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寰鑫看點
-
2 # 月釀酒
人道主義起源於西方,埃倫·費爾德曾談到,很多學者“都喜歡稱自己是人道主義者”,因為“人道主義這個名稱像‘自由’一樣,獲得了令人愉快的內涵。”人道主義有很多面目,它既是政治思潮,也是文學思潮,同時存在於哲學、宗教與其他藝術創作領域。
人道主義在西方有很多人試圖對人道主義進行界定,根據阿倫布洛克的說法,“人道主義”由德國教育家尼特哈麥首先用德文杜撰,最先被應用於闡釋文藝復興。一般的觀點是人道主義來源於文藝復興時期。
當然,也有人將人道主義溯源至古希臘,探討古希臘的人道主義淵源,肯定了荷馬和赫西俄德對西方人文傳統的開創作用,稱他們為“史前二聖”,“希臘人道主義從他們走來”。
文藝復興是西方“人的觀念”最主要的淵源,繼而馬丁·路德推動了宗教改革,對打破神學束縛和提升人的主體地位有重要意義。到了啟蒙的時代,理性成為主流。
十九世紀的人道主義經歷了短暫的低谷。資本主義社會本身的某些弊端的暴露,導致伴隨著資本主義社會成長起來的人道主義也遭遇了暫時的遇冷,出現了對現代性的反思。例如馬克思就曾批判資產階級的虛偽人道。
到了20世紀,新的時期,新古典主義、新人文主義又以人道主義的面目出現,哲學領域經歷了我們熟知的“語言的轉向”。海德格爾、雅斯貝爾斯、薩特、席勒等人的探討,掀起了人道主義的討論熱潮,比如薩特就認為自己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美國哲學百科》對近代以來的人道主義的概述比較全面、清晰。該條目認為:
人道主義發端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進而擴充套件到其他歐洲國家,是西方思想史的重要脈絡,以人為尺度,以人性為主題,探討人的利益,認為“人道主義是文藝復興的基本特徵”。
關於人道主義,有幾點是可以確定的。首先,正如大部分概念的建立,人道主義也是思想本身先於概念而建立,“人道主義”概念的提出建立在回溯過去思想史的基礎上,重新整理出我們稱之為“人道主義”的思想史脈絡。
其次,人道主義是一個由西方傳入的概念。中國傳統思想中有某些人道主義的痕跡,但並非完整的獨立的思想體系。
再次,人道主義的影響絕非侷限在文學領域,甚至在政治思想領域影響更大,也就決定了人道主義思潮影響下的文學創作不可避免地要與社會改造和社會實踐發生連線。
最後,人道主義是一個不斷髮展變化的概念,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都有不同的體現,雖然他們常常並不直接冠以“人道主義”這樣的字眼。
人道主義在中國具體地看,人道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過程也是紛繁複雜的,以宣揚民主、自由、平等及人權問題的政治改良開始。
首先是嚴復翻譯《論自由》,“自由一言,真中國曆古聖賢之所深畏,而從未嘗立以為教者也。”並且認為,“侵人自由者,斯為逆天理,賊人道”,這裡的人道顯然是反對帝制與專制、提倡自由平等的現代政治思想主張,梁啟超也認為,“言自由者無他,不過使之得全其為人之資格而已。”鄒容、孫中山等革命者也宣揚人權以此來抨擊滿清統治,胡適引進了易卜生主義,李大釗強調自由等等。這裡的人道主義是作為政治思潮傳入的,其內涵主要體現在反帝制、提倡民權等政治主張方面。
在這之後,周作人的“人的文學”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1918年,周作人於《新青年》雜誌刊登了《人的文學》一文,區分了“人”與“非人”的概念,運用達爾文的思想將人置於進化論的框架中,與野獸相區分。他既肯定了“欲”的一面,又指出了人較之於獸性而言“進化”了的一面,這就與宋明以來的存天理滅人慾高下立判,也具有鮮明的反封建意義。同時,此文還對人道主義進行了界定:
“我所說的人道主義,並非世間所謂悲天憫人或博施濟眾的慈善主義,乃是一種個人主義的人間本位主義。”
這種人間本位主義不是簡單的個人主義,也不是傳統框架中的民貴思想,而是帶有現代性視野的人道主義思想,這種對人本身的關注,正是中國傳統思想體系中缺乏的,因此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周作人的“人的文學”的提出是人道主義文學發展的關鍵一步,直接影響了後來的文學創作,成為此後新文學建設的綱領性指導。
人道主義的文學思想是隨著人道主義政治思想大量傳入而傳入的,並呈現出不同面貌。周作人和鄭振鐸都受俄國現實主義、日本的新村主義的影響,以此來建立、發展、完善甚至改變自己的“人的文學”的觀念。再如白璧德新人文主義,英國浪漫主義等等也都是重要的具有人道主義傾向的文學思潮。
五四時期不同的文學流派和主義也都是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漸漸形成,五四以來的種種文學流派都有人道主義的影子。在新文學的第一個十年,人道主義思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影響了之後的文學走向。
華人道主義思潮的研究中,邵伯周的《人道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上海遠東出版社,1993)是第一部對華人道主義思潮進行全面考察的著作,該書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對人道主義的性質與特徵進行了基本梳理,然後簡要介紹了中外思想史中的人道主義的發生發展及其社會背景,然後選取了幾個代表性的人物——魯迅、郭沫若、巴金、老舍——來分析他們所蘊含的人道主義思想,最後選取了幾種人道主義在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具體表現形態進行論述。
這本書對於人道主義的研究具有奠基作用,邵伯周將人道主義解釋為:
1. 反對宗教神學、肯定人的價值與尊嚴;
2. 提倡個性解放與世俗之愛、同類之愛;
3. 具有現代性的人權、自由、平等和啟蒙;
4. 追求理性,反對矇昧。
在邵伯周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對人道主義的概念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即:人道主義指的是包括普遍人性論、人的主體性、個性解放、理性啟蒙在內的現代人道主義精神。
-
3 # 陽泉市賽魚小區劉永生
人道主義存在各個領域,醫院是救死扶傷。國家扶貧工作。在路上幫助別人解決困難人。地震國家救援。等等都是人道主義,
回覆列表
歐洲的歷史上出現戰爭殖民地,平等,自由,民主被拋棄,人類是個怎樣社會?文明.道德.思想,剝削低等庶民沒有政權,貧民被尊貴族長暗殺。剝削階級反而鬥爭弱小,民心潰散難以聲援,所謂民主是吹風會又被貶低人權。
民主來自哪裡創意?內閣貪官腐敗,歐洲的歷史多少軍迷苦讀寒窗,邪惡與正義永遠敵對。仇恨更好的鬥爭,昏傭改朝換代,西方所謂民主是自由的,西方帝主義所謂侵略被動用武力干涉他國內政。所謂自由是民主平等,不俱於西方歷史上戰爭未雨綢繆,入侵領土戰爭威脅輿論就是迫害難民。
自由軍派系多,民主是政府軍壓迫貧民,誰理又不知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逆改上世紀文明看點,一種思想,提倡關懷人,尊重人,以人為中心世界觀。主張人權平等,互相尊重,法國大革命時期,把它具體化為″平等,自由,博愛”。人道主義大革命時期,反對不平等的制度積極作用。人道主義源於人文思想,華人道思想,中國一部分制度。人道主義,在文藝上鼓吹自由思想主義,原在排斥教會束縛,以人文取代神道,亦為人文主義的展現,在倫理上則與博愛主義相同。主張超越人種,國家,宗教等所有的差別,承認人人平等的人格,互相尊重,互相扶助,以謀人類全體之安寧幸福為理想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