型,在二王筆法下,字的形態都是隨機生成的。寬窄,高低,大小,以及筆畫的長短,曲直,都是筆法生成的。
舉個例子,“大”這個字,如果放在文章的開頭,由於下邊還要寫,“捺”畫為了呼應下文,順手來一筆“反捺”。如果這個“大”字在句尾,或者在行末(一行的最後一個字),下文需要改行,那麼我就不需要“反捺”,為了承接上面的,我可以寫一個很雄壯帶角“捺”,總之,這個“大”字的形態是靈活的,多變的,不是固定的。也就是所謂的自然。
但這個筆法在宋朝丟失了,失傳了。這直接帶來了書法學習方式的改變。沒有了筆法我們只能死記字形,我們今天書法的學習是這樣的:臨一個帖恩多遍,然後開始集字,費了很大的功夫,還不能自由瀟灑地創作,再看看古帖,看看自己的集字作品,一遍又一遍懷疑自己是不是學書法的那塊料。
由此可見,沒有了筆法的傳承,一切都變成了死的,刻板的,採用“古式”創作都困難重重,若採用今式創作就更不容易。
為了使書法學習創作的困難度降低,大家就更不願意採取今式了。
3,群眾基礎的審美習慣。
當然了,“今式”的創作形式也有人嘗試過,但失敗的很多。除了題寫匾額受客觀限制不得已而為之之外,當年的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一些人創作過“今式”書寫。還把標點符號都用上了。不過得不到社會認可,在大家眼裡,那隻不過是“毛筆字”而已。
-
10 # 萬然然
我認為從古至今都是從右往左寫,看起來也是比較美觀,圓潤。你的想法固然是比較好的,但是古代傳統文化,書法家們也都是從右往左。如果我要是從左往右書寫的話,我感覺不習慣。
-
11 # 一斗樓
從左向右豎排是不行的,違反了古典書籍與書寫右豎排向左行的習慣。而從左橫排向右行是可以的,亦是符合國家規定的。
回覆列表
我是一人。很多事情是約定俗成的規矩,但是時代在變。
時代在發展沒有什麼是一塵不變的,不一定非要堅持傳統。書法中什麼是必須要堅持的。書法的傳承和傳統,到底堅持的是什麼?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很多事情有上千年的歷史。我們書法從第一個有名有姓的書法家,秦相李斯開始算起。李斯生於公元前284年,死於公元前208年。
李斯主要整理和修改當時的秦篆,最後定型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小篆。
從李斯算起,我們書法至少有2000年的歷史,書法也經歷了種種的變化,相輔相成的漢字和書法同時變化。
我們當代此時此刻,書法界五大書體:篆隸草行楷。當然也有人認為篆隸楷行草,認為楷書出現早於草書。
”篆隸草行楷“中的楷書不如直接看成”唐楷“,唐楷寫得最好的有四個人,也就是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
歐顏柳趙其中三個唐朝,就連趙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趙孟頫也是700年前的人。
自趙孟頫之後,書法其實已經700年沒有非常出色的書法家出現。或者說書法已經700年,沒有實際好的變革,停在了趙孟頫。
書法的傳承和傳統,到底堅持的是什麼?書法最重要的是字的好壞。
一人有感我個人覺得楷書可以按照現在的書寫方式,楷書尤其是唐楷從左至右,從上到下實際並沒有太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