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楠瓜餅2017
-
2 # 財道
利潤巨大,但是手機銷售不賺錢。
為什麼這麼說呢?
銷售手機不賺錢。我的以上不是說銷售手機一點錢也不掙。作為手機行業的一些公司,只有蘋果那樣的公司才真正賺到錢了,售價非常高,而且使用者很大需求也很大,他的利潤率超過了行業的百分之百,因為很多其他的手機廠商都在虧錢,比如360手機,樂視手機。所以在統計的時候蘋果的利潤非常高。
但是中國產手機就沒那麼厲害了。中國產手機的價格一般是蘋果手機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具有很高的價效比,高的價效比就意味著他們沒有賺很多的錢。因為手機的硬體是需要購買的,而且價格還是非常高的,研究開發最佳化系統也是非常耗錢的事情。
那麼為什麼他們不那麼賺錢還一個勁地去做手機呢?
他們要的是流量,賺的是增值服務。
他們製造生產手機其實利潤很低,但是他們製造的大量手機就是一個最大的流量入口,當他的手機佔有率越來越高的時候,很多廣告公司和軟體推廣商都找到他們做推廣。現在下載一個APP的成本也是非常高,但是這意味著你獲得了一個客戶。所以手機廠商掙廣告費。小米的廣告多就是這個原因。
還有就是打造生產鏈,手機銷售總是會需要配件的,而這一些方面就刺激了配件的生產,還是拿小米來說,小米的配件也是非常多,手機賣的多直接使配件銷量大增啊。據說小米2016年配件等增值服務賺了160億啊。
-
3 # 為什麼要扭曲歷史人物
有些手機利潤真不大,像小米,360,zuk,樂視等,你去算算成本就知道了;但是也有公認的大利潤廠商,如華為,OPPO,VIVO,金立,蘋果,三星等。舉個例子,一包普通煙的價格為10塊,一包200塊的煙確實會比10塊的煙好,但是絕對好不了20倍,因為這裡面有品牌的價錢在裡面。
-
4 # 郭林楓
日前,市場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公佈了2017年第一季度各手機廠商的營收和利潤情況,蘋果依舊無敵,營業利潤101億美元,同比增長3.6%,賺走了整個行業83.4%的錢。此外,三星手機的利潤率為9.7%,第一季度的營業利潤為15.7億美元,同比銳減21.9%,行業佔比為12.9%。由此來看,蘋果和三星仍然佔據手機行業的絕大部分利潤,高達96.3%。
而國內廠商中,OPPO第一季度收入54.1億美元,雖不敵華為的67.4億美元,但是OPPO營業利潤卻有2.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3億元),超過了華為的2.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4億元),在利潤上成為了中國產手機“一哥”。
難怪華為董事長任正非曾公開表示在營銷模式上,華為要向OPPO、vivo學習,而餘承東也一再強調今年的戰略上則開始從走量轉變為追求利潤。
隨著國內智慧手機市場“普及”紅利期已過,如今市場早已趨於飽和狀態。而消費者在消費決策行為上,權重開始從早期的價格開始向品質遷移,帶動整個智慧手機行業的消費升級。
從智慧手機使用者畫像來看,當今消費者除了一如既往的品質需求,開始轉而尋求帶有差異化標籤,並逐漸培養出對於品牌的黏性以及對於溢價的接受能力。
而從整個手機產業鏈上來看,受到近年來供應鏈漲價影響,廠商繼續走廉價路線,在成本控制上將會給廠商帶來更大壓力,讓廠商疲於壓榨成本,而無暇提升產品品質,既不利於廠商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也不利於品牌向在高階形象上的積累,長此以往,導致廠商在產品與資金上陷入惡性迴圈,運營如履薄冰。
可見,國內未來智慧手機銷量增長的突破口已經從之前的低價開闢新市場,發展到如今透過高品質以及差異化從“友商”手中搶粉絲。未來國內手機行業內的戰鬥將愈發白熱化。
-
5 # FL鋒利娛樂
手機成本價大參考。最近買手機的可以看看。防止被燒卷。
這個帖子只是讓大家在買手機的時候跟店面老闆砍價的時候心理有一個數,只是參考,只是參考,只是參考。
-
6 # 葉落寒譚
這幾張蘋果手機最新的報價或許就可以讓你明白蘋果手機利潤到底有多高,剛上市的時候那款不是5-6000,現在1500也照樣再賣,在中國有好大一部分人用蘋果手機完全是因為面子,買了個蘋果手機,連起碼的更新都更新不了,很多都是買手機的時候,讓銷售給註冊的一個賬號,等用了段時間,需要更新了,可密碼都不知道了,我身邊就遇到過好幾個這樣的朋友,從蘋果4,4s,蘋果5,我都用過,沒一個手機能用個一年不會出問題的,自從前兩年開始用的中國產手機,沒覺得比蘋果差,價格還實惠,功能也強大。特別是下軟體和更新也特別簡單!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蘋果手機帶出去,都得帶著充電器或者充電寶,我用的中國產機以後,連車載從電器都扔了,充電寶從來就不需要!
-
7 # 水哥愛搞機
手機利潤分為幾個大的板塊,最賺錢的這一環可以說是手機廠商了。
1.零件供應商,這個主要靠走量單價並不是很高。但是CPU供應商利潤就老高了比如高通。
2.代工廠,好多手機品牌都是沒有自家的工廠的!比如蘋果就是找富士康代工,但是OV有自己的工廠利潤相較於其他品牌高些。
3.手機廠商,這是最高利潤的一環從廠商發給代理商一臺手機好幾百上千的利潤吧。
4.代理商,代理商的利潤稍微薄弱一點一臺大概一兩百吧。
5.手機店,手機店遠沒有你想的利潤那麼高,一臺蘋果利潤兩三百,OV四五百。
-
8 # 網際網路科技廣角鏡
根據資料顯示,2016年第3季全球智慧手機的總營業利潤為94億美元。其中,蘋果的營業利潤就高達85億美元,佔了全球智慧手機產業營業利潤的91%。至於,中國的華為、vivo、以及OPPO分別排在第2到4名,利潤佔有率分別為2.4%、2.2%、2.2%。其中,華為史上首次成為全球利潤最高的Android智慧手機廠商。而除了以上品牌之外的其他品牌廠商,利潤佔有率為2.2%。
銷售一部手機的利潤手機維修、保養維護的利潤龐大的消費群背後,手機維修市場卻藏匿諸多"貓膩"。同一品牌款式的手機維修比專賣店便宜幾百上千元,手機買得起卻修不起……
手機保養:貼膜+手機殼利潤奇高產銷巨頭依賴產銷量獲取鉅額利潤蘋果、三星、華為、OPPO、VIVO做的就是產銷模式,主要利潤點在於兩塊,一是靠銷售量,二就是入口。
銷售量好理解,但在手機行業,能靠銷售量賺到錢的,要不有很高的技術門檻,要不有較長時間的品牌積累。
但更多人進入這個行業的原由在於行業鼓吹的:入口,網際網路品牌手機的玩法。
網際網路品牌手機的玩法在於利用流量分發與內建生態將使用者價值可持續變現。
典型的案例就是小米、魅族、樂視、錘子等,硬體虧錢也要做。
以小米為例,雷軍從創立小米伊始就宣傳自己做的是網際網路手機。
首先是節流層面:
第一,小米的硬體利潤確實很低甚至是處於虧損的一個狀態。在傳統的產品定價中,有近3~5成是分給通路者,也就是中間商。而小米是高度依賴網際網路的直接銷售,省下了許多渠道成本,所以它才能高配低價,讓對手直接懵逼,而在小米之前,史無前例。
第二,雷軍的營銷手段在業界首屈一指,小米每一代旗艦機種在剛上市時,成本的確是高出定價不少,但是小米藉由每年旗艦新品上市之初極少的出貨量來控制虧損,讓消費者對小米機的渴望加溫,屆時零元件成本已經降低、但售價不變,所以同一個機種只要能賣的越久,小米獲利空間就越大。
其次是開源方面,小米雖然沒有在硬體上賺錢,但在軟體方面賺的盆滿缽滿。
網際網路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廣告、電商、遊戲和增值服務這幾種。
在移動網際網路上,除了遊戲是真正的利潤豐厚之外,廣告和電子商務都需要絕對的市場規模,才能取得不錯的回報,而增值服務,也是要遵循長尾效應。
-
9 # 萌哈科技
不同的手機,不同的品牌和型號利潤是不一樣的。根據知名機構counterpoint的調查資料顯示小米單臺手機的平均利潤為2美元,蘋果平均每臺手機的利潤為151美元,三星平均每臺利潤31美金,華為15美金,藍廠綠廠分別為13美金和14美金。這個利潤指的是這些廠家最終的獲得的利潤,然而這個利潤根據
然而手機廠商的利潤與消費者的售價之間的關係並不是成正比的,前段時間羅永浩說錘子堅果Pro一臺才賺7塊錢,事實上堅果Pro的配置與紅米Note4X高配版差不多,賣的卻比紅米貴不少,原因何在呢?
首先小廠家的採購成本是很高的,這就跟你買菜一樣,進貨量越多單價越便宜,所以根據廠商的規模,不同的廠商用同樣的零部件成本也是不一樣的。手機生產出來後需要銷售模式也不同,利潤也不同,很多企業比如OPPO和VIVO是把手機出售給代理商,代理商在此基礎上制定和管控銷售價格,銷售人員賣一臺手機會有不少的提成,賣夠一定的臺數還會有返利,這樣銷售人員就會拼命推薦這款手機。
如果你不給銷售人員提成或者給的少,銷售人員自然不願意推銷你的產品,當商品銷量不好造成庫存的時候就會對流動資金等帶來壓力,最後導致虧本。廠家對專賣店等都有很嚴格的管控措施,私自降價銷售如果被抓了會被罰很多錢的。但是很多專賣店遇到銷量不好的時候還是會冒險自己降價出售的,有些是在網路平臺。所以賣手機是不是賺錢這個很難說,廠家是不是賺錢也很難說。
-
10 # 孜孜行路人
手機利潤是哪裡到哪裡的利潤。如果大家要從出廠價到消費者手裡這一段來對比的,利潤確實有點豐厚,但是大家要想一想,層層分剝下來,也沒多少。一臺2k的手機來說,利潤在20%到25%左右,出廠成本 - 國代 - 省代 - 分包 - 商家 -銷售人員 - 顧客 。層層關卡,每成分的算出來也沒多少。而且,中間還要分流一部分出來作為銷售人員培訓,物資物料,售後服務。所以,不要認為手機利潤很大,大是有原因的。
回覆列表
蘋果手機主要成本其實花在自家處理器的研發上和IOS系統的研發上,硬體主要是靠代工商生產,最初蘋果就是善於資源的整合,自己主要設計手機,這幾年設計也是按部就班的進行,所以利潤方面實現了最大化,加上市場的老大位置目前還是很穩固,就算吃老本也可以撐幾年,價格走向雖然沒有早期溢價那麼厲害但是整體來說還是穩定得很;三星手機大部分硬體能實現自給自足,有技術也有自己的工廠,利潤實現的也是不錯的;中國產品牌裡面OV的營銷確實做得好,特別是價格體系控制得不錯,沒有盲目地為了銷量去低價促銷,所以賣一臺賺一臺,利潤實現最大化;其它的品牌在利潤上跟這幾家比起來就有點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