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獵主
-
2 # 談科論普
常言說“板凳要做十年冷”,大概意思也就是說做科研要耐得住寂寞,因為科研成果不是一下子就能出來的,需要有耐心。同時科學研究是與不確定性打交道的,而在這個過程中會遭遇到失敗,畢竟“無限風光在險峰”。
但是科學家也是人,也有自己的需求,包括經濟上的需求,直接說就是付出必然要有回報,當然這種回報未必是經濟上的。比如過去的一兩年間就不斷有人拿明星的收入同科學家的收入進行比較,個人認為這沒有可比性,特別是用收入來做比較標準的話。
科學網博主李競在題為《科研人員與清貧之間有什麼固定邏輯? 》的博文中談到對過科研與清貧的看法:
“搞科研的也是人,搞科研的就不需要體面的生活?非常不喜歡這樣的論調。難道科研人員生活在真空?科學研究需要興趣驅動,需要苦心勵志、經年累月的積累,需要有身體健康做保障,需要養家餬口、、、、、、,沒有基本的物質生活保障,即便是有強烈的興趣驅動,要長期在科研的道路上走下來也根本不現實。為什麼就完全拋卻了從事科研的人是生活在當下,是生活在經濟社會里這樣一個基本的客觀事實呢?科學家和清貧之間有必然的聯絡嗎?
把名與利從科學家身上剝離開來的觀點,我個人覺得是大錯特錯的。成長為科學家的前提顯然不是個人不擇手段去追名逐力,但並不等於科學家就不能在乎名與利,一旦考慮名利就好像有了問題,我完全不以為然。科學家追求萬世之名,把個人的利與大家的利結合起來追求萬世之利何嘗不可?我倒是覺得社會應該給科學研究人員提供能夠體面生活的基本物質保障才是正確的路子,這樣才可以讓科研工作者心無旁鶩地安心做好研究。”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從事科學研究的人確實沒有從商或者從事演藝事業的人賺錢多,這也是當前對價值的導向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們習慣於把各種東西金錢化,也就是用錢來衡量一個人,一個事情的價值,而沒有考慮它的社會價值。就拿科研來說,其價值還體現在為社會效益方面。試想一下,我們周圍的什麼東西沒有和科學相關,有哪些不是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成果?
第二個方面就是刻板印象使然,媒體也一直在塑造科學家甘於清貧的形象,因而也給公眾留下了這樣的感覺。
2015年1月19日, 南海網-海南日報(海口)刊登了一篇題為《科研的路上要耐得住清貧寂寞》的配圖訊息,海南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副院長李孟森在採訪中就談到“我們做科研,不在意所謂的待遇和名利,只需要有可發揮的平臺、可施展的空間、可服務的人群。”這方面的例子不勝列舉,可以這是媒體報道導致和產生的刻板影響使然。
-
3 # 林新偉新思維
首先,搞科研和做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搞科研是指利用科技手段和裝置,為了認識客觀事物的內在本質和運動規律而進行的調查研究、實驗、試製等一系列的活動,為創造發明新產品和新技術提供理論依據。
舉個簡單的例子:新藥研發。
羅氏製藥是世界上知名的跨國製藥公司,世界500強企業,其成就的取得必定有其背後所付出的努力。我們來看看羅氏的資料:藥物從最初的實驗室研究到最終擺放到藥櫃銷售平均要花費12年時間,需要投入66.145億元人民幣、7000874個小時、6587個實驗、423個研究者,最後得到1個藥物。
同樣,研發出來的新藥品,因為技術只有你掌握,賣多少錢也是你說了算。根據羅氏2016年的財報顯示,全年藥品銷售收入505億瑞士法郎,約合3581億人民幣。按照新藥銷售的平均利潤率測算,毛利應該在65%。能賺多少錢你自己想想。
所以能夠得出結論,科研類工作過程也許很艱辛,但生活和收入絕不能用清貧來形容,因為回報巨大,除非你三天兩頭跳槽。如果真是這樣的職場生涯,不論你做什麼工作都會很清貧。
接下來再說說教育行業。根據我多年的從業經驗判斷,不論少兒教育、成人教育或者職業教育,都達到了歷史最好的發展水平。
少兒教育不用說,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很大一部分人不再為吃飽穿曖發愁,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華人可能以前這麼多年窮怕了,都希望孩子出人頭地,過得比自己好。加上國家放開二胎,鼓勵多生,也為這個行業帶來勃勃生機。
而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表現的也不差。木桶原理可能大家都聽過,木桶中最短的板決定了桶能裝多少水。但現在木桶原理有了新解釋。想要打造核心競爭力,必須把自己的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也就是把長板不斷延長。因為目前中國的職業高度細分,講求人才高精尖。
綜上所述,教育行業可謂是目前的朝陽行業。我身邊認識的體制內老師,工資收入水平都不差,甚至出現了找物件要找老師這種議論。而體制外的,做教育培訓的老師也不差,一節課150-200,月薪1萬多很正常,比普通小白領要高多了。
所以,你說的搞科研和教育在很多人眼裡是清貧的職業,純粹是誤解,是大家沒發現金礦而已。同樣的,如果大家都說這個職業好,那結果肯定是競爭激烈,大家都想從事,那收入就會走下坡路。
-
4 # 李雷博士
這是一種極其畸形看法,是一種失敗的社會輿論導向。
奇怪的現象:科研人員就應該清貧。經常看到這樣的說法,在不少人眼裡,科研人員就應該一貧如洗,就應該潛心學術餓肚子,而如果他們稍微對待遇有所要求,馬上會被人們狂批,似乎科研人員不應該要求待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各行各業都在用工資和福利來激勵員工,大家都毫不掩飾對財富的追求,人們的成功導師是馬雲,是王健林這些富豪。
然而,卻一轉身,要求科研人員安貧樂道,這簡直就是一個悖論。
憑什麼別人要清貧?以己度人!
根源:錯誤的輿論引導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就是錯誤的輿論引導的結果。
不知從何時期,我們宣傳一個成功的科學家的時候,都會說,他們如何如何貧窮,然後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依然做出了多麼偉大的成就。
是的,在貧窮的年代,這種精神是值得歌頌的。比如我們的兩彈元勳們就是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實現了科技的突破,這是一種好現象,值得稱讚。
然而,今天已經非同以往。
今天工作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人均GDP也邁入了中等國家行列,相對於過去,過敏的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然而,在對科研的宣傳上,卻依然這樣,這種窮思維,依然沒有得到改變。
宣傳套路依然是:重重困難→取得突破。這裡的重重困難之一,就是貧窮。
然而,我們明明有條件創造價值來讓科學工作者獲得更好的支援和待遇啊。
需要改變的科研支援事實上,這種對科研的錯誤認識,自上而下,甚至連科技工作者也這麼認為
前段時間四川農業大學發表了一篇高水平研究在生物學頂級期刊《Cell》上,學校給予他們一定獎勵,然而呢,由著名生物科學家饒毅主辦的《知識分子》裡竟然把這個拿出來,並認為這樣的獎勵是對科研的不利。
簡直讓人觸目驚心。
然而,事實上,獎給論文作者才50萬!50萬,就影響了科研了?影響了一流了?一個科學家做多少年,辛辛苦苦,發到了生物領域最頂級的期刊cell上,才50萬,這叫多?是不是科學家勒緊褲帶窮的叮噹響才可以?
正是這種錯誤的宣傳,導致目前科學界越來越艱難了。
國家最高科技獎,500萬,結果只有50萬給了得主,還一天到晚宣傳500萬,好意思?看看諾獎從2001年到2011年,單項獎金均為1000萬瑞典克朗(在2011年,摺合約145萬美元)。 金質獎章約重270克,內含黃金,獎章直徑約為6.5釐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看看拉斯克獎屠呦呦獲得了25萬美元的獎金而對比之下, 國外對於科研人員非常厚待。
國外的教授一般都是國內的中上等收入,而不少科研做得好的人,都有較高的經濟收入,甚至不少還會創業開公司。
如果不改變,科技強國如何實現?現在經濟時代,大家都有很多的選擇,如果不給予科研人員更好的待遇,那麼他們肯定會選擇離開這個職業,去投身更多的企業經營。
那麼,這種情況下,我們寄予厚望的科技強國如何實現?
-
5 # 研心辣媽
作為做教育科研工作的研究人員,我是來看答案的。哈哈
不過我認為,第一,我們不算清貧,只是談不上高收入。但在同城比較而言,也絕對不是底層。
第二,之所以有需要忍受清貧的錯覺,是因為做科研相對較沉悶,生活本來也高調不到哪裡去;做教育也是成就他人,不是以自身的光鮮為成功。那麼,科研和教育就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需要耐得住寂寞。比如,科研很多年,也許才能出成果,甚至有的人,一輩子也沒有矚目的成果;教育也是為他人嫁衣,靜待花開的工作,你的工作是否突出,取決於你培養的學生,這是有滯後性的。實際上,任何行業,一旦做成功,就不可能清貧,只是科研和教育,需要持續做很久才能顯示為成功。
第三,如果是純公益性質的科研和教育,那是吃財政飯的。國家養著的,那就很好理解了,旱澇保收,但也不可能大富大貴。
做科研和教育並不是清貧,但相對他們的學歷,閱歷,背景要求而言,做這行確實又清貧了。
比如我們單位,招進來的都是985博士碩士,可待遇肯定比他們去企業要差。
可是國家給的平臺會比企業高,做科研可以有更輕鬆的環境,壓力也小些,一旦出了成果,也是可以轉化成收益的。
-
6 # 14959276
現在已經不是剛解放的年代了,
搞科研、搞教育的都是人才,他們憑什麼要為了一個所謂的榮譽感讓全家過清貧的日子?
換位思考,如果你從小優秀,長大更是行業裡的翹楚,但是卻沒錢。當你的孩子眼巴巴看著別的孩子手裡的甜筒流口水你卻買不起時,你能自我安慰:“沒關係,甜筒吃多了會蛀牙!”嗎???
-
7 # 周矩心眼界
搞基礎研究和教育的知識分子長期清貧,誰最吃虧?
二是是搞基礎教育的,純理論研究學者,比如大學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教師,純哲學研究的學者。他們的領域不可能有太多的受眾。如果他們因為領域不同,長期忍受低收入的工作,必然導致優秀人才的流失,對國家不利。
國家要拿出足夠的資金支援他們安心自己的研究和教學。沒有基礎的教育和研究,從國家戰略要吃虧的。因為知識勞動價值不是立竿見影,用錢來簡單衡量的。
-
8 # 江南獨狼999
我不認為我周圍同胞有認為做科研或教育就得忍受清貧的生活的現象,他們的生活,或地位不應該說低,國家在收入分配上還是傾向他們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收入在我們哪裡也算較高的,不知這一說出自哪裡?
-
9 # 陳向東
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既有政治原因也有經濟原因。我認為大概可以從以下5個方面來簡單分析一下:
第一,這與中國的國情緊密相關。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一窮二白,周圍強敵環伺,國際形勢危險,在那種情況下,全華人民都在過清貧的生活,教育和科研工作者自然也不例外,這種情況持續了半個多世紀三四代人,於是就形成了這種根深蒂固的印象。今天這種相對比較好的局面,是隨著改革開放和時代發展,華人民透過艱苦奮鬥慢慢爭取來的,也不過才幾年的工夫。雖然現在教育和科研工作者的待遇在不斷提升,但這種現象的改變和人們印象的轉變,還需要時間。這是客觀原因。
第二,教育和科研工作,是以培養人才為主要目標的,一旦跟錢染上關係,人們擔心會沾上“銅臭之氣”,所以在下意識裡也有點故意控制待遇的意思。縱向比較,可以看看解放前的民國時代。那時候知識分子的待遇是很不錯的,屬於高收入階層;橫向比較,可以說說現在的美國。美國大學教授的科研成果,其專利是屬於教授個人的,一旦該專利被企業相中想用,就得持續給教授支付高昂的專利費。而在中國,人們似乎有意識在抑制這些東西,總覺得只有安貧樂道才能教書育人,著書立說。這是主觀原因。
第三,教育工作者也好,科研工作者也罷,要想真正暴富,唯有把自己的技能或者專利進行商業化運作才行。而一旦進行商業化運作,味道就變了,很有可能會背離教育和科研的初衷。比如一名特級教師,在公立學校上一節課,課酬大約100元左右,而來私立培訓機構去上一節課,課程可能是公立學校的好幾倍。那這位教師會如何選擇呢?有人說這還不容易,去培訓機構上課啊,花同樣的時間拿更多的錢。事情可沒這麼簡單。公立學校提供的錢是不多,但提供的其他東西比較多,它的課酬是比較低,可是它提供了更強大的平臺,更系統的訓練,更高大上的光環。培訓機構提供的錢比較多,但是其他方面是遠遠不夠的,除了高課酬外,幾乎很難再拿出什麼讓特級教師動心的東西了。這就是大家所說的商業化了,這麼一運作,教師能得到實惠,可是味道是不是也有些變了呢?
第四,就目前的中國來說,我們對教育和科研的宣傳力度不夠,重視程度不夠。有時候我們會非常納悶,一些三四線小明星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人們的關注,為什麼一些“國之重器”的頂尖科學家卻往往默默無聞。說到底其實很簡單,就是大家只瞭解明星,不瞭解科學家。既然不瞭解,自然也就不關心了。為啥會這樣呢?還不是因為國家對這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主流媒體對科學家們的宣傳力度不夠,盡關注明星去了。在這種大環境下,人們就會想當然地認為教育和科研工作者都是很清貧的,既然大家都這樣,那麼就應該忍受。
第五,儘管有種種的思想桎梏,不過我們還是開心地注意到,事情正在慢慢發生著變化,國家對教育和科研工作者已經開始重視起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讓中國在世界上強大起來的,不是到處拋頭露臉的明星,而是在幕後默默奉獻的教育與科研工作者。這種意識雖然覺醒得有點遲,但是遲到總比不到好,大趨勢還是令人欣慰的。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教育和科研工作者的的處境會越來越好,最終獲得自己應有的社會地位。總有一天,沒有人會認為他們就該忍受清貧的生活了。
-
10 # 肖威
我們很多的高校的科研工作者,他們所研究的東西只是一種理論性的探討,不能完成工業化的實踐,當它的理論性的知識體系,不能夠形成工業化的實踐部型別的產品,那麼在這個時候他的研究就沒有價值,因為他把大量的時間放在了研究這樣一個東西的上面,而不具備產品生產的價值,不具備產品交換的使用價值,所以在單位時間裡面消耗的時間而耽誤時間也不能達到產品,所以說就必須要忍受清貧的生活。
而作為一個高效的知識工作者,如果說他能夠將自己的知識體系,馬上形成工業化的產品,能夠直接完成,專利化得販賣的過程當中,那麼就能夠快速的完成貨幣的交易,所以說決定一個高校的知識分子是不是清平的最關鍵的因素,就在於它所生產的產品是不是能夠適應工業化的實踐,只要能夠適應工業化的實現,能夠形成產品,那麼在這個時候就能夠通過出讓專利權而獲得貨幣。
-
11 # 高校人才真經
個人在高校從事人事人才工作多年,相信對這個問題有一定的發言權。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把其他一些答主的回答都看了一遍,包括後面的回覆。我比較認同其中那位從事教學考研工作的研究員的觀點,也發現大部分人對科研人員的認知還是有偏差的。
首先,我並不認為做科研或者做教育的就清貧了。我們這裡先只談科研,不管誰用任何口徑來統計,科研工作者的平均收入肯定處於上游。科研人員隊伍是一個龐大的隊伍,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萬眾矚目的科學家,大部分人都是默默無聞,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發自己的光和亮。他們不可能每個人都拿高薪,因為大部分人只是科學快車上的一顆螺絲釘。這其實和娛樂圈沒什麼區別,很多人只關注聚光燈的明星,說明星收入高,但沒有關注明星背後的其他工作人員,比如舞臺、燈光、劇務、茶水等等,他們也不可能每個都拿高薪。如果只比較聚光燈下的那些成名者,我只能說,院士們也基本上沒有缺錢的。
其次,中國的科研工作者的收入對比影視明星們顯得很低,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沒有市場化。大學教授的經費一大半都是國家給的,包括很多鉅額的企業專案,也都是國企給的。這些錢是有所控制的,花起來也並不容易,其中用於科學家個人酬勞的比例偏低,這是科學家收入與付出不匹配的重要原因。而娛樂圈是純市場化的地方,資源的聚集效應就非常明顯。如果科學界也放開市場化,科學家們掙錢絕對秒殺任何一個明星。前兩天聽說一位學者發明了一種建築材料,成本只有現在同類產品的十分之一,而且效能更好。還有此前一位學者研究的節能技術,每年可以為企業節省電費2個億。想一想吧,如果想掙錢,是不是很輕鬆。
最後,響應一下此前那位答主的觀點。大部分科研工作者對收入還是比較滿意的。我知道,在社會有些地方並不重視知識,但在高知人群聚集的地方,知識的力量是有廣泛共識的,很少有做得非常出色的研究人員生活困難。說實話,真正比較缺錢的是年輕的研究人員,他們會因為家庭經濟問題而分心,或者走急功近利的道路。所以我認為青年學者的生活問題才是急迫的問題。而對於從事多年研究工作,有一定學術業績和聲望的人來說,如果缺錢,缺的也是研究經費,而不是養家餬口的錢。有些科學家過得清貧,不是因為他不能掙錢,而是他對錢興趣不大,比如布鞋院士李小文,比如袁隆平,就算你給他一個億,他也不見得會花一分在自己身上。
總結一下。科研工作在很多人看來是崇高的,但對科研工作者來說,其實就是一份工作,而大部分選擇這份工作的人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是對學術有熱愛的人。不要隨便用錢去大量他們,他們有自己的價值追求和靈魂空間。
-
12 # 皮耶霍
以近十年的情況來看,真正科研做的出色的高校教師我就沒見過窮的!
當然,“科研出色”的標準應該是手裡有一個以上的國家級課題面上專案,頭上至少有一箇中省人才稱號。
這個標準說低不低,但是確實也說不上特別高。
一般的雙一流高校裡這樣的人起碼都得以百計吧?
在這個標準以上的高校教師,一年的固定收入都很少有低於50萬的,理工科或者個別優勢學科只會更高,更別提其他的科研獎勵、補貼、課時費、橫向科技收入了。
而他們手裡掌握的科研經費肯定更是要以百萬計,甚至以千萬計的都不在少數。
我們學校的某些優勢專業的年輕講師、副教授即使並沒有達到所謂的“科研出色”的標準,一年的科研經費同樣也有百萬以上。
他們經常發愁的不是科研經費短缺,而是科研經費怎麼能轉化為成果的問題。
之所以現在社會上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做科研就得忍受清貧的生活,我覺得可能還是因為真正的科研工作距離普通社會群眾的距離有點遙遠了。
一方面因為因為距離的遙遠,對於大多數群眾而言肯定就會出現類似之前“七成網友一致同意將數學踢出高考”一樣完全是“無知者無畏”式的猜想。
另一方面這些真正的“科研大牛”們因為大量的時間精力都花費到了科研工作中,可能也並不太在乎對社會上那些標準的“財富象徵物”的收集,容易對群眾的認知形成誤導:
一個沒有名車、沒有名錶、穿著布鞋襯衣天天在學校門口拉麵館解決三餐的人,似乎確實會讓人產生一種“過的很清貧”的印象。
但人家可能一年的收入是以百萬計甚至幾百萬計的,上千萬的科研經費簽字眼睛都不會眨一下,隨便做個猜想性實驗耗費的材料就夠買輛寶馬了。
對於這些大牛們而言:
天天就是從家走到實驗室五分鐘的路程,為什麼要買車?
實驗室到處都是鐘錶,為什麼要買手錶?
天天進了實驗室就套白大褂,為什麼要買衣服?
以及……你們說我清貧就清貧吧,沒有時間解釋。
你們高興就好。
-
13 # 四筒爸爸
本人大學教師,你以為我會跟著一起噴?抱歉,我沒那麼無聊!很多人認為“戲子當道,博士憋屈”,這說明“很多人”浮躁。能力決定收入,亙古不變,沒啥可噴的!
收入不高不能怨政府,能力強了、水平高了,收入自然水漲船高。本人985院校畢業,從事了多年的高校科研教學工作。剛畢業那會兒也窮過,月入4000, 你敢信?最落魄的時候,週末去給高中生做一對一輔導,每個月能落個2000多元額外收入。兩年後,專業技術日益精進,不少客戶慕名前來尋求服務,月入10萬也是常有的事,收入算是翻了20倍吧!
當然,也許你會嘲諷:你這收入跟4天6000萬的明星沒法比!咱不能只看明星吃肉,無視戲子捱打,橫店影城裡碌碌無為的戲子大有人在。大腕兒可是億裡挑一,咱當然比不上了,畢竟我一個小小的技術工作者,頂多算萬里挑一,怎麼跟億裡挑一的人比?
戲子年入千萬只是特例,“收入衡量能力”,對99.99%的人適用,博士不見得能力有多強。三流大學的博士,學術水平不見得強過一流大學的碩士,這年頭真不缺博士。博士月入1萬,說明該博士能力平庸,頂多算是千里挑一的人而已,怎麼跟億裡挑一的大明星比?
現在這社會有個毛病:浮躁,知識分子尤其浮躁,難怪有一句古話叫做“知識分子清高”。我就不願意跟著犯病,“博士”在那亂噴,咱就安安心心搞研究,不知不覺中,沒準兒咱的技術水平就從萬里挑一,變成百萬裡挑一、月入百萬,更上一層樓!
說得戲謔一點:各位盆友,災難片《2012》看過吧?你覺得真要有那一天,是明星能拿到船票,還是科研工作者能拿到船票?
各位盆友,跟著瞎噴真沒必要!“收入衡量能力”整體上還是很客觀的。與其浪費時間去瞎噴,去憤世嫉俗,不如靜下心來提升自己:技術人員好好提升技術、搬磚工好好提升體力,各施其職、奮勇直前要有意義得多!謝謝關注,歡迎點贊!
-
14 # 小丹教育佳
收入與行業平臺相關,科研這個平臺很多時候不能提供高收入,但提供普通中產的收入是足夠的。
一般來說,讀完本科、碩士、博士,進入科研或教育單位工作的人,年紀逼近30歲。而本科畢業生一般22歲,工作至30歲,多數已經是單位的小領導了。
一個接近30歲的就業者到科研單位僅僅是新人,到高校是青椒。他們作為研究者和教育者,起薪確實不高。這幾年雖然很多科研機構和高校加大了人才引進力度,提高了人才引進待遇,但更多地把資金投入到成熟人才身上,投入到已經評上教授的人身上。而作為科研單位的新人,在年輕最需要錢的時候,卻拿著不高的待遇,再看看從事網際網路或金融的本科同學,不論是財富積累,還是在三十而立時的賺錢能力,都比自己好出很多,這也讓很多科研教育從業者覺得自己從事的行業很“清貧”。
科研這個平臺,更多地是需要熱愛和奉獻精神支撐起來的。不論是從國家的投入,還是科技轉化為財富的能力來看,大多數科研和教育單位都很弱勢。大多數科研單位和高校屬於事業單位,拿著事業單位統一級別的撥款再加上單位的一部分津貼,待遇很一般,但是達到普通中產水平的收入是夠的。
一方面,很多高校科研單位有自己的附屬中小學,大多數質量還不錯,能省下學區房和教育經費,這是一大筆開支。另一方面,這些單位在住房、醫療方面也有一定的補貼,也能省下一部分。再加上比較自由的上班時間,這些都是隱形的福利。
所以說,科研教育不是高收入行業,是需要熱愛和奉獻精神且能提供中產收入的職業。
-
15 # 牛小歪
倒不是非得清貧不可,歷史上也有富家子弟專心於教育與科研的。問題在於用心搞科研教育的人沒那時間與精力再去搞其他東西。
最近在小木蟲科研論壇看到一個帖子,一個剛畢業不久進入高校任教的博士提問說做科研如何能快速賺到一百萬,他解釋說和他一塊兒長大的朋友從小成績就不如他,大學沒都上出去打工結果現在月薪都一萬多,他就很不服為什麼自己辛辛苦苦讀到博士最後出來還不如他的那個朋友賺的多。結果下面的評論罵聲一片,雖然也有一些人理性幫他解答問題,但是大多數人都是說“你這種人最好早點滾出高校”,“根本不配當老師,在高校只會誤人子弟”,“不配做科研”之類的話。我就納悶了,難道科研工作者就理所應當應該過清貧的生活,熱愛科研到不應該在乎物質的地步嗎?
回覆列表
因為這是事實。這幾個行業面對的問題多而且都要正式解決,不容陰謀詭計也無法陰謀詭計。所以久而久之就被大眾公認為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