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35年10月,麥克阿瑟帶著83歲的母親,以及艾森豪威爾等隨從,登上了前往馬尼拉的輪船。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他希望羅斯福在其上任一段時間後再宣佈解職令,畢竟四星上將比兩星少將更讓他覺得風光,總統答應了。

    但隨後發生的事情,讓他倍感沮喪。就在麥克阿瑟一行人等,還在奔赴馬尼拉的途中,羅斯福突然變卦,宣佈了他的解職令。也就是說,麥克阿瑟到菲律賓,只能以少將身份面對當地民眾,肩抗四顆將星的威武場面,只能是個夢想了。

    這件事,讓麥克阿瑟十分憤怒,大罵羅斯福不夠意思,故意讓他難堪。有些人認為,羅斯福是記恨麥克阿瑟曾經詛咒他,所以小肚雞腸、出爾反爾,就是給麥克阿瑟一個教訓,讓他知道誰才是真正的老大。事情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一是,作為一個偉大的政治人物,是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和一位將軍去計較,如果是個斤斤計較的人,恐怕在總統的位置上,根本做不下去;二是,麥克阿瑟詛咒他,儘管有些不敬,但也是從工作角度出發,更何況事後已賠禮道歉,他不會計較。

    其實,真正原因在於工作。要知道,從美國到菲律賓乘船快則一個月,慢則2-3月,不宣佈麥克阿瑟的解職令,新上任的參謀長無名無分,如何開展工作?況且又是重要的位置,豈能耽誤?就算羅斯福有這個心,但客觀上也是不允許這麼做的。

    更讓麥克阿瑟傷心的,還是母親平克尼病重,一直臥床不起,船到了香港病情開始惡化,到達目的地時,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麥克阿瑟取消了所有的社交活動,專心陪伴老母親直至去世,好幾個月,他都沉浸在對母親的思念中。

    不過,像是命中註定似的。上任途中,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任妻子費爾克洛斯。倆人一見鍾情,費爾克洛斯更是取消了去上海的行程,倆人一起照顧母親,在麥克阿瑟最傷心的時候,始終不離左右。第二年,倆人在美國舉行婚禮,夫妻感情一直很好。

    麥克阿瑟事業、家庭雙豐收,成了菲律賓陸軍元帥。

    1936年,麥克阿瑟在母親去世幾個月後,在妻子費爾克洛斯悉心照料下,走出了悲痛,開始整頓菲律賓的防務。在他看來,菲律賓群島面積與英國相近,但要防禦的海岸線比美國還要長,又是日本南下的必經之路。因此,組建一支強大的軍隊是必要的。

    在他的計劃中,每年要訓練4萬名民兵,到1946年菲律賓完全獨立時,要達到40萬人的規模;同時建設一支擁有250架作戰飛機的空軍,以及由50艘魚雷快艇組成的海軍;並建立一所類似於西點軍校式的軍官學校,可以說是簡單易行。

    麥克阿瑟對這個計劃充滿了信心,一旦得到落實,就可以讓入侵者至少付出50萬人的代價,以及3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征服菲律賓。但是,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可不是那麼簡單,這份建軍計劃每年需要800萬美元,這對貧窮的菲律賓來說,難度太大。

    一方面,龐大的軍費開支一定會增加當地的稅收,容易引起民眾的反對,甚至是叛亂;另一方面,過度的加強武備,一定會引起日本人的不安,反而將菲律賓置於危險之中。該計劃從問世起,就遭到菲律賓和美國各方的抨擊。

    但在好友奎松總統的支援下,計劃還是開始實施,只是規模減少了一半。而美國陸軍部也只是看在老參謀長的面子上,提供了一些老舊的武器裝備。儘管麥克阿瑟有些失望,但有妻子費爾克洛斯陪伴,在菲律賓的日子,總的來說他很滿意。

    更令他滿意的是,奎松代表菲律賓政府,授予他陸軍元帥稱號。這讓麥克阿瑟的虛榮心再次得到滿足,因為在美國現役的軍人中,他是第一位被授予元帥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不過,他自己設計的元帥服,在外人看來,實在是滑稽可笑。

    1937年,麥克阿瑟在菲律賓的2年任期就要到期,美國軍方要求他返回國內接受其他職務,一貫我行我素的麥克阿瑟,自然不願離開菲律賓,倒不是這裡的生活有多好,而是日本的侵華戰爭,讓他敏銳地感到,這裡將是戰爭爆發的前沿。

    他要在有生之餘再經歷一次戰爭,這是對軍人職業最好的詮釋。麥克阿瑟與奎松商量後決定,辭去美軍職務,繼續擔任菲律賓政府的軍事顧問。從事後看,他的這一決定是正確的,儘管也曾灰溜溜地逃離菲律賓,但最終經歷了戰爭並凱旋而歸。

    從某種角度看,菲律賓就是麥克阿瑟的“福地”。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老兵不死,麥克阿瑟回憶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特色的酒店不在景點附近能賣高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