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藝文範style
-
2 # 酥酥媽
語言暴力,屬於精神虐待,是家暴行為中的一種,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傷害。
長期浸泡在這樣的語音暴力下,有的人會變得越來越自卑,整個人畏畏縮縮,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自信。有的人會變得越來越煩躁,情緒難以控制,動不動就發火。還有的人被洗腦,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攻擊的深淵,一直在想自己到底是不是有病,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差,越想越崩潰,越想越抑鬱,甚至發瘋,患上精神分裂症。
1.你最好和他們分開,保持距離,不要再讓他們傷害你,換一個環境,精神壓力會變小,也願意嘗試更多的事情,從而獲得更好的體驗和反饋。最終發現自己並非所說的那般差勁,重新認識了自己,獲得自信。
2.保持清醒,相信你自己的感受,正確地認知自己。不要被洗腦,不是你的錯,是對待你的人的錯。
3.學會分辨確有其事的批評和故意的貶低。對待別人的批評,要有鑑賞力,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4.一定要知道對方為什麼這麼對你,還要反思自己為什麼能一再忍受,是她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這點很重要。
5.和對方溝通,教會對方如何更好地對待你。告訴他他對你說那些話的時候你的感受,很傷心很失落,深刻的跟對方談談。如果溝通總是無效,要學會憤怒,也許就有效果。
6.如果長期在這種環境中你已經無法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請一定要及時尋求幫助,可以是信任的朋友或是心理醫生的幫助。
-
3 # Arlenefunny1984
保持沉默,路不同不相為謀,無必要非要自討沒趣,有空就抄抄佛經,多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期望對方做一些一直以來都不會做自事,或者是一叫他做就冷言冷語不回覆,算算成本,用過往充滿經驗的大腦來分析要問要說要做的事會否有可能發生冷暴力的可能,在沒發生前就要轉換方式,減少交集,你會發現世界如此美好。
-
4 # 懂愛會愛
很理解你的心情,不過這樣的問題好多人每天都在經歷,長期語言暴力會讓一個人精神頹廢,像這種情況普遍我不建議你離婚,先想想幾個問題。
夫妻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人組合男女來自己不同的家庭,所受的教育,禮節,家庭環境都不一樣,觀念上存在差異,然後步入婚姻,等有矛盾的時候,對方一句話就把自己噎死了。
這樣的情況太多了,為什麼?因為我們還沒有把角色轉變過來,沒結婚之前都是與父母相處,父母不會在意孩子偶爾不中聽的話。因為父母能包容自己的孩子。
婚姻就不一樣了……婚姻是平等的,心理上肯定排斥對方不中聽的語言,這就形成了語言暴力。
當人憤怒的時候,話不擇口的氣話,氣話,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詞,氣話不能當真。因為吵架的人不理智,說的話不經過思考,難免不堪入耳。
女人與男人又不一樣,女人生氣時啥話都說,男人生氣時大多數說不出來,摔東西比較多,喝酒,抽悶煙,有時候沉默無語。
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理是對的,能做到沒有幾個,特別是摸清脾氣的夫妻,句句似刀子。不知不覺傷害了對方,另一方還矇在鼓裡。
想想自己是不是內心有點脆弱,玻璃心。兩口子過日子,你想想有幾個安安生生的,基本家家都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打,罵,最後還是關起門來過日子。
我曾經也是你這樣,我也想放棄,因為無法改變他。但後來看了一本書,讓我看清了自己,從那以後,他發瘋的時候,我就離遠點,不理,罵一會就沒音了。不是我忍耐性強,因為我總感覺生氣,說難聽話,罵人,就像一個病人一樣,我與病人計較什麼?
總之,不要鬱悶,不要抑鬱,想開點,不要鑽牛角尖。
就像家裡孩子一樣,有時候還打的不可開交呢!長大之後還愛的不得了。
如果實在受不了,去聽聽歌,看看書,出去走走,人是最容易受影響的,看看外面的世界,你的心情就不一樣了。
-
5 # 心理諮詢師王忠萍
語言暴力對於孩子來說,是不得已承受,因為孩子離開父母不能生產,對於婚姻裡的成年人來說,選擇承受就值得商榷了。首先要問自己,你為什麼要承受來自於對方的語言暴力?是什麼東西讓你選擇留在婚姻裡承受語言暴力?如果你不想繼續承受,你可以採取什麼辦法保護自己?用筆一一列出來,然後一一選擇。記住一條基本原則:我為我生命中出現的所有問題負100%的責任!當你能夠為自己負責的時候,你的答案就有了:
一,選擇留下來,繼續承受。
二、選擇留下來,但你必須改變,如果你不能改變,那我就依靠法律,尋求保護。
三、兩條腿的蛤蟆找不到,兩條腿的人還能找不到嗎?受不了,就走呀,誰還能攔住離去的步伐?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身上都有善與惡的兩面,看你激發的是對面那個人的哪一面嘍!
-
6 # 善愛
生完孩子的第一年,脾氣非常暴躁,在電話裡對老公說話語氣很衝,很直。
老公和我溝通這件事後,我把老公在通訊錄的名字改成了小聲說慢慢說溫柔說。
每次接電話的時候我看到這個名字,馬上就改變了說話的語氣。
生氣是因為對方的行為沒有滿足你的慾望。
比如老公一回家亂放衣服,我就順手掛起來了。如果你指責他,說了多少次了,你就聽不懂,又亂放衣服,你一言,我一語就吵開了。
因為溝通的事情,自己做了不少功課,包括<非暴力溝通><正念療愈力><幸福的婚姻>
有一本書叫<非暴力溝通>,分享一些我做的書摘給大家
1. 非暴力溝通的要素,首先留意發生的事情,我們此刻觀察到什麼?接著表達感受,例如受傷,害怕等等,然後說出哪些需要導致那樣的感受。第四個要素,具體的請求這一要素明確告知他人,我們期待他採取何種行動來滿足我們。
2.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一觀察,二感受,三需要,四請求。
3. 非暴力溝透過程:什麼是我的觀察?我的感受如何?哪些需要或價值願望導致那樣的感受?為了改善生活,我的請求是什麼?
4. 是什麼矇蔽了愛?道德評判。,進行比較。迴避責任。強人所難。
5. 當對方得到充分的傾聽,a我們將體會到,氣氛變得輕鬆,b他會停止談話。
6. 當我們痛苦得無法傾聽他人時,我們需要。a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b大聲地提出請求,c換一個環境。
7. 在一個生氣的人面前,永遠不要用,不過可是但是之類的詞語。
8. 傾聽使我們勇於面對自己的弱點,它還可以幫助我們預防潛在的暴力,使談話生動有趣,並瞭解不沉默所反映的感受和需要。
9. 自責是尚未滿足的,需要的,可悲的表達。
10. 非暴力溝通的憂傷,當我們的行為無法滿足自身的需要,我們體會著人生的悲哀和內心的渴望。
11. 非暴力溝通是我寬恕,感到遺憾,是我們試圖瞭解過去的行為所要滿足的需要。
12. 用選擇做代替,不得不.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你覺得哪些事情沒意思,就認為自己不得不做,請將它們列在一張紙上。第二步,列好清單後,向自己坦白,你做這些事情是因為你選擇了做它們,而不是因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個專案前,加上我選擇做。第三步,一旦承認某一行為是你的選擇,就填寫以下的宣告來了解你為什麼要那麼做?我選擇做什麼?是因為我想要什麼。
13. 專注於我們的需要,比評判他人是什麼人,更有益於生活。
14. 聽到不中聽的話時,我們有四種選擇,愛責備自己,b指責他人c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第一,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15. 表達憤怒的步驟,碑亭下來呼吸,必留意我們的職責,c體會我們的需要,第一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
16. 練習把每一個職責都轉化為尚未滿足的需要。
17. 非暴力溝通表達感激的方式,非對方做了什麼事情,使我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b我們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c我們的心情怎麼樣?
-
7 # 固執的凱哥
人們常常覺得家暴才是暴力!其實語言冷暴力也並不簡單!語言冷暴力的盡頭基本都是家庭不和睦!甚至會出現大機率的婚姻破裂!可以試著兩個人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聊聊天!去了解對方所需要的是什麼!
回覆列表
你好。語言暴力是隱形的兇手。
語言很多時候可以摧毀一個人的精神和意志。你能注意到這是語言暴力,就很好。這樣就可以很好地辨別並且應對。
你問該怎麼辦,那你先問自己:
1、對方的那些話,讓你認為是“語言暴力”?
2、這些話讓你又怎樣的糟糕感覺,也就是聽了這些話你會不由自主怎麼想?
3、你為什麼不能直接制止對方停止,顧慮在哪裡?
那我們再來思考,對方說這些話的動機或者叫初衷:
1、真的對你某一方面不滿意(比如就是覺得你掙錢少,你很笨之類的)
2、自己心裡有情緒遷怒於你(比如,他在工作不順心,回家借羞辱你來發洩找平衡)
3、對方的原生家庭是不是也這樣說話(他們家人都是這樣,他意識不到這樣說話對你是不好的,並且傷害你了,其實沒有惡意)
4、對方這樣說話是表達某種情緒或者心理(比如他害怕失去你,總說你不好,讓你沒有信心進而不敢讓自己光彩照人,引起他人的注意)
這幾種情況,分清楚之後,才能找到語言暴力的病灶。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要當即表達:我不喜歡你這樣說我,如果你這樣對我,我會非常生氣,因為你傷害到我了。
如果他不以為然,你要做出行動,比如短暫的分離冷靜。
總之,你的宣告要堅決,不能只停留在弱弱地反駁一下下,這隻會讓對方更加沒有分寸。
另外,人的原則底線是自己定的,你不能讓自己一退再退,不然對方就是可以得寸進尺,最後只能一張口便傷你自尊心甚至摧毀你的意志。
祝你好運