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尼古拉斯憶心

    儒家思想的精髓 儒家思想的精髓在孔子時代是以“仁”為先。隨著孟子“義”的觀點加入,“仁義”二字成為先秦儒家的思想基礎。

    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儒家思想也在不斷地調整,補充以使用不同時期生存的需要。比如董仲舒的“君權神授”、“天人合一”、“三綱五常”,雖然我們今天說他是對先秦儒家思想的異化,但是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卻是建立在對董仲舒這種異化儒家思想的認同之上的,並且促成了儒家思想一統中華官場兩千年的局面。

    儒家思想大致分為先秦儒家和異化儒家。 思想精華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與禮、孔子的孝道、《論語》中的孝、《孝經》論孝、孔子的命觀、孔子命觀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觀的特徵與內涵、"修身俟命論"的人生指導意義、孔子的人生問題論、樂--孔子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境界、孔子與弟子論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與默。

    孟子的性善論與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學說以及荀子的性惡論與禮治說。 儒家思想的流變、貫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學思想、"性即理"--周、張、程、朱的理學思想、"心即理"--象山、陽明的心學思想、新儒家--西學東漸的文化迴應、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學促進現代經濟發展的可能等內容。

    不斷異化,各取所需 時代是變化的,儒家思想也在新時代糅雜進步,從先秦儒學到我們今天的新儒學,雖然脈出同門,但是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東西了。 所以,我們一般談中國歷史上儒家思想的精髓,記住“仁義禮智信”就好,其他的就根據需要去各取所需吧,離諸子百家時期的儒家真意意境先去甚遠。

  • 2 # 耕小易

    簡單來說,心學說的就是人心與世界萬物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達到心與萬物一體的境界。

    心學的精髓內容有三個:1、心即理;2、知行合一;3、致良知。心即理是本質,知行合一是行為,致良知是方法。由內而外三層意思,是儒家修身最基本的路數。

    1、心即理,講得是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本來源自於大自然,人是萬物之靈,自然也不可能脫離自然,佛家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和心即理說的意思差不多,也就是我們的心,本身就是和世界萬物一樣、一體的,這和現代科學講的宇宙全息論差不多。宇宙是一個各部分之間全息關聯的統一整體。在宇宙整體中,各子系與系統、系統與宇宙之間全息對應,子系包含著系統的全部資訊,大到一個地球,小到一個原子,系統裡面都包含著宇宙的全部資訊,在顯態資訊上,子系是系統的縮影,系統是宇宙的縮影。那我們每個人的人心,也是宇宙的縮影,這就是心即理,心即萬物的意思。

    2、知行合一。在我們的認知裡面,好像都覺得知與行本來就是兩回事,很多事情我們都知道,但就是不去做,這看似很合理,比如人人都知道,要孝敬父母,但有的人卻不去做,怕麻煩。但其實知與行,是分不開的,這些說知道孝敬父母,卻不去做的人,他們其實根本就沒有真正的知,因為他們從內心裡面,根本就沒有認可孝敬父母這件事情,所以其實是未知,只不過是假裝知道了而已,如果真正的知道了,絕對不會知而不行,所以知與行,本就是一件事情。反過來有的人只知道懵懵懂懂的取做,卻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也不是真正的行,只不過是作為一個工具在那動而已,是沒有靈魂的傀儡,這不是真正的行。真正的行動,是發自內心的自己去做,所以也沒有行而不知。知行合一就好比是我們每個人聞到臭味,就馬上做出掩鼻的動作,是真正發自內心的知與行。

    3、致良知。簡單說,就是找到良知,良知就是我們的心,就是我們心裡的那個宇宙。作為普通人,我們內心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私心、慾望,要麼貪財,要麼好色,要麼貪念名位,這些東西阻礙了我們與真正的內心的交流,就好比是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世界。打個比方,當你被人當街罵白痴,你會作何反應?有的人可能會想,操,大庭廣眾之下被這罵,老子不罵回去就太沒面子了。看,這就是私心,為了面子。但是,真正的人心與天理,是不會有面子這回事的,那一定是無私無慾。所以我們致良知,怎麼致?就是要撥得雲開見日出,把我們的那些私心慾望都一點一點的去除掉,留下一顆赤子之心與世界一體,這樣就能達到天人一體的境界。萬事萬物在我們心裡,都能像明鏡一樣真真切切,通透明亮。

    致良知之後,有什麼用?儒家向來是講究學以致用的,向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致良知是修身,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就是儒家最終極的理想,明明德於天下。

  • 3 # 史趣屋

    心學的起源並不是程朱的理學,而是傳統的儒學,繼承孟子的性善論,所以如果不能認識到這一點,那就不能認識到陽明心學的精髓。那陽明心學的精髓到底是什麼?

    王陽明提出了很多理論,有“心外無物”、“致良知”、“知行合一”,到最後還概括出了心學四訣“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但說到底,還是以致良知為核心,不管是知行合一還是格物致知都是致良知的方法,而心外無物則是良知的一種體現。

    朱熹理學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所謂的天理就是儒家的三綱五常,是一系列嚴格的道德準繩和行為規範,這種天理下,所有人都被壓得死死的,也就越來越扭 曲越腐朽。王陽明曾經也追求這個天理追求格物致知,但是他後來產生了不同意見,覺得這個天理不妥,真正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所看到的外在都是內心的投射反應,也就是心外無物,而這個心也代表著人的良知,而致良知就是要把這個良知反映在實踐中。

    至於怎麼反映,就是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在實踐中運用內心的良知,使得自己的良知得到彰顯,知和行必須同步進行,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一切都是心的體現。

    至於怎麼反映,就是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在實踐中運用內心的良知,使得自己的良知得到彰顯,知和行必須同步進行,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一切都是心的體現。至於怎麼反映,就是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在實踐中運用內心的良知,使得自己的良知得到彰顯,知和行必須同步進行,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一切都是心的體現。

  • 4 # 明貞

    儒學的核心價值是永恆人性人道之愛情親情友情,使知能被指向人性人道,天地人三才之終極價值即人性人道:和諧完整的家及永恆的愛情親情友情。突破本自然,重塑生態和生存法則突破生老病死,消滅迷惑和罪惡,根絕天災人禍,統一價仰和價值觀,建設永恆之大同。

    心體物用,圓滿知能。

  • 5 # 正道蒼桑

    儒學/王陽明心學

    儒學:坐而論道,位置三公(反應論)

    心學:心即是理(知行合一)(先驗論)

  • 6 # 我愛吃蘭州牛肉麵

    道教之所以神秘,原因一是道家講究隱逸,就算是有大成就者,也就是功成而身退,因為他們明白除了自己的肉體和靈魂之外,一切都不是屬於自己的。多名多利,多辱多罵,只會成為他們身上更厚的詬痂。有必要澄清一下的是,道家所說的隱,是和顯相對的,並不是和出相對的。你可以出,出也可以是隱的一種。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的真正含義。那麼什麼是顯?顯就是彰顯。有句話講“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現代言情或者玄幻小說也說“待我君臨天下,便是娶你之時”,又或者如電影裡的“我的意中人是一位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身披金甲聖衣、駕著七彩祥雲來娶我”。

    這些,就是顯。所以在戰國,那個百家爭鳴時期,便把儒家和墨家稱為顯學,而道家為隱派。儒家墨家都加講積極入仕,其實入仕本身也不算是顯,就如同唐朝有名的婁師德一樣,而且,道家祖師爺老子,也是周邊的藏書吏,百家講壇有個教授說就是國家圖書館館長。這也是一個官職,所以入仕為官不能說儒家墨家就講究顯。他們講求的顯,便是要以聖人治理天下,儒家墨家都講究聖人。孔子想要在基本學壞的先秦時期,恢復周朝的禮樂制度,他便是把周朝的大臣周公旦當作了他自己的聖人,周公旦,也就是“周公解夢”裡面的周公。以聖人治天下,便是要立名,讓聖人去管理天下,使得天下安居樂業。這就是儒家的顯學。這便是和道家的一大不同。

  • 7 # 慕學聖

    中庸無錯,就是把心擺正;偏左、偏右都不行!

    忠、孝、仁、義講道德,忠、孝、仁、義、禮、智、誠、信;就是教化你如何做人!

  • 8 #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這個問題我沒看懂:

    儒家心學是說儒家即心學?

    那不對,

    先問儒學(家)怎麼來的!

    儒者為何名為儒,儒字又是何種含義?這個卻是許多人皆未求深解的。

    章太炎在《國故論衡》中認為,儒有三科,關達、類、私之名,達名為儒。儒者,術士也。(《說文》。)儒之名蓋出於需。需者,雲上於天,而儒亦知天文,識旱潦。儒是指一種以宗教為生的職業,負責治喪、祭神等 各種宗教儀式。他說:“儒本求雨之師,故衍化為術士之稱。”

    胡適《說儒》中,根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人部》對“儒”的解釋為:“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而正是這個將儒釋為柔,引來許多不同的說法,甚至於立場截然不同的大辯論。胡適認為儒者為殷遺民,而這些人於亡國之後,淪落為執喪禮者,儒為周代社會對有此類文化之術士之蔑稱。因已遭亡國,其文化只能以柔弱之勢存在。

    據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考釋,甲骨文的儒,象人沐浴濡身之形。上古原始宗教舉行祭禮之前,司禮者必齋戒沐浴,以示誠敬。不僅證明了胡適的儒最早是殷商教士,是宗教神職人員的論點,也為儒教(非儒學)是宗教找到了證據 。

    李澤厚也認為儒家是巫師演化而來的。孔子自己曾經說過,“吾與史、巫同塗而殊歸也”。但同時,他也指出了自己與專門溝通鬼神的術士有所不同,“吾求其德而已”。 從孔子開始,“儒”的觀念發生了變化,漸漸地脫離了巫的知識範圍。孔子是中國歷史上首開私學的教育家,人稱“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及弟子把古代為貴族所壟斷的禮儀和各種知識傳播到民間,逐漸形成儒家學派。因此,儒家是承襲殷商以來的巫史文化,發展了西周的禮樂傳統,是一個重血親人倫,追求現實事功,禮教德治精神始終一貫的學派。

    《漢書·藝文志》:"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敘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為最高。"

    有人認為儒者是指一種以宗教為生的職業,負責治喪、祭神等各種宗教儀式。"儒本求雨之師,故衍化為術士之稱"(《國故論衡·原儒》)。

      《說文解字》:儒,柔也,術士之稱。據郭沫若考證,"儒"本是鄙稱,儒家這一稱號,也不是孔子自家封號,而應是墨家對孔子這一學派的稱呼。

    從上面,我們知道儒學是禮學,神聖化的禮學,而孔子以之為教,又向人向世俗化方向發展,因而成了中國的包羅之學,無論從哪個角度都可以得到豐富成果,比如四書五經六藝!

    如只談到儒學之化變為心學,

    那就是陸王一脈了。

    由張載氣學、周敦頤、邵雍象數學,到程朱理學,再到陸王心學,

    構成宋明理學逐步發展演變全過程。

    張載提出虛空即氣,以氣為宇宙本體,邵雍則以象數演變探尋自然發展規律。

    程朱道學在吸收氣學、象數學重要成分的同時,將社會倫理原則上升為終極規則——理。於是,道德倫理規範變成了絕對的權威,而人作為道德實踐主體的能動性,則遭到忽略。理學作為龐大的哲學體系,正是在這樣的不斷的演變中得到發展和深化的。

    南宋陸象山和明代王陽明為代表的心學一系,是在與道學一系的辯論中不斷髮展的。南宋時期,理學家陸九淵把‘心’作為宇宙萬物的本原,他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張;強調‘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認為天地萬物都在心中。所以他的學說被稱為‘心學’。他認為窮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內心就可得到天理。

    心學的創始人陸象山,與朱子曾進行過多次辯論,辯論的範圍涉及到理學的所有核心問題,辯論的影響也涉及當時的多個學派。朱陸之辯,以及後學就此展開的朱陸異同之辨,綿延至今達八百餘年而不絕,而且還隨著理學的傳播擴充套件到日本和古代的北韓。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便是朱陸之辨的一個成果。陽明心學既是物件山心學的繼承和發揚,同時也可看作是對於朱陸學說的綜合。

    這些都是掉書袋,強以不知為知,

    罪過

  • 9 # 修行朝聖

    儒家心學精髓是修身一一學習做人

    修身是為了儘性

    儒家就是以修身為本,就是在教人怎麼學習,怎麼做人。學習怎麼做人,做人怎麼學習。反覆講學習做人。修身就是學習做人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皆以修身為本。

    所有人皆從修身開始,以修身為重。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是為了修身,修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儒家就是以儘性為道,就教人將人事物的天命天性發揮到極致。

    如何儘性:修身才能儘性,只有每時每刻自省自律,方能隨時隨地自信自由。

    儒學視角是以旁觀的視角內視自己,遵從良知做人做事,時刻保持自省自律。

    修身方法論:

    人要同時共存三個主體:

    1.行為人,行因,被批評,我選擇

    2.行為負責人,行果,被批評,我負責

    3.行為旁觀者,良知,評判者,用因果反省自身

    在當局者與旁觀者兩種身份上切換自如的人:身在事中,心超事外。以旁觀者視角審視自己的行為,出於什麼初心,獲得什麼反饋,長時間不斷自省糾錯就能形成良好的品德。憑良知做人做事。

    吾心自足,不假外求!

    內心的良知是應對萬事萬物的制勝法寶,無需外求。

    良知在手,世界我有。

    世界怎麼樣,我心說了算。

    什麼是良知?

    好惡之心,本能反應。

    好惡之心:瞬間明辯,是非善惡。

    本能反應: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不需要思考,它就知道;不需要學習,它就做到。

    良知是自己衡量自己內心的尺度。

    良知會告訴自己該做什麼以及能做什麼。

    良知就是一種以旁觀視角內視自己的意識。

    憑良知能成事理由:良知代表的是正義的立場,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良知,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直覺就是良知給你最正確的答案。

    心即理:內心的良知,就是做事的天理。

    儒家心學目標:教人去心中賊

    1.小人之心,難成大事。

    聖人之學全在自心,心若外求多才多藝,貪多求全。卻不知自己依然是桀紂之心,卻想成堯舜之業。這又怎麼可能成功。

    2.一顆陰暗的心,襯托不起一張燦爛的臉。

    3.為了生命最後能說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儒家心學一語貫之:為人處事,全憑良知。

  • 10 # 圓拙

    儒家的學問為什麼有這麼強大的生命力?就是在今天我們批判了儒家的學問,已經差不多近百年,但是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看,或許能夠發現一點非常有直接意義的現代應用。

    我們看看現在的狀態來分析一下。

    這100年以來,我們一直打到儒家的思想,但是這種思想其實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現實生活中都是息息相關的。

    哪個人沒有家呢?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家。

    但怎麼處理好我們自己的身心與家的關係?

    怎麼來處理我們的家與天下國家的關係?

    怎麼來處理我們的身心與天地宇宙的關係?

    對於我們現代人都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一直批判儒家的學問培養奴才,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但是我們沒有全面的來考察儒家的學問。

    儒家的學問有太多的關於我們的身心,與我們在這個社會上的存在的各種關係有關。

    最為密切相關的就是我們人,我們人類如何與天地宇宙萬物處理好關係。

    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如果我們真實的瞭解就知道儒家的學問有千古亙常的應用性。

    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們現在有西方的文化作為參照來觀察一下。現在的西方人他們觀察天地中的萬物,發明了《進化論》。這個論點好不好呢?用我們中華的智慧來觀察,就會入木三分,觀察到它巨大的缺陷。西方人觀察萬物,他們得出了結論,以動物的本性來作為我們人類行為的指南。西方人的這種理論,對於第1次世界大戰第2次世界大戰造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以動物的特性作為我們人類行為的指南,我們看到這裡面有巨大的弊端。

    但是我們看看儒家的學問: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這樣的學問是以我們人的本質本性作為我們人的行為歸源之處,而且以這個為標準來觀察天地宇宙萬物。

    我們看看我們中華的這種智慧與西方的文化正好相反。西方人以動物法則作為我們人類的行為法則,但是我們中華的智慧卻是用我們人的本性,來作為觀察天地宇宙萬物的標準準則。

    中華的文明為什麼能夠幾千年恆久光明呢?為什麼現在的西方文明只有幾百年,他們卻在擔心人類的文明將會很快消失,這就是西方非常有名的末日危機之感。

    現代西方文明的危機,我們中華的智慧,或者說儒家的學問,道家的學問,佛家的學問,對於解決現代文明之病有沒有用處?

    不管怎樣作為一個現代的華人,我們對於現代的人類應該有一種智慧的觀察,應該有一種承擔,我們應該自己來使潛行踐證,應該發現古老智慧的奧妙,在這個時代來引用。

    提升人的本性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根本特點。

    西方人認為有個神在創造了世界。中國的儒學要求人們從修身齊家開始,獲得智慧安國平天下,能夠形成參贊育天地化育的精神胸懷。

    參贊天地化育,就是宇宙萬物的參贊者,從自己的身心開始,達到管理國家天下,最後到宇宙萬物的參贊者。

    這是率性之道。這能開啟人的無窮潛力,不斷不斷提升人的本性境界。

    這是中國式的自由。這是一種基於自我道德的實踐的自由,而且由自我道德的實踐,推廣著整個社會,這就是非常有名的大思想。

    中國的儒家這種文化,確立了中國文化的根本背景。這可以讓普通的老百姓,在普通的生活中體道開智。普通的生活就變得不普通了。普通的生活,變得非常有意義,與宇宙相通了。

    能夠提升人的本性境界,這是中國所有文化的一種基本的標準。

    我們現代的人丟掉了這種古老的智慧。所以我們去西方的文化,不能用智慧來觀察西方文化,不能對西方的文化來進行整合融合。讓我們很多人迷失在西方的科學知識之中。

    人如果有智慧,那麼我們人就是科學的主人。用智慧來引用科學的知識,這樣就不會造成科學的很多負面影響。沒有智慧來引用科學,給我們現代的社會造成了太多的負面作用。科學能夠用來造福人類也可以製造環境汙染製造不健康的飲食也能夠進行各種各樣的造假。

    我們現在最主要的就是學校缺少這種根本的教育。關於本性的教育是根本的教育。

    西方的宗教有他自己的作用。西方的文化宗教,科學哲學三分,缺了任何一部分,都可能產生大問題。

    那麼我們還需要全面的去西方文化嗎?我們透過互相關照,我們發現我們現在所缺少的,我們中華文化有著無窮奧妙的大智慧方法,我們就可以開啟來應用於時代。

    東西方文化可以統一嗎?和,求同存異,這是智慧的法則。

    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在今天看來,這一條儒家的學問方法尤其重要。

    儒,體現了東方智慧。

    讓平常的生活,與宇宙之道相中和。

    從灑掃應對開始,至於修身齊家,再至治國平天下,成就了這樣的思維性格:參贊天地化育。

    天地萬物的化與育,中華古人的教育能達成。

    這種古老的教育從一開始,就望於這種超人的層次:超級人格。這種教育能夠普及到我們中國普通人的每一個人、家

    至善的目標變成了我們的生活。

    我們的生活就在道德境界之中。

    我們在生活中就能體解大道,所以儒家的這種學問,他沒有西方宗教的那種形式,這種教育,就是我們的生活。

    無形無象的大道教育。

    這種微妙的層次境界,不單是儒家的追求。中國文化,別的大系統也會以這個為目標。

    平常心是道,千古的絕唱。

    中華文明,宇宙之洲,這裡面的奧妙無窮無盡。

  • 11 # 文利wenli

    中國文化是一種追求人生"內在超越"的生命文化.無論是從目的、內容還是方法上看,中國文化都可以說是一種內學或"心文化"."心"蘊涵了所有的生命潛能和宇宙奧秘,"內求於心"、"反求諸己"式的修行,乃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心文化不是一種典型的宗教,卻處處閃耀著神聖的光輝和終極關懷的宗教精神,流露出一種極高明而道中庸,即入世而出世的超越氣質. 儒家之心學是全部儒學思想最基本的"硬核",其他方面都是心學的延伸和展開.儒家心學在中國古代自成體系,學術氣息濃厚,傳承脈絡清晰,影響既深且遠,"心學"傳遞著儒家的精神,維繫著儒學的根基.儒學將"心"界定為:"天人合一"之心;"內聖外王"之心;責任之心.中國文化、儒家心學在應對現代社會的各種挑戰尤其是在重建人類精神家園的過程中理應發揮更大的作用.王陽明是儒家達致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成就的聖人,其創立的陽明心學是儒學集大成者,影響了中國乃至整個東亞社會的近現代發展。

    王陽明心學告訴我們的最大真相,是我們根本沒看到世界的真相。每個人與世間之間,都不自覺的隔著一堵牆。

    因為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時,我們的心理活動會一直處於活躍狀態,會一直在行動、想象或思考,心從來沒有留下空隙。而只有當我們的心理活動能夠停頓下來,我們的心才能感應到世界的真實存在。二千多年來,儒家學說,先後經歷了三個階段,形成了三個學派:一是春秋戰國時期,孔孟所提倡的仁義之道;二是宋朝時期,周、程、邵、張、朱所形成的“程朱理學”;三是明代時期,陸九淵、王陽明所構建的“陸王心學”。而王陽明則是心學的集大成者,陽明心學的根本精神在於“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王陽明宣揚“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在認識論上,他認為人心之理,就是宇宙之理最完滿的表現,是物我統一,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並提出 了“致良知”學說,認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能克服私慾、恢復人之良知,即能成為聖賢。

    對於這個道理,王陽明用八個字做了概括:此心不動,隨機而動。這八個字,堪稱王陽明的“八字真言”,乃陽明心學的最高精華。其背後,則是一種世間最高明的心理學。

    心不動--王陽明最可怕之處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還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稱為偉大的文學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哲學絕非是書齋裡的空想,而是實實在在的可以學以致用的學問。用到政治上,王陽明成了第一流的政客;用到戰爭上,王陽明則成了最可怕的軍事家。

    他提出“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八字真言時,正值江西的寧王造反,而他作為當地的最高官員負責平叛。當時,他的一個下屬抱著一腔愛國熱情,想與寧王奮不顧身地作戰,王陽明問他兵法的要義是什麼?這個下屬答不上來。王陽明隨即講了他的兵法要義,就是這八字真言。

    這八個字到底告訴我們什麼?此心不動,更偉大的哲學家老子有最富有詩意的表達——“致虛極,守靜篤”。隨機而動,捕捉到事物的本質而在恰當的時機行動。要做到隨機而動,前提是此心不動,先讓你的心安定下來。

    我們的心經常處於“妄動”狀態,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像滾雷一樣不斷地在我們心中炸響。絕大多數人卻對自己的妄動沒有覺察能力,套用精神分析的術語,這些沒有被覺察的妄動就是潛意識。我們以為,自己是根據意識層面的某種想法去行動的;但其實,是我們沒有覺察到的潛意識在驅使著自己這樣做。

    未經開發和修行的潛意識是混亂的,其運作機制是以維護自我為中心,而不是道理和規律,所以充滿矛盾、頑固和狹隘。所以當我們被潛意識所控制時,我們就會處於程度不同的失控狀態。妄動,就是這種狀態。

    這時,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是被我們的心念加工過的,被我們的成見扭曲過的,而偏離了真實。我們的行動就有點像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不可避免地犯一些低階錯誤,甚至滑向深淵。

    在“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理念指引下,王陽明成了最可怕的軍事家,他一生打仗無數,未嘗敗績。他去世前一年,兩廣再次叛亂,其他人無法平叛,朝廷不得已再請王陽明出山。孰料,叛匪一聽說鼎鼎大名的王陽明要來,立即就投降了。

    試著去了解一下你的內心,你一定會發現,你的頭腦中有著彷彿永不停歇的念頭。如果你想發現世界的本相,你想真正看到別人的存在,你的心就必須要有空隙。

    心中出現了空隙,就會自然而然地感應到對方的真實存在,這時就是王陽明的“此心不動”。而心一動,你看見的就只是你的妄念在對方身上的投射,而不是對方的真實存在了。

    做到心不動--最高明的心理學

    如何做到心不動?答案就是:讓念頭自然流動。

    而我們平常都是怎樣的呢?念頭起來了,要麼跟著它走,被念頭綁架;要麼是對不好的、自己不認可的念頭自責和壓制,這就與自己的內心發生了對抗。無論哪種,人往往都是不自覺的,這就是執迷的癥結所在。

    這兩條路,都是不歸路。被念頭綁架的結果,是在不斷造作中加固著自我的執念;壓制念頭的結果是堵塞情緒出口、積累負面能量,長久必會爆發和崩潰。

    怎麼才對?看到自己的念頭,並且不做任何抵抗,讓心中的念頭自然而充分地流動。心的澄明,不是沒有念頭,一念不生,而只是“不住”。所以禪宗《壇經》裡六祖慧能說:“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

    這種念頭的流動,王陽明用明鏡照物進行了比喻:“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聖人的心就像明鏡,清清明明,任何事物來了都可以照見,等它們去了也不留下任何痕跡。莊子也曾說過一樣的話:“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

    因外境而起的念頭也是如此,內心因過去留存的執念而生的念頭也是一樣。超凡脫俗者心如明鏡,念頭的流動則是平常人達到心如明鏡狀態的唯一途徑。

    無數相互矛盾的念頭,以及圍繞著這些念頭的種種努力組成了我們的“小我”,也即心理學家們所說的“自我”。通常,當你說“我如何如何”時,你其實說的都是這個“小我”。我們很容易執著於“小我”中,這時“小我”就會成為一堵無形的牆,阻礙我們內心深處的“真我”與外部世界建立直接的聯絡。

    每個人的“小我”都是不同的,有人喜歡追求快樂,將快樂視為最重要的事情;有人經常沉溺在痛苦中,視痛苦為必然;有人視助人為絕對原則,有人則將索取視為理所應當……總之,我們都在“小我”之牆所圍成的院落內,過著自以為是的生活。

    但不管這個院落內所奉行的法則看起來是多麼美好或偉大,它們都是我們與其他人、其他存在乃至世間萬物,建立真實聯絡的障礙。

    很多人努力修煉自己的謀略或技巧,目的是為了解別人、掌握別人並利用別人。看起來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但當這樣做時,卻忽略了最重要的自己。如果自己心中充滿種種妄念,那麼無論我們掌握多少謀略或技巧,在使用這些東西時都會事倍功半。因為心妄動,人就妄動,事自然也妄動。

    所以將焦點集中在自己身上,監視自己,是最有價值的事情。對一個人幫助最大的從來不是他所受的教育,哪個大師或哪本書,而是對自己的反省和認識。並且,當焦點集中在自己身上時,就會感覺雙腳踏實地踩在大地上,心裡會安寧很多。

    當焦點集中在別人身上,結果就只能是不斷地猜測和焦慮。男人會說,他的成就感來自於能否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女人會說,她的幸福在於找到一個什麼樣的男人;媽媽會說,孩子好好學習,她就快樂;孩子會說,如果父母給他包容與認可,他才能輕鬆……這些想法都藏著一個共同的含義:我的人生不是我負責,而是另外的人負責的。

    真相卻是,人只能自己對自己負責。“佛不渡人,唯人自渡”。除非我們將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否則我們的人生將永遠處在虛妄和悲哀之中。

    結語--生命真正的境界

    心的閥門打通了,所有我們曾懂得的道理就會如墨水入水,擴散至無窮無盡,包羅永珍,世間萬物皆可看個通通透透。純淨無垢的灑脫心境該是怎樣的呢?那是一種很慢又很快的狀態,身心合一,更從容、更專注、更有力量。我們所有的思維、所有的行動訓練有素卻波瀾不驚,中規中矩卻無招勝有招。

  • 12 # 感照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批杷與陳皮冰糖煮水喝能治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