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營評教育

    人生在世,不過百年,一個有理想、有精神追求的人,是不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追求物質享受的,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過分的物質追求不但會耗費大量的時間,而且會消磨一個人的意志,從而使理想和追求最終化為泡影。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得好:“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著名數學家陳景潤,一生致力“歌德巴赫猜想”的論證,心無旁騖,如痴如醉,但在私生活方面,卻極其低能,身無餘財且不修邊幅,竟至於左右腳穿著不同顏色的襪子上街,成為一時笑談。假如陳景潤把精力用在穿名牌、吃美食上,他會取得如此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嗎?

    教師也是知識分子,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歷史使命,也應該把教育事業當作自己終生的理想和追求,淡泊以明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於教育教學工作中,為國精育良才,而不是以“惡衣惡食”為恥,與其他行業的人比吃穿、比享受。當然,教師也是人,教師付出的艱苦勞動,理應得到社會的尊重,因此政府要加大力度,提高教師的物質待遇,使老師們安居樂業。因此,要求老師淡泊明志,並非要求教師安貧樂道,餓著肚子教書,而是希望教師不要把主要精力用於追求金錢和物質的享受上。當物質生活達到一定水平後,教師就要安下心來教書,聚精會神去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

    同時,需要明確的是,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也應當把這種思想傳遞給學生,教育學生成為一個有理想信念的人,一個終生追求真理的人。時下,在學校教育中,有一種現象令人不安,有些學生不比學習比家庭,不拼成績“拼爸爸”,不講品德講享受,你騎500元的腳踏車,我一定要超過你,騎1000元以上的;你爸爸開“奧迪”,我爸爸開的是“寶馬”,這些不正常的攀比,一方面說明社會上不良風氣已影響到學校,汙染了孩子們的心靈;另一方面也說明,這些攀比的孩子胸無大志,缺乏理想信念。

    為了糾正這一風氣,有的學校在學生中開展了“三比三不比”活動,即“不比闊氣比志氣,不比聰明比勤奮,不比基礎比進步”。 雖然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社會背景,但是走進學校,共同的追求就是學習做人,獲得知識。人貴有志,有志者事竟成,只有志氣才是人生永不貶值的財富;天資聰慧固然可愛,但離開了勤奮卻難以成才,只有將勤奮作為燃料,才能保證理想之舟駛向更遠的目標,珍惜時間,勤學不輟,方能打造輝煌人生;基礎是昨天的,不努力就會坐吃山空,只有每天的進步才能讓我們增強自信,發展壯大,品嚐到求知的快樂。

  • 2 # 美文軒

    這句話是孔子說的。出自《論語.里仁》。字面上的意思翻譯為:一個讀書人既專心追求真理,卻又以自己穿的不好,吃的不好為恥辱,那就不值得和他談什麼了?

    用現代的思想講應該理解為: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一個只注重外表的人他應該是膚淺的,沒有什麼真才實學和堅定的立場,也就不值得和他攀談了。

  • 3 # 無功用行

    一個人立志於修道,就不會在意生存環境的好與壞。

    如果有人貪圖種種外在的享受,認為穿著廉價的衣服是一種恥辱,討厭簡單製作、口味平淡的食物。這樣的人,不是有毅力的人,也不是真正在修道的人。

  • 4 # 詩意人生Y

    這句話放到現在來看,是讓人們把眼光放在正能量的事上,不要天天以吃和穿為重!就像網紅沈大師,在現代不缺吃穿的時代,蓬頭垢面,如果不是心理受到刺激,誰又支援這樣的精神面貌,出現在大眾眼眸呢?更多的是同情吧!

    平安的中國,飛速發展的時代,精神和食品養生很重要!活著就應該學習日月的精神,漂漂亮亮的走歲月,至少不負這一生的來過!

  • 5 # 亦有所思

    這是一種酸氣沖天的自我安慰!

    字面解釋不難,就是人吶,要追求大道追求理想,但偏偏還要以穿破衣服吃粗茶淡飯為恥的話,這種人是不值得和他談大道的。

    歸結一句句,不固窮者,不值交也!

    我不清楚,為什麼儒家學者總喜歡把物慾和理想故意放在對立的位置,彷彿物慾和道德是多麼的互不相容一般。

    我們知道,在《論語》中的孔子並不反對賺錢,只是把錢放在“德”的後面,像這種把道德高高舉起然後不知道放在何處的例子太多了,小可就不贅述了。

    獨善其身,或者不隨俗流,在我看來,都是一種自殺或者逃避的行為。遇到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就不去交往,甚至避而遠之?

    這種鳥人除了讀書做學問還能做什麼?所以這一句話連佛學理論都不如,佛學還講究割屁股上的肉去喂鷹呢,佛學還叨逼叨什麼不入世焉能出世呢,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也是和殺人犯呆在一起然後天真地希望可以感化他麼?

    面對錯誤的事情

    佛學的虛偽在於,佛會告訴你這是錯誤的,但你要是錯下去佛不會阻擊你。

    儒家的虛偽在於,可能告訴你這是錯的,也可能根本不鳥你,然後掉頭就走了。

    比如一個老人故意摔倒在車前,對於這種明顯是碰瓷的行為。和尚會說,這是錯的,但這個老人非要碰瓷,和尚不會攔著,但是可能會做為證人!而儒家人士呢,按這句話的理解就是根本不和這個老人交往,或者按其它儒家思想來說以正義之身痛罵一番,然後必然去做個證。

    可是,在這個和尚走之後,在這個儒生走之後,那個老人會接著會碰瓷。和尚知道這一點,儒生也知道這一點。可是和尚或許還會回到現場解救路人,那個儒生“未足與議也”,卻可能不回來了。

    那個老頭,依然還在碰瓷。

    佛學虛偽,儒學更特麼虛偽!

  • 6 # 桃花不識東西晉

    孔夫子的論語

    是由這類文字構成的

    孔之本意無從知曉

    後來人的理解基本一致

    論做人

    孔夫子說很多道理

    論治國

    孟夫子說很多道理

    這些都是可以反光的鏡片

    每個人每個時代如何照

    無法統一

    題外說一句

    日本東京有上野公園

    其中顯赫位置立一石碑

    紀念華人王仁博士

    說是紀念王博士將論語傳播到日本

    碑旁植古梅歲末開花

    這是可以見到的與論語有些關聯的石頭實物

  • 7 # 旭日東昇38030061

    如果有現代版“”清明上河圖”,上海沈姓流浪文人(暫且這麼稱呼)絕對可以上圖。人家念過書再和你計較那就有辱唸書人斯文了。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也”。其實,那時候孟老夫子實在囊中羞澀,沒錢,有錢的話二者皆可得,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 8 # 昂首高歌散淡人

    俗語云,窮文富武,就是這個道理!

    一心讀書,探求至理,非忍人所不能忍之痛,受人所不易受之苦,承世所不能承之災難,不能為也!

    佛曰,不受魔難,不成佛。在探尋禪理的路上,有哪個成正果者不歷盡千難萬險,嚐遍紅塵酸苦?達摩祖師,一根蘆葦渡江,遍身爛縷鬥霜,走南北,行東西,為布禪道遭罪殃,是故,成就千秋香贊!禪道亦然,讀書亦然,創業亦然,一切求真者亦然!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粗茶爛縷在求知中算得了什麼?聖人孔子,當年傳經佈道,四處碰壁,岌岌如喪家之犬,忙忙若漏網之魚,如果他老人家"恥"惡衣惡食,還能是萬代敬仰的聖人嗎?

  • 9 # 澈舟和尚

    先簡單的翻譯下意思:

    孔子說:“讀書人立志於追求真理,卻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為恥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談論什麼了。”

    為什麼會這樣說?

    因為孔夫子所認為計程車是有著崇高的理想抱負的。所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士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所謂君子食無求飽 居無求安。他們的理想追求不在於吃穿住行等簡單的方面,而是更高層次的。

    孔子培養學生,也是為了實現培養治華人才,如果這些人過分在意自己的吃穿好不好的話,又怎麼能為國為民呢?

    這就跟孔子所堅持的道不同了,所謂道不同不相與謀,就是這個道理。

    莊子有曰:其食慾深者,其天機淺。一個貪圖物質享受的人,是不能奢望他有多崇高的精神追求的。

    這似乎是兩個對立的面。孔子說這話也不是說,讀書人不應該吃好的穿好的,家裡有錢,穿好點,也沒有問題。家裡貧窮,穿差點也行。但要知道穿的好穿的得歹,都是一樣的。炫耀自己穿的好,和嫌棄自己穿的差,也都是一樣的。

    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一個人既然立志於道,就不應該太在意吃穿用度等小事上。

    反過來說,恥惡衣惡食者,基本也不是有什麼大追求的人。

    所謂賢聖可期先立志,凡塵未脫漫言心。怎麼說呢,就是我們是立志要做有理想有抱負的人,為了實現理想抱負,可以豁出性命。結果呢,你現在還在糾結吃得不好,穿的不好,你給我擱這扯犢子呢?

  • 10 # 節度使95

    從道德經說起,道可道非常道!隨便怎麼斷句,如“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都是同一個表達,各人有各人的道。天道為公,人道為仁,大道之下殊途同歸。各人為人道擔負不同的責任而已!

    證道的過程,是學而行、以行為證世界觀再輔助學習思考讓知識增長、行為穩定的過程。個人證道的過程,很多時候是利義的選擇過程,而且大部分都是要取義的。送到你面前的機會,很多財不該取,那你取還是不取吧?行道難,沒有人生經歷,不能回顧反思那些金錢和自心持守矛盾時的選擇,不能檢討自心失守的錯誤,跟他論道沒有必要。天道之下,道在日常,“色盛者驕,力盛者奮,未可以語道也。故不斑白而語道者,失,而況行之乎?”

    儒以道導民,孔子說的就是這個道,人道。是說證道過程的選擇。

    至於說人道的金錢觀,孔子並不輕視財物,財物是養身的資源。有道而取之,雖執鞭可也!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道得之,不處也;不義而富且貴富貴於我如浮雲。道為公,為公而行叫義。“死守善道”,善的大小是世界的問題,世界觀的建立在於思考在於學習在於觀察,故有“可與共學,未可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如果一個人一天天的追求這個世界觀完整,哪有時間思考衣食的好壞?是不是精力沒地方去了?恥惡衣惡食的人,思維層次和世界觀如何想得到,你跟他討論什麼?他懂嗎?他可能因為不懂而自卑又不想學習思考所以對你進行人身攻擊,簡直是自尋煩惱了,當然“未足與議也”。這句話能用來解釋“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心地和思維深度決定一個人的人生追求,上等智和下等愚之間差的已經不是知識量的問題了。

    三觀是遙遠的距離,有的話你知道你是對的,別人懂嗎?看日常言行能看得出思維層次和心地來的,不是什麼人都值得跟他說你掛心的事對不對?就是這個意思。

  • 11 # 淡漠千里1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出自《論語.里仁篇》。一直以來對這句話的主流注解大致是說:讀書人有志於君子之道,但是卻又以自己穿粗劣衣服、吃粗劣食物為恥的人,不值得與他談論君子之道。言下之意,求道之士不應當在意衣食方面的享受,而只應當專注於更高的精神價值。

    難道在孔子看來,追求精神價值與物質享受真的是相互對立、水火不容的嗎?非也。其實只要稍微參照一下上下文就可以判斷出孔子並沒有這麼偏執迂腐。就在這一篇裡,孔子還說過“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顯然,對於得到富貴、脫離貧賤本身孔子是認同的,他所反對的只是用侵害他人利益之類的不合於仁道的方式。也就是說,志於道的人也可以穿好的衣服、吃好的食物。可是為什麼孔子又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呢?難道孔子是個思想跳躍毫無邏輯的糊塗蛋嗎?當然不是,孔子並沒有說錯,因為“恥惡衣惡食者”在這裡是“以惡衣惡食者為恥”的意思而不是“以自己惡衣惡食為恥”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是:一個有志於學道行道計程車子,卻又輕賤那些穿得不好吃得不好的底層民眾,這樣的人是缺乏仁愛之心的,是不可能得道行道的,當然也是不足以與之論道的!

    孔子曰:“志於道,居於德,依於仁,遊於藝”;“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由此可知,在孔子看來“仁”是“達德”“修道”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之一。所以,一個缺乏仁愛之心的人是無法得道行道的!

    一直以來,後儒對孔子的學說是存在許多誤解的,孔子也因此背了不少黑鍋。我等切不可再人云亦云、誹謗聖賢、貽害子孫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二學生想入手iPad air3來做筆記,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