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書小院

    《封神演義》裡姜子牙之所以首伐崇侯虎,是因為崇侯虎助紂為虐、作惡多端,西岐有徵伐諸侯國的權力;目的也是為了打破崇城和殷商的隸屬關係,對殷紂進行試探性進攻。

    一、崇侯虎幫助紂王造摘星樓和鹿臺使民眾陷於水火之中,西岐有徵伐他的權力

    (1)崇侯虎先是幫紂王建造摘星樓,後又建造鹿臺,消耗錢糧無數。大興土木,搬運木植、泥土、磚瓦等,絡繹之苦,不可勝計。各地抽定赴役,有錢出錢,無錢者勞累致死不計其數,民眾怨聲載道,人心惶惶,奔逃四方。崇侯虎又仗勢虐民,苦役累死者,皆填入鹿臺內,民眾猶如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對其敢怒不敢言。 崇侯虎又買通勾結佞臣費仲、尤渾,把持朝政、陷害大臣、鉗制諫官,在朝中大臣中是個不得人心的另類。 在殷商四大諸侯中,只有崇侯虎橫行霸道,罪惡多端,名聲不好,民意支持者甚少。 此時姜子牙出兵伐崇侯虎有民意基礎。

    (2)西岐有徵伐崇侯虎的權力。在西伯侯姬昌被紂王囚禁在羑里時,西岐一干人等委託散宜生攜帶大量錢財來到朝歌賄賂紂王寵臣費仲和尤渾。

    費仲便以姬昌在羑里,教化萬民,萬民感德,化行俗美為由,諫言紂王:姬昌是忠孝之人應該赦歸本國。

    尤渾更是以東伯侯姜文煥和南伯侯鄂順造反,殷商征伐大軍苦戰不勝為由,諫言紂王:將姬昌加封為王,賜以白旄、黃鉞,代勞天子行使征伐權力,威震西岐,不戰而使東、南二伯候屈服。

    紂王大喜,聽信了二寵臣的諫言。西岐因此有了得專征伐諸侯國的權力。

    二、西岐姜子牙首伐崇侯虎的目的也是為了打破崇城和殷商的隸屬關係,對殷紂進行試探性進攻

    (1)北伯侯崇侯虎坐鎮崇城,麾下有200鎮小諸侯皆隸屬於殷商。西岐若想順利討伐殷商必須收服崇侯虎,也就是打破崇城和殷商的隸屬關係,讓崇城臣服於西岐或者是能保持中立。避免西岐討伐殷商時,腹背受敵。

    而崇侯虎素來暴虐不得民心,又唯紂王馬首是瞻,崇城又是遠離朝歌,此時西岐有得專征伐之權,天時、地利、人和俱有,正是兵伐崇城的好時機。

    (2)伐崇城,也可以試探殷紂是否已到腐朽不堪的地步了,西岐是否可以出兵伐紂了。

    雖然崇侯虎不得民心、軍民嗟怨,但畢竟聽從於紂王,效力於紂王。

    姜子牙伐崇侯虎時,若是紂王即刻做出反應,從中調解斡旋或者是乾脆出兵馳援崇侯虎,保住崇侯虎這一附屬力量,則說明紂王頭腦清醒、知曉殷商和崇城的利害關係,此時伐紂並不適宜;相反,若是紂王對西岐伐崇城一事,無動於衷或者是隻做些口頭支援,則說明紂王已是腐朽不堪,無法明辨是非利害,朝歌城中亦沒有忠臣良將可用。此時,可以伐紂矣!

    事實上,也正使西岐如願以償,紂王得知西岐兵伐崇城時,只是說:

    “昌素有大罪,逃官負孤,焉敢凌辱大臣,殊為可恨!卿先回故地,朕再議點將提兵,協同剿捕逆惡。”

    實際上紂王並沒有出兵援助崇城,而是任由崇侯虎被西岐抓去處決。

    此時西岐不但打破了殷商和崇城的隸屬關係,也試探出來了殷紂已經腐朽,西岐是可以出兵伐紂的。

    正如,《孫子兵法•計篇》所說: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出兵伐紂關係到西岐和殷紂的存亡。而姜子牙正是透過伐崇侯虎試探出了,殷紂荒淫於酒色,遠賢近佞,失德失政,喪失民心,而無法對局勢做出準確的判斷。最終,被西岐滅掉。

  • 2 # 小龍女5505

    封神演義中崇侯虎一則助紂為虐、是紂王助惡得力幫兇、民間怨恨極大,二則崇侯虎本也是一位作惡多端、為害百姓的奸惡之臣。所以姜子牙首伐崇侯虎,目的一為天下百姓既除了一大害,目的二更加深了百姓擁戴、也加速了商朝更快滅亡的程序。

  • 3 # 頭山木

      其一,姜子牙來到西岐做了丞相,沒幹出一點兒成績,急於殺人立威。而崇侯虎作惡多端不得民心,他能很輕易的便打敗他。

      但是去攻打聞仲或者攻打紂王,那是自尋死路,此刻的西岐還沒有闡教弟子來幫忙,實力並不強。

      其二,姬昌在回到西岐之前,有紂王給了他白旄黃鉞得專征伐,還給了他一個王的封號。

      所以,姬昌得專征伐可以去討伐崇侯虎,因為他們是平級。

      但如果姬昌去討伐聞仲或者攻打商朝,那是以下犯上,是叛亂的反賊。這就名不正言不順,立馬就會失去民心。

      其三,此時姜子牙攻打崇侯虎的目的,是要害死姬昌。

    假如姜子牙去攻打聞仲或者商朝,第一個不同意的只會是姬昌,因為他不會反商。

      但是姜子牙肩負的封神任務,讓他必須要反商。姬昌在西岐威望太高,姜子牙無法掌控,姬昌活的越久,對姜子牙則越不利。

      所以,當姜子牙攻破崇城,直接就砍下了崇侯虎的腦袋給姬昌看。

      被人腦袋嚇了一跳,姬昌身體越來越不好,直到最後病死。到了此時,姜子牙才完全掌握了西岐大權。

      其四,姜子牙討伐崇侯虎名正言順,所以殺了崇侯虎逼的紂王主動來討伐西岐,如此才能更快完成封神任務。而且崇侯虎死了,北伯侯的爵位成了崇黑虎的。

      如此,西北二路就完全聯合到一起,擁有了四百諸侯的實力,如此才能與商朝抗衡。而且滅了崇侯虎,同時顯露了西岐實力,其他小諸侯可能不敢反了紂王,但也不敢與姬昌為敵。

      所以,姜子牙第一個攻打崇侯虎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崇侯虎作惡多端,天下皆知,但是聞仲是威望極高讓人敬佩的商朝肱骨之臣,無論誰都不敢去找他麻煩,包括紂王。

      姜子牙如果去找聞仲的麻煩,在當時的情況下,無異於自尋死路,丟失民心,況且當時的聞仲正在東海平叛,想去找他麻煩也是路途遙遠。

  • 4 # 梅竹蘭松

    《封神演義》裡,姜子牙為什麼首伐崇侯虎,在我看來原因有三。

      其一,紂王荒淫酒色,寵信奸佞,朝政混亂。

      天下八百鎮諸侯,因紂王無道,東南四百鎮諸侯已經分裂出去了。不久前,紂王又逼死丞相比干,讓百官寒心,動了民心。天下日趨動盪,朝局已然不穩,正是英雄大有可為之期。

      西岐麾下有二百鎮諸侯,在姬昌多年經營下,個個感念姬昌恩德,初步具備了叫板朝廷的實力。

      其二、聞太師遠征東海,無暇管顧地方。

      聞太師乃商朝重要的軍事一把手,不但對商朝忠心耿耿,且道術、兵法也是一絕。姜子牙雖有神機妙算,但對聞仲也深深忌憚。聞仲在朝歌一日,姜子牙不敢輕易出手。此時聞仲遠離朝歌,無暇顧及西岐,正是姜子牙大展神威之際。

      其三、崇侯虎蠱惑聖聰,陷害大臣,溝通姦佞,民憤極大。

      崇侯虎因參與修築鹿臺一事,得罪了朝歌萬民,又與費仲尤渾勾結,處處討好紂王,有失大臣威儀,被姜桓楚、鄂崇禹等方伯嘲笑。

      在北方兩百鎮諸侯之中,崇侯虎也是官心喪盡。先是北海袁福通率領七十二路諸侯叛亂,後是冀州侯蘇護公然反商。崇侯虎領兵平叛,又被蘇護殺得屁滾尿流。

      如此一個民心、官心喪盡的崇侯虎,西岐不打他打誰?

      至於說姬昌與崇侯虎同為大臣,擅自功伐會得罪君王,姜子牙也有說辭。

      他提出,當初姬昌在朝歌時,那費仲尤渾收了西岐萬金之禮,於是在紂王面前幫姬昌說情。結果,紂王不但封姬昌為王,並且賜予姬昌白旄黃鉞,可以代替天子討伐四方。

      如今討伐崇侯虎,正可借用這個名頭!聽姜子牙說的頭頭是道,文王大喜,親統大軍,兵伐崇城。

      姜子牙一定要討伐崇侯虎,也有自己的目的。

    其一、姜子牙執政西岐不久,急需一場大戰證明自身實力。

      新官上任三把火,姜子牙上位以後,深知自己沒有業績和成效很難服眾,所以急於表現自己。

    再就是文王姬昌,對姜子牙的才學也是有懷疑的。他雖然答應兵伐崇侯虎,卻沒有讓姜子牙為帥,而是親自統兵,前往討伐。

      畢竟口號喊得再響,也不如眼見讓人信服。於是,姜子牙急需發動一場大戰,來證明自己。

      其二、討伐崇侯虎,其實是效仿前賢,更是開創新朝的重要嘗試。

      商朝開國之君湯,在公開獨立之前,曾經討伐過在諸侯中聲名狼藉的葛國。透過討伐葛國,湯不但壯大了自身實力,更在諸侯中確立了霸主地位,為以後率領天下諸侯對抗夏朝,建立了紮實的根基。

      對於這個典故,姜子牙非常清楚,在渭水垂釣時,他就曾經把這個典故寫入歌謠中,唱給姬昌聽。

      如今,西岐的形勢和當初的商國非常像:他們都還沒有與朝廷決裂,他們又都有著決裂的打算。於是,找一個適當的對手打一打,既可以壯大實力,也可以試探下天下諸侯與朝廷態度。這是西岐必須邁出的一步。

      其三、崇侯虎所在崇城,看似堅固,其實內部矛盾重重。

      崇侯虎常年待在朝歌,由其子崇應彪駐守崇城。崇城雖然有精兵堅城,但是,與西岐依然不能相比。在第一場交鋒中,崇城首席大將黃元濟就被南宮适斬於馬下。

      姜子牙明確告訴崇黑虎,如果與崇侯虎一樣站在紂王一方則是與天下為敵,崇家會滿門被殺,反之則只處理崇侯虎父子二人。這個說辭很有用,崇黑虎決定犧牲其兄的生命,來儲存崇家和北伯侯的世襲爵位。

    姜子牙經過此戰,不但為西岐贏得了兩百鎮諸侯的支援,也鞏固了自身地位,可謂收穫頗豐。

    綜上所述,姜子牙第一個攻打崇侯虎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崇侯虎作惡多端,天下皆知,但是聞仲是威望極高讓人敬佩的商朝肱骨之臣,無論誰都不敢去找他麻煩,包括紂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內地訪客赴港投保額七年增長近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