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EMT真是天使
-
2 # 穩穩
很多人覺得區分車燈的好壞就是看它照的夠不夠亮,越亮的那個肯定就越好。但途爺今天就來告訴您,事實並非如此。想想被大家噴出翔的“遠光狗”。把別人晃的什麼都看不見是不是心中很爽?那對方撞上您也別埋怨!遠光狗不僅害人,同時也在害己,頗有種“來啊,互相傷害啊”的架勢!所以,車燈並不是越亮就越好,那如何才能測試一款車燈的好壞呢?今天,途爺就來給大家講講。
對車燈的測試標準各國都均有不同,但途爺始終認為,最貼合實際的測試方法才最可信。所以,途爺針對燈光測試就採用了歐盟ECE測試標準,因為在途爺看來,這樣的測試更為貼合實際,也更有說服力,也更為全面。
對於車燈的高度,行業存在一定的要求,比如近光燈的離地高度不小500mm不大於1200mm,來保證車燈照射時最好的照射範圍。這是每家車企在設計時都會考慮的標準,所以我們不做討論。我們買車、開車,最關心的,還是車燈的實際照射效果。總體來說,車燈在行業規定標準下,所能照射的範圍越廣泛,越清晰,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也就越安全。
因此,我們透過在可視範圍內分佈眾多的照度感測器,來捕捉燈光照明時的特性。(照度感測器,一種可以接受光照並輸出電訊號的裝置)。針對車燈的照射區域,每個感測器都能記錄下光照資料,並反饋給測試者。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相應的標準進行比較,用一種立體且直觀的方式來客觀反映出燈光照射的強度,範圍和寬度。
途爺舉個例子:如果光照感測器有讀數則顯示為1;沒有讀數則顯示為0,那麼我們測試很有可能輸出下面圖示的效果:
如果真的如上如所示,您可能得看看左側車燈是不是憋了……
哈哈,玩笑歸玩笑,但其實ECE的測試方法與上述所示很類似。透過對感測器分佈的測試點位進行設定,並取每點所記錄的資料進行運算與比對,來判斷出燈光的效能。而且是非常貼合實際使用環境的燈光效能資料。如下圖所示:
其實車燈效能的好壞是方方面面的,照射的範圍、亮度、寬度、高度等等都是影響它效能好壞的元素,單單說照的越亮就越好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正確的。
-
3 # 阿帕改燈
相信很多車主都有這種想法,“如果要升級車頭燈,那最好升級成超白光。因為燈光越白亮度就越亮,開車也就看得越清楚。”
你以為看起來亮就是真的亮?
平時生活當中,我們肯定會認為燈泡越白越亮。但是實際不是這樣的。燈光分亮度和色溫。色溫就是我們平時常看到的黃光或者白光。越黃,色溫越低;越白,色溫越高,但是這個只是肉眼分辨的。
不同色溫的光,具有不同的照明和視覺效果。不同色溫對應不同顏色,不同的波長給人眼造成不同的顏色感覺。色溫是度量顏色溫度的標準,並不是度量燈的亮度。
而通常我們所說的燈泡的“亮度”,實際是指燈泡工作時發出的光(通)的多少。
只要功率相同、光效(每W發出的光通量)相同,發出的光通就是相同的,在同一條件下在被照物體的產生的照度也是相同的。
那麼,問題來了
什麼是真正的亮?
汽車大燈亮不亮,主要看燈泡和透鏡,燈泡發光,透鏡聚光,這兩者缺一不可。
先說燈泡,辨別燈泡亮度的依據是燈泡的實際功率,但不同品牌的燈泡在相同功率的情況下,因為技術方面的差異,亮度可能會有所不同。所以你想要亮,就只能提升功率,選擇大功率的燈泡或者安定器,另外還要注意質量可靠,而色溫高的話,只是讓燈光變白,讓視覺覺得更亮。
除了燈泡,另外一個就是透鏡了,一個透鏡就那麼大,所透過的光就只有那麼多,就要看把光分配到哪個區域,分配近光多點,遠光亮度就低點,寬度寬一點,光中心就要暗一點,不可能無論哪個區域都比人家的亮。
其實這個應該很好理解,就跟我們衝糖水一樣,光就是糖,水就是照射區域,同樣的糖,如果水太多了,那麼甜味就淡,如果水放少了,那麼就甜。
Q5近光
海拉近光
Q5遠光
海拉遠光
市面上有些燈泡說可以增亮70%-100%多,這些如何判別呢?其實這些所謂增亮氙氣燈泡實測下來也跟普通氙氣燈泡標準流明值3200lm差不多,那為什麼他們都宣傳增亮多少多少呢?
一是廣告詞語,二是綜合各項指標,譬如色溫增加多少,照度增加多少,射程增加多少,色溫是燈泡決定的,而照度和射程又跟透鏡有很大關係,現在新型的透鏡的光型設計都非常精密,要求跟燈泡配合非常精準才能發揮出最佳光效,而燈泡廠家主要也是透過改變燈泡腔體來配合透鏡發光點來達到最佳光型。
所以說,車燈改裝三大主件中匹配環節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燈泡與透鏡之間,再好的透鏡如果不能配上匹配的燈泡效果就大打折扣,同理,好的燈泡也需找到合適的透鏡來匹配。
-
4 # 視知車學院
對面的車開著白光,直接晃瞎你,要不要換比他還亮的車燈懟回去?等等,最亮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好車燈的素質,是照亮前路、不晃別人,亂改車燈連年檢都過不去。
鹵素燈的結構簡單、成本低,至今還被許多低端車選用。但是,越來越多的車主開始嫌棄它,比如車速快起來時不夠亮,無法保證行人和車的安全,功率挺高壽命卻不高等等。
氙氣車燈在1991年面世,原理是直接在石英燈管內充入高壓惰性氣體氙,再通入23000伏的高壓電,讓燈腔發出接近日光的白色光。
氙氣燈解決了鹵素燈的缺點,它亮度高,能耗低,壽命還長。
好東西總是貴一點點,所以一般用在中高階車型上。
這邊鹵素氙氣同場競技,那邊又殺出個LED。
雖然聽起來挺豪氣,其實算不上啥高科技,說白了,跟收音機上的發光二極體是親戚。LED的亮度更高、能耗更低、壽命更長,絕對能用到整車報廢。
更重要的是,它尺寸小顏值高,一個燈組裡有幾十個發光原件,能被設計師擺弄成任意形狀。它主要被安在日間行車燈和尾燈這些地方,最貴的全LED大燈,豪華車才用得起。
“我也要換LED車燈,省得對面晃瞎我!”
“冷靜!最貴的車燈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美國IIHS做過測試,發現沃爾沃新XC90的全LED大燈,實際照射範圍卻不如氙氣和鹵素的組合。
照亮前路、不晃別人,是一款好車燈的基本素質。
這和燈源有關,也和調校有關,自動頭燈、自適應遠近光、轉向輔助、轉向頭燈這些高科技都只能算錦上添花。
車燈是為了照亮前方,不是晃瞎對方,要是為了慪氣非得把頭燈改成探照燈,搞不好連年檢都過不去。
-
5 # 老李做飯
看到他們都是別的網站上搬運過來的回答,我就認真回覆一下這個問題。
1、車燈是不是越亮就越好?
不是,首先車燈按功能不同分很多種類,例如有前照明大燈(又分近光和遠光),霧燈,轉向燈,剎車燈,高位剎車燈,牌照燈,車內照明燈等等。
每種燈都有其各自的用途,所以也有相關的法例法規要規範這些燈的安全效能符合標準,例如中國就有GB開頭的一系列的國家標準。這些標準規範了各種車燈的亮度、壽麵、光型、耐候性等等效能要求,所有的車企及配件工廠都必須符合並達到這個標準才可以進行銷售。
所以不是越亮就越好的。通俗說,如果一個人的車尾燈亮的像個太陽,那後面的車不是什麼都看不清,事故頻發?
2、車燈的好壞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首先要符合國家標準,這是最基本的要求,涉及產品安全,人身安全,不可馬虎。其次就是一個好的車燈必須是大眾能接受的價格,具有較高的適配性,有優良的品質和壽命保障。
-
6 # 燈小亮LED大燈
車燈是不是越亮越好?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讓大家看一組圖片。
這一組圖片給人的感覺是:昏暗、不清晰,疲勞、危險!
車燈不夠亮安全嗎?
夜間行車,燈光不夠亮,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要知道,80%的交通事故都是發生在夜間及光線不好的情況下,一個好的汽車燈光太重要了!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在世界上是最多的,每年發生的交通事故也是最多的。行車安全是重中之重!
燈光不夠亮,看不清路,會造成駕駛疲勞,同時降低遇到危險時的反應時間。所以,夜間行車燈光不夠亮,等於是在謀財害命,不僅是對自己和家人不負責,也是對其他人不負責。
綜上,汽車燈光要亮,亮一些就更安全!如果發覺車燈不夠亮,影響夜間行車時,一定要及時更換。車上常備一套車燈,以防在高速上、夜晚行車時車燈突然癟了,還可以快速更換。
下面再來看一組照片。
這一組圖片給人的感覺是:刺眼、難受、白茫茫、不安全!
現在你還覺得車燈越亮越好嗎?
我想很多車友都曾遇到過,會車時,迎面開來一輛大貨車或者甚至看不清是什麼車,眼前完全白茫茫一片,都快瞎了的那種感覺,讓人太不舒服了!
當對向司機會車沒有關閉遠光燈時,對我們自身來說,視線完全受影響,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記得在幾年前,有一起真實的交通事故,一個行人被A車撞到在地,從二車道滾落至三車道,此時由於A車身後的B車沒有關閉遠光燈,車燈過亮,過於晃眼而導致位於對向三車道的C車,沒有及時看到前方被撞倒的行人,最終行人被二次碾壓致死。
這起交通事故發人深思,A車、B車、C車,誰該承擔主要責任?雖然事故已經發生,但是,討論並非沒有意義。我們假設:如果B車的司機遠光燈沒有過分的亮,C車看到了前方到落在地的行人,那麼及時剎車,就可以避免二次碾壓致死,那麼情況就好很多。畢竟,生命只有一次,無可挽回。
聽了這麼多,有人問了,不亮不行,亮了也不安全,這可怎麼辦?
如果我說,車燈要保持適度的亮度。很多人肯定說這是廢話,適度怎麼評判,標準是什麼?
重點來了,以下內容同學們要圈起來,必考!
用直白的話說:事在人為,車在人開,亮度好控制,素質看個人!
1、車燈的亮度至少讓自己夜間行車不會累眼睛,看得清路,這樣才安全。
2、會車關閉遠光燈是每個司機夜間最基本的要求!
什麼樣的車燈時一款好的車燈?車燈好壞的評價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鹵素燈一般作為原車自帶,鹵素燈質量也有好差,差的10塊錢一對,好的200一對,大部分原廠鹵素燈亮度都不夠,需要升級好的鹵素燈或者LED大燈。
鹵素燈中的大品牌無非是飛利浦和歐司朗。色溫一般在3000k~4300k,色溫越低越偏暖色光,雨霧天氣穿透力越好,但是肉眼看起來不如高色溫亮。
注意,色溫和亮度無關,色溫代表的是光的顏色。選擇什麼樣的色溫要考慮平時使用環境,比如南方一些城市多雨水天氣,色溫不要選太高的。
LED車燈憑藉它的高亮安全、節能高效、無損安裝,成為現在的主流選擇,在選擇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有:亮度,色溫、聚光效果以及散熱問題。
1、亮度和色溫:其實亮度的話,作為剛買來的質量不錯的LED差別不大。色溫一定要控制在6000k以內,藍白光在霧天一片白茫茫,看不清路面;雨天被路面雨水折射,不照路。車外看著亮,實際車主開車時並不亮,照路效果差。
3、散熱效果:至於散熱,剛才講到亮度時,我說的是,剛買來時亮度差不多,此處有伏筆。因為LED車燈一旦散熱不好,亮度衰減很快,可能半年甚至三個月,亮度就會很差,甚至不如鹵素燈。散熱好的LED,用上一年以後,亮度持久如新。
4、價位推薦:太次的LED車燈,散熱肯定不會好到哪去,如果把夜間行車安全交給一對一兩百塊甚至幾十塊錢的LED車燈,那就本末倒置了。老司機推薦:500元~600元最為合適。
一款好的汽車LED大燈必須具備哪些要素?
1、 整體設計必須獨特,通體發光才會有更好的光形,照射距離才會更遠。
2、 LED晶片必須一流,顯指高才會更真實,光衰小才越經久不衰。
3、 燈光質量必須過硬,燈光效果符合國家標準才會讓人心安。
4、 售後保障必須給力,購買、使用才能無後顧之憂。
燈小亮,為您的夜間行車安全保駕護航!
-
7 # 二師兄玩車
隨著現在LED大燈甚至鐳射大燈的使用越來越普及,不少汽車大燈的亮度也越來越高。很多消費者甚至盲目的以照明亮度來區分車輛大燈的好壞,實際上這是一個巨大的誤區。那麼,究竟怎樣的汽車大燈才是符合日常使用標準?怎樣使用大燈才是正確的做法呢?
大燈種類有區別,價格不同差異大
說起汽車大燈,目前來看基本上分為四種:即鹵素燈、氙氣大燈、LED大燈以及鐳射大燈。
最早的鹵素燈是由白熾燈經過升級以後發展而來的。透過在燈泡內注入碘或溴等氣體,使得化學反映下鎢絲變得更結實,從而達到更長的壽命。目前大多配備與一些入門級車型上。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便宜、穿透力強的優點。
但鹵素大燈的亮度偏低,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氙氣大燈應運而生。其電能轉換成光能的效率比鹵素燈高了70%,使得亮度提升2倍以上,不過必須要配合透鏡使用,並且存在啟動時間長、壽命偏短、造價較高等缺點。
此後,LED大燈的出現使得汽車大燈有了質的飛躍。更高的亮度加上更低的能耗優勢明顯,同時更小的體積和結構也讓大燈可以為車身造型服務,不過LED大燈對於散熱要求更高,價格也比較昂貴。
最後就是鐳射大燈了,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奧迪和勞斯萊斯,其發光元件是鐳射二極體,和LED發光二極體有很多相似之處,照射範圍能達到600米,昂貴的售價讓不少消費者對其望而卻步。
亮度並非是唯一,綜合考慮更全面
對於車燈來說,亮度僅僅只是需要考慮的一個方面之一,其實際的照明效果、離地高度、照明區域、散熱效果等同樣需要考慮。對於大部分消費者的使用環境來看,現階段的LED大燈已經可以滿足亮度的需求。而那些有特殊需求的使用者,其實可以選擇自行改裝大燈,原廠大燈為了平衡成本,一般也很難滿足。
加上隨著濫用大燈帶來的安全隱患逐漸被交通參與者熟知,亮度太高的大燈反而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影響車輛的交通安全。部分配備鐳射大燈的豪華車型就設定了一些開啟門檻,必須在時速高於80km的弱光環境下才能開啟,同時在會車時,也會有相應的遮擋調節。
規範使用要普及,軟體規範是趨勢
比起糾結大燈的亮度,如何正確使用更為關鍵。特別是在市區裡,不少駕駛者還是沒有開啟近光燈的意識。倘若未來行業能夠像普及ABS和ESP一樣來進行大燈使用的限制和規範的話,肯定比一味追求大燈亮度要更好。
其實想要實現這一設想並不難,只是目前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相信隨著汽車大燈的發展,未來透過軟體來規範大燈使用必定會是趨勢。至少目前看來,不少配備鐳射大燈的豪華車型都已經初見端倪。
總結:汽車大燈效能的好壞是方方面面的,照射的範圍、亮度、寬度、高度等等都是影響它效能好壞的元素,單說亮度自然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正確的。同時也希望各位交通參與者可以做到正確使用汽車大燈,畢竟這與自身和社會的交通安全息息相關。大燈的確不是越亮越好,但法規和配套,卻是越完善越好!
-
8 # 動力燈改改燈總部
燈泡瓦數以55-56瓦為宜
大燈最核心的部件是燈泡,效能好壞直接關乎行車的安全指數,在瓦數選擇上,並不是越亮越好,一般在55W -56W比較合適。許多車主為了讓燈泡更亮一些,選擇高瓦數的燈泡,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因為燈泡的瓦數與原車不匹配很容易造成短路導致危險發生。
市面上有不同價位的燈泡,也不能圖便宜而使用劣質燈泡。平日也要注意悉心養護,及時擦去前大燈表面的汙垢、雜物、碎片等,按程式對大燈進行打蠟護養,能保持大燈清晰度,緩解大燈內氧化、發黃的過程。特別是能夠為行駛車輛提供前向照明的前大燈,光照方向的校準應列入維護專案清單中。
回覆列表
那我就推薦一些外形拉風、品牌小眾、較為罕見、適合年輕人開的車型,只論逼格,不論其它
SUV
類(1)英菲尼迪QX70
3.7排量,鯊魚一樣的外形
(2)捷豹
F-Pace
復古造型的SUV,這款車逼格不低,因為真的沒有人開。
(3)
保時捷卡宴
卡宴這兩年在國內賣的熱火朝天,已經稱不上少見,但由於品牌原因和富有設計感的造型,仍然頗具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