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家阿杰
-
2 # 延邊大鋼
可以的,這個問題主要是出於需要。為什麼要多個蜂王,在什麼情況下需要?
打蜂王漿的時候就需要啦,做王漿重要的步驟就是移蟲,移蟲如果說蟲脾上蟲齡不齊,是必影響移蟲速度,我們需要蟲脾上蟲齡齊整。這裡講我們要做的就是多王產仔,因為一個蜂王一天產仔量是兩千,一張脾產滿是六千,那麼說要想達到同日齡同張脾,我們最少要四隻蜂王同時產仔,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
3 # 劉大春兒
儲王方法
一般儲王的方法中蜂和意蜂都是一樣的,要求蜂群群勢在中上等群勢以上,誘蜂較多,提前失王。方法是在我們儲王的第一天把要儲備的蜂王用竹柵囚王籠囚禁起來,然後臨時組建一個儲王群或者採用一個現有的蜂群作為儲王群,組建好儲王群以後要把蜂群中的蜂王用竹柵囚王籠囚禁起來,先寄養在其它蜂群中,到第二天的時候逐個的把我們囚禁的蜂王放進儲王群中,一個儲王群儲備蜂王七八個,放王的時候要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工蜂圍王,如果出現要及時提出蜂王,延長蜂群失王時間再次放入蜂王,直到工蜂不圍王為止。
儲備王的要求
由於蜂王不同日齡儲備的危險係數不一樣,所以在我們儲備蜂王的時候,年輕的處女王是不能儲備的,太老的也沒有意義,所以一般我們儲備的蜂王要求產卵一年以上,產卵能力還沒有大量下降,看起來蜂王還活潑年輕的蜂王。低於一年的蜂王和過老的蜂王都不建議儲備。
冬季以前儲王
對於冬季以前來說,前面的時間是秋季,其實我們儲備蜂王的時間並不是在冬季,而是在秋季完成,因為秋季有秋季蜜源,為了增加蜜蜂越冬的成功率,通常我們在秋季要培育一批秋季蜂王,這些蜂王通常作為越冬使用,由於這些蜂王年輕,體格健壯,經過冬季以後不容易死亡,所以在蜜蜂養殖業中通常在春季培育一批蜂王和秋季培育一批蜂王,一次為了越冬,一次為了越夏,如果蜂王質量好,也可以只培育一次,單次培育蜂王,一般選擇在春季培育。
在我們培育出蜂王以後,必然要更換蜂群中的老王,很顯然這時候蜂群中就會多出很多蜂王,具體多出多少,看我們養殖的蜜蜂蜂群的多少,原則上來說,我們養殖了多少群蜜蜂,就會多出多少隻蜂王,所以我們可以在秋季換王的時候將蜂王儲備起來,也沒有必要進行全部儲備,就選擇我們更換出來還比較好的蜂王,根據我們養殖蜜蜂的多少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儲備,比如我們當地蜜蜂越冬的失王率是20%,那麼我們只要儲備40%的蜂王就足夠我們替換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在第二年春季我們提前春繁的情況下,由於並不適合培育蜂王,如果蜂群中有蜂群失王,我們可以用前一年的儲備蜂王進行更換,對我們的春繁來說意義是巨大的。
-
4 # 蜂農陳師傅
工產群就是出現工蜂產子的蜂群,工蜂產子是因為失去蜂王十天以上而且沒有子脾的情況下才會工蜂產子,產子的工蜂也相當於蜂王,只不過是沒有授精卵,產出來的全是雄蜂,這個時候給工產群介紹蜂王都難以成功,因為產子的工蜂會鬥死介入的蜂王,就算沒鬥死蜂王蜜蜂也不會吐蜂漿給蜂王吃,蜂王沒有營養也不會產子。所以工產群是不可以儲存多個蜂王的。其實中蜂沒有必要儲存蜂王,因為中蜂很難儲存蜂王成功,就算儲存成功蜂王也是隻廢王沒有產子能力,如果你是養殖中蜂我建議不要儲存蜂王,意蜂就可以儲存多個蜂王,而中蜂不行,中蜂只能接受一個蜂王,儲存蜂王在外界沒蜜源時蜜蜂會放棄飼餵蜂王,蜂王就會餓死。
-
5 # 純正農家蜂蜜
工產群可以儲存多個蜂王嗎?首先我給題主的回答是工產群中沒有儲存一隻蜂王。
作為一個正常發展有蜂王的蜂群是不會有工蜂產卵現象的。那為什麼工蜂會產卵呢?這還得從蜂王身體上面分泌的一種蜂王吻質素說起。蜂王身體上面分泌出來的一種蜂王吻質素,主要就是控制一群蜜蜂透過相互傳遞,維持蜂群穩定的一種物質素,透過蜜蜂接觸蜂王身體和飼餵蜂王時,從蜂王體外和飼餵接吻時,得到的蜂王吻質素才能夠控制蜂群的正常穩定,和工蜂的卵巢不會發育,不會產下全部沒有授精的卵,
當一群正常的蜜蜂失去蜂王以後,蜜蜂就不會再得到蜂王吻質素的傳遞。在短時間內就會向養蜂人發出失王訊號,表現不安靜,振翅等向養蜂人發出來的訊號。如果要是蜂群內有卵和幼蟲,蜜蜂就會去把這些卵和幼蟲改造成王臺。因為王臺內的幼蟲也會產生一種穩定工蜂的物質訊號,蜂才能穩定下來會等待新的蜂王出生。
當蜂群失去蜂王以後,蜂群內沒有卵和幼蟲供蜜蜂改造新的王臺。隨著蜂王吻質失去的時間較長後,有的工蜂的卵巢就會透過其它工蜂供給的王漿營養後,使有的工蜂的卵巢發育進行產卵。也就是養蜂人說那工產。
作為題主的意思就是,工產群中到底儲存了有多少隻工產的工蜂蜂王。首先我認為這些工產工蜂,它是設有質格稱上蜂王的,因為它的幼蟲發育成長過程中,到出房出外採集中,它是一直沒有受到蜂王待遇營養的。只是在蜂群失去了蜂王以後,臨時少數工蜂得到了其它工蜂的王漿營養以後,使它的卵巢得到了發育,產下了全部是沒有授精的卵。並且養蜂人也很難從工蜂的體形上,判斷出來那只是工產的工蜂,到底裡面儲存了多少隻工蜂在產卵,並且還會在巢房中產下密集的卵,還能夠培育成很小的雄蜂,這在這群蜜蜂王國中確實還是個很大的秘密,等待著養蜂人,和養蜂的科學家們去探討,研究,揭開蜜蜂王國中這個秘密。
-
6 # 追花精靈
工產蜂群可以儲存多個蜂王嗎?答案是不可以的,絕不可以的。下面就具體說原因,必須要明白,什麼樣的蜂群才能儲存多個蜂王?
工蜂為什麼會產子?產子工蜂有什麼不一樣?工蜂與蜂王一樣都是由受精卵發育而成,只是工蜂沒有吃足蜂王漿,性發育未完成,是未發育完成的雌性蜂。工蜂本來是喪失了產卵能力,沒有繁殖功能的,一生只能為蜂群繁衍而努力勞動,工蜂實際上就是工作的蜜蜂。工蜂一生都在蜂王資訊素的制約下,忙於泌王漿撫子勞動,卵巢等功能一直受到抑制。如果蜂群長期失王斷子,沒有蜂王資訊素控制,也沒有泌王漿撫子就營養過剩,工蜂的生殖系統就會開始發育,卵巢發育完成就開始產卵了。
這些已經產卵的工蜂就不會再繼續進行工蜂的工作,會以產卵為己任,開始行使蜂王的權利。因為工蜂本來是和蜂王一樣的受精卵發育而成,一直有做蜂王的夢。沒有蜂王制約,沒有幼蟲撫育,工蜂就會繼續發育,想做回蜂王。
所以產子工蜂就與普通工蜂完全不一樣了,不會採集勞動,也不願意接受任何蜂王 ,一心只想做蜂王,只會產無用的雄蜂卵。
為什麼工產蜂群介王難?工產蜂把自己當做了蜂王,所以就不會再接受任何蜂王。任何蜂王或者王臺在介入蜂群時,工產蜂就會想盡辦法毀掉殺死。一個蜂群出現工產時一般有十幾甚至幾十上百個工產蜂,時間長了大部分工蜂都會出現工產。卵巢發育成熟的工產蜂也會釋放資訊素,吸引著幼蜂一同反對介入的蜂王或者王臺。所以工產蜂多了再想要介入王臺或蜂王時,反對者多了,當然就難有成功的機會。
養蜂人不能讓蜂群長期失王斷子,發現失王后要儘快介入新蜂王,要讓蜂群裡保持一定量的幼蟲量,這樣蜂群秩序正常,才不會出現工蜂產卵的事情。已經出現工產的蜂群最好是合併,不要沒有冒險介入蜂王。就算僥倖介入蜂王成功,蜂群過於弱小,嚴重老化也是難以發展起來的。
為什麼工產蜂群不能儲存多個蜂王?可能有的人認為失王蜂群比較容易接受蜂王,所以儲存蜂王也更安全。但是工產蜂群並不等同於平常失王蜂群,剛剛失王不久的蜂群急迫需要蜂王,介王才容易成功,儲存蜂王才會安全。但是等到失王太久出現工產的時候,有那麼多不願意接受蜂王的工產蜂,儲存蜂王肯定是不安全的,工產蜂會殺死這些蜂王,其他工蜂也難以接受新蜂王的。
儲存的蜂王必須要用資訊素吸引工蜂來照顧 ,能夠吸引來的只能是年輕的工蜂,只有年輕的工蜂才願意,有能力哺餵蜂王。那些老壯蜂是難以被蜂王資訊所吸引,是不會來照顧儲存的蜂王的,泌王漿能力差也養活不了蜂王。工產蜂群儲存蜂王,就算不被那些工產蜂打死,也會因為沒有蜂來照顧,不久死去。
所以工產蜂群是絕不能儲存多個蜂王的,儲存的蜂王是難以存活下來的。
工產蜂群不能儲存蜂王,剛剛失王的蜂群儲存蜂王好嗎?剛剛失王的蜂群迫切需要蜂王,把儲存的蜂王放入會容易接受 ,也有足夠的功夫能夠照顧 ,儲存蜂王確實十分安全。但是蜂王雖然安全了,對於蜂群來說是不好的。
蜜蜂的壽命是很短的,只有兩個月左右而已,每一天都有蜂會老死。一個蜂群如果沒有蜂王產子,壽命已到的工蜂死去,蜂群就會衰竭滅亡。當蜂群衰弱,幼蜂不足時,就沒有能力養活儲存的蜂王了,蜂王就會被餓死,蜂群也會滅亡。
所以我們不能因為想儲存多個蜂王,就讓蜂群長期處於失王狀態。必須要讓蜂群有蜂王 ,正常產子繁殖狀態良好的情況下才能儲存蜂王。
什麼樣的蜂群才能儲存多個蜂王?要注意什麼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白,每一個蜂王都會用資訊素吸引工蜂來照顧,最容易吸引的是年輕的工蜂。真正的蜂王聲旁會有守衛蜂保護著蜂王的安全,會對外來的蜂王或者王臺產生攻擊。所以想要儲存蜂王就只能選擇蜂群強盛蜂群,子脾多蜂脾多的蜂群。子脾多才有足夠的幼蜂願意照顧儲存的蜂王,蜂脾多了架繼了,才能把儲存的蜂王放在繼箱圈裡或者離蜂王活動區域遠的地方,這樣才能避開蜂王守衛蜂的攻擊才會安全。
如果是弱小的蜂群,儲存蜂王靠著蜂王比較,守衛蜂不會放過囚禁的蜂王,也沒有幼蜂會來照顧儲存的蜂王,這樣儲存蜂王就會失敗。
一定要明白,儲存蜂王也要讓風群有足夠的幼蜂照顧,要離蜂群的蜂王活動區域越遠越好。只有保證蜂群能良好的發展,儲存的蜂王才會安全長久。
-
7 # 閩南蜂哥
工產的蜂群,用來儲存蜂王,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邏輯性問題。工產的蜂群,介入一隻蜂王都是一個問題,還想儲存多隻蜂王,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也不符合蜜蜂的生存規律。
工產蜂群自身難保,假王得道
工蜂發育出生殖系統,就變成一隻假王,會排斥和追咬介入的真蜂王,造成介王失敗,這也是工產蜂群介王難的一點。介一隻蜂王都容易失敗,介多隻蜂王肯定更容易失敗了。在說工產蜂群,本來就自身難保,還會去管你介入的多隻蜂王嗎?這個答案也肯定是的。
工產蜂群儲存蜂王不符合蜜蜂的生存規律
工產蜂群也叫末日蜂群,是蜂群滅亡的最後階段,這時候,給蜂群儲存多隻蜂王,別說能不能成功,就算是能介入,那整個蜂群也生存不下去,蜂群生存不下去,那還談什麼儲存蜂王了,這不符合蜜蜂的生存規律。
適合儲存蜂王的蜂群
有卵有幼蟲的蜂群,新蜂多老蜂少的蜂群,粉蜜都充足的蜂群,這些都是好蜂群,年輕蜂群的表現,但是用來儲存蜂王,要先將原群的蜂王關起來,才能介入儲王框,來儲存多隻蜂王,然後隔一星期,調入卵脾一張。
總的來說,非正常的蜂群是不能用來儲存蜂王的,要選用好蜂群,選擇年輕的蜂群,選擇有活力,有未來的蜂群,來儲存多隻蜂王。工產的蜂群,還是先救他們吧,用來儲存蜂王就算了吧!
-
8 # 蜂部落
關於工產蜂群是否可以儲存多個蜂王的問題,從蜜蜂的習性來說,這樣的蜂群是不適合儲備蜂王的,而且介王都會有困難,所以這樣的蜂群別說儲備多隻蜂王,能夠介王成功就已經很不錯了,而從儲備蜂王的角度來說,這也是不科學的,那麼具體儲備蜂王對蜂群有什麼要求呢?我們先看看下面幾個問題:
1.儲備蜂王的原理
2.儲備蜂王的蜂群要求
3.怎樣儲備蜂王
4.為什麼工產蜂群不能儲備蜂王
儲備蜂王的原理對於儲備蜂王的作用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主要是為了預防我們在蜜蜂養殖中有的蜂群突然失王的情況下短時間沒有蜂王補充,對我們的成產和蜜蜂的繁殖造成影響。在儲備蜂王的技術中,一般有兩個要求,一是儲備蜂王的蜂群是一個強群,二是儲備蜂王的蜂群中幼蜂數量多,實際上儲備蜂王的原理就是利用幼蜂對蜂王的辨別能力差,我們可以在一個蜂群中放入多隻蜂王,幼齡工蜂由於辨別不了,最後每隻蜂王都有工蜂進行飼餵,從而達到我們儲備蜂王的目的。
儲備蜂王的蜂群要求對於儲備蜂王的蜂群要求來說,上面已經說了是兩個,一個是強群,一個是幼蜂多。幼蜂多保證了蜂群中大多數的工蜂都接受了所有的蜂王,而強群則保證了蜂群中有充足的食物來源,因為儲備蜂王的蜂群中,有一隻蜂王是不用囚禁的,這隻蜂王可以進行正常的產卵。
怎麼儲備蜂王?對於儲備蜂王來說,首先我們要組建儲備蜂王的蜂群,一般以當地的蜜蜂能夠維持的群勢的上等群勢為宜,不用最強群,容易引發分蜂。在我們儲備蜂王的前一天要把需要儲備的蜂王用囚王籠關起來,對於儲備的蜂王,不建議儲備處女王或者新產卵的產卵王,而是選擇已經產卵一年以上的老王。在組建儲王群的前一天,選擇一個幼蜂較多的蜂群來去除老王,讓蜂群先失王一天,如果蜜蜂數量不夠,可以從其他蜂群中提正在出房的成熟子脾補充。
第二天的時候把我們囚禁的蜂王逐個的放入蜂群中的蜂路中間,讓蜜蜂能夠飼餵蜂王,注意觀察有沒有出現圍王現象,如果有,要先提出,再選時間介入,如果沒有,則把我們的蜂王逐個的懸掛在蜂路中間,完成儲備過程。
在我們儲備了蜂王以後,要注意觀察蜂群中的蜜蜂變化,如果蜂群中的幼蜂大量減少,要從其他蜂群中提出封蓋子脾補充,以此來滿足儲王群中一直有大量幼蜂存在的目的。
為什麼工產蜂群不能作為儲王群?對於工產的蜂群來說其有兩個特點,一是蜂群中幼蜂數量不多,二是工產的蜜蜂對對蜂王的接受率低,從我們上面對儲備蜂王的條件來看,工產蜂群並不滿足這樣的要求,而且工產蜂群中的工蜂在不斷變老,老齡蜂會越來越多,是不利於儲備蜂王的。
回覆列表
工產群經過處理可以儲存多個蜂王,我之前就做過這方面的試驗,在後面我會把我的各種試驗方式和結果告知大家。但我個人覺得,如果拿工產群來當儲王群有點浪費了,還是建議使用剛失王1~2天的蜂群當做儲王群最適宜,因為工產群和正常情況下用來儲王的蜂群差別很大。
什麼是工產群?失王但未出現工蜂產卵的蜂群稱為失王群,而失王且出現工蜂產卵的蜂群則稱為工產群。蜂群失王之後需要3~7天的時間才會出現工蜂產卵現象,其產卵時間早晚和輕重程度主要還是受外界婚飛處女王數量決定,一般在分蜂季節外界較多處女王婚飛的時候,失王3天就會有大量工蜂開始產卵,如果在平時,失王時間要在7天左右才會出現大量工蜂產卵。
在通常情況下,養蜂人用來儲存蜂王的蜂群都是經過人為操作讓其先處於失王狀態1~2天,然後先用酒水或蜜水把蜂群和需要儲存的蜂王氣味混合後再進行介王操作,或是在傍晚用紗網把要儲存的蜂王和失王群隔離開,待到氣味混合後再進行介王操作,但這些操作在工產群裡適用性很差,從而導致很多人認為工產群不可以儲存蜂王。
為什麼工產群用常規方法儲存蜂王效果很差?工產群之所以用常規方法儲存蜂王效果差,主要還是出在產卵工蜂身上,它們的一旦獲得了蜂王擁有的待遇後就不會輕易捨棄,有它們的存在且達到一定數量,不管是介封蓋王臺亦或是新王、老王都會被它們蟄死。
我之前就做過這方面的試驗,以下是使用常規方法給工產群介入蜂王的試驗過程及結果。
試驗一:當傍晚時介入封蓋王臺時,剛工產一兩天的蜂群表現還算平靜,但是第二天封蓋王臺內的蜂王就被蟄死了,罪魁禍首就是那些工產的偽蜂王,沒有工產的工蜂並沒有排斥封蓋王臺。
試驗二:當傍晚介入新產卵王時,剛工產一兩天的蜂群表現的極為焦躁不安,全箱可以聞到一股蜜蜂在蟄人時散發出的戰鬥資訊素,然後就是全群炸鍋般湧向蜂王,才一眨眼的功夫就把蜂王蟄死了。
試驗三:當傍晚介入老王時,剛工產的蜂群的表現沒有介入新王那樣全群出動圍攻,只是蜂王附近半徑5cm以內的蜜蜂對老王發起攻擊,但結局都是蜂王被蟄死。
以上試驗物件都是剛工產一兩天的蜂群,除了這一樣本,我還用過工產很久已經大批出雄的蜂群進行試驗,那效果更糟糕,不管是介進去的是什麼狀態的蜂王,都會引起整群工產蜂的排異反應:當傍晚放進去的蜂王有王籠保護時,蜂群會整群跑出箱外結團;當白天介王且在蜂王有王籠保護時,蜂群會在半天內整群飛逃;當白天介入未進行人為保護的蜂王時,蜂群在蟄死蜂王之後也會舉群飛逃。
工蜂群該如何做才可以儲存多個蜂王?以上常規試驗的失敗主要原因是已經工產的工蜂排王性很強,所以要想成功介入蜂王,就需要把這些工產蜂全部清理乾淨。對此,我也做過一些這方面的實踐,得出的效果還挺好,清理完工產蜂之後也可以當儲王群來用。
清理產卵工蜂
在清理產卵工蜂這方面,我也遇到過很多問題,有人說產卵工蜂不具備飛行能力,在相隔原巢50米外把蜂群抖在地上,產卵工蜂就沒有能力飛回原巢,但實踐結果證明只有極少數因產卵日齡過長、芳華已去行動不便無法回巢外,其它大部分產卵工蜂都可以飛回蜂巢。
對於能回巢的產卵工蜂,清理起來確實很讓人頭疼,但我這裡也有一些方法可以供大家參考,效果還很不錯:
首先,在原蜂箱上貼一張彩色紙張,並把蜂群全部抖落在蜂箱旁邊,讓它們根據蜂箱的氣味重新認巢,反覆認巢兩三遍;
然後,把原蜂箱搬離原址50米外把蜂全部抖在巢門外1~2米處,並且在原址再放置一個蜂箱,蜂箱內可以放一些原箱的蜜脾,蜂箱附近十幾米以內最好不要有其它蜂群,也不用再貼彩色紙張。
最後,蜂群經過1~2個小時穩定下來就可以把原箱內的蜜蜂處理了,而原址新箱子內的蜜蜂在改回用原箱飼養時需要把裡面的巢脾全部撤除,獎勵飼餵讓它們重新造脾,只要開始造脾就可以進行介王常規操作了。
工產群儲存蜂王
清理完產卵工蜂之後,一般在蜂群開始造脾時就要介入蜂王了。這時候可以先調一些封蓋子和卵蟲脾進去,並用蜜水或酒水把巢脾與蜂群氣味混合,然後再用王籠裝一隻蜂王放在巢框上並塗上原箱的蜂蜜,再次用蜜水等把氣味混合,遇到有工蜂過來攻擊蜂王就用酒水驅趕,直至工蜂過來舔食蜂王周身的蜂蜜就算是介王成功了。
介王成功之後最好可以在同一時間用以上方法把日齡相差不大的多個蜂王介入蜂群,最好是用扣脾王籠儲存蜂王,這樣儲存的蜂王還可以在王籠內部產卵,避免產卵能力強的蜂王抑鬱而出現各種問題。
還是那句話,工產群可以經過處理後儲存多個蜂王,但是操作過程有點繁雜,要先去除產卵工蜂和耗蜜大戶雄蜂。在蜜粉充足的情況下,前期還要抽調即將出房的封蓋子脾進群,而常規儲王群只需要定時抽調封蓋子脾或蟲卵脾進群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