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宇宙v空間

    首先感謝邀請。我們的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如果沒有那場大爆炸,今天世界將不復存在,你我也不會出現。太空是一個寂靜的世界,如果一個人類擅自的闖入太空,那麼它將會在不到1分鐘內死亡,因為太空擁有著致命的低溫、可怕的輻射和比子彈還要快的隱形殺手!眾所周知太空的溫度非常非常的低,它的溫度達到了零下200多攝氏度,太空的溫度是宇宙中最低的嗎?

    我們現在知道宇宙誕生於大爆炸。而大爆炸的證據在於宇宙微波輻射,透過觀測宇宙微波輻射,科學家發現了在大爆炸後宇宙急速的降溫,有些區域的溫度達到了極低的溫度,我們將這些區域稱之為大冷點,我們知道熱是沒有極限的,因為目前來看,宇宙大爆炸是在黑暗中進行的,而那一時刻原子都不存在,原子能承受極高和極低的溫度,但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沒有任何原子。

    透過對宇宙微波輻射的觀測,科學家認為宇宙在大爆炸時期它的溫度高達萬萬萬萬萬億攝氏度,這個溫度有多高,沒有人知道,因此宇宙中不存在著絕對的最高溫,但是宇宙中卻存在著絕對的最低溫,也就是絕對零度,絕對零度有多低呢,約為零下273攝氏度,這個溫度究竟有多麼可怕呢!

    我們知道光在宇宙中的傳播速度約為每秒鐘30km,光速也是會發生變化的。當光進入不同的介質中,它的傳播速度就會發生變化,而當光進入到一定低溫的情況下,它有可能會被凍住,但是這個溫度還不是絕對零度,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中存在一個絕對零度,絕對零度是什麼概念呢?它可以將亞元子顆粒凍住,這樣就無法誕生原子,沒有原子的話,今天的宇宙就不會出現!

    透過對所謂的大冷點觀測,我們發現在一個直徑達到十幾億光年的巨大範圍內,不存在著一切天體,這篇空間就跟不存在一樣,透過對它的溫度進行觀測,發現它的溫度非常的低,是宇宙中最低的地區。

    不過這種觀測也預示了暗物質的出現,科學家認為這一大片空間不存在著一切,是因為質量太大了,即使光進入這篇巨大的空間中,能量也會被徹底的消耗乾淨,至於這篇區域是否是所謂的絕對零度區域,目前還沒有準確答案。不過目前來看絕對零度代表的是,將一切冰凍住,就連組成原子的亞原子顆粒都無法活動!

  • 2 # MichaelZhao75

    絕對零度應該存在,只是人類迄今為止無法達到。也許是我們的科技還沒有達到這個位置,也許在我們的認知世界本就無法達到,需要在更多維的世界才能達到,而且是如同我們的冰箱冷凍到攝氏零度一樣簡單。科學家一直試圖用科學的方法去證明其存在或者理論存在,我們拭目以待吧。

  • 3 # 小杰80164096

    目前的科學認為是絕對的。

    未來會不會有突破不好說。

    科學重實證,絕對零度是實測出來的。

  • 4 # 何藥師詳談健康

      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絕對零度”這個詞語的,相信有很多人在一些科幻電影當中,也都是看到過絕對零度的存在,在科幻電影當中“絕對零度”是可以凍結時間的,簡單來說就可以讓時間停止在如今這個狀態。那麼“絕對零度”真的存在麼?如果存在可以凍結時間麼?看完剛知道,其實如果按照如今科學家們的說法,絕對零度在現實生活當中是不可能實現的,也就是說只能無限的接近這個詞語,但是永遠都不可能達到,科學家們表示這個問題是一個偽命題。

      據小編了解到有很多人都覺得,世界只不過是人類我感知到身邊事物的變化過程的一種工具罷了,如果往深處說的話時間是一切的能量運動而產生變化的過程,因此如果想要時間被凍結,那就要阻止能量的流動,只有這樣時間才有可能被凍住。其實在實際當中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比如說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當中,物質和時間空間那都是三維一體的,簡單來說只要是有物質的存在,就算這些物質沒有任何的能量流動,隨之也就處於絕對零度的情況下了,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時間依舊還是存在的。

      然而如果想要完成凍結時間,那就要沒有任何的物質、空間等等各種需求,如今在宇宙當中依舊還是沒有人知道答案,其實這種狀況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我們對於一種事物的瞭解,那都是從自身的觀點出發,進行對比和衡量我們的一切。如果一些物質已經超出了人們的認知,比如說人類連想象都無法想象到的東西,或許這種東西在現實當中是根本沒有的,隨之也就沒有了時間、空間、物質,人類也就根本不知道這種東西長什麼樣子。

  • 5 # 賽斯小灰灰

    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絕對零度”這個詞語的,相信有很多人在一些科幻電影當中,也都是看到過絕對零度的存在,在科幻電影當中“絕對零度”是可以凍結時間的,簡單來說就可以讓時間停止在如今這個狀態。那麼“絕對零度”真的存在麼?如果存在可以凍結時間麼?看完剛知道,其實如果按照如今科學家們的說法,絕對零度在現實生活當中是不可能實現的,也就是說只能無限的接近這個詞語,但是永遠都不可能達到,科學家們表示這個問題是一個偽命題。

      據小編了解到有很多人都覺得,世界只不過是人類我感知到身邊事物的變化過程的一種工具罷了,如果往深處說的話時間是一切的能量運動而產生變化的過程,因此如果想要時間被凍結,那就要阻止能量的流動,只有這樣時間才有可能被凍住。其實在實際當中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比如說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當中,物質和時間空間那都是三維一體的,簡單來說只要是有物質的存在,就算這些物質沒有任何的能量流動,隨之也就處於絕對零度的情況下了,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時間依舊還是存在的。

      然而如果想要完成凍結時間,那就要沒有任何的物質、空間等等各種需求,如今在宇宙當中依舊還是沒有人知道答案,其實這種狀況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我們對於一種事物的瞭解,那都是從自身的觀點出發,進行對比和衡量我們的一切。如果一些物質已經超出了人們的認知,比如說人類連想象都無法想象到的東西,或許這種東西在現實當中是根本沒有的,隨之也就沒有了時間、空間、物質,人類也就根本不知道這種東西長什麼樣子。

  • 6 # 無趣136956109

    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絕對零度”這個詞語的,相信有很多人在一些科幻電影當中,也都是看到過絕對零度的存在,在科幻電影當中“絕對零度”是可以凍結時間的,簡單來說就可以讓時間停止在如今這個狀態。那麼“絕對零度”真的存在麼?如果存在可以凍結時間麼?看完剛知道,其實如果按照如今科學家們的說法,絕對零度在現實生活當中是不可能實現的,也就是說只能無限的接近這個詞語,但是永遠都不可能達到,科學家們表示這個問題是一個偽命題。

      據小編了解到有很多人都覺得,世界只不過是人類我感知到身邊事物的變化過程的一種工具罷了,如果往深處說的話時間是一切的能量運動而產生變化的過程,因此如果想要時間被凍結,那就要阻止能量的流動,只有這樣時間才有可能被凍住。其實在實際當中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比如說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當中,物質和時間空間那都是三維一體的,簡單來說只要是有物質的存在,就算這些物質沒有任何的能量流動,隨之也就處於絕對零度的情況下了,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時間依舊還是存在的。

      然而如果想要完成凍結時間,那就要沒有任何的物質、空間等等各種需求,如今在宇宙當中依舊還是沒有人知道答案,其實這種狀況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我們對於一種事物的瞭解,那都是從自身的觀點出發,進行對比和衡量我們的一切。如果一些物質已經超出了人們的認知,比如說人類連想象都無法想象到的東西,或許這種東西在現實當中是根本沒有的,隨之也就沒有了時間、空間、物質,人類也就根本不知道這種東西長什麼樣子。

  • 7 # ACA企鵝

    目前自然界沒有達到過絕對零度。 關於這個你需要了解溫度的實質是指分子的運動劇烈程度。完全不運動的物體分子不存在。

  • 8 # 翹課看電視

    由德國、美國、奧地利等國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科研小組在實驗室內創造了僅僅比絕對零度高0.5納開爾文的溫度紀錄,而此前的紀錄是比絕對零度高3納開。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達到絕對零度以上1納開以內的極端低溫。

    這個科研小組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介紹說,他們是在利用磁阱技術實現銫原子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的實驗過程中創造這一紀錄的。參與研究的科學家大衛·普里查德介紹說,將氣體冷卻到極端接近絕對零度的條件對於精確測量具有重要意義,他們的此次實驗成果有助於製造更為精確的原子鐘和更為精確地測定重力等。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是物質的一種奇特的狀態,處於這種狀態的大量原子的行為像單個粒子一樣。這裡的"凝聚"與日常生活中的凝聚不同,它表示原來不同狀態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狀態。要實現物質的該狀態一方面需要達到極低的溫度,另一方面還要求原子體系處於氣態。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曾因發明了鐳射冷卻和磁阱技術製冷法而與另兩位科學家分享了199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科學家說,他們希望利用新達到的最低溫度發現一些物質的新現象,諸如在此低溫下原子在同一物體表面的狀態、在限定運動通道區域時的運動狀態等。因發現了"鹼金屬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這一新的物質狀態而獲得了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德國科學家沃爾夫岡·克特勒評價說,首次達到絕對零度以上1納開以內的溫度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施奈德和同事用鉀原子超冷量子氣體實現了這種負絕對零度。他們用鐳射和磁場將單個原子保持晶格排列。在正溫度下,原子之間的斥力使晶格結構保持穩定。然後他們迅速改變磁場,使原子變成相互吸引而不是排斥。施奈德說:"這種突然的轉換,使原子還來不及反應,就從它們最穩定的狀態,也就是最低能態突然跳到可能達到的最高能態。就像你正在過山谷,突然發現已在山峰。"

    在正溫度下,這種逆轉是不穩定的,原子會向內坍塌。他們也同時調整勢阱鐳射場,增強能量將原子穩定在原位。這樣的結果是,正如近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樣,標誌著這些氣體物質從剛剛高過絕對零度的狀態瞬間轉變至低於絕對零度數十億分之一度的水平上。這樣一來,氣體就實現了從高於絕對零度到低於絕對零度的轉變,約在負十億分之幾開氏度。

    這項研究已經被髮表在很多自然科學雜誌上,這是人類在物理學上的重大突破,許多科學家表示這將為發現新的物質--暗物質提供了一條路徑。

  • 9 # 腦洞大開萌兒

    絕對零度是存在的,但絕對零度是不可以達到的

    首先,這個概念的由來是科學家發現溫度可以無限上升,那麼可以無限下降嗎?通常以純淨水在標況下結冰時的溫度稱為0度。

    測得其值為攝氏溫標零下273.15度(-273.15℃)。絕對零度(absolute zero)是熱力學的最低溫度,是粒子動能低到量子力學最低點時物質的溫度。絕對零度是僅存於理論的下限值,其熱力學溫標寫成K,等於攝氏溫標零下273.15度(-273.15℃)。

    為了更好的說明還要引入一個熱力學概念“熵”。熵S是狀態函式,具有加和(容量)性質,是廣度量非守恆量,因為其定義式中的熱量與物質的量成正比,但確定的狀態有確定量。其變化量ΔS只決定於體系的始終態而與過程可逆與否無關。由於體系熵的變化值等於可逆過程熱溫商δQ/T之和,所以只能透過可逆過程求的體系的熵變。孤立體系的可逆變化或絕熱可逆變化過程ΔS=0。熵最初是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引出的一個反映自發過程不可逆性的物質狀態參量。熱力學第二定律是根據大量觀察結果總結出來的規律:在孤立系統中,體系與環境沒有能量交換,體系總是自發地像混亂度增大的方向變化,總使整個系統的熵值增大,此即熵增原理。摩擦使一部分機械能不可逆地轉變為熱,使熵增加,所以說整個宇宙可以看作一個孤立系統,是朝著熵增加的方向演變的。所以當熵不再增加時的溫度可以推出絕對零度

    另外根據系統內能定律,在此溫度下,物體分子沒有動能和勢能,動勢能為0,故此時物體內能為0。物質的溫度取決於其內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動能。根據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佈,粒子平均動能越大,物質溫度就越高。理論上,若粒子平均動能低到量子力學的最低點時,物質即達到絕對零度,不能再低。然而,絕對零度是不可能達到的最低溫度,自然界的溫度只能無限逼近。如果到達,那麼一切事物都將達到運動的最低形式。因為任何空間必然存有能量和熱量,也不斷進行相互轉換而不消失。所以絕對零度是不存在的,除非該空間自始即無任何能量熱量。在絕對零度下,原子和分子擁有量子理論允許的最小能量。

    物質的溫度取決於其內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平均動能。根據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佈,粒子平均動能越高,物質溫度就越高。理論上,若粒子平均動能低到量子力學的最低點時,物質即達到絕對零度,不能再低。然而,根據熱力學第三定律,絕對零度永遠無法達到,只可無限逼近。因為任何空間必然存有能量和熱量,也不斷進行相互轉換而不消失。所以絕對零度是不存在的,除非該空間自始即無任何能量熱量。在此一空間,所有物質完全沒有粒子振動,其總體積並且為零。

    有關物質接近絕對零度時的行為,可初步觀察熱德布洛伊波長(Thermal de Broglie wavelength)。其中h為普朗克常數、m為粒子的質量、k為玻爾茲曼常量、T為絕對溫度。可見熱德布洛伊波長與絕對溫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當溫度很低的時候,粒子物質波的波長很長,粒子與粒子之間的物質波有很大的重疊,因此量子力學的效應就會變得很明顯。著名的現象之一就是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在1995年首次被實驗證實,當時溫度僅有170*10^(-9)開爾文。

    ①在中學階段,對於熱力學溫標和攝氏溫標間的換算,是取近似值T(K)=t(℃)+273。

    絕對零度的溫度圖線

    絕對零度的溫度圖線(2張) 實際上,如以水的冰點為標準,絕對零度應比它低273.15℃所以精確的換算關係應該是T(K)=t(℃)+273.15。

    ②絕對零度是根據理想氣體所遵循的規律,用外推的方法得到的。用這樣的方法,當溫度降低到-273.15℃時,氣體的體積將減小到零。如果從分子運動論的觀點出發,理想氣體分子的平均平動動能由溫度T確定,那麼也可以把絕對零度說成是“理想氣體分子停止運動時的溫度”。以上兩種說法都只是一種理想的推理。事實上一切實際氣體在溫度接近-273.15℃時,將表現出明顯的量子特性,這時氣體早已變成液態或固態。總之,氣體分子的運動已不再遵循經典物理的熱力學統計規律。透過大量實驗以及經過量子力學修正後的理論匯出,在接近絕對零度的地方,分子的動能趨於一個固定值,這個極值被叫做零點能量。這說明絕對零度時,分子的能量並不為零,而是具有一個很小的數值。原因是,全部粒子都處於能量可能有的最低的狀態,也就是全部粒子都處於基態。

    絕對零度表示那樣一種溫度,在此溫度下,構成物質的所有分子和原子均停止運動。所謂運動,係指所有空間、機械、分子以及振動等運動。還包括某些形式的電子運動,然而它並不包括量子力學概念中的“零點運動”。除非瓦解運動粒子的集聚系統,否則就不能停止這種運動。從這一定義的性質來看,絕對零度是不可能在任何實驗中達到的這些運動是肉眼看不見的,但是我們會看到,它們決定了物質的大部分與溫度有關的性質。正如一條直線僅由兩點連成的一樣,一種溫標是由兩個固定的且可重複的溫度來定義的。最初,在一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水銀柱,或760託)時,攝氏溫標是定冰之熔點為0℃和水之沸點為100℃,絕對溫標是定絕對零度為0K和冰之熔點為273K,這樣,就等於有三個固定點而導致溫度的不一致,因為科學家希望這兩種溫標的度數大小相等,所以,每當進行關於這三點的相互關係的準確實驗時,總是將其中一點的數值改變達百分之一度。僅有一固定點獲得國際承認,那就是水的“三相點”。1948年確定為273.16K,即絕對零度以上273.16度。當蒸氣壓等於一大氣壓時,水的正常冰點略低,為273.15K(=0℃=32°F),水的正常沸點為373.15K(=100℃=212°F)。這些以攝氏溫標表示的固定點和其他一些次要的測溫參考點(即所謂的國際實用溫標)的實際值,以及在實驗室中為準確地獲得這些值的度量方法,均由國際權度委員會定期公佈。

    科學家在對絕對零度的研究中,發現了一些奇妙的現象。如氦本是氣體(氦是自然界中最難液化的物質),在-268.9℃時變為超液態,當溫度持續降低時,原本裝在瓶子裡的液體,輕而易舉地從只有0.01毫米的縫隙中,溢到了瓶外,繼而出現噴泉現象,液體的粘滯性也消失了。

    物體的溫度實際上就是原子在物體內部的運動。當我們感到一個物體比較熱的時候,就意味著它的原子在快速運動:當我們感到一個物體比較冷的時候,則意味著其內部的原子運動速度較慢。我們的身體是透過熱或冷來感覺這種運動的,而物理學家則是絕對溫標或稱開爾文溫標來測量溫度的。

    按照這種溫標測量溫度,絕對溫度零度(0K)相當於攝氏零下273.15度(-273.15℃)被稱為“絕對零度”,是自然界中可能的最低溫度。在絕對零度下,原子的運動完全停止了,那麼就意味著我們能夠精確地測量出粒子的速度(0)。然而1890年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引入的了普朗克常數表明這樣一個事實:粒子的速度的不確定性、位置的不確定性的乘積一定不能小於普朗克常數,這是我們生活著的宇宙所具有的一個基本物理定律(海森堡不確定關係)。那麼當粒子處於絕對零度之下,運動速度為零時,與這個定律相悖,因而我們可以在理論上得出結論,絕對零度是不可以達到的。

    事實上,在這樣的非常溫度下,物質呈現的既不是液體狀態,也不是固體狀態,更不是氣體狀態,而是聚整合唯一的“超原子”,它表現為一個單一的實體。

    低溫物體的熵增加dS2=dQ/T2,把兩個物體合起來當成一個系統來看,熵的變化是dS=dS2-dS10,即熵是增加的。

    科學不斷的進步,隨後又有新結論。在絕對零度下,任何能量都應消失。可就是在絕對零度下,依然有一種能量存在,這就是真空零點能。

    真空零點能,因在絕對零度下發現粒子的振動而得名。這是量子真空中所蘊藏著的巨大本底能量。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指出:不可能同時以較高的精確度得知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動量。因此,當溫度降到絕對零度時粒子必定仍然在振動;否則,如果粒子完全停下來,那它的動量和位置就可以同時精確的測知,而這是違反測不準原理的。這種粒子在絕對零度時的振動(零點振動)所具有的能量就是零點能。

    量子真空是沒有任何實物粒子的物質狀態,其場的總能量處於最低,這是一切物質運動及能量場的最初始狀態,它的溫度自然處於絕對零度。這樣的狀態具有無限變化的潛在能力。零點能就是由(量子真空中)虛粒子,不斷產生的一對反粒子的出現和湮滅產生的。據推測,量子真空中,每立方厘米包含的能量密度有10^13焦耳。

    從理論上看,真空能量以粒子的形態出現,並不斷以微小的規模形成和消失。真空中充滿著幾乎各種波長的粒子,但卡西米爾認為,如果使兩個不帶電的金屬薄盤緊緊靠在一起,較長的波長就會被排除出去。接著,金屬盤外的其他波就會產生一種往往使它們相互聚攏的力,金屬盤越靠近,兩者之間的吸引力就越強。1996 年,物理學家首次對這種所謂的卡西米爾效應進行了測定。這是證明真空零點能存在的確鑿證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一些大貨車為什麼安裝一個向後照射的強光燈,法規允許嗎?跟在後面視線極度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